接续基金

搜索文档
S基金专题丨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观察(二):2024年接续篇
搜狐财经· 2025-06-23 21:34
海外私募股权二级市场观察:接续基金专题 一、核心观点 - 2024年海外接续基金交易规模达700亿美元创历史峰值,同比增长17%,占私募股权总退出额的14% [2][3] - 接续基金通过延长优质资产持有期、高透明度及短回收期特性,成为GP-Led交易主流模式,重塑退出生态 [1][2] - 海外市场形成条款设计(GP出资绑定、分层收益分配)与LP友好型流程的成熟体系,为国内破解退出困局提供借鉴 [7][10][18] 二、海外接续基金发展特征 1 市场规模与结构 - 2024年接续交易总量700亿美元,北美占61%(同比增长17%),欧洲占36%(同比+50%),亚洲仅3% [2][3] - 科技、医疗、商业服务、工业、消费品为前五大部署行业 [3] 2 参与者格局 - 65%接续交易为GP首次尝试,前百名GP中80%使用过接续工具(55%多次使用) [3] - 中小型机构主导(77%份额),但头部机构参与度从2023年10%提升至2024年15% [5] 三、运作机制创新 1 条款安排 - GP出资绑定:90%接续基金GP承诺出资超5%,35%超10% [7] - 收益分配:80%采用3层阶梯结构,最高层级GP分成超20% [7][18] - 未出资比例:单资产15%-19%,多资产20%-24%以缓解LP资金压力 [7] 2 LP友好型实践 - 强化LPAC审批权,设置现金退出/滚动投资/再投资多维选项 [10] - 动态定价机制(竞价-评估-调整)提升透明度,减少谈判摩擦 [10][11] 四、绩效表现 - 单资产接续基金TVPI(总价值倍数)高于多资产基金,但多资产基金DPI(实收回报倍数)更优,现金回流更快 [12] - 整体回报离散度低于并购基金,体现稳健收益特征 [12] 五、对国内市场的启示 - 机制创新:引入差异化管理费(多资产1%+费率)、弹性未出资比例配置 [18] - LP保护:第三方估值+动态竞价机制,设立联合尽调环节扭转认知偏差 [19] - 生态建设:GP组建专职接续团队,开展实务培训培育长期配置思维 [20]
聚焦京沈PE投融资周:科创融资怎么破?IPO新政后机会在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17:34
京沈PE投融资活动周概况 - 2025年5月6日至12日由北京基金业协会、沈阳市基金业协会主办PE沈阳投融资活动周在沈阳皇姑区举办 主题为"创新·发展·机遇—助力沈阳建设开放创新的区域性金融中心" [1] - 活动吸引金融投资界专家、企业代表参与 沈阳市委常委、副市长段继阳及原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副主任邵秉仁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1][2] 科创产业融资与投资策略 - 专家建议发挥PE、VC等市场化工具作用解决科创产业长期资本缺失问题 需警惕高科技领域投资过热倾向 避免单一赛道泡沫 [2] - 科创产业资金需求具有长期性、持续性和周期性特点 目前存在风险偏好不匹配、信息不对称、考核周期矛盾等问题 [3] - 保险资金与科创产业需求天然契合 可通过S基金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需构建多元投资工具矩阵 [3] - 建议对保险公司分级监管:大型险企按比例自主开展产业链科技投资 中小险企侧重资产负债匹配管理 [4] - 投资机构需提升科技创新甄别能力 科技产品应赋能当地传统产业 [4] 资本市场结构调整与投资方向 - 当前资本市场资金过度集中于高科技领域 传统产业因收益风险可预测能有效平缓市场波动 [5] - 超大规模经济体需兼顾科技创新与传统产业升级 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生态 [5] - IPO新政后一级市场交易量显著下降 部分管理能力较弱机构逐步退出 国有资本成为市场主力 [7] - 国有PE面临"定价悖论":投资亏损易被质疑国有资产流失 盈利则被追问低价购入原因 需完善定价监管机制 [7] IPO新政下的新机会 - 接续基金成为并购、企业出售和IPO之外的新退出渠道 [8] - 指数化投资通过数据驱动被动管理实现低费率、覆盖顶级基金来提升流动性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