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居服务

搜索文档
10年4000亿,省委书记的“旅居经济账”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4 20:57
21世纪经济研究院研究员 李果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25年1-8月全国的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和销售额同比分别下降了4.7%和 7.3%,而在西部地区,这两个数据也有3.2%和5.8%的下降。 但10月11日云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却提出要继续大力发展房地产,并认为是推动 全省经济发展的关键动力。 云南对于房地产的信心来自哪里?答案可能出乎意料。 2024年末,全国31个省份中只有两个地区的城镇化率低于55%,云南是其中之一。 但这让云南看到了"后发机遇"。10月11日云南省委城市工作会议上,云南省委书记王宁指出,如果云南 的城镇化率能在2035年从2024年末的54.11%提高到65%,则有可能拉动接近4000亿元的新增投资和消 费。 "这个机遇能不能抓得住,房地产非常关键",王宁在这次会议上表示。 云南对于房地产未来的信心,来自外地购房者。 据2025年10月3日的云南日报报道,今年以来,省外人士在云南购买商品房4.3万套,占全省销量的比例 达到33.5%,创历年同期新高,并由此推动云南省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速高于全国平均9.2个百分点,房地 产开发投资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0.1个百分点。 ...
从旅居到长居,这些城市为了留住人有多拼?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23 19:04
旅居市场演变与驱动力 - 旅居概念从1.0时代的银发族季节性迁徙(冬南夏北)[8] 迭代至2.0时代,年龄特征和季节性被模糊,数字游民等年轻群体加入 [8][9] - 当前进入3.0阶段,特征是各地打造特色旅居IP,针对银发群体、青年自由职业者、文艺工作者等不同客群进行精准化竞争 [10][11] - 旅居群体显著年轻化,中国旅游研究院报告显示20至40岁旅居者约占60% [6] 区域政策与竞争格局 - 云南、贵州、海南、浙江等多地出台政策吸引旅居人才,从过去侧重康养银发群体转向老少通吃,希望将“过客”转化为经济增量 [4][5][6] - 云南发布《措施》从六大方面布局吸引旅居人才,并定下目标到2027年培育3000个以上乡村旅居重点村 [4] - 贵州贵阳发布指导意见旨在构建全国避暑旅居目的地,云南推动“15分钟旅居生活圈”等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4][16] 市场规模与增长数据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接待旅居客人280.3万人次,同比增长45.4% [4] - 旅居客人人均停留天数达91天,较2024年延长11天 [4] - 截至2024年底,海南省“候鸟”老年人超过100万人,占全省常住人口比例高 [8] 旅居目的地核心竞争力转变 - 旅居选择标准从单纯依赖气候转变为综合考量成本、环境宜居性及公共服务配套 [14][17] - 房价成为关键因素,例如三亚住宅销售均价超20000元/㎡,而云南商品房销售均价为6538元/㎡,贵阳商品住宅均价在7000-8000元/㎡ [15] - 2025年上半年云南省外群体购房占比达33.5%,旅居人群是重要购房动力 [15] 产业与消费带动效应 - 旅居产业带动乡村经济发展,去年昆明46个重点村客流量超千万人次,营业收入5.4亿元,实现集体经济收入1.04亿元 [15] - 城市通过发展康养、数字经济等产业衔接旅居经济,如浙江安吉DNA数字游民公社汇聚上千名插画师、程序员等 [10] - 公共服务如跨省异地就医结算、社区健康管理项目等成为留住旅居者的关键配套 [16]
不论老少,云南都要
36氪· 2025-08-11 12:04
各地各显神通笼络人才的背景下,旅游大省云南把目光对准旅居人群。 近日,云南发布《关于促进"旅居人才"作用发挥的具体措施》(以下简称《措施》),从平台搭建、政治引领、创新创业、引才荐才、长期居住、人才礼 遇等六大方面做出布局,吸引集聚更多"旅居人才"来滇居住生活、创新创业。 从云南旅居人群的规模和结构来看。2024年,云南旅居人数有近400万人。据中国旅游研究院调查显示,云南旅居者中约六成年龄区间在20~40岁,有13% 的旅居者将乡村作为优选旅居地。这些旅居者通常来自发达地区、具备一定收入和知识储备。 大理人民路,被旅居者摆摊文化带火 图源:社媒截图 此可谓云南通过政策发力留住"过客",短期来看可以将短期客流转化为长期消费动能,长期来看,也将为云南发展提供人力人才支持。 作为"诗和远方"的代名词,到云南旅游、定居,在社交媒体上几乎成为了一种新型生活方式。而一旦考虑就业和长期发展,对大部分年轻人来说,这更像 是疲于大城市快节奏的年轻人心里的"乌托邦"。 伴随着云南政府层面陆续发力"留人","乌托邦"会更近吗?又有哪些群体会选择留下来? 走出去的云南人,涌入的旅居者 从区域经济来看,和大部分西部省份类似,云南旅游 ...
“文旅+”为夏日文旅市场注入新活力 “文旅产”创新场景魅力十足“留下人”
央视网· 2025-07-27 12:22
文旅消费新场景 - 青岛老城区结合国际啤酒节打造特色文旅场景,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夜间游客密集[3] - 重庆彭水运用高科技手段打造苗族文化沉浸式夜游消费区,单日游客量达3000多人,较6月增长两倍多[5] - 贵州安龙县招堤景区通过22组创意灯展与270亩荷塘结合,形成夜间光影互动体验[6][8] - 广西北海"文旅+音乐"模式吸引超10万人次游客,带动周边消费增长,线上话题浏览量破千万[11] - 大连海盐世界公园新增盐田虾捕捞活动,吸引游客体验渔业生产[14] 旅居市场新趋势 - 旅居市场呈现多样化趋势,文艺旅居、农业旅居等新型业态涌现[16] - 20-40岁年轻旅居者占比达60%以上,推动市场结构变化[21] - 云南大理凤羽镇出现创业旅居模式,吸引100多位外来文化艺术人才[19] - 全国旅居市场潜在需求达6亿人次,市场规模预计近3万亿元[29] 配套服务升级 - 云南腾冲温泉居小镇推进"旅居+康养"融合,建设九大配套系统并组织社群活动[23][25] - 云南省计划到2027年打造示范性旅居项目,完善乡村基础设施和体验场景[27] - 四川攀枝花推出170多个康养旅居点,提供定制化服务[27]
“打卡式”旅游转型深度体验度假,旅居云南,共赴山水之约
人民日报· 2025-04-20 07:45
云南文旅产业转型 - 云南从单一景点观光向深度体验度假转型,"旅居云南"成为全新IP [1] - 省委书记王宁提出"始于山水、归于烟火"的旅居理念,强调民族文化与自然风光结合 [1] - 芒市等小众城市因气候优势(年均温20.2℃)吸引"候鸟族",武汉游客延长停留至两个月 [1] 旅居目的地特色 - 气候多样性:昭通夏季避暑("秋城")、德宏/西双版纳冬季避寒,昆明/大理/丽江四季适宜 [3] - 芒市早市文化、临沧云县古茶园体验展现在地生活烟火气 [2] - 昭通苹果采摘、丽江高原体育旅居、大理艺术家第二居所等差异化业态 [3][5] 旅居业态创新 - 晋宁古滇康养园提供医疗、文娱等一站式服务,配备生活管家 [4] - 安宁温泉小镇开发微度假产品,丽江体育旅居年接待量目标超60万人次 [4][5] - 1-2月云南旅居客达193.5万人,45岁以下占比60%显示年轻化趋势 [5] 乡村旅居发展 - 广南六郎城村通过石斛产业打造"种植+康养+旅游"融合模式,节假日民宿需提前半月预订 [6] - 玉湖村活化纳西石头民居,开发星空民宿/音乐节等,吸引文化新村民 [7] - 曼海村咖啡文化、启别村农耕体验体现乡村资源深度利用 [7] 产业政策支持 - 云南计划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激活经营主体以强化旅居品牌 [7] - 文旅厅提出整合公共服务资源,推动"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