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旅游项目
icon
搜索文档
深度调研:西藏唯一旅游上市公司,雅鲁藏布江旅游经营主体
36氪· 2025-07-24 09:03
核心观点 - 西藏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是西藏自治区首家且唯一一家旅游业上市公司,拥有雅鲁藏布江、巴松措、冈仁波齐等顶级景区独家经营权,商业模式以稀缺资源垄断为核心 [3][5][7] - 公司主营业务分为旅游景区(营收占比76.5%)、旅游服务和旅游文创三大板块,其中景区业务是核心利润支柱,2024年贡献1.63亿元收入 [7][9] - 公司面临极端季节性波动,2024年第三季度贡献全年主要利润,第一、四季度持续亏损,经营现金流健康(7624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仅580万元显示主业盈利能力仍弱 [24][30][37][39][44] - 核心竞争优势在于世界级自然文化IP的垄断经营权,但存在高原依赖症、政策约束和交通瓶颈等结构性挑战 [46][51] - 未来增长取决于从门票经济向体验经济转型的能力,需突破产品创新、数字化运营和品牌整合三大瓶颈 [60][62][63] 业务构成 旅游景区业务 - 雅鲁藏布大峡谷(5A级)为核心资产,提供门票+观光车票组合产品,2024年景区业务营收1.63亿元占总营收76.5% [9] - 巴松措(5A级)定位"藏地小瑞士",开发湖上游船、轻奢徒步等复合体验产品 [10] - 阿里神山圣湖景区(冈仁波齐+玛旁雍错)围绕宗教文化开发转山转湖服务,正在创建5A景区 [11] - 苯日景区、鲁朗花海牧场等补充周边游产品矩阵 [14] 旅游服务业务 - 通过旗下圣地国际旅行社整合B端渠道,2024年出入境商旅服务收入同比暴增378% [20] - 承担客流导入功能,优化客源结构并提升高消费入境游客比例 [20] 旅游文创业务 - 2024年文创收入1720万元,毛利率提升4个百分点至33%,新增3家实体门店 [21] - 正从纪念品销售转向文化IP衍生开发,尝试打造"圣地文化"自主品牌 [21][22] 财务状况 盈利能力 - 2024年营收2.13亿元与2023年持平,归母净利润1669万元但扣非净利润仅580万元 [24][39] - 典型季节性特征:Q3(7-9月)为盈利高峰,Q1/Q4持续亏损,2025年Q1亏损912万元 [30][37] 现金流 - 2024年经营现金流净额7624万元显著高于净利润,显示收款能力强且运营健康 [44] - 景区现结模式保障现金流质量,为淡季亏损提供缓冲 [44] 竞争壁垒与挑战 核心优势 - 垄断经营雅鲁藏布大峡谷等世界级不可复制资源,形成绝对护城河 [46] - 冈仁波齐等宗教文化IP带来高用户粘性,正在创建5A级景区提升价值空间 [11][48] 主要风险 - 极端季节性导致"旺季赚全年,淡季亏半年"的经营模式 [37] - 主业盈利能力薄弱,2024年65%净利润依赖政府补助等非经常性收益 [39] - 高海拔环境限制客流广度,环保政策约束开发强度 [51] 增长逻辑 潜在机遇 - 政策支持"冬游西藏"等举措缓解淡季压力,G318景观大道建设利好自驾游 [53] - 年轻客群对深度体验需求催生高原轻探险、文化研学等新产品线 [55] - 数字化转型通过"乐游西藏"平台提升运营效率和用户洞察 [55] 转型方向 - 需开发高附加值体验产品如南迦巴瓦峰探险营、巴松措康养套餐等突破门票天花板 [62] - 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精准营销和动态定价,优化季节性波动 [62] - 整合分散景区IP打造统一母品牌,强化"西藏旅游"整体认知 [63]
N种玩法解锁各地“清凉”新场景 暑期“小美好”汇成消费“大留量”
央视网· 2025-07-17 17:23
安徽黄山西溪南村旅游 - 西溪南村通过"自然生态+创意体验"创新模式打造夏季旅游新名片 推出清凉旅游项目 [4] - 6月以来日均接待游客量超7000人次 同比增长15% [4] - 枫杨林湿地与丰乐河构成核心景观 游客可划桨穿行林荫 儿童可体验浅滩水仗与森林小火车 [3] 山西古城夜间经济 - 朔州老城打造"露营+美食+夜游"多元化消费场景 带动夜间消费热度与内需增长 [7] - 大同古城利用凉爽气候与灯光秀吸引夜间打卡 设置彩色气球等亲子互动设施 [7] 上海野生动物园夜游项目 - 上海野生动物园推出暑期限定夜游 闭园时间延长至21:30 [14] - 夜游包含猛兽观光车游览(猎豹 非洲狮等)与水域探秘乘船体验(金丝猴 河马等) [12] - 配套昆虫主题灯光秀及优化后的夜间灯光与服务系统 [12][14]
各地不断“上新”打造夏季旅游新名片 “暑期经济”燃动消费“热”力
央视网· 2025-07-17 11:38
教育行业暑期政策 - 教育部部署2025年中小学暑期安全工作 强调遏制节假日补课并严控作业总量 [1] 体育培训行业 - 长沙27个游泳场馆和66个培训项目对中小学生免费开放40天 涵盖13个体育项目 [2] - 游泳场馆需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配备安全监管人员并制定应急预案 [4] - 该免费开放活动已持续开展17年 采用网上预约报名机制 [2] 文旅行业 厦门鼓浪屿文旅项目 - 故宫鼓浪屿外国文物馆推出《龙与百合花》专题展 展出34件故宫文物精品 [5] - 运用全息投影和数字复原技术 游客可通过互动装置"触摸"文物 [5] - 音乐季互动展演汇集多国艺术家 覆盖风琴博物馆等场馆 [7] - 唱片博物馆创新展示形式 将老式电话机改造为"声音档案" [9] - 暑期延长开放时间至20:00 对特定群体提供票价优惠 [11] 安徽乡村旅游 - 西溪南村打造"自然生态+创意体验"模式 日均接待游客量超7000人次 [14] - 6月以来游客量同比增长15% 推出浅滩戏水、森林小火车等清凉项目 [14] - 枫杨林湿地成为特色景点 游客可划桨穿行林荫水道 [12]
英国劳动力市场6月报告:就业率、失业率双升
新华财经· 2025-07-16 16:39
英国就业市场概况 - 2025年2-4月英国16-64岁人群就业率升至75.1%,同比和环比均增长[1] - 受薪员工数量持续下降:2025年3-4月减少5.5万(0.2%),2024年4月-2025年4月减少11.5万(0.4%)[1] - 公共部门就业同比增长0.6%至615万,表现稳定;私营部门增长但面临挑战[3] 失业与经济不活跃情况 - 16岁及以上失业率在2025年2-4月达4.6%,同比和环比均上升[3] - 16-64岁经济不活跃率降至21.3%,但长期病假和学生群体占比突出[3] 薪资与职位空缺 - 2025年2-4月常规薪资同比增长5.2%,总薪资增长5.3%,实际薪资增长可观[4] - 2025年3-5月职位空缺数降至73.6万,连续35个季度下滑[4] 消费行业投资机会 - 薪资增长驱动消费升级,利好高端零售、品质餐饮、个性化旅游服务[5] - 英国本土高端时尚品牌和特色旅游项目有望受益[5] 医疗保健行业投资机会 - 长期病假人群占比高,推动医疗器械研发和生物医药创新需求[6] - 慢性疾病治疗和康复设备领域存在投资潜力[6] 教育与培训行业投资机会 - 技能人才短缺促使职业技能培训(编程、护理等)和在线教育平台需求增长[7] 人力资源服务行业投资机会 - 高端人才匹配需求凸显,猎聘和专业派遣服务机构具备发展潜力[8] 行业潜在挑战 - 职位空缺减少反映制造业、建筑业等劳动力依赖型行业风险[4] - 失业率上升可能抑制消费行业增长[9]
“小城+避暑”硬控银发族,游客订单猛增76%,谁在打造小城旅居新样本?
36氪· 2025-07-16 15:47
银发族避暑游市场增长 - 高温季推动银发族避暑游需求增长,贵州六盘水、河北承德、黑龙江齐齐哈尔等三四线小城成为热门目的地 [1] - 低线城市出游需求持续释放,中小城市客群占旅游预约总客群的27.7%,较2019年大幅增长 [1] - 马蜂窝数据显示"小城"、"县城"相关内容量同比增长44.8%,区县旅游出行人数同比增长76.4% [1] - 飞猪报告显示保山、伊春、黔西南等三四线小城有望成为暑期游黑马目的地 [1] 银发族旅游行为特征 - 50岁+、60岁+银发族成为旅游市场主力军,空闲时间多、停留时间长、注重个性化体验 [3] - 银发族旅游动机从观光转向情绪满足和身心放松,偏好慢节奏、高体验、重情绪的旅游方式 [7] - 小城具备生活节奏慢、人流密度低的特点,满足银发族对舒适性、安全性的期待 [12] - 小城的传统文化元素如老街古巷、非遗手工艺等能激发银发族情感共鸣 [13][14] 小城旅游市场数据 - 贵州六盘水避暑游老年团队订单同比增长20% [4] - 区县旅游出行人数同比增长76.4%,齐齐哈尔、慈溪、商丘等小城热度升高 [4] - 2025年暑期县域民宿订单同比增长76.5% [4] - 汉中市去年接待老年游客1273万人次,旅游收入85.9亿元,今年一季度银发人群订单同比增长26% [9] 避暑游产品创新 - "观鸟+旅游"成为热点,云南普洱芒坝村建设民宿、农家乐服务摄影爱好者 [20] - 垂钓经济兴起,安徽滁州全椒复兴湖投资2亿元建设国际垂钓培训基地 [22] - 演唱会经济带动小城旅游,张学友演唱会40岁以上观众占比49.5% [25] - 旅行社推出"演唱会+目的地景区+住宿"组合产品,凤凰传奇演唱会51岁+观众占比26.5% [27] 小城旅游服务升级 - 汉中市景区进行适老化改造,完善无障碍设施、休息区、医疗点等 [8] - 河北廊坊打造"只有红楼梦·戏剧幻城"主题公园,提供一站式文旅体验 [28] - 贵州六盘水旅居颐养公馆配备适老化设施和营养师定制餐食 [30] - 安徽安庆岳西天悦湾将旅游、养生、养老等业态融合,满足银发族多重需求 [32]
万名游客游花海 额尔古纳打造“油菜之乡”特色文旅IP
中国新闻网· 2025-07-12 19:34
油菜花海文旅活动 - 北亚油谷·额尔古纳河右岸最美油菜花海推介活动在内蒙古呼伦贝尔额尔古纳市开幕,现场吸引万名游客游览百万亩油菜花海 [1] - 额尔古纳市油菜种植面积稳定在110万亩左右,通过整合农业资源与文旅业态打造油菜主题旅游景观和活动 [1] - 活动将持续20天,包含"北疆旌旗""农垦情韵""耕梦田园""金色世界""七秩芳华"6场主题活动 [1] - 游客可在奥洛契庄园欣赏人工太极图农田景观与油菜花海相映成趣的奇景 [1] - 游客可在恩和俄罗斯族民族乡体验俄罗斯族民俗与农垦文化碰撞 [1] - 游客可在上库力农场感受种植背后的产业力量 [1] 游客体验与反馈 - 游客在奥洛契庄园油菜花田打卡拍照,形容花田"金灿灿""望不到边""美到心坎里" [1] - 游客徜徉花海欣赏金色波浪,闻着淡淡花香,异常开心 [1] - 游客表示打卡点众多,拍摄照片在社交媒体获得大量点赞 [1] 文旅产业发展 - 额尔古纳市文化旅游体育局表示将通过系统全面的油菜花海推介活动打造"油菜之乡"特色文旅IP [1] - 计划实现"田园变景区,产品变商品"的转变 [1] - 2024年额尔古纳市全年接待旅游人数413.94万人次,同比增长18.45% [1] 配套活动 - 开幕当晚将举办"星河共潮·边境音浪狂欢夜"主题演唱会、篝火晚会 [2]
宁夏打造六大“宁字号”品牌 绘就乡村文旅振兴新图景
中国新闻网· 2025-07-11 16:24
宁夏乡村文旅品牌战略 - 宁夏推出六大"宁字号"乡村文旅品牌体系 包括宁景百村、宁味千碗、宁选好礼、宁韵百宿、宁遗百坊、宁艺好戏 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1] - 品牌战略通过系统开展六大主题"找寻"活动 深入挖掘乡村特色资源 构建全域乡村文旅矩阵 实现生态、文化、经济多维价值激活 [3][4] - 该战略已带动种植养殖、手工制作、文化演艺等上下游产业协同发展 形成完整乡村文旅产业链 [4] 生态村落开发 - 宁景百村项目以自然村落与生态资源为核心 将生态肌理转化为振兴底色 如海原县盐池村通过千年盐湖、丝绸之路古道等资源开发研学旅行产品 [3] - 生态文旅模式成功使"空心村"破茧成蝶 印证"生态+文旅"的造血能力 [3] 乡村美食经济 - 宁味千碗项目挖掘地方饮食文化历史 如吴忠市利通区羊肉臊子面展示九道非遗工艺 通过"非遗美食工坊"让游客参与八宝茶制作 [3] - 美食成为乡村旅游"引力场" 用烟火气连接千年乡愁 [3] 农产品价值提升 - 宁选好礼项目通过创意设计激活农产品文化属性 如石嘴山东永固村枸杞田变身"杞动田园"景区 配套观光小火车和枸杞宴 [6] - "农产品+文化+体验"模式使当地枸杞售价提升3倍 2024年带动500余名村民参与全产业链 [6] 民宿产业升级 - 宁韵百宿项目改造闲置农房 如"黄河宿集"保留土坯房特色同时融入现代设计 配套"黄河夜话"文化活动 [7] - 高品质民宿使农房租金翻番 贺兰山下、六盘山边已形成集群效应 [7] 非遗活态传承 - 宁遗百坊项目将87项非遗与旅游结合 开发"岩画拓印香囊"等文创 非遗传承人年均增收3.6万元 [9] - 通过游客参与体验使贺兰砚雕刻、剪纸等古老技艺重获新生 [10] 乡村文化演艺 - 宁艺好戏项目构建村民与游客共享的文化空间 如彭阳县"梯田戏台"开展秦腔演出和花儿对唱 [10] - "村民演、游客看、大家乐"模式将乡村广场变为文化磁场 实现聚人气促消费 [10]
佳木斯抚远 奏响旅游发展新乐章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5
地理文化优势 - 抚远市位于我国大陆最东端,享有"华夏东极"美誉,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1] - 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12公里,成为中俄文化交流前沿阵地[2] - 多民族聚居地,赫哲族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展,游客可体验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2] - 融合俄罗斯风情,游客可欣赏俄式建筑、音乐舞蹈和品尝俄罗斯风味美食[2] 政策支持 - 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强力支持旅游业发展[3] - 推进黑瞎子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提升品质[3] - 实施《鼓励旅行社"引客入抚"旅游奖励办法》,结合对俄旅游发展奖励政策[3] - 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办法,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3] 旅游产品体系 - 推出"东极城门-东极阁-东极太阳广场-东极宝塔-东极鱼市-东极邮局"观光线路[4] - 东极太阳广场建有高40米的篆体"东"字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日出主要目的地[4] - 大力发展跨境游,优化出行线路,简化通关手续,提升服务水平[4] - 依托乌苏镇抓吉赫哲旅游度假区等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打造自驾车营地体系[5] - 常态化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中俄双边及国际体育赛事[5] - 开展研学旅行、生态科普活动,培育研学旅行基地[6] 文旅融合 - 实施东极抚远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计划,突出城区和黑瞎子岛两大片区[7] - 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景区建设和旅游线路打造[7] - 开展六大主题旅游活动,培育复合型产品线路,挖掘文旅消费新热点[7] 基础设施 - 提升景区智慧导游、导览、导航系统建设水平,探索智慧旅游服务[8] - 构建覆盖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8] - 打造主题旅游风景道,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8] -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8] 发展成效 - 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45.7万人次,同比增长40.7%[9] - 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40.89%[9] - 2025年将举办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9]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 上市公司可做三件事
证券日报· 2025-06-28 00:26
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 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人次达7.07亿,同比增长8.9% [1] - 全国乡村旅游接待总收入4120亿元,同比增长5.6% [1] - 乡村旅游正从"粗放开发"向"精细运营"转型,强调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 [1] 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关键措施 基础设施优化 - 部分地区存在道路狭窄、网络覆盖不足、民宿卫生条件简陋等问题 [2] - 建议建立"政府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投入机制,上市公司可加大公共服务设施投入 [2] - 上市公司可联合政府加强数字化建设,研发文旅微信小程序,探索5G、VR等技术应用 [2] 特色文化旅游开发 - 当前乡村旅游存在"千村一面"现象,缺乏差异化定位与文化IP构建 [2] - 文化原真性与创新表达成为核心竞争力,民俗、非遗成为新吸引力 [3] - 上市公司可借鉴"非遗活化"路径,让游客参与文化传播 [3] 产业链打造 - 乡村旅游需实现"农业为基、文化为魂、旅游为体"的深度融合 [3] - 传统模式下村民常被排除在产业链外,需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民主体原则 [3] - 鼓励上市公司输出"运营管理+品牌营销"能力,降低创业门槛 [3] 上市公司在乡村旅游中的角色 - 上市公司应发挥带头作用,构建可持续的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1] - 通过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和数字化项目,实现业务增长与多方共赢 [2][3] - 在赋能乡村旅游过程中,达成"产业兴、乡村美、农民富"的目标 [3]
边关引客如潮 国门游热力十足
广西日报· 2025-06-20 07:52
边境旅游发展概况 - 广西防城港、百色、崇左三座边境城市2024年接待游客与旅游收入均同比增长超14% [1] - 2024年"五一"假期广西文旅增速超30%,其中东兴口岸附近酒店搜索量同比上涨255%,美食搜索量上涨171% [1] - 国门从地理边界转化为文旅IP,成为广西旅游富有魅力与活力的增长极 [2] 防城港边境旅游 - 东兴口岸2023年累计出入境人数858.1万人次,居全国沿边口岸第一位 [3] - 2024年防城港接待旅游总人数3987.72万人次(+14.3%),旅游总收入363.78亿元(+14.97%),入境边境游游客超1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 [10] - 推出"一船游两国"、中越界河对歌等边海交融特色产品,形成海陆多口岸边境游新态势 [9][11] 百色边境旅游 - 龙邦口岸2025年1-5月接待出入境游客7万余人次,预计全年突破16万人次 [13] - 2024年端午假期百色接待游客78.9万人次,边境旅游占比26.3%,旅游总消费5.68亿元 [15] - 重点打造"红色边关游",开发边境徒步、跨境自驾等特色产品,实现红色文化与边关风情融合 [13][14] 崇左边境旅游 - 凭祥友谊关2024年跨境一日游游客达6.3万人次创历史新高,2025年1-5月达4.2万人次(+77.99%) [17] - 德天跨国瀑布景区2024年接待游客220万人次(+12.82%),跨境旅游合作区开创"一日跨国游"新模式 [20][21] - 大新县2024年接待国内游客900.04万人次(+10%),形成凭祥友谊关-德天瀑布-明仕田园的边关旅游带 [21] 产品创新与区域联动 - 东兴推出"边海交融"线路,百色实行"旅游+"融合模式,崇左打造"壮美边关"品牌 [8][12][21] - 跨境旅游产品升级:凭祥新增2天1夜跨国游项目,德天瀑布实现中越景区无缝衔接 [18][20] - 三地均加强与越南合作,防城港联合越南打造海上观光游,百色开通至高平两日游线路 [9][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