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游

搜索文档
共创融合开放新动能(记者札记)
人民日报· 2025-08-05 06:01
跨境旅游发展 - 抚远市依托毗邻俄罗斯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跨境游,推出多项优惠措施并优化出行线路[1] - 当地简化通关手续提升服务水平,游客可乘游船欣赏黑龙江两岸风光[1] - 抚远市推出东极观光旅游线路,全力打造"华夏东极"品牌[1] 中俄文旅合作 - 中俄互为最大邻国,合作地缘优势独特,抚远市通过开放共享创造更多交流机遇[1] - 2025年7月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抚远举行,主题聚焦文旅开放合作[1] - 大会吸引近20个国家和地区政商界嘉宾参与,深化与东北亚、东南亚、欧洲、中东等地区合作[1] 品牌与人文交流 - 抚远市通过地方合作和旅游品牌打造促进中俄人文交流[1] - 中俄世代友好关系将因人文纽带增强而更加密切[1]
佳木斯抚远 奏响旅游发展新乐章
人民日报· 2025-06-30 05:45
地理文化优势 - 抚远市位于我国大陆最东端,享有"华夏东极"美誉,拥有丰富旅游资源和深厚文化底蕴[1] - 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市隔江相望,边境线长达212公里,成为中俄文化交流前沿阵地[2] - 多民族聚居地,赫哲族文化得到充分传承发展,游客可体验传统美食和民俗活动[2] - 融合俄罗斯风情,游客可欣赏俄式建筑、音乐舞蹈和品尝俄罗斯风味美食[2] 政策支持 - 出台《"十四五"文化和旅游业发展规划》,从政策层面强力支持旅游业发展[3] - 推进黑瞎子岛国际旅游岛建设,以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提升品质[3] - 实施《鼓励旅行社"引客入抚"旅游奖励办法》,结合对俄旅游发展奖励政策[3] - 制定文化旅游产业政策办法,鼓励民营企业投资文化旅游产业[3] 旅游产品体系 - 推出"东极城门-东极阁-东极太阳广场-东极宝塔-东极鱼市-东极邮局"观光线路[4] - 东极太阳广场建有高40米的篆体"东"字标志性建筑,是观赏日出主要目的地[4] - 大力发展跨境游,优化出行线路,简化通关手续,提升服务水平[4] - 依托乌苏镇抓吉赫哲旅游度假区等发展休闲度假产业,打造自驾车营地体系[5] - 常态化举办马拉松、自行车等中俄双边及国际体育赛事[5] - 开展研学旅行、生态科普活动,培育研学旅行基地[6] 文旅融合 - 实施东极抚远旅游景区文化内涵提升计划,突出城区和黑瞎子岛两大片区[7] - 将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等元素融入景区建设和旅游线路打造[7] - 开展六大主题旅游活动,培育复合型产品线路,挖掘文旅消费新热点[7] 基础设施 - 提升景区智慧导游、导览、导航系统建设水平,探索智慧旅游服务[8] - 构建覆盖公路服务区、旅游景区等的旅游咨询服务体系[8] - 打造主题旅游风景道,完善游憩与交通服务设施[8] - 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提高服务质量[8] 发展成效 - 2024年接待旅游总人数245.7万人次,同比增长40.7%[9] - 2024年旅游综合收入18.43亿元,同比增长40.89%[9] - 2025年将举办第七届黑龙江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9]
民俗游、亲子游、跨境游齐头并进 端午邂逅“六一”引爆旅游热
中国证券报· 2025-06-03 04:47
民俗微度假 - 端午假期短途"微度假"成为主流,消费者偏好300公里内的周边游,本地游和周边游订单占总出游订单量的64% [1][2] - 租车自驾需求增长显著,端午期间国内租车自驾订单占比达44%,热门目的地包括乌鲁木齐、成都、三亚 [2] - 民俗体验消费大幅攀升,岳阳、无锡、佛山等拥有丰富民俗活动的目的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超40% [1][2] - 国内机票均价在节中出现下调,端午假期首日机票均价相比前一日下降超过20% [2] 亲子游市场 - 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儿童节,亲子游市场火热,主题乐园和水乐园门票订单分别同比增长60%和165% [1][3] - 亲子跟团产品订单量同比增长80%,部分热门酒店亲子房提前售罄,亲子房订单量同比增长超50% [3] - 多孩家庭结伴出游成为新趋势,景区三人及以上家庭套票订单量同比增长40% [3] - 国欣水乐园等"一站式度假"产品受到家庭游客青睐,提供餐饮、住宿、娱乐等综合服务 [4] 跨境旅游 - 国际机票价格下调刺激出境游需求,端午假期出境联程中转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近20%,增速高于整体出境机票预订量5个百分点 [4][5] - 入境游市场持续升温,端午假期入境游订单同比增长近90%,主要客源地为韩国、泰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3小时航行圈内国家 [5] - 入境游景区门票销售额同比增长超1.5倍,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北京、广州、成都等 [5] - 免签政策红利和文旅融合推动入境游增长,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体验(如汉服、轻轨)和产业参观(如新能源汽车制造)兴趣提升 [5]
端午经济|叠加儿童节带动亲子游升温,3小时航程跨境游受欢迎
第一财经网· 2025-05-30 10:38
旅游市场整体趋势 - 端午假期旅游市场稳步增长,本地游和周边游占比达50%,融合微度假、避暑及民俗体验等元素[1] - 国内周边游预订量同比增长23%,热门目的地包括北京、上海、南京等,客源地集中在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3] 民俗体验游热度 - 端午民俗体验游搜索热度同比增长50%,龙舟和粽子相关搜索量环比增长270%[4] - 赛龙舟、包粽子等特色民俗体验游热度同比大增105%[4] 亲子游市场表现 - 亲子家庭旅游订单占比达35%,亲子酒店搜索热度同比上升45%,高星亲子酒店供给超50%[5] - 亲子房预订量同比增长51%,双床房预订量同比增长42%,多孩家庭出行成新趋势[6] - 亲子游热门目的地包括上海、广州、北京等,2天或3天行程占比分别为44%和37%[6] 跨境游市场动态 - 日本、韩国、泰国等"3小时航程圈"目的地受青睐,免签政策拉动出境游和入境游[8] - 泰国赴华游客人数同比增长493.8%,2024年前往泰国的中国游客达673万人次,同比增长91.7%[8] - 端午假期入境游酒店搜索热度超1倍,热门客源国为马来西亚、韩国等,目的地为上海、北京等[8][9] - 出境游热门目的地为日本、韩国、泰国等,"3~4小时飞行圈"内航线受欢迎,部分单程机票低至500多元[9]
休闲服务行业2025五一假期数据解读:五一旅游超预期,客单价同比提高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06 22:3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休闲服务行业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五一假期旅游消费表现超预期,出行体验消费走热,乡村旅游接待能力增强,一二线城市游客向低线城市渗透,入境旅游人数持续提升,有望平滑旅游淡旺季并为各级旅游景区贡献新增量 [5][2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消费:五一旅游消费持续升温 - 2025年五一国内旅游市场热度攀升,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客单价574元,同比增长1.48% [5][10] - 五一假期前四日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11.97亿人次,日均2.99亿人次,同比增长6.9%,首日流动量3.33亿人次,同比增长6.2% [5][10] 国内游:“反向旅游”趋势凸显,自驾游“价量齐升” - “反向旅游”趋势显著,乡村游预订量同比增长近两成,携程度假农庄多地联营店入住率突破90%,假期首日乡村游订单增长超40%,部分目的地景区平均核销增幅同比增长50% [17] - 五一假期前3天一线和新一线城市酒店预订均价同比下降,二三线及以下城市整个假期预定均价高于去年 [17] - 自驾游市场“量价齐升”,人均租车消费同比增长24%,平均租车时长4天,异地自驾订单占比85%,异地租车订单较2024年增长4%,80、90后群体占比76%,较去年同期提升4个百分点 [20] - 重点景区在高基数下仍正增长,如黄山、九寨沟、九华山等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均有增长 [5][21] 出入境:跨境游双向升温 - 五一期间入境游订单量同比激增130%,美国、韩国、日本旅客占比最高,澳大利亚旅客增幅达1.5倍,北上广深杭稳居入境游前五,文化体验、“中国购”成吸引外国游客核心动力 [23] - 出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两成,热门目的地有日本、韩国等,热门目的地国际机票预订增幅均在三成以上,出境游预订酒店城市较去年增加432个,国际航线累计执飞航班量日均同比增长21.62%,国际航班每日客运航班量恢复至19年同期的9成左右 [24] 投资分析意见 - 持续推荐酒店类的华住、首旅酒店;景区类的长白山、祥源文旅等;会展类的米奥会展、兰生股份;免税类的中国中免、王府井 [5][28]
新业态人市两旺 入境游热度攀升 “五一”消费市场全面增长多点开花
上海证券报· 2025-05-06 02:18
文旅消费新业态 - 音乐节和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显著 北京超级草莓音乐节3天吸引约7万人 带动市集餐饮等周边消费[1] - 演出经济拉动效应明显 1元音乐节门票可带动举办城市7-8元综合消费 二、三线城市加速布局"文艺演出+旅游"模式[3] - 国潮和非遗体验受追捧 北京凤凰岭景区非遗游园会吸引年轻客群 日客流量同比增长约20%[3] 跨境旅游市场 - 出境游目的地多元化 冰岛、匈牙利等"12小时飞行圈"目的地预订量同比增长超170% 港澳及东南亚国家保持热度[4] - 入境游复苏强劲 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入境游订单量同比增长约130% 上海、深圳等一线城市为主要目的地[4] - 外籍游客向二三线城市渗透 珠海、青岛、武汉酒店预订量分别同比增长约70%、60%、50% 苏州、湖州等进入入境游前20榜单[4] 假日消费数据 - 全国零售餐饮销售额同比增长6.3% 在线旅游平台数据显示出游人次和人均消费均超去年同期[4] - 景区延长营业时间刺激消费 湖南博物院每日延长开放至晚8点并增加5000预约名额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夜场每日增发1.5万张门票[5] - 地方政府推出惠民政策 江西九江推出54项优惠措施 无锡梁溪区发放250万元文旅通用优惠券覆盖近50家商户[5] 文旅融合趋势 - 科技与文旅结合增强吸引力 凤凰岭景区计划增加沉浸式体验和IP开发以持续引流[3] - "文旅+"场景延伸消费链条 音乐节、非遗体验等活动产生消费乘数效应 美团指出市场呈现"全面增长、多点开花"态势[5]
中经评论:“假日经济”再现“流动中国”的活力
中国经济网· 2025-05-03 11:43
文章核心观点 “五一”假期文旅市场热度攀升,供需两旺彰显旅游市场韧性与内需潜力,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精准把握需求、因地制宜、加强监管,持续洞察需求变化以释放文旅消费潜力 [1][3] 分组1:“五一”假期文旅市场表现 - 各地推出消费新场景、产品、体验及惠民举措,推动文旅市场热度攀升 [1] - 文旅市场呈现多样化、个性化特征,长线游、“小城游”、跨境游均表现亮眼 [1] 分组2:文旅消费升温原因 - 需求侧公众休闲需求显著增长,2024年我国人均GDP超1.3万美元,服务消费需求加快释放,消费者注重“心价比” [2] - 供给侧创新供给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各地因地制宜拓展多元消费场景,满足游客多层次需求 [2] 分组3:“五一”假期文旅市场存在的问题 - 部分文旅IP影响力和传播力不足 [3] - 不少地方文旅开发陷入同质化困境,易造成游客审美疲劳 [3] 分组4:应对挑战的措施 - 精准把握新兴文旅需求,丰富供给内容,突出自身特色,提供细分产品与服务 [3] - 因地制宜,以提升旅游品质为目标,深挖潜力、补足短板,加强市场监管 [3] - 完善旅游公共设施,提升景区服务水平,优化消费环境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