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
icon
搜索文档
映翰通涨2.09%,成交额5205.29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41.50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11 11:21
股价表现 - 9月11日盘中股价54.67元/股 较前上涨2.09% 总市值40.37亿元 [1] - 今年以来股价累计上涨67.08%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4.61%/13.05%/18.95% [2] - 主力资金净流出241.50万元 特大单净卖出260.30万元(占比5.00%)大单净买入18.80万元 [1] 交易数据 - 单日成交额5205.29万元 换手率1.30% [1] - 今年以来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2月10日 [2] - 股东户数6785户 较上期减少10.59% 人均流通股10884股 较上期增加11.85% [2]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 同比增长34.69% [2] - 归母净利润6734.82万元 同比增长26.07% [2]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82.95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61.51万元 [3] 业务构成 - 工业物联网产品占比52.00%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16.17% 数字配电网产品15.15% 企业网络产品13.96% 技术服务及其他2.72% [2] - 公司专注于工业物联网技术研发与应用 [2] 行业属性 - 申万行业分类: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2] - 概念板块涵盖边缘计算、操作系统、人工智能、云计算、物联网 [2] 机构持仓 - 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110010)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0.01万股 [3]
映翰通跌2.03%,成交额6590.00万元,主力资金净流出260.99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4 11:30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4日盘中下跌2.03%至53.55元/股 成交额6590万元 换手率1.64% 总市值39.55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260.99万元 大单买入占比20.49% 卖出占比24.45% [1] - 年内股价累计上涨63.66% 近5日下跌11.16% 近20日上涨9.73% 近60日上涨10.46% [1]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 同比增长34.69% [2] - 归母净利润6734.82万元 同比增长26.07% [2]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785户 较上期减少10.59% [2] - 人均流通股10884股 较上期增加11.85% [2] - 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0.01万股 [3] 公司基本概况 - 主营业务构成:工业物联网产品52.00%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16.17% 数字配电网产品15.15% 企业网络产品13.96% 技术服务及其他2.72% [1] - 所属申万行业: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1] - 概念板块涵盖边缘计算 操作系统 DeepSeek概念 交换机 人工智能 [1] 分红与市场表现 - 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6082.95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61.51万元 [3] - 年内1次登上龙虎榜 最近一次为2月10日 [1]
映翰通跌2.02%,成交额1.24亿元,主力资金净流出1604.65万元
新浪财经· 2025-09-01 11:18
股价表现与交易数据 - 9月1日盘中下跌2.02%至56.68元/股 成交额1.24亿元 换手率2.92% 总市值41.86亿元 [1] - 主力资金净流出1604.65万元 特大单买入占比1.81%卖出0.90% 大单买入占比18.06%卖出31.89% [1] - 年内股价涨幅73.23% 近5日/20日/60日分别上涨2.77%/20.85%/13.11% 年内1次登龙虎榜 [1]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3.51亿元 同比增长34.69% 归母净利润6734.82万元 同比增长26.07% [2] - 上市后累计派现6082.95万元 近三年累计派现3461.51万元 [3] 股东结构与机构持仓 - 股东户数6785户 较上期减少10.59% 人均流通股10884股 较上期增加11.85% [2] - 易方达价值成长混合新进十大流通股东 持股80.01万股 [3] 公司基本情况 - 主营业务为工业物联网技术研发应用 收入构成:工业物联网产品52.00% 智能售货控制系统16.17% 数字配电网产品15.15% 企业网络产品13.96% 技术服务及其他2.72% [1] - 所属申万行业为通信-通信设备-其他通信设备 概念板块包括边缘计算、操作系统、出海概念等 [2]
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上海证券报· 2025-08-22 03:03
公司治理制度修订 - 董事会于5月20日至5月30日期间审议通过11项内部治理制度修订议案,包括《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备案制度》《重大信息内部报告制度》《内部控制制度》等,所有议案均以8票同意、0票反对、0票弃权的结果通过 [1][2][3][4][5][6][7][8][9][10][11] - 子议案1-11及子议案29需提交股东会审议 [13] - 公司计划于2025年9月9日召开2025年第一次临时股东会,采用现场投票及网络投票相结合的方式 [14][15] 股权激励计划调整 - 因2024年度利润分配方案实施(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2.0元),公司调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授予价格:2023年计划从18.05元/股下调至17.85元/股,2025年计划从24.00元/股下调至23.80元/股 [16][17] - 作废部分限制性股票共计47,054股,原因包括1名激励对象离职(1,680股)及未达到业绩考核条件(45,374股) [20] - 2023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二个归属期条件成就,23名激励对象可归属25.0320万股 [22][23][24] 募集资金管理及使用 - 截至2025年6月30日,募集资金余额为33,193,590.15元,全部存放于专户;累计使用募集资金234,581,311.53元,累计利息及现金管理收益17,777,194.60元 [31][32] - 2025年上半年募集资金使用20,335,013.78元,主要投向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2,893,264.69元)、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2,330,833.59元)等项目 [31] - 超募资金54,819,875.21元已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42];节余募集资金8,902,985.51元补充流动资金 [44] 募投项目变更与结项 - 原"智能储罐远程监测(RTM)系统研发项目"变更为"智能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研发项目",因市场推广进展缓慢及建设不及预期 [46][47] - 6个募投项目(包括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等)已结项,节余资金2,951.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 [51][57][59] - 结项原因包括成本控制、AI技术提升效率及现金管理收益 [58] 公司治理结构变更 - 公司注册资本因股权激励归属从73,601,522元变更为73,851,842元,股份总数同步变更 [81] - 拟取消监事会,由董事会审计委员会行使监事会职权,符合《公司法(2023年修订)》要求 [82][83]
映翰通: 光大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北京映翰通网络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部分募投项目结项并将节余募集资金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的核查意见
证券之星· 2025-08-22 00:39
募集资金基本情况 - 公司首次公开发行人民币普通股(A股)1310.7197万股,每股发行价格27.63元,募集资金总额362,151,853.11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募集资金净额313,720,567.80元 [1] - 募集资金到账后存放于专项账户,并与保荐机构及商业银行签订三方监管协议 [2] - 信永中和会计师事务所于2020年2月5日出具验资报告确认资金到位情况 [1] 募集资金投资项目调整 - 原募投项目"智能储罐远程监测(RTM)系统研发项目"于2022年8月变更为"智能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研发项目",变更募集资金投向金额2,615.56万元 [2] - 2022年6月调整部分募投项目内部投资结构并延期,但投资总额及募集资金使用计划不变 [2] - 超募资金5,113.06万元(不含利息)用于永久补充流动资金,分两次实施:2023年使用1,500万元,剩余超募资金10,571,950.24元(含利息)后续补充 [4] 募投项目结项及节余情况 - 本次结项项目包括智能配电网状态监测系统升级、智能售货控制系统升级、研发中心建设、智能低压配电解决方案研发、智能车联网系统研发及补充流动资金共6个项目 [4] - 截至2025年8月8日,募集资金拟投资总额26,122.62万元,累计投入24,630.21万元,节余资金2,951.62万元(含利息收入) [5]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具体投入3,814.32万元,节余466.97万元,投入进度95.81% [5] - 补充流动资金项目4,000万元已全部投入,节余为零 [5] 资金节余原因 - 通过成本控制、资源优化及项目管理降低建设和费用支出 [6] - AI技术深度融合提升开发效率,减少人力和物力成本 [6] - 闲置募集资金现金管理获得投资收益及存款利息收入 [6] 节余资金使用计划 - 节余资金2,951.62万元将永久补充流动资金用于日常生产经营 [7] - 相关募集资金专户将办理销户手续,三方监管协议终止 [7] 审批与核查意见 - 公司第四届董事会第十七次会议及监事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节余资金补充流动资金议案 [7] - 保荐机构认为该举措符合资金使用效率要求,未损害股东利益,程序合法合规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