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电芯2.0
icon
搜索文档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走向台前:跨国供应商如何接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4-30 21:31
2025上海车展供应链企业参展情况 - 供应链企业展位数量达23家,覆盖智驾方案、智能座舱、车规级芯片、动力电池、充电桩等领域 [1] - 汽车科技及供应链展区展出面积约10万平方米 [1] - Momenta、小马智行等企业首次参展 [1] 智驾领域动态 - Momenta首次进入整车馆参展 [1] - 小马智行全球首发第七代Robotaxi家族及自动驾驶系统 [1] - 商汤绝影发布全场景量产智驾方案和4D世界模型,覆盖高速NOA、城区NOA等场景 [1] - 博世展出基于端到端模型的城区辅助驾驶方案,计划2025年初推出 [2][3] 车规级芯片与动力电池进展 - 黑芝麻智能发布华山A2000家族芯片,赋能高阶智驾 [2] - 宁德时代展出第二代神行超充钠离子电池,突破续航与安全 [2] - 欣旺达发布智能电芯2.0及全场景电池产品 [2] 跨国供应商竞争策略 - 博世推出AI智能座舱平台,融合多技术生态大语言模型,计划2026年推出 [2] - 博世采取个性化定制路线,2023年底至今获得大量订单 [3] - 博世认为L2级辅助驾驶性价比更高,L3落地需满足法规冗余要求 [3] 法雷奥中国市场战略 - 法雷奥提出三大方法论:Go newer(80%订单来自近两年产品)、Go deeper(强化系统集成)、Go together(内外部协作) [5] - 法雷奥中国90%产品供应本土客户,10%出口 [6] - 中国占法雷奥全球销售17%,本土主机厂贡献超60%在华订单 [6] 伟世通技术布局 - 伟世通联合火山引擎、高通推出端云协同AI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及高性能计算平台 [7] - 新一代智能座舱系统搭载骁龙SA8397平台,支持终端侧AI及3D图形渲染 [7] - "电网到电池"解决方案实现98%能量转换效率,重量优化20%以上 [8] 大陆集团组织调整 - 汽车子集团分拆为Aumovio,聚焦软件定义汽车与自动驾驶,目标2029年单车价值年均增长4.7% [9] - 三大核心战略:提升成本竞争力、优化响应体系、加速本土研发 [9] - 采用AI工具优化研发流程,工厂运用AI大数据提升检测效率 [10]
在中国创新,为全球交付:第一财经记者盘点上海车展十大热门技术
第一财经· 2025-04-30 09:52
中国汽车工业技术创新 - 中国汽车工业已完成从"以市场换技术"到"输出技术方"的转变,站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全球创新高地 [1] - 2025上海车展聚焦技术创新,展现中国在技术供给和市场需求的双重吸引力 [1] - "在中国创新,为全球交付"的"合资2.0时代"开启 [1] 热门技术概览 欣旺达智能电芯2.0技术 - 通过多维度智能传感器集成实现电芯全生命周期数据可控 [6] - 具备安全预警和电芯级电池护照功能 [6] 马瑞利OLED TFT像素化尾灯 - 全球首款采用OLED TFT技术的像素化尾灯,可动态传递车辆状态信息 [8] - 支持车路协同(V2X)无缝集成 [8] 佛吉亚透明车门技术 - 实时显示外部情况并提供危险警示 [11] - 为驾驶员与乘客提供动态氛围照明和信息显示 [11] 长安汽车金钟罩全固态电池 - 能量密度达400wh/kg,工作温度范围-40~80℃ [14] - 续航里程提升至1500km+,2026年进入装车验证阶段 [14] 东风汽车"天元智能"大模型 - 新车研发周期缩短35%以上,协同成本降低30% [18] - 产品定义精准度提升50% [18] 长城汽车4.0T V8发动机 - 防水等级达IPX8以上,专为越野和大排量场景设计 [22] - 由长城团队十年开发,支持高端产品序列 [22] 小马智行自动驾驶系统 - 第七代车规级系统成本较前代下降70% [23] - 搭载六类量产传感器,三款Robotaxi车型首次亮相 [23] 蔚来神玑NX9031智驾芯片 - 全球首颗量产5纳米智驾芯片,单颗算力等同英伟达Thor-X [25] 黑芝麻智能安全底座 - 武当C1200芯片实现ASIL-D最高安全等级 [27] - 硬件级安全隔离消除跨域数据隐患 [27] 奇瑞人型机器人Mornine gen-1 - 41个自由度,灵巧手单手12自由度 [31] - 配备3D激光雷达、深度相机等传感器,续航2小时 [31]
超百款新车、千家企业齐聚 2025上海车展掀“智电”浪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9 23:14
2025上海车展概况 - 展览面积相当于50个足球场,汇聚26国1000家企业,参展车辆约1300辆,首发新车超百款 [1] - 行业共识:电动化是入场券,智能化是生死线,中国消费者成为全球技术路线终极裁判 [3] - 车展折射汽车业生存法则,智能电动车领域竞争激烈,L2级辅助驾驶新车渗透率达65% [3] 自主品牌战略动向 - 上汽集团:智己汽车首发"线控数字底盘技术",实现4.69米转弯半径;荣威D6纯电版限时价7.98万元起;五菱星光2025款预售价10.98万~12.98万元 [5] - 东风汽车:发布"天元智能"技术品牌,覆盖NOA辅助驾驶至L4/L5无人驾驶全场景 [6] - 比亚迪:驾驶辅助系统实现10万~20万元车型全覆盖,仰望U8升级版搭载最新智驾系统 [6] - 蔚来/理想/红旗:乐道L90三季度交付,理想MEGA/L6发布,红旗天工06售价17.98万~22.58万元 [8] - 海外扩张:上汽计划3年推出17款海外车型,奇瑞邀请5000名海外合作伙伴参会 [8] 合资品牌本土化布局 - 大众汽车:7款全球首发车含5款智能网联车型,全面融入中国数字化生态 [9] - 上汽通用:凯迪拉克LYRIQ-V搭载隐藏式激光雷达,采用英伟达Orin芯片实现无高精地图L2辅助驾驶 [9] - 保时捷:中国研发中心升级,实现本土研发/采购/质量控制三位一体 [10] - 日产:全球首款中国研发的插混皮卡Frontier Pro PHEV首秀,2027年前在华推10款新能源车 [10] - 燃油车补充:新福特F-150猛禽搭载3.5T V6发动机,林肯领航员定价125.8万~145.8万元 [10] 供应链技术突破 - 博世:年底上线"端到端"辅助驾驶模型,65%新业务来自智能化/电气化解决方案 [11] - 芯驰科技:推出AI座舱SoC芯片X10,2026年量产;更新E3系列MCU芯片 [11] - 采埃孚:展示纯电控制转向/制动系统,融合AI大模型降低对激光雷达依赖 [11] - 电池创新:宁德时代发布骁遥双核/钠新/神行超充电池,亿纬锂能研发周期缩短至3~6个月 [12] 行业里程碑意义 - 上海车展40周年见证中国汽车从技术跟随者到电动化/智能化领跑者的转型 [12] - 车展成为全球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首发阵地,展示"中国智造"创新话语权 [12]
欣旺达动力陈斌斌:动力电池安全事故可以提前几个月发现风险点
经济观察网· 2025-04-29 16:43
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 锂电池行业技术发展路径从电化学体系创新转向结构创新,目前正进入智能电芯技术阶段[1] - 智能电芯技术依托国产芯片技术成熟,实现热机电一体化创新[1] - 固态电池因高能量密度和安全性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技术焦点,多家车企已公布量产时间表[3] 公司技术布局 - 欣旺达动力推出智能电芯2.0,集成多维度传感器实现电芯内部气压、外壳形变等参数监测[2] - 智能电芯技术通过解析多维参数配合自研BMS算法,保障电芯全生命周期安全与性能[2] - 公司采用高镍高硅、半固态/全固态技术路线,2024年推出航空动力电池并完成400Wh/kg固态电池验证[3] 政策与市场地位 - 工信部发布"史上最严"新国标GB38031-2025,要求动力电池不起火不爆炸[1] - 欣旺达2021-2024年连续位居中国HEV混动电池装机量第一,2024年进入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前十[1] 技术优势与成本 - 智能电芯通过无线技术节省线束成本,BOM成本与传统电芯持平且全生命周期成本更低[3] - 公司已储备固态电池BMS技术,应对全固态电池高压工作环境需求[3] 技术挑战 - 智能电芯开发需解决传感器抗腐蚀、复杂电磁环境无线通信稳定性等难题[2] - 固态电池技术需突破高镍高硅材料体系和工艺验证[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