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智能计量终端
icon
搜索文档
成都高新区:深化“立园满园”,加快打造世界级电子信息产业高地
四川日报· 2025-10-24 05:57
文章核心观点 - 成都高新区通过“立园满园”行动,以电子信息产业为重点,通过提升产业链能级、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优化营商环境,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3][4] 产业发展与集群效应 - 中微公司成都研发及生产基地暨西南总部项目以及西部集成电路材部装综合创新产业园项目相继开工,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3] - 园区已形成新型显示、智能终端等优势集群,构建了从集成电路设计、晶圆制造、封装测试到装备材料的全产业链生态 [5] - 京东方总投资630亿元的第8.6代AMOLED显示器件生产线力争年内点亮,是四川迄今投资体量最大的单体工业项目 [5] - 2025年上半年,成都高新区GDP达到1809.1亿元,增长6.2%,其中电子信息规上工业企业实现产值1563亿元,产业增加值增速达15.9% [7] - 电子信息产业工业投资占全区工业投资超过90%,千亿级产业集群不断壮大 [7] 产业链协同与配套 - 沃格光电AMOLED显示屏玻璃基光蚀刻精加工项目封顶,将为京东方8.6代AMOLED产线提供本地化配套服务 [6] - 高投梅塞尔大宗气体供应项目正在调试,一期为京东方成都工厂建设现场大宗气体供应系统 [6] - 成都高新区注重发挥“链主”企业作用,按照“落地投运一批、谋划储备一批、招引洽谈一批、培优育强一批、政策扶持一批、激活提升一批”的思路进行产业链招商 [7] 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 - 成都长城开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登陆北交所,凭借超1亿支智能计量终端全球销量及150多项有效专利成功拓展海外市场 [8] - “岷山行动”计划以“揭榜挂帅”形式建设新型研发机构,旨在引进科学家团队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8] - “中试跨越行动”计划以中试为核心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目标5年孵化100家创新型科技企业 [8] - 总投资20亿元的高投芯未IGBT中试平台已投运,是成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功率半导体中试平台 [9] - 今年新认定工信部制造业重点中试培育平台3个、省级制造业重点中试培育平台19个 [9] - 创新构建“中试+基金”生态,已完成一批中试子基金和平台项目签约,并围绕16个重点产业链启动天使母基金中试子基金征集 [9] 园区服务与营商环境 - 推出集成电路产业“108+10”全生命周期服务清单,实现“园区事园区办、企业办事不出园” [12] - 常态化开展“进解优促”工作,今年1-9月累计走访企业6007家,解决诉求1567项,办结率达99.7% [12] - 加快《促进电子信息项目落地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试行)》等政策出台进程 [13] - 西门子工业自动化产品(成都)有限公司四期扩建项目投运,手续办理实现西区一站式办结,效率提升 [13] - 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C区启动“潮汐行政车道”试点,高峰时段通行效率提升3倍多,1至7月实现进出口总额3131亿元,同比增长11.7%,规模居全国综保区第一 [13]
华源晨会精粹20251015-20251016
华源证券· 2025-10-16 07:30
固定收益市场分析 - 截至2025年9月末,理财规模合计31.9万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0万亿元,但较上月末季节性下降1.0万亿元 [2][5] - 2025年第三季度理财规模合计增量达1.25万亿元,高于2022-2024年的同期增量,尽管同期股市大幅上涨 [2][5] - 2025年9月理财公司纯固收理财产品平均当月年化收益率为1.97%,较上月小幅下降 [2][6] - 2025年9月理财公司新发人民币固收类理财的平均业绩比较基准上限为2.70%,下限为2.20% [6] - A股上市银行整体25Q2计息负债成本率为1.72%,季度环比下降8BP,较高点23Q4下降了45BP,预计25Q4将降至1.65%以下 [6] - 截至9月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接近1.8%,考虑到政府债券利息收入免企业所得税,而银行自营25Q4计息负债成本率预计为1.63%左右,10年期政府债券对银行自营已具备不错配置价值 [2][7] - 预计10月美联储可能进一步降息25BP,中美利差倒挂缓解,有望为中国货币政策进一步宽松打开空间,年底10年期国债收益率或重回1.65%左右 [2][7] 开发科技(920029.BJ)公司分析 - 公司是智能计量系统解决方案商,前身为深科技计量事业部,深耕海外计量表领域,是受益于全球智能电网建设浪潮的隐形冠军 [2][8] - 高级计量架构(AMI)通过系统软件与智能计量终端结合,2022-2027年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有望从219.10亿美元增至324.59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8.2% [2][8] - 公司以意大利为起点,海外与埃创、兰吉尔等全球巨头竞争,国内对手主要为海兴电力、林洋能源 [2][8] - 公司在欧洲市场占有率从2021年的9.46%升至2023年的12.14%,累计向全球40多国输出超9000万套智能计量终端 [9] - 2024年公司研发费用达1.6亿元,获超600项全球认证,通信技术适配多协议,满足欧洲严苛标准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境外市场收入同比增长18.37%,主要受益于巴基斯坦、沙特等市场贡献增量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收入同比大增132.86%至2.4亿元,主要受国家电网等客户拉动 [9]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超3.9亿元,同比增长32%,毛利率和净利率分别达38.3%和23.5% [10] - 公司募投项目预计新增智能终端产能800万只/年,并升级研发中心,2024年上半年总产能利用率已达96.6% [2][9][10] 市场表现数据 - 截至报告日,上证指数收盘3,912.21点,年初至今上涨19.91% [3] - 创业板指收盘3,025.87点,年初至今上涨46.86% [3] - 沪深300指数收盘4,606.29点,年初至今上涨20.57% [3] - 科创50指数收盘1,430.00点,年初至今上涨49.69% [3] - 北证50指数收盘1,508.31点,年初至今上涨47.89% [3]
开发科技(920029):深耕海外计量表的隐形冠军,受益全球智能电网建设浪潮
华源证券· 2025-10-14 09:31
投资评级与估值 - 投资评级为买入(首次)[5]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7亿元、9.35亿元、10.73亿元[6][8]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市盈率分别为17.0倍、13.7倍、12.0倍[6][8] - 可比公司2025年市盈率均值为18.4倍,公司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8][84] 行业前景与市场空间 - 全球智能计量市场规模预计从2022年219.10亿美元增至2027年324.59亿美元,复合增长率8.2%[7][19] - 欧洲智能电表用户基数预计2028年达2.48亿户,渗透率78%[23][25] - 2024年国家电网智能电表招标量超8900万台,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动AMI渗透率提升[10][30] - 东南亚智能计量市场规模2027年有望达12.07亿美元,中东地区达7.36亿美元[28][29] 公司核心竞争力 - 欧洲智能电表市占率从2021年9.46%提升至2023年12.14%[7][58] - 拥有超600项全球认证,通信技术适配多协议,满足欧洲严苛标准[7][48] - 累计向全球40多国输出超9000万套智能计量终端[7][38] - 2024年研发费用达1.6亿元,创历史新高[7][44][47] 业务表现与增长动力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6.8亿元,同比增长27%;归母净利润超3.9亿元,同比增长32%[7][64]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38.3%,净利率23.5%,期间费用率降至7.8%[7][69] - 境外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长18.37%,巴基斯坦、沙特等新兴市场贡献增量[7][53] - 境内市场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增132.86%至2.4亿元,国家电网等客户拉动明显[7][63] 产能与募投项目 - 2024年上半年总产能利用率达96.6%,产能呈饱和状态[7][70][74] - 募投项目预计新增智能终端800万只/年产能,其中新建生产线500万只,改造老旧生产线300万只[7][77] - 公司IPO拟募集资金10.17亿元,用于智能计量终端自动化生产线建设等项目[75][76] 盈利预测关键假设 - 智能计量产品2025-2027年收入预计同比增26%/18%/16%,达36.50/43.23/50.07亿元[9] - 服务费收入2025-2027年预计同比增10%/25%/25%,达0.19/0.24/0.30亿元[9] - AMI系统软件2025-2027年收入预计同比增12%/25%/25%,达0.27/0.34/0.43亿元[9]
深科技在芯片级散热封装方面具备成熟方案,未来可向多芯片、高功耗场景进行扩展
格隆汇· 2025-09-05 17:44
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为客户提供涵盖电水气等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适配各类通信技术的完整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 技术能力 - 公司在芯片级散热封装方面具备成熟方案 [1] - 未来可向多芯片高功耗场景进行扩展 [1]
深科技(000021.SZ)在芯片级散热封装方面具备成熟方案,未来可向多芯片、高功耗场景进行扩展
格隆汇· 2025-09-05 16:49
业务布局 - 公司聚焦智能电、水、气表等智能计量终端以及AMI系统软件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提供涵盖电水气等多种能源、软硬件一体、适配各类通信技术的完整智慧能源管理系统解决方案 [1] 技术能力 - 公司在芯片级散热封装方面具备成熟方案 [1] - 未来可向多芯片、高功耗场景进行扩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