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莎夫人蜡像馆
搜索文档
门票5折仍无人问津?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 母公司去年巨亏47亿元!蜡像成本150万元/个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18:03
9月30日的北京前门大街,3000平方米的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迎来最后的"告别",但略显冷清:成龙、周杰伦、关晓彤等99尊名人蜡像静静矗立,只有些 许灯光划过,与2014年开业时游客争相合影的场景形成鲜明反差。 这已是杜莎夫人蜡像馆今年在中国关闭的第二家场馆。4个月前,重庆馆悄然谢幕。不止中国市场,记者采访获悉,近一年多来,杜莎夫人蜡像馆在美国 旧金山和土耳其的场馆也陆续摘下招牌。这个拥有250多年历史、比乐高大了百岁的全球文化地标性大IP(具有商业价值的创意内容或品牌),如今却成 了母公司默林娱乐集团(以下简称默林娱乐)的包袱。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一月余,走访北京、上海两地场馆,与默林娱乐、场馆员工及行业专家对话,独家获悉多项关键数据:中国五家馆仅蜡像制作 成本就或超6.3亿元,其中北京馆逾1.4亿元,该馆所处前门商圈年租金高达千万元,而门票从超200元腰斩至99元仍难挽客流,复购率低。更尴尬的是,姚 明、梅西等"顶流"蜡像关馆后何去何从? 当拍照打卡被AI(人工智能)生成、虚拟直播瞬间替代,静态观赏的百年IP如何跑赢内容迭代?默林娱乐2024年亏损4.9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7.17亿 元),一边飞速 ...
门票5折仍无人问津?杜莎夫人蜡像馆接连闭馆,母公司去年巨亏47亿元!蜡像成本150万元/个,有粉丝高价求购,公司:不卖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01 17:44
每经记者|杜蔚 毕媛媛 每经编辑|段炼 魏官红 潘海福 9月30日的北京前门大街,3000平方米的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迎来最后的"告别",但略显冷清:成龙、周杰伦、关晓彤等99尊名人蜡像静静矗立,只有些 许灯光划过,与2014年开业时游客争相合影的场景形成鲜明反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历时一月余,走访北京、上海两地场馆,与默林娱乐、场馆员工及行业专家对话,独家获悉多项关键数据:中国五家馆仅蜡像制作 成本就或超6.3亿元,其中北京馆逾1.4亿元,该馆所处前门商圈年租金高达千万元,而门票从超200元腰斩至99元仍难挽客流,复购率低。更尴尬的是,姚 明、梅西等"顶流"蜡像关馆后何去何从? 当拍照打卡被AI(人工智能)生成、虚拟直播瞬间替代,静态观赏的百年IP如何跑赢内容迭代?默林娱乐2024年亏损4.92亿英镑(约合人民币47.17亿 元),一边飞速关掉"重资产"蜡像馆,一边把重心转向乐高乐园。"弃蜡像投乐高"真能让资本市场重拾信心,还是换一条更卷的赛道?杜莎夫人蜡像馆退 场、初代外资网红景点衰落的背后,下一代文旅产品靠什么故事让投资人买单? 这已是杜莎夫人蜡像馆今年在中国关闭的第二家场馆。4个月前,重庆馆悄然谢幕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即将闭馆,昔日明星景点为何难以为继?| 声动早咖啡
声动活泼· 2025-09-26 17:06
杜莎夫人蜡像馆闭店背景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于10月1日正式闭馆 这是半年内中国关闭的第二家分馆 重庆馆已于今年5月结束运营 目前国内仅剩香港 上海与武汉三馆对外开放[2] 杜莎夫人历史与品牌发展 - 杜莎夫人原名为安娜·玛丽·格劳舒兹 1761年出生于法国 师从蜡像师库尔提乌斯 1777年16岁时创作第一尊伏尔泰蜡像一举成名 后成为路易十六妹妹的艺术老师[3] - 法国大革命期间被迫为被处决者制作死亡面具 1794年继承库尔提乌斯的蜡像收藏 1795年婚后改名为杜莎夫人[3] - 1802年赴伦敦展出蜡像 因英法战争滞留英国 1836年在伦敦贝克街开设第一家永久性蜡像馆 1850年逝世[4] - 蜡像馆发展为家族企业 2007年被黑石旗下默林娱乐以约20亿美元收购 成为其特色业务 全球选址于热门城市核心地段[4] 全球运营与本地化策略 - 全球共有24座杜莎夫人蜡像馆 累计吸引超过5亿人次参观 各馆呈现本地特色 如伦敦馆的恐怖屋 华盛顿馆的美国总统 上海馆的本地名人和剧集主题[5] 财务表现与市场挑战 - 默林娱乐2024财年报告显示 蜡像馆板块利润率大幅下滑 中国与英国市场表现低迷 品牌价值明显缩水[5] - 吸引力下降原因包括体验式消费成为主流 疫情后演唱会经济复苏 主题公园和沉浸式娱乐争夺消费者 蜡像合影缺乏社交货币属性和场景体验 重游率较低[5][6] - 经营成本高昂 核心地段租金昂贵 上海馆曾享10年免租期但后续优惠难续 单尊高质量蜡像制作成本约150万人民币 涵盖人工 材料 运输 安装 维护团队每日进行保养[7] 默林娱乐战略调整 - 默林娱乐全球拥有上百座景点 除蜡像馆外运营伦敦眼 SEA LIFE水族馆与乐高乐园等品牌 在中国布局沈阳海洋探索中心等项目[8] - 应对市场变化推进业务整合 关闭旧金山 伊斯坦布尔 北京 重庆分馆 移交英国黑池场馆运营权[8] - 资源集中于核心品牌 全球11家乐高乐园年吸引千万游客 计划通过主题酒店 第二园区与二次消费打造世界级度假目的地 中国首家乐高乐园于今年7月在上海开业[10]
默林回应杜莎夫人关停:租约到期,押注乐高乐园
北京商报· 2025-09-08 08:01
闭馆原因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因租金过高且租约到期不再续约 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1][2] - 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及默林旗下上海长风海洋世界鳐鱼湾、上海惊魂密境也陆续关闭 [5] 运营调整措施 - 北京馆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上海、香港及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少数蜡像会妥善保存 [2] - 集团将为闭馆场馆员工提供其他景点就业机会 [2] - 计划对中国其他地区杜莎夫人蜡像馆进行产品升级 并对旗下小景点进行相应调整 [1][4] 行业竞争环境 - 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等国际品牌与欢乐谷、长隆等本土户外主题公园吸引大量年轻人和亲子家庭 [4] - 沉浸式演出、密室逃脱和VR乐园等新兴室内娱乐选择争夺消费者 [4] - 蜡像馆存在复游率偏低问题 仅靠门票收入难以覆盖高昂运营成本(含场地租金、蜡像维护及人力管理) [3] 财务表现 - 默林娱乐集团2024年收入20.57亿英镑 同比下降3.2% [7] - 2024年税前亏损达4.92亿英镑 较2023年亏损2.14亿英镑进一步增亏 [7] - 财报提及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下跌 [7] 战略重心转移 - 集团未来在华发展侧重乐高乐园 将基于客户洞察进行新投资以解锁长期增长 [1][7] - 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7月5日开园 首个周末门票快速售罄并吸引亲子客群 [7][8] - 深圳乐高乐园目前仍在建设中 [8] - 集团表示中国市场仍是重点 未来可能扩大投资 [7]
默林回应杜莎夫人关停:店铺到期,未来升级其他蜡像馆+发展乐高
北京商报· 2025-09-07 18:02
闭馆原因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因租金过高且租约到期不再续约而闭馆[1][4] - 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已闭馆 上海长风海洋世界鳐鱼湾和上海惊魂密境也陆续关闭[1][11] - 闭馆决策经仔细全面评估 属品牌战略规划调整[4][13] 运营成本与市场挑战 - 蜡像馆经营成本高 包括场地租金 蜡像维护和人力管理等支出[5] - 蜡像馆复游率偏低 仅靠门票收入无法覆盖高昂运营成本[5] - 市场竞争激烈 国际品牌如迪士尼乐园和环球影城及本土品牌如欢乐谷 长隆和海昌吸引大量游客[10] - 新兴室内娱乐如沉浸式演出 密室逃脱和VR乐园争夺消费者[11] 战略调整与业务升级 - 公司将对上海 香港及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进行升级 并对其他景点进行调整[1][11] - 北京馆闭馆后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中国其他地区蜡像馆 少数蜡像妥善保存[4] - 公司定期审查品牌资产 确保景点与长期战略一致[11] - 未来品牌发展将侧重乐高乐园 中国是重点市场[13] 财务表现与投资重点 - 2024年公司收入20.57亿英镑同比下降3.2% 税前亏损4.92亿英镑较2023年亏损2.14亿英镑增亏[13] - 财报提到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下跌[13] - 上海乐高乐园2025年7月开园 首个周末门票售罄 吸引亲子客群[14] - 深圳乐高乐园在建中 公司考虑扩大投资[13][14]
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悄悄退场了
创业邦· 2025-09-07 11:30
杜莎夫人蜡像馆关停事件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原因包括租约到期和品牌战略调整[4] - 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已于2024年5月7日闭馆 结束近九年运营[6] - 闭馆后北京场馆大部分蜡像将转移至上海 香港或武汉分馆 少数蜡像将退役保存[4] 全球行业退潮现象 - 母公司英国默林娱乐自2024年起推进业务整合 对部分景区资产计提减值并实施动态票价策略[7] - 旧金山杜莎夫人蜡像馆因客流未达预期和租约问题关闭 土耳其所有景点(含伊斯坦布尔蜡像馆)也于2024年1月关闭[7] - 全球线下拍照型体验业态正经历结构性洗牌[7] 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上海分馆2006年开放 武汉分馆2013年开放 北京分馆2014年开业 重庆分馆2016年开放[9] - 蜡像馆从稀缺资源转变为遍布全国的常规项目 但市场热度显著衰退[9] - 北京场馆位于王府井黄金地段 但长期缺乏清晰定位 从明星打卡圣地逐渐被年轻人忽视[9] 消费需求变化分析 - 当代年轻人偏好沉浸式戏剧和实景街区 追求角色代入感和成就解锁 而非单纯拍照[10] - 蜡像馆互动体验仍局限于与蜡像合影 无法满足用户多重需求[10] - 文旅项目被重新定义为内容素材池 用户关注点转向能否产出抖音短视频或小红书高赞文案[11] 产品与运营缺陷 - 北京场馆票价维持在200元人民币左右 但体验内容单一 游客约1小时即可游览全程[13] - 蜡像照片在AI时代易被质疑真实性 且缺乏社交传播价值[13] - 项目存在沉浸感不足 内容更新缓慢 体验形式单一三大痛点 处于中腰部体验型项目死亡区[13] 行业横向对比 - 全国旅拍店(如三亚 丽江 大理等地)自2024年下半年起明显衰退 部分工作室日均仅接2单[14] - 拍照型业态面临边际效应递减 与蜡像馆困境高度一致[17] - 母公司默林娱乐已转向乐高乐园等强沉浸感项目 侧重亲子家庭互动体验[17] 未来趋势判断 - 成功文旅项目需超越拍照功能 重点构建游客参与感 主角代入感和记忆点[17] - 年轻人消费需求快速迭代 内容创新和玩法升级成为核心竞争力[17] - 让游客成为剧情主角取代与假明星合影 将是新一代文旅景区的增长路径[17]
实探即将永久关停的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免费年卡用户成主流,渝京两地半年内接连关停
华夏时报· 2025-09-06 19:51
闭馆决策与直接原因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于2025年10月1日永久关闭 原因为租约到期及品牌战略调整 [1] - 实际租约可能至2028年到期 闭馆决定早于租约到期时间 [1][4] - 2024年国内第二家关闭的蜡像馆 重庆馆已于5月8日停业 [5] 经营状况与财务表现 - 门票价格从2022年底200元降至99元 降幅达50% 低于上海馆179元和武汉馆155元 [1][7] - 日常客流仅百余人 闭馆公告后出现告别参观热潮 半小时客流达91人相当于平日全天量 [1][3] - 主要收入来源为门票和周边商品销售 但大量游客持京津冀年卡免费入场 [3][4] - 母公司默林娱乐2024年税前亏损4.92亿英镑 较2023年2.14亿英镑亏损扩大130% [6] - 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暴跌1.63亿英镑 为集团资产价值下跌最大源头 [6] 行业挑战与消费趋势 - 全球客流量同比下降12% 亚洲市场(除日本外)跌幅尤为明显 [6] - 以名人合影为核心的静态展示模式吸引力下降 客群有限且复购率极低 [2][7] - 消费降级环境下 游客对非刚性文化消费更谨慎 票价敏感度提高 [2][7] - 娱乐消费方式多元化 演唱会、互动展等对年轻人吸引力更大 [7] - 传统蜡像馆面临沉浸式体验、实时媒体等新型娱乐形式的冲击 [7] 成本结构与运营压力 - 前门大街属高租金地段 成本负担长期沉重 [5] - 单尊蜡像制作成本高达百万元人民币 需3-4个月制作周期 日常维护投入大 [5] - 3600平方米展馆规模 但游客反馈"馆内面积不大""门票定价过高" [4] 战略调整与行业转型 - 闭馆后大部分蜡像将迁移至中国其他场馆 少数将"荣休"保存 [5] - 蜡像馆缺乏内容更新能力 制作成本高、更新频率低 难以持续激发市场新鲜感 [8] - 行业需向互动化、科技化和内容IP化转型 静态展示类项目在体验经济时代竞争力不足 [6]
第一代外资网红景区悄悄退场了
虎嗅· 2025-09-06 09:41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关闭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原因包括租约到期和品牌战略规划调整[1] - 闭馆后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上海 香港及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少数蜡像将"荣休"保存[2] 全球杜莎夫人蜡像馆运营调整 - 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于2024年5月7日结束近九年运营 未举行官方告别仪式[4] - 旧金山杜莎夫人蜡像馆2024年因客流不达预期和租约到期宣布永久关闭[7] - 英国默林娱乐2024年关闭土耳其所有景点 包括伊斯坦布尔杜莎夫人蜡像馆 SEA LIFE水族馆及乐高探索中心[8] - 母公司默林娱乐推进业务整合 实施动态票价对冲客流与成本压力 并对部分景区资产计提减值[6] 行业发展趋势变化 - 全球线下拍照型体验业态正经历结构性洗牌 初代网红景区热度衰退[9][13][17] - 中国内地杜莎夫人蜡像馆扩张历程:上海2006年开放 武汉2013年开放 北京2014年开业 重庆2016年开放[14] - 年轻人消费偏好转向沉浸式体验(如沉浸式戏剧 实景街区) 追求参与感与角色代入而非静态拍照[23][41][45] - 文旅项目需满足社交内容创作需求(如抖音视频 小红书文案) 蜡像馆因内容同质化缺乏情绪价值与传播力[26][28][31] 商业模式挑战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门票价格常年在200元左右 但体验内容单一 游客停留时间约一小时 复购率低[29][32] - 中腰部体验型项目陷入"死亡区":成本回收难 社交属性弱 传播效果差[33] - 旅拍行业(如三亚 丽江等地)2024年下半年起明显冷清 部分工作室日均仅接两单 依赖促销维持[36][37] 母公司战略转型 - 默林娱乐转向落地乐高乐园等强沉浸感项目 主打亲子家庭互动体验[43] - 行业趋势表明未来文旅项目需超越拍照功能 强调游客参与度与记忆点形成[45][48]
再闭一馆 杜莎夫人蜡像馆母公司去年税前亏损近5亿英镑
北京商报· 2025-09-05 23:21
闭馆事件与战略调整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主要原因是租约到期及品牌战略规划调整[1] - 闭馆后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少数蜡像将妥善保存[1] - 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已于2024年5月8日官宣闭馆,不再营业[4] 母公司财务状况与品牌价值 - 杜莎夫人蜡像馆母公司英国默林娱乐集团2024年全年税前亏损额达4.92亿英镑,主要归因于旗下资产价值减值[5] - 杜莎夫人蜡像馆品牌价值下跌了1.63亿英镑,成为集团减值损失的最大源头[5] 运营成本结构分析 - 单尊蜡像制作成本高昂,价格在150万元左右[7] - 以北京馆为例,3000平方米展馆位于地标性热门商圈,年租金可能高达上千万元,叠加运营团队、保险、营销等费用导致成本高企[7] - 收入端依赖单一门票,二次消费仅有纪念品,难以覆盖刚性支出[7] 收入模式与市场反应 -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成人票价已从近200元调整至特惠价99元[7] - 京津冀名胜文化休闲年卡包含该馆一年免费参观一次的权益,以吸引客流[8] - 游客反馈体验时长约半小时,上新频率不高,弱复购导致性价比受质疑,若非追星活动则复访意愿低[8] 行业挑战与模式困境 - 闭馆及亏损是“高成本+慢迭代+弱复购”三重挤压的结果[8] - 传统“静态明星打卡”模式在短视频时代面临集体失语的挑战[8]
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10月1日起永久关闭,蜡像馆经营有这些挑战
第一财经· 2025-09-04 19:00
9月4日,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发布公告称,将从2025年10月1日起永久关闭。 根据公告,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闭馆后,大部分名人蜡像将移至中国其他地区的杜莎夫人蜡像馆,少数 蜡像也会"荣休"并妥善保存,游客们可以前往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香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及武汉杜莎夫 人蜡像馆继续游览参观。 公开信息显示,北京杜莎夫人蜡像馆于2014年5月开业,当时是北京前门商业街首个国际化娱乐体验场 馆。此前,重庆杜莎夫人蜡像馆已经关闭。待北京项目关闭后,中国市场还有上海杜莎夫人蜡像馆、香 港杜莎夫人蜡像馆及武汉杜莎夫人蜡像馆。 缺乏互动感的蜡像馆类景点正在流失客源。 杜莎夫人蜡像馆属于默林娱乐集团麾下,第一财经记者梳理默林娱乐集团财报和公开信息发现,默林娱 乐集团2024年全年税前亏损额达4.92亿英镑,该集团在2023年亏损2.14亿英镑,可见2024年该集团的亏 损进一步扩大。 有分析人士认为,蜡像馆是成本较高的项目,且需要日常运维,默林娱乐集团的亏损在一定程度上与蜡 像馆业态有关。财报信息显示,默林娱乐集团2024年的税前亏损,主要归因于其旗下资产的价值减值。 具体而言,杜莎夫人蜡像馆的品牌价值在当年下跌了1.63亿英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