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品牌战略调整
icon
搜索文档
探店·调查丨雪佛兰没退出,但全系都在“清仓甩卖”
搜狐财经· 2025-06-06 20:27
近期,一篇关于"雪佛兰退出中国"的报道再度引发关注。 报道称,雪佛兰在中国市场正经历重大战略调整,或已进入退出倒计时阶段。然而,报道发布后,有博主在微博公开否认这一信息,强调:"雪佛兰不存在 退出中国一说,因为雪佛兰并非独立运营品牌,而是由上汽通用(SGM)负责运营" 上汽通用总经理卢晓也表示"该消息不实",并再次强调不会放弃雪佛兰品牌。事实上,从去年开始,上汽通用已多次在公开场合明确表示"雪佛兰不会退出 中国市场"。 带着以上疑问,近日,《车壹条》走访了一家雪佛兰门店,围绕品牌当前优惠力度、未来发展规划以及售后服务保障等问题展开了调查。 有优惠但不至于"打骨折",店员确认不会再推新车 位于北京某地的雪佛兰4S店,是目前北京市仅存的两家雪佛兰经销商之一。建筑三分之二的空间是荣威飞凡,仅剩一小部分属于雪佛兰,左右相邻的则是 smart和AITO问界。 进入门店后,负责接待的工作人员均位于荣威飞凡的一侧,需经由雪佛兰区域后方通道至荣威飞凡前台,才能找到工作人员。《车壹条》以购车者身份询问 雪佛兰车型时,工作人员便引导至雪佛兰区域。 目前,雪佛兰门店内仅剩探界者Plus、迈锐宝XL和创酷三款展车。据店员介绍,在叠加 ...
水羊股份20250528
2025-05-28 23:14
纪要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水羊股份 - 行业:美妆、美护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核心品牌一帆单品**:2024 年未达预期,费用投放压力大,平台流量转化不佳;2025 年一季度增速修复,预计同比增十几个百分点,全年增速超 20%,利润率同比提升,得益于营销策略优化,放弃明星代言转向其他投放方式[2][4][5] 2. **产品品类拓展**:过去依赖 CP 系列,占比 60%-70%,涂抹面膜市场小;2025 年拓宽防晒、面霜等新品类,销售表现良好,产品种类拓展前景广阔[6] 3. **线下渠道发展**:线下销售占比约 10%,开设形象店和直营店均盈利,线下布局对高端品牌建设有益,预计全年线下渠道增长超 20%[2][7] 4. **御泥坊品牌**:2024 年业绩下滑,2025 年重新定位打入下沉市场,一季度战略成效显著,预计今年大幅减亏,有望盈亏平衡,对公司整体利润提升有重要意义[2][8] 5. **PA 和 RV 等小品牌**:PA 完成全球所有权收购,定位轻奢院线修护,有良好品牌资产,若 2025 年收入端增长好,盈利能力将提升;RV 去年已产生利润,今年继续梳理定位和人群,开发适合中国消费者的新产品,稳健布局;VAA、HBS 等小品牌趋势良好,具备盈利能力,随着成熟运营与收入体量扩大,公司整体业绩有望改善[9] 6. **代理业务**:2024 年代理业务收入约 26 亿元,受强生健康事业部拆分上市影响,强生相关代理业务占比下降,引入其他品牌后整体代理收入降幅不显著,预计后续趋于稳定,净利润率约 3%,是成熟稳健的收入来源[4][10] 7. **美斯蒂克亮白饮**:在抖音渠道销售表现出色,作为代运营品牌,若销售量快速增长,将对公司利润产生积极贡献,但需持续观察[4][13] 8. **公司利润预期**:2025 年许多品牌重回增长轨道,部分品牌减亏带动利润释放,预计利润达两个多亿,对应估值约 20 多倍,在 A 股或港股美妆行业中处于较低估值位置,有高安全边际和赔率[3] 9. **公司整体业绩预期**:通过御泥坊减亏和伊菲丹品牌优化,多家小品牌状况良好,2025 年业绩预期不错[11][12] 10. **公司估值及发展潜力**:在美护行业中估值相对较低,2024 年下半年利润承压,2025 年下半年预计增速弹性较大,值得投资者关注[4][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代理业务受强生健康事业部拆分上市影响,今年代理业务中强生相关业务占比下降,但通过引入其他品牌,整体代理收入降幅不显著,后续预计趋于稳定[4][10]
全球订单变局,中国企业正加码这些市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6 22:31
作 者丨柳宁馨 实习生王梓欣 编 辑丨周上祺 5月12日关税调整后,志鹏店铺的老客户Khurana一口气又补货了近2万元的仿真花,她是一家 美国婚庆公司的员工,下单的同时她告诉志鹏,"不用担心,生活永远都需要花朵。" 海外618还没启动,速卖通Aliexpress平台上一家主营婚庆仿真花的广东商家志鹏迎来了一轮 小爆发——不到一周时间,来自美国的客户已经在他的店铺买走了60万元的婚庆用仿真花。 志鹏在美国婚庆市场深耕多年,积累了大量的客户,既有美国当地的婚庆公司、婚礼策划师等 小型批发类客户,也有筹备婚礼的新人们。 无论关税如何,生意总要继续做。 在志鹏看来,尽管关税上调带来了一定的成本压力,但多年积累的老客户并没有流失。 2 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近期走访消费电子、家居用品、毛绒玩具等多个消费品细分 行业了解到,主要市场在美国、供应链较为单一在中国的企业明显感受到对美订 单的下滑和重启;市场多元化布局、已布局海外产能的企业则表示,美国关税变 化对企业影响不大。 加码俄罗斯与欧洲市场 据新华社消息,5月12日以来,中美双方大幅调整关税,也留下了90天的窗口期。 需要关注的是, 在世界贸易大变局下,中国企业考虑的不 ...
欧莱雅旗下品牌被传裁员、退出?
36氪· 2025-05-23 08:13
公司动态 - 韩妆品牌3CE母公司Stylenanda启动员工自愿离职计划 旗下品牌3CE被猜测因业绩低迷将退出韩国市场 [1] - Stylenanda在2024年全面退出服装业务后 美妆板块也显现收缩态势 公司已于2018年被欧莱雅集团收购 [3] - 欧莱雅集团否认3CE退出韩国市场的传闻 称"全面退出韩国纯属谣言" [3] - 3CE品牌在韩国本土业务已连续三年实现两位数增长 公司计划进一步扩大在韩国市场的投资 [9] 财务表现 - 2017年Nanda营业额为1.2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0.37亿元) 拥有近400名员工 3CE品牌占Nanda总业务的70%以上 [7] - Stylenanda营收在2019年达到顶峰 营业收入为2695亿韩元(约合人民币14亿元) 营业利润为618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亿元) [7]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2563亿韩元 2273亿韩元 2185亿韩元 2249亿韩元(约合人民币分别为13.38亿元 11.87亿元 11.41亿元 11.74亿元) [7] 市场布局 - 3CE目前关闭了其官方在线商城 在线上仅能通过Naver Smart Store进行销售 [8] - 3CE在韩国本土线下门店减少至7家 包括免税店和直营店 [9] - 3CE重新进入日本市场 并拓展至泰国 新加坡 马来西亚 越南和印度尼西亚五个东南亚国家 [10] - 3CE在中国大众彩妆品牌排名中位列第三 并在国际品牌中稳居第一 [10] - 3CE在国内的7个省(含直辖市)共开出10家门店 2023年持续扩张门店版图 [11] 品牌历史 - 2004年创始人So-Hee Kim在韩国首尔创立互联网时尚品牌Stylenanda 2009年推出美妆品牌3CE [3] - 2013年3CE因韩剧《想你》女主角尹恩惠的唇妆迅速走红亚洲市场 [3] - 2018年5月欧莱雅收购Nanda Co Ltd 100%股权 交易金额据传约为400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21亿元) [20][22] - 2019年3CE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目标是成为亚洲第一彩妆品牌 [10] 行业背景 - 欧莱雅集团旗下品牌美宝莲纽约 植村秀已宣布退出韩国市场 [15] - 2024年Olive Young年销售额超过100亿韩元的前10品牌均为韩国中小化妆品品牌 [18] - 3CE在2023年和2024年均是全球排名第一的韩妆品牌 [9]
传大众计划对ID系列前缀更名,或于2026年开始执行
巨潮资讯· 2025-05-19 11:19
据外媒5月18日报道,大众汽车公司宣布了一项重要的命名体系调整计划。从2026年开始,大众汽车将逐步淘汰其电动汽车产品线中使用的"ID"前缀命名体 系。如ID.2可能改名为"Polo",ID.1预计2027年发布,名称可能借鉴"Lupo""Fox""Up!"等。 大众汽车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调整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趋势和消费者需求,进一步提升品牌在全球市场的竞争力。未来,大众汽车将采用更加简洁、直 观的命名方式,以更好地传达产品的核心价值和特点。 这一调整计划引发了业界的广泛关注。有分析人士认为,大众汽车的这一举措可能是为了在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进一步优化品牌形象和产品定位。同 时,这也可能预示着大众汽车在电动汽车领域的战略重心将发生一定的变化。 大众汽车作为全球知名的汽车制造商,在汽车行业的变革浪潮中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此次命名体系的调整,无疑将对其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我们将 持续关注大众汽车的最新动态,以及这一调整计划对其市场表现和品牌建设带来的变化。 数据显示,在一众合资车企中国,大众中国销量位居国内第一,一汽大众(含奥迪等品牌数据)、上汽大众4月销量分别为11.34万辆、8.25万辆,合计销量 ...
上海家化(600315):一季度业绩降幅收窄 员工持股绑定核心管理层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35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56.79亿,同比下降13.93%,归母净利润-8.33亿,同比下降266.60%,扣非归母净利润-8.38亿,同比下降366.41%,主要因海外婴童业务商誉减值6.1亿及国内业务战略调整 [1] - 2025年Q1营收17.04亿,同比下降10.59%,归母净利润2.17亿,同比下降15.25%,扣非净利润1.92亿,同比下降34.49%,主因六神价格调整导致经销商进货延迟及渠道库存优化 [1] - 2025年Q1美妆部门收入3.29亿,同比增长10.7%,占比提升3.7pct至19.3%,但均价下降65.4% [2] 业务分拆 - 2025年Q1个护部门收入7.91亿,均价下降13.4%,创新部门收入2.33亿,海外部门收入3.47亿 [2] - 线上渠道收入增速10.4%,占比29%,同比提升5.5pct,抖音平台GMV实现三位数增长 [2] - 新兴渠道拓店3.8万家,销售额同比高两位数增长,计划上半年完成万店目标 [2] 盈利能力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37pct,净利率同比下降22.25pct [2] - 2025年Q1毛利率同比提升0.14pct,净利率同比下降0.70pct,主因库存调整及营销投入增加 [2] - 2025年Q1销售费用率同比上升3.21pct,管理费用率上升1.36pct,研发费用率上升0.44pct [2] 管理层激励 - 员工持股计划覆盖45人,回购价16.03元/股,CEO及CFO认购上限100.8万股,占比20.85% [3] - 中层及骨干认购占比73.09%,预留6.06%,分三期解锁,考核指标为2025年归母净利润为正,2026-2027年同比增长不低于1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