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条码支付
icon
搜索文档
支付业务重新分类 “同业务”实现“同监管”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5
监管框架更新 - 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共六章七十七条 旨在细化《非银行支付机构监督管理条例》规定 为支付机构规范健康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1] - 《条例》全面加强非银行支付机构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全领域监管 对支付机构准入、业务规则、监管职责作出总体规定 [1] - 《实施细则》作为《条例》配套部门规章 进一步细化和明确行政许可要求、新旧业务衔接方式、过渡期安排等内容 确保《条例》可落地可操作可实施 [1] 业务分类改革 - 原有支付业务分类按交易渠道和受理终端分为网络支付、银行卡收单和预付卡业务三类 但无法适应条码支付、刷脸支付等新型方式发展需求 [1] - 《条例》根据功能监管理念 从业务实质出发 按能否接收付款人预付资金将支付业务重新划分为储值账户运营和支付交易处理两类 [2] - 新分类方式具有更好扩展性 为支付行业发展和技术迭代提供更大空间 实现"同业务、同监管" 促进公平竞争 [2] 实施过渡安排 - 《实施细则》明确新旧支付业务类型一一对应关系 各类旧业务类型均可归入新业务分类 不改变支付机构原有经营范围 [2] - 各种新业务类型可根据《条例》和《实施细则》等规定找到适用业务规则 确保有法可依 [2]
最新!深圳多家公司成“被执行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1:26
公司法律风险 - 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为1688万元 [1] - 同时被列为被执行人的还包括深圳市盛迪嘉置地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迪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盛迪嘉集团有限公司 执行标的均为1688万元 [2] - 广东盛迪嘉集团有限公司为其余三家公司的控股方 [2] 监管处罚记录 - 2025年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对盛迪嘉支付处以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2.67万元并处罚款737万元 [4][5] - 处罚涉及五项违规行为:违反商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未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 [5] - 2025年3月25日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未对外包服务商尽职调查等事由再次被罚没324万元 [5] 公司基本情况 - 公司成立于2013年 注册资本1亿元 为盛迪嘉集团旗下金融支付服务平台 [2] - 201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 2019年完成续展 [3] - 业务范围涵盖互联网支付 银行卡收单 条码支付及行业综合解决方案 [3] - 为国内少数同时拥有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牌照的支付机构 [3]
1688.37万元!深圳盛迪嘉支付被列为“被执行人”
南方都市报· 2025-07-28 19:53
公司法律风险 - 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被深圳市南山区人民法院列为被执行人 执行标的达1688万元[1] - 同时被列为被执行人的还包括关联公司深圳市盛迪嘉置地有限公司 深圳市盛迪嘉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和广东盛迪嘉集团有限公司[1] - 广东盛迪嘉集团有限公司为其余三家公司的控股方[1] 监管处罚情况 - 2025年3月10日中国人民银行深圳分行对盛迪嘉支付处以警告 没收违法所得2.67万元并处罚款737万元[3][4] - 处罚涉及五项违规行为:违反商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未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 未保存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 与身份不明客户进行交易[3] - 2025年3月25日再次因违反商户管理规定 违反清算管理规定 未对外包服务商开展尽职调查 与身份不明客户交易等违规事由被警告并合计罚没324万元[4] 公司基本情况 - 深圳市盛迪嘉支付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3年 注册资本1亿元 是盛迪嘉集团旗下金融支付服务平台[1] - 公司2014年获中国人民银行支付业务许可证 2019年顺利续展 拥有互联网支付和银行卡收单双牌照[1] - 业务范围覆盖互联网支付 银行卡收单 条码支付和行业综合解决方案[1]
“碰一下” 是NFC支付的峰回路转? 还是条码支付的创新升级?
财经网· 2025-04-29 21:08
移动支付技术路线演变 - 全球移动支付形成NFC支付(苹果支付为代表)和条码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两条技术路线 [1] - 中国早期NFC支付因通信标准不统一和场景缺失未能普及 条码支付凭借低门槛和庞大用户基础成为主流(2017年后市占率超90%) [1] - 当前中国配置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占比达70% 硬件条件已成熟 [7] "碰一下"支付技术本质 - 采用NFC"读卡器"模式而非传统NFC"模拟卡"模式 支付流程仍遵循条码支付清算路径 [4] - 技术实现:手机NFC芯片读取商户设备信息 相当于条码支付的"扫一扫"环节 后续仍通过支付宝系统完成清算 [4][5] - 硬件要求:商户需布设专用NFC设备(目前免费) 消费者需NFC功能手机 [3][8] 市场竞争格局影响 - 支付宝凭借9亿用户基础实现"碰一下"用户破亿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8][11] - 微信支付可能面临跟进(增加设备成本)或不跟进(市场份额流失)的两难选择 [11] - 潜在合作可能:支付宝与微信/云闪付共享终端设备 避免商户多设备并行 [11] 商户端价值延伸 - "碰一下"设备可成为新型数字入口 复制二维码从支付媒介到综合服务入口的演进路径 [9] - 应用场景已扩展至境外支付、物业管理等领域 未来可能加载营销、会员管理等增值服务 [9] - 硬件产业链迎来增量机会 包括NFC芯片研发、收单设备制造等环节 [12][13] 消费者体验升级 - 支付步骤从条码支付的3-4步简化为"碰一下+确认"两步 提升手提物品/老年人等场景便利性 [7] - 相较生物识别支付(扫脸/掌纹) 规避了隐私争议和技术安全顾虑 [7] - 操作便捷性接近苹果支付 但手续费分润机制仍保持条码支付的低成本特征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