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一下支付

搜索文档
奥比中光有望摘U “3D视觉第一股”拐点将至?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2 17:52
财务表现 - 2025年半年度营业收入4.35亿元 同比增长104.14%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019.01万元 较上年同期亏损逆转近1.14亿元 同比增长212.77% [1] - 公司自2022年科创板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半年度盈利 有望进入科创板"摘U"名单 [1] 资本市场反应 - 发布中报后次日股价盘中一度跌超6% 收盘报79.98元/股 跌5.8% [2] - 年初至今市值从181亿元涨至341亿元 几乎翻倍 [2] - 7家机构对公司全年盈利一致预测值为1.24亿元 最高值达2.09亿元 [2] 支付业务突破 - 与蚂蚁系企业关联交易金额约1.31亿元 占同期营收比例超30% [5] - 作为支付宝"碰一下"设备核心供应商 为电梯场景大规模商用提供硬件支持 [4] - 支付宝"碰一下"用户数已突破1亿 覆盖400余个城市 超千万商家 [4] 股东结构变化 - 第二大股东云鑫创投减持1200万股 约7.89亿元 [5] - 云鑫创投目前仍持有3682万股 持股比例为9.18% [5] AIoT业务发展 - 在3D打印领域与龙头创想三维合作推出两款新品 [6] - 全球3D扫描仪市场需求将从2024年49亿美元增长至2030年88亿美元 [6] - 为机器人产业提供双目3D相机和dToF 3D激光雷达新产品 [7] 技术研发布局 - 在结构光 dToF 双目等主流技术路线均有储备和布局 [7] - 拥有自研多核异构三维重建芯片技术的软硬件引擎 [6] 生态合作拓展 - 与地平线及地瓜机器人签订合作协议 聚焦机器人的眼脑协同 [7] - 与云迹科技 擎朗智能等多家国内外服务机器人客户实现业务合作 [7] - 覆盖割草机 酒店配送 商用清洁 ROS教育等应用场景 [7] 行业前景 - 全球机器人产业进入智能化升级窗口期 [8] - 公司有望在人形机器人量产浪潮中绑定头部厂商 [8]
创新消费力|支付宝:探路支付促消费新解法
北京商报· 2025-08-05 16:41
支付创新与技术演进 - 中国支付方式从现金到扫码再到刷脸、刷掌、NFC等高科技手段持续升级,重构商业生态与消费习惯[1] - 支付宝推出"碰一下"支付(基于NFC技术)和"看一下"支付(基于智能眼镜AI交互),简化支付步骤并覆盖老年人、视障人士及外籍用户等群体[3][5][13] - 技术底层支撑包括5G通信、AI生物识别、物联网与NFC融合,推动支付验证从密码时代进入人体特征时代[6] 行业数据与市场影响 - 2024年银行移动支付业务量达2109.8亿笔(金额563.7万亿元),较十年前增长25倍;非银行支付机构网络支付业务量1.34万亿笔(金额331.68万亿元),较2015年增长570%[5] - "碰一下"支付使视障用户操作时长从30秒降至5秒,2024年8月外籍用户使用笔数环比增长4倍,2025年五一假期免签用户消费金额环比增长50%[5] - 全球智能可穿戴设备出货量预计2025年突破5亿台,支付功能成为智能眼镜的刚性需求[16] 企业战略与生态联动 - 支付宝通过技术开放(如共享"碰一下"标准给中小支付机构)和硬件产业链("碰链")协作提升行业服务水平,带动芯片等硬件企业利润率提升[11] - 创新支付目标包括降低消费门槛、渗透高频场景、结合优惠补贴刺激需求,形成促进消费增长的"最优解"[10][12] - 公司探索AI与支付场景融合,未来将拓展智能家居自动补货、车联网自动结算及VR/AR购物等新场景[6][11] 政策与行业趋势 - 国务院2024年提出优化支付服务政策,强调提升支付便利性以服务高质量发展[10] - 支付行业从工具向"数字生活基础设施"演进,覆盖多元场景如早高峰、菜场、骑行等特殊需求[5][15]
全球首发“看一下”支付,支付宝为下一代流量入口“赶早集”
观察者网· 2025-06-19 14:22
移动支付行业格局 - 移动支付行业自2015年后形成支付宝和微信支付二分天下的格局,扫码支付成为主流形态[1] - 两大巨头虽不再创新但仍保持薄利多销模式,用户对现有支付方式已习以为常[1] 支付宝新技术布局 - 支付宝近期推出"碰一下"和"看一下"两种新型支付技术,旨在简化支付环节[2][4] - "看一下"支付基于智能眼镜的拍照功能,通过语音指令完成付款,适用于双手占用场景和残障人士[2][4] - 公司计划将该技术拓展至停车场缴费、生活缴费、打车点餐等场景,但需解决聚合收款码兼容性问题[5] 技术推广与投入 - "碰一下"功能在321天内实现用户破亿,蚂蚁集团将追加百亿资源投入生态建设[7] - 新技术推广面临巨大前期支出,包括商家设备普及和技术合作等成本[5][7] - 支付宝CTO强调支付基础设施需要全场景覆盖才能吸引用户[6] 竞争策略与行业变革 - 新技术通过省略打开APP步骤,绕开微信支付的社交优势[9][10] - 硬件合作成为核心壁垒,支付宝与Rokid达成排他性合作,眼镜自动绑定支付宝支付[11][13] - 智能眼镜市场快速增长,预计2025年全球出货量达1451.8万台,音频类眼镜同比增长225.6%[14] 智能终端生态前景 - Rokid预计2023年智能眼镜出货量25万台,占国内市场份额50%,2024年目标100万台[15] - 智能眼镜支付可深度嵌入生活场景,实现无感交互,成为新的超级入口[17][18] - 支付宝与硬件厂商合作探索AI大模型应用,如万物识别等功能[19]
“碰一下” 是NFC支付的峰回路转? 还是条码支付的创新升级?
财经网· 2025-04-29 21:08
移动支付技术路线演变 - 全球移动支付形成NFC支付(苹果支付为代表)和条码支付(支付宝/微信支付为代表)两条技术路线 [1] - 中国早期NFC支付因通信标准不统一和场景缺失未能普及 条码支付凭借低门槛和庞大用户基础成为主流(2017年后市占率超90%) [1] - 当前中国配置NFC芯片的智能手机占比达70% 硬件条件已成熟 [7] "碰一下"支付技术本质 - 采用NFC"读卡器"模式而非传统NFC"模拟卡"模式 支付流程仍遵循条码支付清算路径 [4] - 技术实现:手机NFC芯片读取商户设备信息 相当于条码支付的"扫一扫"环节 后续仍通过支付宝系统完成清算 [4][5] - 硬件要求:商户需布设专用NFC设备(目前免费) 消费者需NFC功能手机 [3][8] 市场竞争格局影响 - 支付宝凭借9亿用户基础实现"碰一下"用户破亿 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 [8][11] - 微信支付可能面临跟进(增加设备成本)或不跟进(市场份额流失)的两难选择 [11] - 潜在合作可能:支付宝与微信/云闪付共享终端设备 避免商户多设备并行 [11] 商户端价值延伸 - "碰一下"设备可成为新型数字入口 复制二维码从支付媒介到综合服务入口的演进路径 [9] - 应用场景已扩展至境外支付、物业管理等领域 未来可能加载营销、会员管理等增值服务 [9] - 硬件产业链迎来增量机会 包括NFC芯片研发、收单设备制造等环节 [12][13] 消费者体验升级 - 支付步骤从条码支付的3-4步简化为"碰一下+确认"两步 提升手提物品/老年人等场景便利性 [7] - 相较生物识别支付(扫脸/掌纹) 规避了隐私争议和技术安全顾虑 [7] - 操作便捷性接近苹果支付 但手续费分润机制仍保持条码支付的低成本特征 [4][8]
支付宝推“畅游中国服务计划” “一碰即付”做全球生意
环球网· 2025-04-23 14:00
支付宝"畅游中国服务计划" - 公司推出"碰一下"支付等新服务,全面提升入境游客的游玩、购物、退税等体验 [1] - "碰一下"支付是最受入境游客欢迎的新支付方式,可在全国超400个城市使用 [1] - 外国游客可用"碰一下"点餐、开锁骑共享单车等,体验中国数字服务 [1] - 来华游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去年增长160% [1] "碰一下"支付的应用场景 - 全球游客下载支付宝App并绑定国际银行卡后,可使用"碰一下"享受便捷安全的移动支付服务 [2] - 义乌小商品市场、深圳华强北、杭州四季青服装市场等20个特色市场接入"碰一下",实现"一碰即付" [2] - 第137届广交会境外客商可通过支付宝"碰一下"直达参会服务指引,覆盖食、住、行、游、购、娱等多个场景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联合更多城市推出更便捷的退税服务,方便全球游客购买中国商品 [2] - 离境退税政策带来的消费红利将惠及更多商家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