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品前处理

搜索文档
海能技术20250715
2025-07-16 08:55
涉及的公司和行业 - **公司**:海能技术、华源证券、景博生物、益智魔芋、康比特、华普、伊力特、国科新瑞、SGS、华测、比亚迪、ABB - **行业**:科学仪器行业、北交所市场、特色消费行业、无人驾驶产业 核心观点和论据 海能技术业绩表现 - 2025 年上半年收入增长超 35%,Q1 和 Q2 收入同比增长均超 30%,Q2 收入达 8100 多万元,同比增 30%以上,环比增 40%以上[2][5] - 上半年利润增长近 2000 万元,实现从去年亏损到盈利转变,业绩增速达 30%,过去十年复合增长率接近 20%[2][7][9] 海能技术业绩增长原因 - 过去三年研发投入超 15%,提升产品竞争力和可靠性,在进口替代背景下提高市场份额[2][7] - 2024 年行业需求不佳时保持市场和销售投入,提升各细分领域市场占有率,企业端客户占比接近 50%[2] 海能技术产品进展 - 液相色谱仪国产化率达 70%,部分核心部件达通用级别且有备胎方案,但超高效液相色谱仪有挑战[2][22] - 有机元素分析仪器领域反攻进口品牌,凯氏定氮仪等新产品技术领先[12] - 白小白处于市场导入期,销售额一两百万至两三百万级别[26] 海能技术市场布局 - 海外收入 2024 年首超 1000 万美元,占总收入约 20%,2025 年预计达 1200 万美元[18][35] - 阴阳色谱设备下游客户中,医药行业占比 40%以上,高校约占 30%,其他行业 20% - 30%[19] 华源证券北交所市场活动 - 今年以来聚焦稀缺性投资和主题投资,组织多场会议,涉及优质稀缺标的、特色消费产业链、年报季报、科学仪器产业、无人驾驶产业等[3] - 7 月计划讨论有成长潜力公司,8 月中报季邀请 40 多家企业拆解业绩[4] 国产替代情况 - 国内色谱仪市场占有率低,台套数约 15%,金额约 10%,但有典型用户选国产产品[12] - 与 2018 年比,企业实力增强,需求端主动性提高[14] 行业环境影响 - 中美贸易摩擦可能影响顶尖仪器,但不会大范围禁运基础科研工具,行业需摆脱对外依赖[15] - 国家设备更新和以旧换新项目资金到位,预计 9 月及以后反映在营收上[11] 其他重要内容 - 海能技术全产业链布局,仪器整体可靠性高,股价相对较低,中国异样色谱仪市场未来将形成 3 - 4 家稳定竞争格局[14] - 海能技术在海关和海产品检测有投入,在市场监管采购有份额,滴定仪可用于海洋环境检测[23][25] - 实验室清洗机是刚需但普及率低,市场内卷,需建立品牌和降低成本[28] - 近红外光谱产品预计下半年推出并进入国际市场[30] - 海能技术无传统“在手订单”概念,关注潜在商业机会,订单系统到款即发货[31] - 海能技术历史上第三季度业绩通常优于第二季度,第四季度占全年收入 40%左右[32] - 海能技术全年预计利润 4000 - 5000 万左右,下半年销售增长 10%以上,全年利润率将优于 2023 年[33][34] - 海能技术过去五年至少分红四次,未来将继续股票回购和分红回馈股东[2][37][38] - 海能技术并购策略积极,心仪和 GAS 产品并购后取得增长,并购可实现指数型增长和产品协同效应[39][40]
加码科学仪器智能制造!海能技术拟投2亿元落子松江
仪器信息网· 2025-07-14 11:33
根据公告,海能技术将以此为契机加快集聚科学仪器领域的国际化尖端人才,探索构建数字孪生研发平台,实现产品设计、工艺仿真、虚拟测 试的全流程数字化映射,着力攻克关键技术与工艺瓶颈,推动更多技术成果快速转化落地。同时,公司计划引入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设备 与制造工艺,搭建工业互联网平台,部署智能工业大模型,建设智慧仓储系统,探索智能机器人值守的无人化产线,进一步夯实全产业链的精 益制造能力,打造国产科学仪器领域的智能制造样板工厂。 "该项目的建设不仅彰显了海能技术响应国家大力发展科学仪器产业的坚定信心,更是公司面向世界级市场迈进的重要一步,对企业的战略布 局具有里程碑意义。"徐渊表示,随着该项目在上海松江的推进,海能技术有望依托区域优质的制造业基础和产业配套,进一步增强在高端科 学仪器自主可控与智能化制造领域的核心竞争力。 资料显示,海能技术长期专注于食品营养与安全检测、药物及代谢产物分析、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检测、环境污染物监测以及高校科研教学领 域,提供科学仪器及配套分析方法。依托光谱、色谱、电化学等核心技术,公司持续推进自主研发和并购整合,已形成有机元素分析、样品前 处理、色谱光谱、通用仪器四大产品系列,百余款 ...
海能技术:北交所信息更新:下游拓展+色谱光谱系列支撑增长,2025Q1营收同比+38%-20250529
开源证券· 2025-05-29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3.10亿元同比下滑9.06%,归母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下滑70.99%;2025Q1营收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归母净利润-51.94万元 [4] - 看好公司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且国产替代积极进行,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7/0.53/0.64亿元,对应EPS为0.55/0.62/0.7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27.8/23.0倍 [4] 各部分总结 产品销售情况 - 2025Q1有机元素分析和样品前处理系列在多领域开拓新用户收入增长大;2024年海森仪器药品检测仪器导入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25Q1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投入加大收入增长大,其关键性能等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达国外主流产品同等水平,未来有望成重要营收增长点;2024年GC - IMS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多行业实现业务突破 [5] 政策影响 - 国家鼓励设备更新政策加强对国产科学仪器支持,高校设备更新已开始,海关、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下半年开始,对公司有积极影响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1|310|376|439|504| |YOY(%)|18.7|-9.1|21.2|16.7|1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13|47|53|64| |YOY(%)|1.4|-71.0|258.3|12.4|21.0| |毛利率(%)|67.0|64.6|65.1|64.9|64.8| |净利率(%)|11.2|1.9|10.8|11.2|12.2| |ROE(%)|7.5|1.2|8.2|9.2|10.6| |EPS(摊薄/元)|0.53|0.15|0.55|0.62|0.75| |P/E(倍)|32.5|112.0|31.2|27.8|23.0| |P/B(倍)|2.9|3.1|2.9|2.7|2.5| [7] 财务预测摘要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呈现不同年份数据及变化情况,如2023 - 2027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01/269/301/291/364百万元等;还展示了成长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财务比率情况,如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增长率分别为18.7%/-9.1%/21.2%/16.7%/14.8%等 [9]
海能技术(430476):北交所信息更新:下游拓展+色谱光谱系列支撑增长,2025Q1营收同比+38%
开源证券· 2025-05-29 10:1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2][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3.10亿元同比下滑9.06%,归母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下滑70.99%;2025Q1营收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归母净利润-51.94万元 看好公司新产品达行业领先水平及国产替代工作,上调2025 - 2026年并新增2027年盈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0.47/0.53/0.64亿元,对应EPS为0.55/0.62/0.75元/股,对应当前股价PE为31.2/27.8/23.0倍 [4]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当前股价17.18元,一年最高最低为19.80/6.00元,总市值14.63亿元,流通市值13.85亿元,总股本0.85亿股,流通股本0.81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413.86% [2] 产品销售情况 - 2025Q1有机元素分析系列、样品前处理系列在多领域开拓新用户收入增长大;2024年海森仪器药品检测仪器导入市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025Q1高效液相色谱仪产品市场投入加大收入增长大,其关键性能等达国内先进水平,技术达国外主流产品同等水平,处于市场导入阶段有望成重要营收增长点;2024年GC - IMS相关产品收入同比增长,在多行业实现业务突破 [5] 政策影响 - 国家鼓励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强对国产科学仪器支持,高校设备更新正在进行,海关、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预计下半年开始,有望对公司产生积极影响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41|310|376|439|504| |YOY(%)|18.7|-9.1|21.2|16.7|1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45|13|47|53|64| |YOY(%)|1.4|-71.0|258.3|12.4|21.0| |毛利率(%)|67.0|64.6|65.1|64.9|64.8| |净利率(%)|11.2|1.9|10.8|11.2|12.2| |ROE(%)|7.5|1.2|8.2|9.2|10.6| |EPS(摊薄/元)|0.53|0.15|0.55|0.62|0.75| |P/E(倍)|32.5|112.0|31.2|27.8|23.0| |P/B(倍)|2.9|3.1|2.9|2.7|2.5| [7] 财务预测摘要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376百万元,营业成本131百万元等 [9]
每周股票复盘:莱伯泰科(688056)质谱仪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公司2024年净利润增长42.03%
搜狐财经· 2025-05-24 23:21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5月23日收盘,莱伯泰科报收于32.03元,较上周的32.75元下跌2.2% [1] - 5月21日盘中最高价报33.8元,5月23日盘中最低价报31.7元 [1] - 当前最新总市值21.61亿元,在通用设备板块市值排名192/215,在两市A股市值排名4766/5148 [1] 财务业绩 - 2024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2,401.01万元,同比增长1.9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14.81万元,同比增长42.03% [3] - 2025年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0.99亿元,同比下降6.0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76.67万元,同比增长10.3% [3] - 净利润增长幅度大于营业收入增长,主要因产品综合毛利率上升和成本费用严格管控 [3] 业务发展 - 质谱仪市场国产替代进程加速,在半导体等重点行业已显现客户倾向选择国产产品的趋势 [4] - 质谱仪产品在性能指标和关键技术参数上已具备显著竞争力,稳定性和准确性获得市场认可 [4] - 自主研发的软件系统具有突出优势,操作界面简洁直观,支持个性化定制 [4] - 已建立起覆盖中国内地主要城市及中国香港的完善销售与售后网络 [4] 行业与市场 - 2024年环保领域营业收入同比增长28.91%,主要得益于山西省生态环境监测仪器装备升级项目中65台仪器订单 [5] - 样品前处理产品增长动力来自下游检测机构需求增加、政策推动以及医疗医药、半导体等新行业领域拓展 [5] - 国家设备更新政策持续推进,公司已成功入围多个省市设备更新项目招标并承接部分政府订单 [6][8] 战略规划 - 未来业务发展采取内生增长与外延扩张双重路径 [4] - 内生增长方面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完善产品线布局,构建相匹配的销售网络和服务体系 [4] - 外延扩张方面将审慎评估并购机会,选择能补充产品线、增强核心竞争力的优质标的 [4]
海能技术2025年营收增速有望恢复至2023年的水平
新华财经· 2025-05-16 20:2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约3.1亿元,同比减少9.06%,为十余年来首个收入下滑年度 [2] - 2024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307.17万元,同比减少70.99% [2] - 2023年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8.72%,2013年至2023年营业收入复合增速超18% [2] - 2024年上半年行业下游市场需求明显放缓,土壤普查检测项目和教育机构采购需求下降较多 [2] - 2024年三四季度经营情况有所改善,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5549.92万元,同比增长37.85% [3] 财务与经营策略 - 公司综合毛利率约65%,资产负债率不到16%,年末账上有超1.5亿元现金 [3] - 研发费用占营收比达18%以上,未削减三大费用 [3] - 公司采取积极策略,持续加大研发和市场投入力度,提高人均能效 [3] - 有机元素分析系列及样品前处理系列贡献公司超一半营业收入 [5] 行业与政策环境 - 科学仪器行业处于起势阶段,国产替代成为行业共识 [4] - 科技创新浪潮下,科学仪器领域研发投入迅速增加,技术进步加快 [4] - 国家鼓励大规模设备更新政策加强了对国产科学仪器的支持 [3] - 高校设备更新已陆续进行,预计海关和市场监管机构下属单位将在下半年开始更新 [4] 产品与研发进展 - 公司正加快推进傅立叶变换型近红外光谱仪器的研发转产,预计2024年发布 [5] - 新产品性能指标可达到国外同类型产品主流水平,将应用于食品、饲料、药品、化工等行业 [5] - 色谱仪领域的高强度费用投放将为公司打开新增长空间 [5] 未来展望 - 2025年公司营收增速有望恢复至2023年水平 [5] - 科学仪器行业整体市场需求回暖有助于公司构筑基本盘 [5] - 设备更新政策将在下半年对公司业绩形成支撑 [2]
纳微科技(688690):纳米微球龙头 国产替代加速成长
新浪财经· 2025-05-08 14:39
财务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7.82亿元,同比增长33.33%,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增长20.82%,扣非归母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108.55% [1] - 2025Q1公司实现收入1.89亿元,同比增长22.39%,归母净利润0.29亿元,同比增长72.98%,扣非归母净利润0.25亿元,同比增长85.28% [1] 业务结构 - 2024年核心业务色谱填料和层析介质实现收入4.51亿元,同比增长10.20%,其中大分子层析介质收入2.49亿元,同比持平,小分子色谱填料收入1.65亿元,同比增长16.13% [2] - 新增色谱分析仪器及配件收入1.54亿元,主要来源于收购公司福立仪器的并表 [2] - 液相色谱柱及样品前处理产品收入0.73亿元,同比增长26.15%,IVD用微球产品收入530万元,同比增长9.53%,光电用微球产品收入0.36亿元,同比增长1.77% [2] - 蛋白层析系统及配件收入0.40亿元,同比减少33.41% [2] 行业与市场 - 色谱填料市场持续扩容,国产化率仅有10%左右,国产替代加速进行 [3] - 公司产品布局完善,性能可对标国际品牌,已获得国内头部药企认可 [3] - 2024年公司客户数量792家,同比增加23家,新完成与盛迪业、丽珠、诺泰、康诺业和翰宇五家客户的战略合作协议签署 [3] - 全年来自战略客户的销售额2.24亿元,占色谱填料收入比50% [3] 发展前景 - 公司逐渐发展成"填料+耗材+仪器"一体化的国产领先色谱填料供应商 [4]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9.77/11.70/13.73亿元,归母净利润1.34/2.03/2.90亿元 [4]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67/45/31倍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