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植发
icon
搜索文档
雍禾医疗(02279.HK)7月10日收盘上涨13.27%,成交699.39万港元
搜狐财经· 2025-07-10 16:33
市场表现 - 7月10日雍禾医疗股价收报2.22港元/股,单日涨幅13.27%,成交量318.6万股,成交额699.39万港元,振幅15.82% [1] - 最近一个月累计涨幅73.45%,年初至今累计涨幅117.78%,显著跑赢恒生指数19.1%的涨幅 [2] 财务数据 - 2024年全年营业总收入18.04亿元,同比增长1.53% [2] - 归母净利润-2.26亿元,同比亏损收窄58.58% [2] - 毛利率60.08%,资产负债率58.65% [2] 行业估值 - 医疗保健设备和服务行业市盈率(TTM)平均值为-2.53倍,行业中值0.38倍 [3] - 雍禾医疗市盈率-4.21倍,行业排名第89位,低于同业公司如环球医疗(5.24倍)和瑞慈医疗(5.35倍) [3] 公司业务 - 提供一站式毛发医疗服务,核心品牌包括"雍禾植发"、"史云逊"、"雍禾发之初"及"哈发达" [3] - 截至2023年6月30日覆盖中国68个城市,拥有72家植发医疗机构 [3] - 医疗团队规模超1600人,含300余名注册医生及1000余名护士 [3]
让“求美”更安心 我国美容整形价格项目有了统一规范
人民网· 2025-06-20 09:50
美容整形行业规范政策 - 国家医保局印发《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设立101项美容整形项目,旨在统一规范项目命名和定价行为,构建更规范透明的市场环境[1] - 指南不改变美容整形类价格市场调节价的管理方式,主要针对技术成熟、临床广泛开展的项目进行统一命名和定价规范[1] - 对"填充注射"类项目进行统一命名,涵盖玻尿酸注射和聚乳酸等新材料填充注射,并新增精细缝合减疤价格项目[1] 美容整形项目精细化管理 - 对丰唇项目进行精细划分,细分为红唇、唇珠等多个子项目[2] - 对"植发"项目按部位细分,分为头发、睫毛等毛发移植类项目,采用"起步加数量"的计价方案,以"次"为基础计价单位,超出部分按毛囊单位计价[2] - 允许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自行设立加收项、扩展项并备案,以促进新技术、新材料的引进和应用[2] 行业影响与展望 - 规范措施有望解决医疗机构之间"同名不同价""同价不同质"的混乱,建立跨机构比价的统一标尺[2] - 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指导各省医保局参考指南,推动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并及时公开公示[3] - 行业专家指出美容整形本质是医疗行为,消费者仍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和有经验医生就诊[2]
涉及“热玛吉”、植发等,国家医保局统一规范美容整形价格项目
新京报· 2025-06-18 14:14
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 - 国家医保局同步出台美容整形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 旨在统一规范美容整形项目 引导医疗机构自主合理定价 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1] - 立项指南不改变市场调节价管理方式 重点在于统一价格项目名称和规范医疗机构定价行为 [2] - 允许有条件的医疗机构自行设立加收项和扩展项 需报当地医保部门备案 [3] 价格项目标准化措施 - 对技术成熟项目按服务产出统一命名 例如将"填充注射"项目涵盖玻尿酸及聚乳酸等新材料注射 [2] - 规范抽象项目名称 如将"光子嫩肤"映射为皮肤美容治疗光/激光 "超声炮"映射为超声治疗 "热玛吉"映射为射频治疗 [2] - 对"植发"等项目进行部位细分 采用"起步加数量"计价方案 以"次"为基础单位 超出部分按毛囊单位计价 [2] 新增专项服务价格项目 - 新增"减张美容缝合"和"切口美容改型"项目 鼓励医疗机构采用精细缝合技术减少术后瘢痕形成 [4] - 患者可自愿选择美容缝合服务 医疗机构可在核心术式外对缝合进行单独收费 [4] 技术价值体现政策 - 针对隆鼻 去眼袋等再次手术难度显著提升的项目 设立"再次手术"加收项 [5] - 明确除皱费 发际调整费 睫毛移植费等细分项目 满足多样化审美需求 [5] - 首次对市场调节价项目进行统一规范 旨在通过价格规范引领服务规范 促进行业创新研发和市场转化 [5] 后续实施方向 - 指导各地加快对接落实立项指南 公立医疗机构需按公平合理原则自主定价并公开公示 [5] - 公立机构可参照指南自行设立其他美容整形类项目 引领非公立机构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