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
搜索文档
零碳氢氨双燃料发电技术取得重大进展
科技日报· 2025-10-28 08:55
技术突破 - 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成功总装下线,是我国首个能应用100%氨燃料发电的机组,也是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 [1] - 该机组采用独特的双燃料燃烧技术,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应用100%国产化零部件,是全球唯一实现可切换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的发电设备 [1] - 氢氨燃气轮机是一种高效零碳创新发电设备,在新能源消纳和长时储能场景中具有显著优势 [1] 性能与影响 - 单台机组年发电量最高可达7000万千瓦时 [1] - 该技术标志着零碳氢氨双燃料发电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为构建全球清洁能源体系提供全新支撑 [1] - 将成功打通“风光绿电-绿色氢氨-绿电”的完整产业链闭环,形成从能源生产到消纳的完整生态 [1] 公司与项目背景 - 该机组由远景科技集团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慕帆动力自主研发 [1] - 项目地点位于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产业园区 [1]
“十四五”科技成就·跃升丨“科技突围”构筑北疆特色产业高地
科技日报· 2025-10-28 07:50
文章核心观点 - 内蒙古自治区通过“科技突围”工程,以科技创新驱动风、光、稀土、奶源等优势特色产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新能源产业 - 中电储能开工建设30万千瓦/120万千瓦时独立储能电站,基于“微电网绿电消纳储能技术研发及装备制造应用”项目成果 [3] - 研发出3种适用于微电网的储能产品,容量功率比不小于1,循环效率不小于95%,安全预警率100%,极早期预警准确率≥98% [3] - 搭建“智能微电网绿电消纳系统实证化平台”,开发出储能能量管理一体化系统,建立三层控制模式 [4] - 截至2025年5月底,内蒙古新能源装机容量突破1.43亿千瓦,占全区电力总装机的52%,规模全国第一 [4] - 2025年1-5月新能源发电量达12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9.5% [4] - 库布齐中北部千万千瓦级“沙戈荒”风光基地特高压外送通道开工,投运后年送电约360亿千瓦时,新能源电量占比60%,年减标煤约64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600万吨 [4] - 全球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总装下线,单台年发电量最高达7000万千瓦时,可切换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 [9][10] - 全球首个“2880kW光储充一体化搭配1056度超充矿卡”示范项目投运,系统年发电量1.95亿千瓦时,可满足每日700辆电动重卡和40台电动装载机充电需求 [12] 稀土产业 - 包头安泰北方科技应用“细化晶粒无重稀土工艺”技术,实现全系产品80%的无重稀土替代 [5] - 金力永磁(包头)科技三期项目投产后,单厂产能将达4万吨,成为全球最大高性能钕铁硼生产基地 [6] - 涌现国际领先的稀土“闪速烧结装备”、国内首台套彩色墨水屏、全国首台套固态储氢系统装置等硬核成果 [6] - 包头稀土产业正向着1300亿元产值目标冲刺 [6] 乳业 - 科拓生物建成全亚洲最大益生菌智慧工厂,成功自主研发7款酸奶发酵剂 [7] - 建成全球最大的乳酸菌种质资源库,并建成国内唯一专用于动物养殖和农业种植的微生态制剂生产线 [7] - 国家草业技术创新中心取得5项国际领先水平成果,审定31个草品种,布局建设21个草种繁育基地 [8] - 国家乳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奶牛性控技术、乳铁蛋白制备、益生菌包埋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8] - 构建起从“一棵草”到“一杯奶”的完整产业生态体系 [8] 其他科技进展 - 国产甜菜单胚新品种NT39106鉴评结果为亩产4004.13公斤、含糖率17.50%,实现国产甜菜品种“从0到1”的突破 [10][11] - 新能源矿卡项目实现三大突破:光储充技术深度耦合应用于重载运输、首创“充电+换电”双模式协同补能体系、建立矿区能源系统全生命周期管理模型 [12]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问世,绿电转型有了新引擎
36氪· 2025-09-24 21:49
技术突破与产品定位 - 远景科技集团投资的慕帆动力自主研发的首台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于今年9月在内蒙古赤峰基地总装下线[1] - 该机组是中国首个能应用100%氨燃料发电的机组,也是全球唯一实现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可切换的设备[7] - 该机组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和100%国产化零部件,全球仅日本公司和慕帆动力掌握100%氨燃料发电技术,欧美厂商预计要到2028-2030年才能交付同类产品[7] - 产品下线后已收到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意向订单[7] 绿氨产业链与战略意义 - 绿氨是通过可再生能源电解水制取“绿氢”,再与氮气合成,可实现源头零碳排放[5] - 氨的储运成本仅为氢气的1/10,通过绿电-绿氢-绿氨的转化链路可解决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5] -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是扼制绿氨产业链咽喉的关键设备,解决了绿氨燃料发动机这一最后卡点[3] - 该技术突破有望激活绿氢、绿氨的“量产需求”,推动储运技术与基础设施落地,提升中国在氢能领域的国际话语权[13] 行业领先地位与全球布局 - 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已成为全球引领国家[12] - 远景在内蒙古赤峰建设了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11] -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已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赤峰生产的绿氨将销往日本及亚太地区[11] - 绿色氢氨被视为堪比“新石油”的战略能源,中国可从进口石油转变为出口“新石油”,重塑全球能源供应链[11][13] 零碳能源系统与商业模式 - 绿氨可实现绿色电力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一个投资约1.5亿元的氨罐可储存相当于1亿度电的能量,同等储能规模的常规设施投资高达约600亿元[14] -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可以为零碳产业园提供长时储能和灾备电力,实现完全离网运行,避免依赖传统电网[16][17] - 远景首创零碳产业园模式,已在包头、乌兰察布等地建设,并推广至欧洲、中东和拉美地区[17] - 通过投资慕帆动力,远景实现了“风光绿电—绿氢绿氨—绿电”产业链闭环,补足了零碳产业园的最后一块拼图[17]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机组问世,绿电转型有了新引擎
36氪· 2025-09-24 21:39
技术突破与产品定位 -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可同时或交替使用氢气和氨气发电,大幅降低碳排放,是实现零碳电力的关键技术之一 [3] - 该机组是中国首个能应用100%氨燃料发电的机组,也是全球唯一实现氢、氨、天然气三种燃料可切换的设备 [12] - 产品具备100%自主知识产权和100%国产化零部件,全球仅日本公司和慕帆动力掌握100%氨燃料发电技术,欧美厂商预计要到2028-2030年才能交付同类产品 [12] 绿氨产业链与战略意义 - 绿氨通过绿电-绿氢-绿氨转化链路制成,可实现完全零碳排放,其储运成本仅为氢气的1/10,能解决氢能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8][10] -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是扼制绿氨产业链咽喉的关键设备,解决了绿氨燃料发动机这一最后的卡点,有望激活绿氢、绿氨的量产需求 [5][17] - 绿氨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储存寿命长,一个投资约1.5亿元的氨罐可储存相当于1亿度电的能量,达到同等储能规模常规储能设施投资高达约600亿元 [23] 公司背景与产业协同 - 慕帆动力由德国海归团队创立,专注于零碳泛氢燃气轮机研发,获得远景能源、启明创投、高瓴创投等投资 [4] - 远景科技集团在内蒙古赤峰建设全球最大绿色氢氨项目,首期32万吨已于今年7月建成投产,为慕帆动力测试验证提供绿氨 [15] - 通过投资慕帆动力,远景实现了风光绿电—绿氢绿氨—绿电产业链闭环,补足了零碳产业园的最后一块拼图 [27] 市场前景与全球地位 - 产品已收到来自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意向订单 [12] - 截至2024年底,全球可再生能源制氢项目累计建成产能超25万吨/年,中国占比超50%,已成为全球引领国家 [16] - 日本丸红株式会社已与远景签署长期采购协议,赤峰生产的绿氨将销往日本及亚太地区,用于船舶燃料、氢能衍生品等多个领域 [16] 应用场景与系统价值 - 绿氨可用于航运、航空、化工等传统难减排领域,今年7月全球首单绿色船用氨燃料加注作业在大连完成 [10][12] - 氢氨双燃料燃气轮机可为零碳产业园提供长时储能和灾备电力,实现完全离网运行,避免依赖传统电网 [25] - 该技术使绿电突破地域限制,实现绿色电力的空间转移和时间转移,是解决新能源间歇性与电网稳定供电矛盾的新解法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