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
icon
搜索文档
旷达科技现金充足负债率仅18.23% 拟22.2亿易主国资优化资源配置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2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交易价款合计22.2亿元 [1][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5]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全面退出公司控制 [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 同比增长7.09% 净利润7677.39万元 同比增长7.01% [1][8]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但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下降14.50%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2.35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6.17亿元 无短期及长期借款 资产负债率仅18.23% [2][8]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内饰业务2024年收入19.26亿元 同比增长20.88% 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21.88% [7]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用品行业收入9.89亿元 同比增长9.81% 电力行业收入7747.66万元 同比下降18.65% [8] - 光伏发电业务2024年收入1.72亿元 同比下降17.99% 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润3143.14万元 同比下降62.06% [8] 战略发展 - 通过合营企业芯投微收购日本NSD公司 切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已形成芯片设计至封装全流程自主可控能力 [7][9] - 新控股股东株洲启创具备国有及产业背景 将为公司提供产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1][6] - 公司拥有完整汽车内饰产业链生产体系 产品覆盖涤纶环保有色纤维 生态合成革等多品类 [9]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28% [1][3][5] - 股份转让价格为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为22.2亿元 [1][5] - 转让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3][5] 表决权安排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对应的表决权 占公司总股本22.21% [3][5] - 表决权放弃自交割日起无条件不可撤销执行 [3][5] - 同步签署不谋求控制权承诺函 [3][5] 交易进展 - 交易尚需国资监管机构批准及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经营者集中审查 [3][6] - 需取得深交所合规性确认及中登公司股份过户登记 [3][6] - 公司股票将于9月8日开市复牌 [1] 业务经营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8] - 通过投资芯投微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 同比增长7.09% [8] -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 同比增长7.01% [8] - 毛利率24.08% 同比提升1.54个百分点 [8] 战略发展 - 新能源汽车内饰领域需求持续增长 [8] - 公司推进技术创新和精益生产以提升运营效率 [8] - 不再扩建光伏电站 专注提升现有电站运营效率 [9] - 新控制人将提供产业资源支持 优化公司管理和资源配置 [6]
旷达科技 控股股东、实控人将发生变更
中国证券报· 2025-09-06 00:02
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转让公司股份4.12亿股(占总股本28%)予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交易价格为5.39元/股 总交易价款22.2亿元 [2][4][5]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同步放弃剩余3.27亿股(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并不再谋求控制权 [4][5]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人民政府国资委 [2][4][5] 交易进展与影响 - 本次权益变动尚需国资监管机构批准、经营者集中审查、交易所合规确认及股份过户登记 [4][5] - 国有产业背景控制人将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及资源配置 增强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6] - 交易不会对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 且符合中小股东利益 [7] 公司业务与业绩 - 公司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件研发生产销售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并通过芯投微涉足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8]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0.66亿元(同比+7.09%) 归母净利润7677.39万元(同比+7.01%) 毛利率24.08%(同比+1.54个百分点) [8] - 汽车内饰业务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需求增长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精益生产提升效率 [8] - 光伏业务策略调整 不再扩建电站 专注提升现有电站运营效率及收益 [9]
旷达科技拟易主株洲市国资委,计划自9月8日开市起复牌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49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将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 - 原实控人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4.12亿股股份 占公司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5] - 交易完成后株洲启创持股比例28%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降至22.21%并放弃全部剩余股份表决权 [6][7] 交易结构 - 股份转让协议于9月5日签署 公司股票自9月1日停牌 计划9月8日复牌 [1][3] - 自股份交割日起30个工作日内完成董事会改组 新董事会设7名董事 非职工代表董事均由株洲启创提名 [7] - 株洲启创成立于2024年10月15日 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为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8] 公司背景 - 公司2010年12月7日在深交所上市 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以及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10] - 通过投资合营公司芯投微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10] - 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为株洲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主业涵盖产业投资、产业发展等多元板块 [8][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较2023年18.03亿元增长16.35% [12] - 2024年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较2023年1.91亿元下降14.50% 较2022年2.00亿元持续下滑 [11][12] - 2024年扣非净利润1.35亿元 较2023年1.62亿元下降16.93%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16亿元基本持平 [12] 战略意图 - 株洲启创将依托产业资源和经营管理优势 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8] - 旨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对产业结构优化及未来发展提供支持 [8]
002516 易主地方国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37
控制权变更 - 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2] - 原实控人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出售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交易总价款22.20亿元 [3][4] - 交易完成后株洲启创持股28%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22.21%并放弃全部表决权 [5][6] 公司治理调整 - 交易完成后30个工作日内完成董事会改组 新董事会设7名董事含3名独立董事 [7] - 非职工代表董事全部由株洲启创提名 董事长由株洲启创提名董事担任 [7] 战略发展目标 - 株洲启创将依托产业资源和经营管理优势为公司业务赋能 优化管理和资源配置 [8] - 目标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优化产业结构并提供发展支持 [8] 交易主体背景 - 株洲启创成立于2024年10月15日 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为湖南高科投资控股集团 [8] - 湖南高科为株洲市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突破1000亿元 主业涵盖产业投资/产业发展/新能源等板块 [10] 公司业务概况 - 公司2010年深交所上市 主营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研发生产销售 兼营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10] - 通过投资芯投微公司进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1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11] - 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2亿元→2023年1.91亿元→2024年1.63亿元 2024年同比降14.50% [10][11] - 扣非净利润同步下滑:2022年1.92亿元→2023年1.62亿元→2024年1.35亿元 2024年同比降16.93% [10][1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024年2.16亿元 较2022年4.23亿元显著下降 [11] 交易时间安排 - 公司自9月1日起停牌 计划9月8日开市复牌 [2] - 停牌前收盘价5.70元/股 总市值83.84亿元 [2]
002516,易主地方国资
中国基金报· 2025-09-05 22:35
核心交易概述 - 旷达科技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一号产业投资合伙企业 实控人变更为株洲市国资委 [1] - 交易总价款达22.20亿元 涉及4.12亿股股份转让 占总股本28% 转让价格5.39元/股 [4][5] - 原实控人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由50.21%降至22.21% 并放弃全部剩余股份表决权 [6][7] 股权结构变动 - 沈介良个人持股由46.63%降至18.63% 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降至22.21% [6] - 株洲启创获得28%股份及对应表决权 成为新任控股股东 [6][7] - 董事会将改组为7名董事 其中非职工董事均由株洲启创提名 董事长由其提名人选担任 [8] 公司基本面 - 主营业务为汽车内饰材料及内饰件研发生产销售 光伏电站投资运营 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投资 [13]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但归母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下降14.50% [13][14] - 扣非净利润连续三年下滑:2022年1.92亿元 2023年1.62亿元 2024年1.35亿元 [13][14]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由2022年4.23亿元降至2024年2.16亿元 [14] 战略发展意图 - 株洲国资将依托产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优势 优化公司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 [10] - 株洲启创注册资本25亿元 最终控股股东湖南高科为国有大型企业集团 总资产超1000亿元 [10][13] - 交易旨在增强公司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