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控股

搜索文档
旷达科技现金充足负债率仅18.23% 拟22.2亿易主国资优化资源配置
长江商报· 2025-09-08 07:21
公司控制权变更 - 控股股东沈介良通过协议转让方式向株洲启创转让4.12亿股股份 占总股本28% 交易价款合计22.2亿元 [1][3]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株洲启创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株洲市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5] - 沈介良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剩余3.27亿股股份(占总股本22.21%)表决权 全面退出公司控制 [4][5][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0.66亿元 同比增长7.09% 净利润7677.39万元 同比增长7.01% [1][8] - 2024年营业收入20.98亿元 同比增长16.35% 但净利润1.63亿元 同比下降14.50% [7] - 截至2025年上半年货币资金2.35亿元 交易性金融资产6.17亿元 无短期及长期借款 资产负债率仅18.23% [2][8] 业务板块表现 - 汽车内饰业务2024年收入19.26亿元 同比增长20.88% 净利润1.32亿元 同比增长21.88% [7] - 2025年上半年汽车用品行业收入9.89亿元 同比增长9.81% 电力行业收入7747.66万元 同比下降18.65% [8] - 光伏发电业务2024年收入1.72亿元 同比下降17.99% 新能源业务归母净利润3143.14万元 同比下降62.06% [8] 战略发展 - 通过合营企业芯投微收购日本NSD公司 切入射频前端滤波器领域 已形成芯片设计至封装全流程自主可控能力 [7][9] - 新控股股东株洲启创具备国有及产业背景 将为公司提供产业资源与经营管理优势 优化资源配置 [1][6] - 公司拥有完整汽车内饰产业链生产体系 产品覆盖涤纶环保有色纤维 生态合成革等多品类 [9]
开源证券给予瑞联新材买入评级,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超预期,国资控股后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2 14:40
业绩表现 - Q2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2] - 医药业务表现亮眼 [2] - 成本管控助力盈利修复 [2] 业务发展 - 电子材料导入顺利并逐步放量 [2] - 国资控股带来发展新机遇 [2]
瑞联新材(688550):业绩超预期 国资控股后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新浪财经· 2025-08-22 14:33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8.06亿元,同比增长16.3%,归母净利润1.66亿元,同比增长74.2% [1] - Q2单季度营收4.62亿元,同比增长26.5%、环比增长34.4%,归母净利润1.2亿元,同比增长97.5%、环比增长163.9%,创历史新高 [1]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4.03亿元、4.60亿元,对应EPS为1.93元/股、2.32元/股、2.65元/股 [1] 业务板块分析 - 显示材料业务营收6.29亿元,同比下降5.49%,受液晶材料量升价跌及OLED客户产能收缩影响 [2] - 医药中间体业务营收1.50亿元,同比增长548.61%,因核心产品放量及客户库存策略调整 [2] - 电子材料业务营收0.27亿元,同比增长431.76%,受益于光刻胶单体验证推进及封装材料量产导入 [2][3] 盈利能力提升 - 2025年中报销售毛利率47.01%、净利率20.6%,同比分别提升8.12和6.85个百分点 [3] - Q2单季度毛利率50.39%、净利率26.06%,环比分别提升7.91和12.79个百分点 [3] - 盈利能力改善主要源于医药板块高增长带来的产品结构优化及成本管控措施 [3] 战略发展动向 - 控股股东变更为开投集团,实际控制人认定为西海岸新区国资局,国资控股助力长期稳定发展 [1] - 公司从OLED升华前材料向下游终端材料延伸,推进医药中间体与电子化学品产能扩建 [1] - 半导体光刻胶单体验证顺利推进,封装材料项目自2025Q2起进入量产供应阶段 [3]
瑞联新材(688550):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超预期,国资控股后有望迎来发展新机遇
开源证券· 2025-08-22 13:4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3] 核心观点 - 2025年Q2单季度业绩创历史新高 归母净利润达1.2亿元 同比+97.5% 环比+163.9% [3] - 国资控股后迎来发展新机遇 认定开投集团为控股股东 西海岸新区国资局为实际控制人 [3] - 上调2025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为3.35亿元(上调0.19亿元) 维持2026-2027年预测为4.03亿元和4.60亿元 [3] - 当前股价对应2025-2027年PE分别为22.9倍、19.0倍和16.7倍 [3][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报营收8.06亿元 同比+16.3% 归母净利润1.66亿元 同比+74.2% [3] - Q2单季度营收4.62亿元 同比+26.5% 环比+34.4% [3] - 销售毛利率和净利率显著提升 2025H1分别为47.01%和20.6% 同比分别+8.12pcts和+6.85pcts [4] - Q2单季度毛利率和净利率达50.39%和26.06% 环比分别+7.91pcts和+12.79pcts [4] 业务板块分析 - 显示材料业务营收6.29亿元 同比-5.49% 受OLED客户产能收缩和库存管控影响 [4] - 医药中间体业务营收1.50亿元 同比+548.61% 因主力产品库存策略调整及新产品放量 [4] - 电子材料业务营收0.27亿元 同比+431.76% 半导体光刻胶单体验证顺利及封装材料导入量产 [4] 盈利能力驱动因素 - 医药板块表现亮眼带动产品结构优化 提升整体毛利率 [4] - 公司通过精细化管理强化成本管控 深化降本增效 [4]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43.5%-45.0%区间 [6] 发展战略与产能布局 - 从OLED升华前材料向下游终端材料领域延伸 [3] - 有序推进医药中间体、电子化学品产能扩建和客户扩展 [3] - 封装材料项目自2025Q2起进入量产供应阶段 [4]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17.07亿元、19.83亿元和22.15亿元 同比增速17.0%、16.2%和11.7% [6] - 预计2025-2027年EPS分别为1.93元、2.32元和2.65元 [3][6] - 当前P/B估值分别为2.4倍、2.2倍和2.0倍 [6]
文科股份:控股股东为佛山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证券日报网· 2025-08-14 19:18
公司股权结构 - 公司控股股东为佛山市建设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1] - 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佛山市国资委 [1] - 自2022年起公司已纳入佛山市国资委监督管理范围 [1]
深夜突传重磅!武汉国资将控股良品铺子:持股21%,创始人杨红春将留任高管
新华网财经· 2025-07-18 10:58
股权变更 - 良品铺子引入武汉国资长江国贸作为战略投资者 交易总价款10 46亿元 股权转让后长江国贸将持有21%股份 [1] - 宁波汉意转让18 01%股份 良品投资转让2 99%股份 转让后宁波汉意及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从38 22%降至17 22% [3][5][7] - 交易完成后公司控股股东变更为长江国贸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政府国资委 [2][5] 交易细节 - 股份转让价格为12 42元/股 涉及8421万股股份 [6][7] - 交易不触及要约收购 转让双方无关联关系 [3] - 公司股票将于2025年7月18日复牌 [8] 战略意义 - 长江国贸在供应链 国际贸易 仓储物流方面的资源将与公司形成产业协同 [5] - 助力构建"一品一链一园"全链条产业生态体系 推动从"品质零食"向"品质食品"转型 [5][16] - 创始人杨红春留任高管并保留股东身份 此次变更是公司主动战略选择 [18][19] 行业影响 - 良品铺子将成为首个由地方国资控股的全国性休闲食品平台 具有稀缺性 [14][20] - 国资入局有助于打破行业同质化竞争 推动从产品竞争向供应链生态竞争升级 [20] - 2025年已有超20家A股公司控股权转至地方国资 涵盖制造 消费等领域 [13] 公司背景 - 良品铺子创立于2006年 线下门店超2700家 2024年营收71 59亿元 [10] - 已建立14个专属原料基地 包括云南核桃 野山笋 东北红松等 [16] - 2025年确立"品质食品+品牌引领+生态经营+以人为本"四位一体战略 [16]
山科智能拟易主武汉国资 有助于资产优化业务赋能
证券时报网· 2025-07-18 09:17
股权转让协议变更 - 山科智能实际控制人钱炳炯、季永聪、岑腾云、王雪洲、胡绍水与长江航天签署《股份转让协议》和《表决权放弃协议》,涉及公司实控人变更 [1] - 权益变动完成后,长江航天将持有山科智能2761.91万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19.7%,成为控股股东 [1] - 实际控制人变更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1] - 原实际控制人持股比例分别降至11.14%、7.24%、8.58%、6.49%、3.07% [1] - 原实际控制人同意将剩余股份表决权放弃行使,期限为36个月 [1] 受让方信息更新 - 长江航天注册资金由8亿元变更为12亿元,法人代表为王斐 [2] - 长江航天股东结构为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40%)、湖北长江临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40%)和湖北长芯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 [2] - 武汉航天新城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和湖北长江临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签署一致行动协议 [2] - 长江航天实际控制人为武汉市新洲区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 [2] - 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与上海临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是重要战略投资人 [2] 战略投资人背景 - 长江产业集团注册资本336亿元,资产总额2509亿元,旗下认缴基金规模超7000亿元 [3] - 长江产业集团控股8家上市公司,包括广济药业、万润科技、双环科技等 [3] - 上海临芯投资是国内最早开展集成电路领域海外并购的投资机构之一 [3] - 上海临芯投资团队主导了澜起科技、豪威科技等并购项目,重点投资项目包括澜起科技、中微公司等 [3] 交易影响 - 交易有助于公司引入产业资源、投资管理等方面具有优势的投资者 [3] - 交易将帮助公司充分利用国资优质资源,对现有业务给予赋能 [3] - 交易将进一步优化公司资产并为公司业务发展赋能 [3] - 交易将提升公司经营治理水平,增强公司综合竞争实力 [3]
股价年涨幅逼近1000% 中润资源“buff”叠满 曾让人眼馋的核心金矿技改仍在规划中
华夏时报· 2025-07-12 07:50
公司股价表现 - 股价从2024年7月11日的0.89元/股飙升至2025年7月10日的10.81元/股,近一年涨幅高达970.3% [4] - 近一个月股价上涨22.56%,在黄金股中表现突出 [2] - 2015年牛市期间股价曾达到历史高点19.46元/股 [7] 业务转型与资产重组 - 2023年剥离房地产业务(2021年房地产营收占比58.11%),置入新金国际51%股权转向矿业 [4] - 2024年10月山东招金瑞宁矿业成为控股股东(持股20%),实控人变更为招远市国资 [4] - 2025年6月27日公告拟更名为"招金国际黄金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变更为"招金黄金" [6] 财务与经营数据 - 2024年营业收入3.33亿元(同比+17.17%),黄金业务营收占比98.54% [5][6] - 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1.27亿元,2025年一季度亏损310.47万元(营收同比+95.79%) [8] - 当前伦敦金价超3300美元/盎司,公司对金价走势持乐观态度 [6][11] 核心资产情况 - 斐济瓦图科拉金矿保有黄金资源量103.77吨(探明9.89t+控制33.65t+推断60.23t) [9] - 当前采矿能力750吨/天,选矿回收率80%,设计产能将提升至2000吨/天 [9][10] - 技改方案规划中,预计投入5-6亿元,2025年底理顺生产,2026年底完成 [9][10] 未来发展计划 - 西藏中金矿产拥有铜铁矿探矿权,需先完成地质勘查 [10] - 斐济卡西山探矿权正制定勘探计划,具有增储潜力 [10] - 招金和紫金矿业将在资金、技术等方面提供支持 [4]
宣布终止!000078“深表歉意”
中国基金报· 2025-06-07 10:07
控制权变更与定增计划终止 - 海王生物宣布终止控制权变更及定增计划,该计划自2024年初启动后突然终止 [2] - 原计划包括海王集团向丝纺集团协议转让3.157亿股(占总股本12%)[5] - 配套措施包括海王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放弃9.007亿股表决权,其他一致行动人放弃476.6万股表决权 [5] - 同步终止的还有与广新集团、丝纺集团签署的6.2亿股定增认购协议 [6][8] 交易终止细节 - 各方采用"无过错终止"模式解除协议,不存在违约责任追究 [8] - 海王集团需在5日内无息退还丝纺集团1000万元意向金 [8] - 终止决议经独立董事会议、董事局会议及监事会会议一致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9] 终止后影响 - 公司控股股东仍为海王集团,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11] - 2025年一季度业绩显示营业收入73.8亿元(同比降8.8%),归母净利润2372万元(同比降44.4%)[12] - 公司表示将持续聚焦医疗器械业务整合,并透露仍有意向与国资主体展开股权合作洽谈 [11] 市场数据 - 截至公告日股价报2.56元/股,总市值67.36亿元 [13] - 当日换手率1.13%,成交金额7581万元 [14]
前“家居首富”车建兴遭立案留置,红星美凯龙或告别车氏印记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14 21:13
公司高管变动 - 公司创始人、董事兼总经理车建兴被云南省监察委员会立案调查并实施留置措施 [1] - 公司董事长李玉鹏代行总经理职责,日常经营未受重大影响 [1] - 车建兴于2023年8月卸任法定代表人及董事长职务,但仍担任董事兼总经理 [2] 股权结构变更 - 厦门建发股份2023年1月收购公司29.95%股权成为控股股东,厦门市国资委成为实际控制人 [2] - 阿里巴巴旗下杭州灏月通过债转股获得公司6.68%股份 [2] - 车建兴亲属及核心高管集体辞任董事及高管职务 [2] - 车建兴家族仍持有公司21.53%股权 [2] 云南业务布局 - 公司2011年进入云南,首店位于昆明南市区,后续在昆明北市区、呈贡区等地开设商场 [3] - 2019年前后拓展至昭通、大理、西双版纳等地 [3] - 2021年计划3-5年内在云南开业15-20家商场,但2024年调整战略转向"一店双MALL"模式 [3][4] 公司近期负面事件 - 2023年原执行总裁高爽因职务侵占被判刑,车建兴曾牵扯其中 [6] - 2024年因子公司财务核算错误导致虚增资产,遭财政部处罚,车建兴被列入处罚名单 [6] - 行业同类事件:居然智家实控人汪林朋4月被武汉市监察委留置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