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沉浸式文旅
icon
搜索文档
沉浸式文旅体验邀民众“入戏”
中国新闻网· 2025-06-22 04:26
沉浸式文旅行业发展趋势 - 中国文旅项目正从"功能型"向"体验式"转型,通过汉服妆造、历史场景复现、互动演出等形式实现游客价值共创 [1] - 典型项目包括杭州宋韵宫廷宴、洛阳"武皇盛宴"、成都"蜀宴赋"等,形成"沉浸式文旅+餐饮"特色模式 [1] - 行业呈现下沉趋势,黑龙江牡丹江"风雪宁古塔"、山东临沂"跟着团长打县城"等中小城市及乡镇项目相继出圈 [1] 商业模式创新 - 嘉兴平湖市新仓镇将闲置粮仓改造为沉浸式剧场《燎原》,观众可跟随演员穿梭场景互动,带动老建筑活化利用 [2] - 项目形成产业链效应,除门票收入外还能促进餐饮、住宿、娱乐等周边业态发展 [2] - 湖州善琏镇含山村实景"剧本杀"融合桑蚕文化及运河历史,首周订单排至8月底,创造返乡青年就业机会 [2] 技术应用与文化融合 - 行业采用全息投影、裸眼3D及声光电技术改造传统旅游目的地,实现商业创新与文化传播协同 [2] - 需注重文化真实性,避免视听要素堆砌或"空降式"文化移植,应深度结合地方文化基因 [3] 目标客群与消费特征 - "90后""00后"成为核心消费群体,典型消费场景包括3小时宴席、半天观演、两天一夜剧本杀等深度体验 [1][2] - 游客通过社交分享形成二次传播,如香港游客专程赴杭州参与宫廷宴并主动进行文化传播 [1]
瞭望 | 化服务消费潜力为强劲动力
搜狐财经· 2025-06-04 14:17
扩大服务消费的战略意义 - 服务消费涵盖餐饮住宿、家政服务、养老托育、文化旅游、健康服务等领域,是消费结构优化升级的主要方向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2] - 我国人均GDP超过1.3万美元,服务消费进入快速增长阶段,一季度居民服务性消费支出占比43.4%,同比上升0.1个百分点 [2] - 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60.4%,与人工智能等技术融合催生"互联网+医疗""沉浸式文旅"等新模式 [3] 服务消费市场发展现状 - 居民人均服务性消费支出从2013年5246元增至2024年1.3万元,增长148%;服务消费市场规模从7.2万亿元扩至18.3万亿元,增长2.6倍 [7] - 2024年教育文化和娱乐消费支出3189元,占居民消费比重超10%;银发经济规模突破7万亿元,占GDP 6% [8][9] - 入境游客达1.3亿人次增长60.8%,入境消费942亿美元增长77.8%,免税店和国际消费中心建设促进资源集聚 [4] 政策推动与结构升级 - 国家发改委出台《关于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增长点的措施》,解决服务消费场景短板问题 [6] - 针对养老托育等领域供给不足,发布《新时代推进品牌建设的指导意见》提升服务质量 [7] - 全国已有150多家外资医疗机构和1500多名境外医务人员短期执业,推动医疗领域开放 [9] 未来发展方向 - 构建多层次供给体系,推进物联网、AI等技术赋能生活性服务平台,建立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智慧服务 [11] - 加快完善文旅、家政、养老等领域服务标准体系,推动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 [12] - 建设城市级服务消费大数据平台动态调配资源,加强社区商圈消费维权服务站建设 [13]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招商“放大招”!文博会上邀企业共绘千亿蓝图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5-22 20:06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概况 - 项目定位为粤港澳大湾区数字创意产业聚集地和文化产业新地标,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建筑高度149.95米,计划2026年投入运营 [2] - 战略定位包括主流媒体变革试验田、垂直文创产业园、人才高地和文化传承实验室,旨在构建企业全周期成长生态 [2] - 依托羊城创意产业园现有基础(400亿元产值规模、9家上市企业)和广州国际金融城资源,形成"文化+科技+金融"跨界联动 [2][6] 产业生态与招商策略 - 重点引进数字创意、智能科技领域企业,打造"IP开发-技术研发-内容分发-消费体验"垂直闭环产业链 [2] - 针对不同企业提供差异化方案:世界500强可享定制化空间和政策包,高成长企业享首年20%租金减免及股权投资计划,文化科技企业开放数据接口支持新业态开发 [6] - 计划设立岭南数字创意产业基金,覆盖文化IP数字化、AI、电竞等赛道,推出"租金换股权"等创新资本模式 [3] 游戏产业专项布局 - 天河区游戏产业服务中心落户园区,整合26家游戏企业(总产值约百亿元)及周边200多家文化新业态企业资源 [4] - 服务中心提供从软著申请到运营监管的全流程服务,并通过"穗园通"试点实现41项审批事项"一证准营" [5] - 科韵路游戏产业带已形成"东星嘉、西灵感、中途游"的集聚格局,从业人员近2000人 [4] 发展目标与规划 - 短期目标(2025年):完成岭南文化大模型测试,开放30家企业API接口,生成超50万件数字内容,举办行业大会吸引500+企业参与 [7] - 中期目标(2026年):签约率超50%,形成文化大数据与数字技术双引擎,年产值突破600亿元 [7] - 长期愿景(2030年):实现千亿产值,建设国家级数字产业示范园区 [7] 政策与资源支持 - 广东省出台网络游戏高质量发展政策,优化属地审批流程,设立广深双服务中心提升行政效率 [3] - 园区提供"政策+资源+服务"三位一体支持,包括政府政策、龙头引领(华为/腾讯/米哈游)、资本护航及媒体资源嫁接 [1][2] - 重点扶持50个"岭南文化大数据+"项目,开放跨境数据通道促进数字文博等新业态发展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