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昌海洋公园

搜索文档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在即 主题乐园释放消费“乘数效应”
证券日报· 2025-07-04 21:45
上海乐高乐园开园效应 - 上海乐高乐园将于7月5日正式开园,带动金山区成为暑期旅游市场"黑马" [1] - 6月乐园搜索量环比5月增长5倍,7月门票预订量跻身上海热门景区TOP5 [1] - 金山区暑期酒店预订量同比去年增长3.5倍,外省旅客占比从去年五成提升至七成 [1][2] 主题乐园对区域经济的拉动 - 乐高乐园推动金山区从上海周边游目的地升级为全国亲子游新选择,客源覆盖北京、成都等十大城市 [2] - 郑州中牟县因8家主题乐园带动,暑期酒店预订量较2019年增长50倍 [2] - 常州中华恐龙园首次进入暑期热门TOP10,带动当地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30% [3] - 北京环球影城、上海迪士尼周边酒店预订量同比增长近40% [3] 主题乐园行业竞争格局 - 全国主题公园数量达385座,其中特大型与大型园区87座,IP成为核心竞争要素 [4] - 国际IP巨头(迪士尼、环球影城)仍占市场主导,本土连锁运营商(方特、长隆)通过广泛布局形成优势 [4] - 新兴本土IP如泡泡玛特城市乐园6月预订量同比激增6倍,热度超越北京欢乐谷 [4] - 主题公园每创造1元收入可带动3.8元城市经济收入,撬动6-15元产业链产值 [4] 主题乐园的产业联动价值 - 乐园经济带动交通、住宿、餐饮、文创等多行业联动发展,成为地方经济引擎 [6] - 内容运营、配套承接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是长期竞争力的关键 [6]
凝心聚力谋发展 实干担当谱新篇
郑州日报· 2025-07-03 08:48
郑州市发展战略部署 - 全会提出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打造国际国内双循环重要枢纽节点及便利地、建设交通强市、商贸物流强市等战略目标 [3] - 强调"两高四着力"要求(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着力科技创新、着力产业升级、着力民生改善、着力社会治理) [5][6][8] - 提出建设先进制造强市、科创强市、数智强市、交通强市、文旅强市、商贸物流强市、现代农业强市七大目标 [9] 区域经济发展举措 - 郑东新区中央商务区2024年全口径税收超亿元楼宇数量增幅达20% 荣获"中部地区最具潜力CBD"等称号 聚焦绿色低碳发展 [3] - 金水区杜岭街道发展首店经济等新业态 创新打造多元化消费场景 [4] - 上街区工业路街道围绕新材料、高端制造、低空经济三大主导产业强链延链 依托产业园联合基金打造招商生态闭环 [6] - 中牟新区大孟街道依托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等文旅项目 打造"中国中牟·幻乐之城"城市IP [9] 文旅产业发展 - 二七区坚持"全域统筹、融合发展"理念 推进文旅体重大项目建设 开展文旅宣推"十百万"行动 [2] - 登封市北高庄村依托中岳景区优势打造精品民宿 发展特色种植与乡村旅游融合的特色产业 [7] - 中牟新区大孟街道持续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 优化全域文旅环境 [9] 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 - 高新区森鹏科技聚焦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加大创新投入推动产业升级 [5] - 巩义市科协促进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交流 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5] - 新密市聚焦科技创新引领、传统产业升级等重点领域 [7] 基层治理创新 - 金水区杜岭街道深化"党建+网格+大数据"治理模式 推进"五基四化"专项攻坚 [4] - 经开区潮河办事处推行物业升级"红色管家" 探索"物业+养老托幼"服务 [6] - 惠济区裕华社区引入智能化管理手段 搭建居民参与平台 [6] - 荥阳市广武镇发挥支部书记"头雁"效应 深化"三标"活动 [8]
河南省端午假期文旅市场图鉴 亲子游火热 民俗游焕新
河南日报· 2025-06-05 07:41
亲子游市场表现 - 亲子家庭成为端午假期出游主力军,携程平台GMV前50景区中家庭亲子类占比近90% [1] - 端午期间亲子订单占整体旅游订单的25% [1] - 郑州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推出神话主题乐园,包含300余场主题演艺和100余组玩水设备 [1] - 建业电影小镇亲子游客占比达60%,推出传统游戏体验活动 [2] -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端午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亲子家庭占比超80% [3] 文旅消费趋势 - 端午旅游市场呈现"水"字当先趋势,国内热门景区前十中近半数为水上乐园类景区 [2] - 郑州酒店订单量同比增长13%,跻身国内景区门票增速前十 [3] - 郑州人均租车消费较去年同期显著增长,显示自驾游偏好和消费升级 [3] - 开封清明上河园通过AI技术复原宋代龙舟竞渡场景,飞猪平台预订人次增速领跑全国 [4] - 特色民宿一房难求,乡村民俗活动吸引城市家庭体验 [5] 文旅产品创新 - 银基乐海神话世界构建五大神话主题区,打造直径4米的"大球舱摩天轮"地标 [1] - 郑州海昌海洋公园引入新海洋动物海牛兄弟,成为游客关注焦点 [2] - 开封清明上河园实现现代游客与千年前场景的跨时空情感共振 [4] - 洛阳嵩县举办传统龙舟赛事,15支队伍参与 [4] - 洛阳、信阳等地结合农耕文化与现代休闲体验 [4]
2025端午上海旅游亮眼:文旅商体展联动 三天全要素旅游消费超124亿元
上海证券报· 2025-06-03 02:26
旅游消费数据 - 2025年端午假期上海市接待游客648.08万人次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124.77亿元 同比增长3.30% [1] - 上海市宾馆旅馆平均客房出租率59% 同比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旅游景区接待游客227万人次 [1] - 节日前两天上海全市线上线下消费近200亿元 同比2024年增长4.1% [1] 主题乐园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文旅消费规模全国第二 餐饮类消费同比增长38% 旅游景点类消费同比增长53% [2] - 上海迪士尼乐园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等主题乐园推出亲子活动 成为流量担当 [2]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开启试运营 串联金山和平湖文旅资源 推出两条新线路吸引客流 [4] 夜间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夜间消费同比增长20.8% 苏州 杭州 北京等地游客是主力 [4] 票根经济 - 端午假期上海举办447场演出 同比增长5.82% 接待观众37.9万人次 票房收入1.03亿元 同比增长156.27% [5] - FE电动方程式上海站赛事期间每天吸引上万观众 嘉定区组织180余家商户参与票根联动 最高优惠7至8折 [5] - 浦东启动"跟着演出游浦东"活动 近百场演出参与 凭票根可兑换酒店景区优惠 住宿订单最高优惠1000元 景区门票最高优惠100元 [6] - 东方明珠利用票根经济提升文化附加值 延长消费链 推出景点门票优惠为暑期旅游预热 [6]
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产品琳琅满目 河南文化元素闪耀文博会
河南日报· 2025-05-25 07:26
河南馆展示内容 - 河南馆以"行走河南·读懂中国"为主题 围绕"读懂厚重历史、读懂中华文脉、读懂壮丽山河、读懂美好生活"展开 分为"华夏源脉""匠心豫造""新潮豫韵""豫赋华章"4大板块 [3] - 展馆呈现非遗、工艺美术、创意设计、文化旅游等品类 包括牡丹瓷、三彩艺、金银器等传统工艺精品 以及变色牡丹紫砂杯、神都牡丹香等牡丹衍生文创品 [3][4] - 文旅微短剧《"洛"花如有意》、CG动画等视听作品吸引观众 牡丹香非遗技艺展演获得"味道独特"的评价 [3][4] 地方特色与文化产品 - 许昌展区展示石辟邪摆件、钧瓷、麦秸画等非遗产品 《灵井"许昌人"》剪纸运用阴阳刻技法展现古人类演进史 "疯狂打工人"系列盲盒结合历史与萌趣设计 [4] - 禹州孔家钧窑连续五届参展 钧瓷茶器因独特釉色被赞为"名窑珍品" [4] - 中牟新区展示艺秀小镇、戏剧幻城等项目 主题乐园文创与"文旅+时尚"概念结合 吸引亲子游群体关注 [4][5] 版权馆与创新实践 - 河南版权馆首次亮相 主题为"版权赋能价值 创新驱动未来" 包含"根脉传承·版权守护、创新发展·版权赋能、文化出海·版权护航"3大板块 [5][6] - 南阳非遗玉雕《绿水青山》、烙画《花开四季》展现传统技艺 通过四级保护体系带动产业年产值增长 [6] - 高浮雕彩拓产品传承千年技艺 孔家钧窑《华泰尊》、绞胎瓷《中华龙》获国际认证 甲骨文系列文创推动文化出海 [6]
消费疲软+新势力夹攻,本土IP主题乐园逆周期突围路在何方?
36氪· 2025-05-16 09:57
五一假期文旅消费表现 - 全国国内出游3.14亿人次,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 [1] - 文旅消费呈现品质升级和差异化需求崛起,"味蕾游""观演游""反向旅游""遛娃携宠"等新兴业态热度飙升 [1] - "IP+文旅"项目在2024年陷入增长停滞甚至局部收缩困境,但在2025年五一假期表现亮眼 [1][2] 重点乐园项目五一表现 - 上海迪士尼度假区和北京环球度假区分别位居全国景区热度前两位 [1] - 上海迪士尼最大实时人流量达10.5万,热门项目排队时长超120分钟,玲娜贝儿见面会等候时间超260分钟 [1] - 北京环球度假区票量同比增长213%,高峰入园人数达5万人/日,门票收入超1.7亿元 [2] - 欢乐谷12家乐园游客接待量超80万人次,同比增长20%,上海欢乐谷首日客流达98116人次 [2] - 上海海昌海洋公园高峰客流单日超5万人次,节前门票预订同比增长31%,配套酒店连续11日满房 [3] - 郑州方特旅游度假区抖音团购销售额环比增长485% [3] - B.Duck小黄鸭亲子度假村抖音单平台交易额超300万元 [3] 行业业绩压力与挑战 - 华强方特2024年主题公园运营收入46.14亿元,同比减少4.18%,毛利率减少21.20%至31.25% [6][7] - 华侨城A旅游综合业务收入273亿元,同比减少13.03%,接待游客8081万人次,同比减少13.7% [7][8] - 海昌海洋公园2024年入园游客量同比增长16.1%至1079万人次,但门票收入下降0.84%至8.95亿元 [8][9] - 迪士尼2025年一季度国际主题乐园收入同比减少5%,营业利润减少23%,主要因上海和香港迪士尼客流减少 [10][11] 本土乐园IP战略与转型 - 海昌海洋公园已打造3座奥特曼主题馆、2座奥特曼主题酒店和2座航海王主题馆 [12][13] - 华侨城A深化IP运用,欢乐谷联手上影元"大闹天宫""葫芦兄弟"及腾讯"王者荣耀"等IP [14] - 华强方特自有IP"熊出没"累计票房超85亿元,正开发《英歌》《龙与萧逍》等新IP [14] 国内外新势力入场 - 哈利波特制片厂之旅(上海)预计2027年开放,为全球第三座哈利・波特主题公园 [16] - 亚洲首个小猪佩奇户外主题乐园预计2027年在上海开放,投资额超24亿元 [18] - 上海乐高乐园度假区将于2025年7月5日开园,深圳乐高乐园预计2026年亮相 [20] - 爱奇艺宣布在扬州建设首个线下乐园"爱奇艺乐园",预计年内开园 [22]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启动一期提升计划,二期工程预计明年施工 [24] - 光线正洽谈《哪吒之魔童闹海》主题乐园合作 [24]
上海“五一”假日共接待游客1650.06万人次 住宿业表现亮眼
中国新闻网· 2025-05-05 21:15
旅游行业表现 - 上海"五一"假期共接待游客1650 06万人次 同比增长1 61% [1][3] - 全要素旅游交易总金额达201 1亿元 同比增长10 20% [1] - 宾旅馆客房出租率73% 同比提升6 5个百分点 [1] 住宿业驱动因素 - 夜游产品显著延长消费时间 金山沙滩烟花秀带动周边酒店入住率达87% 金山嘴渔村民宿入住率92% [3] - 乡村古镇推出国潮新玩法 提升近郊到客率和过夜率 [3] - 消费券政策形成叠加效应 "乐游上海"单日核销金额150万元创纪录 松江12家酒店出租率72 63% 同比增10个百分点 [4] 文娱消费亮点 - 全市举办660场营业性演出 观众74万人次(同比+25 91%) 票房1 63亿元(同比+59 41%) [4] - 万人规模大型演出14场 包括静安戏剧节/爵士音乐节/芒果音乐节等 [4] - 米哈游"星铁LIVE"演唱会吸引3万游戏玩家来沪 人均消费超3000元 [5]
中国迎来主题公园热潮,如何把快乐做成一门好生意?
36氪· 2025-04-28 10:09
全球主题乐园市场概况 - 2023年全球TOP25主题乐园接待游客2.45亿人次,同比增长23%,亚太地区增长78%,中国市场增长显著,上海迪士尼游客量较2019年增长25% [2] -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主题乐园市场,TOP25中占7席,其中5家游客量增长超100%,远超其他市场20%的增速 [3] - 上海迪士尼2023年游客量达1400万人次,同比增长164.2%,珠海长隆海洋王国增长184.5%至1252万人次 [4][5] 中国市场动态 - 中国主题乐园渗透率仅27%(2023年),远低于发达国家68%,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超900亿元 [6] - 国际品牌加速布局:上海乐高乐园(全球最大,投资超100亿元)2024年开业,深圳乐高乐园在建,哈利波特制片厂(2027年)、小猪佩奇户外乐园(2027年)等相继落地 [6][8] - 本土企业崛起:方特、长隆、欢乐谷进入全球TOP10,长隆集团游客量同比增长148%,方特2024年新增9家乐园,总数达45家 [9] 跨界玩家与新兴模式 - 泡泡玛特城市乐园2023年开业,首月接待10万人次,二次消费占比72%,衍生品销售为门店5倍 [10][22][23] - 爱奇艺计划在扬州、开封建设影视IP主题乐园,整合《风起洛阳》等全感剧场项目 [12] - 创新型主题公园案例:"只有河南"戏剧幻城累计接待4000万人次,省外观众占80%,"只有红楼梦"融合东方美学 [27][29][31] 行业盈利与挑战 - 中国385家主题公园中22%亏损,59%盈利,头部企业华强方特主题公园业务毛利率降至40.88%,华侨城文旅收入下滑13% [13][14] - 本土乐园门票收入占比70%,二次消费下降10%-30%,远低于国际3:3:4(门票/零售/餐饮)结构 [16] - 投资强度差异显著:国际品牌每平方米投入约2万元,本土企业仅数千元,IP缺乏导致场景粗糙 [20] 发展趋势与竞争策略 - 国际品牌本土化案例:北京环球影城设功夫熊猫主题区,上海乐高乐园推出"悟空小侠" [24] - 本土IP开发方向:方特挖掘"熊出没"和传统文化(女娲补天、哪吒),海昌引入奥特曼等IP [20][24] - 行业增长点转向人均消费提升,北美成熟市场餐饮消费增长显著,中国需强化IP场景化与衍生品开发 [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