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液冷系统解决方案
icon
搜索文档
东阳光280亿并购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传统制造巨头的算力突围战
新浪财经· 2025-10-11 16:18
交易概述 - 公司与控股股东拟共同向宜昌东数一号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增资,金额分别为35亿元和40亿元,总计75亿元 [1] - 交易完成后,公司成为东数一号的参股股东,并间接持有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的股权 [1] 交易架构与财务细节 - 收购采用增资、贷款与股权穿透的三层架构,最终由孙公司东数三号完成对秦淮数据中国区业务经营主体100%股权的收购 [2] - 交易标的涵盖8家核心企业,对应2025年5月末总资产218.71亿元,净资产95.04亿元 [2] - 秦淮数据中国2024年营收60.48亿元,净利润13.09亿元,净利率达21.64% [2] - 标的2025年前5月净利润为7.45亿元,年化后对应市盈率仅15.66倍 [2] 战略协同与业务整合 - 公司计划将其在氟化冷却液、冷板组件等液冷核心材料及部件领域的技术与产能优势,与秦淮数据中国的业务体系深度融合 [3] - 整合旨在打造行业首个液冷和下游需求大规模深度捆绑体系,构建从液冷材料到智算中心的全栈解决方案 [3] - 该方案预计能有效降低数据中心PUE至行业顶尖水平,推动公司液冷技术从产品供应向系统解决方案输出的战略升级 [3] 产业布局与区域发展 - 交易落地宜昌,该城市坐拥三峡绿电,已建成3500P算力,在建规模达11600P,形成全省最大算力集群 [4] - 公司计划在宜昌落地超大规模绿色智慧算力中心,构建绿电、硬件技术、算力、人工智能及运营的生态闭环 [4] - 根据宜昌市政府规划,到2025年力争大数据及算力经济产值突破千亿元 [4]
液冷概念回调 机构这样看后市
第一财经· 2025-08-19 13:23
液冷行业市场空间与驱动力 - 液冷市场空间广阔,驱动力来自渗透率提升、高价值量以及通胀因素[1] - 海外算力需求爆发,主要CSP厂商资本开支上行趋势明确,GPU和ASIC需求均有望快速增长,进一步拓宽液冷需求空间[1] 中国大陆厂商的发展机遇 - 数据中心服务器避免漏液和过热是最重要的安全性问题,为大陆厂商提供机会[1] - 在PCB和光模块领域,大陆厂商已占据产能优势,但在液冷和电源板块并非如此,新机会源于新机柜工艺变化和供应链鲇鱼效应[1] - 大陆厂商的技术进步和精密加工降本能力是关键竞争优势[1] - 国内液冷供应商有望凭借CSP厂商的降本需求,在海外市场实现突破并提升份额[1] 具体投资逻辑与标的关注点 - 投资逻辑类似于机器人领域,在NVIDIA和ASIC扩展供应商过程中,送样即能带来期权溢价[1] - B300小冷板工艺变化将带来订单外溢效应[1] - 短期液冷业绩兑现度低可能引发情绪回调,建议聚焦龙头公司、份额确定性以及ASIC增量逻辑[1] - 持续看好已与海外大厂有合作经验或积极布局海外市场的液冷系统解决方案及零部件厂商[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