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
icon
搜索文档
把握港股通恒生科技ETF投资机遇,业绩增速显著
新浪财经· 2025-08-27 18:46
港股市场基本面改善 - 港股市场受内地经济波动显著影响 因内地企业占港交所总市值75% [1] - 内地逆周期调节政策发力 财政政策作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扩大内需的重要工具 通过财政赤字、专项债券和特别国债注入流动性 [1] - 刺激内需措施被提升至前所未有高度 预计出台超常规补贴和减税手段激励消费 [1] - 内地稳增长政策实施有望改善港股中内地企业盈利能力和基本面 [1] AI技术发展与产业规模 - AI成为继个人电脑和互联网后第三次科技浪潮 技术从2022年ChatGPT演进至2025年DeepSeek-V3 [2] - 中国AI产业规模预计2029年前突破1万亿元 年化增长率达32.1% [2] - 港股AI相关股市值占恒生综合指数30%以上 集中在软件服务、电信服务、半导体和硬件设备行业 [2] - 港股AI标的覆盖基础层(硬件算力)、技术层(模型平台)和应用层(场景商业化)全产业链 [2] 港股科技企业业绩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成分股近两年净利润持续高速增长 显著优于港股整体水平 [3] - 2024年港股归母净利润累计同比增长11.1% 同期A股为-2.5% [3] - 平台经济监管转向促进持续健康发展 为企业创造更大发展空间 [3]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投资价值 - 指数投资覆盖AI全产业链 较个股投资更稳健 [4] -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 成分股严格限定核心科技领域 排除医药、汽车及家电行业 [4] - 前十大成分股均为中国科技龙头企业 合计权重73.24% 包括腾讯、阿里巴巴、中芯国际、舜宇光学、小米、美团和快手 [4] - 腾讯与阿里巴巴布局AI全产业链 业务涵盖云计算、大模型和应用层 [4] - 中芯国际和舜宇光学为AI提供基础设施支持 小米积累端侧AI应用经验 美团和快手利用AI提升运营效率与内容创作能力 [4] 指数特性与前景展望 - 恒生互联网科技业指数较传统指数波动性和业绩弹性更大 在AI技术突破和商业化加速背景下体现更高增长潜力 [5] - 港股市场迎来基本面驱动机遇期 宏观政策支持企业盈利能力修复 AI科技浪潮开启新产业革命周期 [6] - 港股凭借高AI含量和全产业链企业矩阵成为捕捉科技红利核心市场 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投资价值凸显 [6] -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提供一键化投资AI行业的便利工具 [6]
8月26日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份额减少1900.00万份,最新份额11.39亿份,最新规模11.64亿元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09
来源:新浪基金∞工作室 8月26日,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跌0.77%,成交额1.23亿元。当日份额减少1900.00万份,最新 份额为11.39亿份。最新资产净值计算值为11.64亿元。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业绩比较基准为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收益率(经汇率调整),管理人 为华安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基金经理为王超,成立(2025-08-14)以来回报为2.22%。 风险提示: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为AI大模型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 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 议。 ...
南向资金刷新纪录!科技股包揽港股通前五,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配置价值凸显
搜狐财经· 2025-08-25 10:57
南向资金流入与港股科技板块热度 - 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港股达358.76亿港元,刷新互联互通机制启动以来的单日净流入纪录,成为2025年第四次单日净流入破纪录事件 [1] - 沪深两市港股通净买入前五的个股均为科技板块核心成分股,反映内地资金对港股科技标的强烈配置需求 [1] - 港股通恒生科技ETF(520840)跟踪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HSSCITI),深度覆盖与AI高度相关的港股核心标的 [1] 政策与产业驱动因素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聚焦科技金融产品与服务创新,研究制定科技保险政策以强化风险补偿 [2] - 上海推出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前沿领域的定制化保险服务,推动产业链保险模式突破 [2] - 湖北以武汉科技金融中心为支点重塑政策体系并开展改革试点,央行和科技部从金融科技发展规划及粤港澳大湾区科创协同维度发力 [2] - "十四五"规划将科技创新置于核心地位,研发投入强度已超欧盟平均水平,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与《数字中国建设2025年行动方案》明确创新驱动方向 [2] 港股科技板块估值与盈利表现 - 板块拥挤度较年初大幅下降,估值处于历史相对底部,盈利能力(ROE)呈现企稳回升态势 [3] - 成分股盈利改善趋势明确,下半年进入业绩兑现周期,形成"成长 + 回报"兼备的稀缺配置组合 [3] - 板块市盈率处于合理偏低区间,对比历史估值中枢有可观修复空间 [3] 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优势 - 指数专注覆盖TMT与互联网领域,囊括港股AI产业链各环节领军者,精准锚定科技产业核心方向 [3] - 前十大成分股权重合计超75%,龙头企业市场表现直接决定指数走势,高效捕捉产业红利且增强防御属性 [3] - 过去一年涨幅达57.26%,显著跑赢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短期反弹行情中趋势捕捉能力突出 [4] 板块综合利好因素 - 港股科技板块处于政策支持加码、产业突破加速、资金持续涌入及估值盈利双修复的多重利好周期 [5] - 南向资金创纪录净流入反映市场对板块价值的共识强化,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成为把握科技红利的优选配置工具 [5] - 当前板块估值仍处低位,业绩兑现窗口临近,布局价值逐步清晰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