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绩兑现

搜索文档
杰瑞股份(002353):2025年中报点评:Q2扣非净利同比+37%超预期,业绩进入集中兑现期
东吴证券· 2025-08-07 11:48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Q2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37%至7.7亿元,超预期 [2]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69.0亿元(同比+39%),归母净利润12.4亿元(同比+14%) [2] - 分产品收入:高端装备制造42.2亿元(同比+22.4%),油气工程及技术服务20.7亿元(同比+88.1%) [2] - 2025H1销售毛利率32.2%(同比-3.6pct),海外毛利率37.8%(同比+0.6pct) [3] - 经营性净现金流31.4亿元(同比+196%),费控优化(销售/管理/研发费用率合计下降1.5pct)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 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预测:30.3/34.9/39.9亿元,对应PE 14/12/10倍 [4] - 2025E营业总收入155.64亿元(同比+16.54%),EPS 2.96元/股 [1] - 2027E营业总收入201.95亿元,归母净利润39.9亿元(CAGR 14.25%) [1] 业务亮点 - 海外市场突破:中东EPC订单高增(2023年KOC项目树立标杆),北美电驱压裂设备替换需求广阔 [4] - 区域景气度:中东/中亚/北非油气开采旺盛,天然气设备需求持续扩张 [4] - 订单兑现:在手订单进入集中释放期,2025年为业绩拐点 [2][4] 市场数据 - 当前股价40.27元,总市值412.31亿元,市净率1.89倍 [7] - 2025H1海外收入占比提升驱动利润率改善(海外毛利率高于国内10.7pct) [3]
这次1.2万亿会引爆牛市吗?
集思录· 2025-07-21 22:19
水电行业分析 - 西藏水电发电量巨大,可满足一亿人口使用,但本地无法消化,需超远距离输电至用电地区,输电成本过高,是赔钱的买卖 [1] - 从内蒙山西发电输送到东南沿海的经济性不成立,远距离输电成本高于运输煤炭成本 [1] - 用煤发电成本仅两毛钱,而几千公里高压输电成本已接近两毛 [4] 电力供需现状 - 国家目前不缺电,今年电费已大幅下调,许多风电和光伏发电被弃用 [2] - 三峡电站年发电量1000亿千瓦时,但如今单座大城市如苏州上海年用电量达1800亿千瓦时,重庆1500亿千瓦时,武汉南京各800亿千瓦时,用电需求增长迅速 [8] 跨境输电挑战 - 向印度、缅甸输电成本高且存在地缘政治风险 [3] 战略考量 - 从军事角度考虑可不计成本建设 [5] - 类似青藏铁路、川藏铁路虽无法收回成本但仍需建设,属于千年大计 [7] - 墨脱水电站移民成本为零(三峡2/3成本为移民),战略上可加强藏南实控 [7] 新能源车电力需求 - 若新能源车全面铺开采用快充,山西全省用电功率仅能支撑5万辆汽车同时充电 [7] 水资源管理 - 水电站具备水资源管理功能,雅鲁藏布江水利工程关乎水资源利用,可降低全国用电成本 [10] 投资机会分析 第一阶段概念股 - 主要建设单位:中国电建、能建 [6] - 建材类:高争民爆、易普力、西藏天路、华新水泥、苏博特 [6] - 设备企业:东方电气、哈尔滨电气 [6] 第二阶段热点扩散 - 配套工程:公路、铁路、西电东输 [6] - 高原冻土解决方案:新材料、新设备 [6] - 环保及生态修复行业 [6] - 特殊地质技术公司:如中岩大地 [6] 第三阶段业绩兑现 - 当地企业及参与民生、城市建设公司 [6] 转债市场表现 - 西藏天路转债开盘直接封板,正股连板概率大但价格已高 [7] - 博22转债溢价高但正股成交量小,连板可能性大,短期或冲击140价位(当前121.5) [7] - 垒知转债概念纯粹性较差,连板可能性较低 [7] 替代解决方案 - 可在当地直接建设数据中心以规避高输电成本 [9] 宏观经济影响 - 大型工程可拉动经济、创造就业、救活企业,效益属次要考虑 [12] - 1.2万亿投资可能成为引爆牛市的深水炸弹 [6][8]
湘财基金张泉: 锚定可兑现业绩的成长阶段 践行医药行业基本面投资
中国证券报· 2025-06-30 04:22
投资风格与策略 - 投资风格偏向稳健和强调业绩兑现,注重回撤控制 [1] - 倾向于基本面投资范式,寻找能够兑现利润且利润支撑股价上涨的公司 [2] - 关注公司处于第一增长曲线结束、第二增长曲线未兑现的蛰伏期,此时估值和业绩可能处于底部 [2] - 在适度分散的基础上重仓配置深度研究过的标的,市场给出合理定价时会果断卖出 [3] 重点关注的医药细分领域 - 聚焦原料药、器械耗材、CDMO等医药先进制造企业,认为这些领域具备存量市场整合和新兴需求崛起的机会 [1] - 国内医药制造企业中的细分赛道龙头已初步具备全球竞争优势,未来几年有望迎来成长期 [4] - 原料药行业因药品生命周期和新产品迭代持续催生新机会,合规成本和注册壁垒形成护城河 [4] - 原料药企业有能力切入新品种供应,包括仿制争夺、CMO/CDMO业务及制剂一体化开拓市场 [5] 行业现状与未来展望 - 原料药、器械耗材和CDMO等领域的产能投建周期已基本结束,新订单和新客户将拉动经营效率和利润爆发式增长 [5] - 医药制造行业的毛利率和净利率水平长期优于普通制造业,得益于新品和合规壁垒 [4] - 创新药产业利润兑现尚需时日,目前估值较高且不确定性较大,但行业基本面出现积极变化 [6] - 创新药企业已获得海外大药企首付款,未来随着临床推进可能持续兑现里程碑付款 [6] 研究方法与机会挖掘 - 通过跟踪行业周期、细分赛道景气度、公司发展阶段等多维度研究挖掘处于蛰伏期但后续能兑现业绩成长的公司 [3] - 当公司经营周期向上、行业景气度向上、资本市场周期向上且流动性支持时,可能出现难得的投资机会 [3]
沪指半日反弹0.48%!新消费+创新药成资金新宠 帮主郑重带你看透市场暗线
搜狐财经· 2025-06-03 17:01
市场整体表现 - 三大指数集体反弹,沪指半日涨0.48%,创业板指回暖,但成交额缩量77亿,显示资金试探性做多但未完全放开 [1] - 板块分化明显:贵金属、银行、创新药表现强势,汽车、钢铁板块弱势 [1] 反弹驱动因素 - 政策面利好推动金融科技板块,恒宝股份、翠微股份涨停 [3] - 资金避险情绪升温,黄金概念领涨,西部黄金、曼卡龙涨停 [3] 创新药行业 - 创新药板块表现突出,万邦德、千红制药、海南海药涨停,舒泰神涨超15% [4] - 国家药监局批准11款国产创新药上市,ASCO大会临床数据利好推动情绪 [4] - 信达生物、荣昌生物等头部企业临床数据亮眼,出海和业绩兑现成为主线 [4] 新消费行业 - 黄金股因避险属性和美联储降息预期走强 [5] - 黄酒行业竞争格局优化,金枫酒业、古越龙山异动,龙头高端化提速 [5] - 游戏板块受益政策边际宽松,三七互娱、完美世界走强 [5] 银行行业 - 银行股表现亮眼,沪农商行涨停,兴业银行涨超5% [5] - 经济复苏预期改善银行资产质量,估值低(PB不到0.7倍)提供安全边际 [5] - LPR下调预期缓解负债端成本压力,业绩确定性受资金青睐 [5] 汽车与钢铁行业 - 汽车板块弱势,江淮汽车、上汽集团跌超5%,因前期涨幅大且新能源车销量增速放缓 [6] - 钢铁板块疲软,鞍钢股份、华菱钢铁跟跌,地产链需求疲软和铁矿石成本压力是主因 [6] 市场观点总结 - 创新药和新消费为政策重点扶持方向,创新药出海和医保谈判是下半年催化剂 [7] - 黄金、银行股走强反映资金对经济复苏的谨慎态度,防御性板块可逢低布局 [8] - 汽车、钢铁等高位板块退潮,需等待企稳信号 [9]
突然大跌6%!超110亿出手,逆势加仓这些板块!
天天基金网· 2025-03-25 19:20
市场表现 - A股震荡整理,沪指基本持平,两市成交额持续缩量至不足1.3万亿 [1][2] - 港股大幅下跌,恒生指数跌超2%,恒生科技指数跌超3% [3] - 盘面风格切换,半导体、通信、汽车等科技板块集体调整,煤炭、电力、银行等红利板块逆势上涨 [2] 小米股价大跌 - 小米集团股价大跌6.32%,成交额超580亿港元,创历史天量 [3] - 公司拟配售8亿股现有股份,占已发行股本约3.2%,预计筹资净额约425亿港元用于业务扩张和研发 [5] - 港股再融资通常引发短期股价波动,但南向资金仍净流入超138亿港元 [6] 科技板块调整与风格切换 - 海外科技巨头回调导致市场风险偏好收缩,资金快速流出拖累国内市场情绪 [8] - 3月下旬至4月市场进入风格更乱阶段,关注业绩兑现情况 [8] - 兴业证券建议关注消费医药、TMT上游硬件、出口链、保险、航空装备等业绩确定性较强但前期涨幅落后的行业 [8] - 华金证券指出春季行情进入末期,转向均衡配置,补涨的成长、消费和部分顺周期行业可能相对占优 [8] 资金流向与ETF加仓 - 股票ETF两个交易日吸金超110亿元,资金趁回调加仓 [1][12] - 科创50、A500指数以及医疗、人工智能等行业ETF资金净流入居前 [14] - 宽基ETF中科创50ETF份额增长30.56亿份,行业ETF中医疗ETF份额增长14.76亿份 [15] 二季度市场展望 - 华安证券统计显示近9年二季度消费板块整体表现较好,成长板块易出现阶段性机会 [17] - 食饮、美护、家电、汽车、社服、医药平均涨幅靠前,家电胜率最高 [17] - 电子、有色、煤炭、基础化工平均涨幅靠前且胜率较高 [17] - 泛TMT板块已进入估值消化阶段,计算机、传媒、通信、电子最大跌幅分别为8.1%、8.1%、10.1%、7.6%,距离回调结束仍有较大空间 [18] 配置建议 - 华安证券建议关注银行保险等具备配置性价比和中长期战略配置价值的领域 [20] - 前期低估滞涨同时有政策催化的医药、汽车、家电等行业也值得关注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