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国霸权
icon
搜索文档
特朗普亲手撕掉对印幻想!印度“固执”反咬一口,美关税大棒反噬在即,这根稻草真压得住霸权了?
搜狐财经· 2025-08-10 23:13
美印贸易冲突升级 - 美国突然对印度实施关税新政 表面理由是规范全球贸易 实质是逼迫印度在美俄之间选边站[3][4] - 印度近期在能源和军事采购领域持续购买俄罗斯原油和武器 直接踩踏美国红线[3] - 印度在G20公开宣称"全球南方是我们未来的方向" 展现出不配合美国战略的姿态[10] 印度的战略反击 - 印度采取三管齐下策略:承接西方转产订单 加码本土国产替代 提高进口壁垒扶持本土制造[11] - 14亿人口市场优势使印度具备独特反制能力 在关键产业链环节能卡住美国命门[7][12] - 印度的反抗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日韩欧盟等盟友正在观望 可能效仿印度模式[12][18] 美国战略困境 - 美国面临多线制裁能力不足的问题 对中国施压无效 欧洲配合度低 印度又公开反抗[14] - 关税武器出现反噬风险 可能暴露美国贸易政策的霸凌本质 削弱全球影响力[18][19] - 印度成为测试美国霸权有效性的关键案例 其反抗可能引发美国主导的全球贸易体系结构性崩塌[15][19] 全球贸易格局演变 - 印度坚持不站队策略 在美俄之间左右逢源获取实际利益[7][10] - 全球南方国家群体正在形成新的贸易联盟 印度试图充当领导者角色[10] - 美国单边制裁效力下降 各国加速推进进口替代和供应链本土化[11][12]
白宫:美国可能对那些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25%的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8-10 17:13
地缘政治与贸易关系 - 印度总理莫迪确认将于8月底访华 这是其时隔7年首次访华 意义重大[1] - 美国威胁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加征25%关税 中国被明确列为潜在目标[3] - 中国对美方威胁保持冷静态度 坚持通过对话解决争端但不会在核心利益上妥协[3] 能源贸易动态 - 印度在俄乌冲突后扩大与俄罗斯能源贸易 甚至充当中间商转售能源 引发美国不满[3] - 美国已对印度实施25%关税制裁 较最初250%税率大幅下调 显示美方谈判立场软化[7] 美国战略意图分析 - 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关税手段拆散中俄合作关系 以维护美国霸权地位[5] - 美国选择在莫迪访华消息公布后立即对华发出关税威胁 时机具有明显威慑意图[5] - 实际政策执行中美国表现出犹豫态度 关税税率从250%降至25%反映其施压效果有限[7] 国际关系连锁反应 - 印度面对美国压力采取强硬谈判立场 促使美印贸易关系恶化[5] - 莫迪选择此时访华被视为对美国高压政策的间接回应 显示地缘政治格局变化[5][7]
印度选择“不跪”,等着美国挥出关税大棒,特朗普发出最后警告,治不了中国,还收拾不了印度?
搜狐财经· 2025-08-01 14:36
1.美国的关税大棒,这次砸向印度 美国又挥舞关税大棒了,这次的目标是印度。欧盟和日本已经乖乖低头,轮到印度时,却突然硬气起来——不谈、不等、不妥协,直接摆烂等美国先出拳。 特朗普气得跳脚,一边喊着"印度是我们的朋友",一边威胁加征25%关税,还偷偷摸摸搞了个"罚款"名目。这场美印贸易博弈,表面看是钱的事,背后却是 美国霸权衰落的又一个注脚。 美国最近对全球贸易伙伴的关税施压,已经成了家常便饭。4月2日宣布开打,拖了90天,最后拍板8月1日执行。欧盟和日本已经认怂,美国对它们的关税定 在15%,还美其名曰"重大让步换来的优惠"。可轮到印度,画风突变——美国直接放狠话,8月1日加税,还要额外罚款,连具体金额都懒得遮掩。 特朗普(资料图) 莫迪(资料图) 更关键的是,印度学精了。它发现,美国现在急着收割盟友,但印度不是日本,更不是欧盟,它有资本跟美国耗。特朗普喊着"8月1日加税",印度就摆烂等 他先动手,到时候再谈条件,至少不会像欧盟那样"未战先降"。 3.美国的焦虑:治不了中国,连印度也收拾不了? 美国现在的心态很矛盾。一方面,它想用关税逼印度开放市场,弥补自己的贸易逆差;另一方面,它又担心逼太狠会把印度推向中国 ...
特朗普惹上事了,巴西对美打出3连击,日本这时候对美也硬气到底
搜狐财经· 2025-07-14 15:31
全球关税战升级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4月对包括欧盟、日本、韩国、加拿大、巴西、阿根廷等紧密经济联系国家加征关税,推行"美国优先"政策[3] - 2025年7月9日宣布对巴西所有进口商品加征50%关税,创历史新高[10] - 2025年4月8日对日本进口汽车加征25%关税,冲击其支柱产业[7] 巴西的反制措施 - 启动《商业互惠法》,对美国商品加征50%关税并暂停部分药品专利授权[12] - 2025年4月巴西超越美国成为中国最大大豆供应国[3] - 与中国中粮集团签署50万吨牛肉采购协议,向印度免税出口100万吨白糖[12] - 以过去15年美国对巴贸易顺差累计4100亿美元(2024年达320亿美元)数据反击美方[10] 日本的强硬回应 - 首相石破茂称汽车关税为"国难",公开表示日美谈判破裂因日本未让步[7][14] - 7月9日表态"赌上国家利益的战斗",转向对华类似强硬路线[14] - 汽车产业受25%关税冲击,潜在经济影响深远[7] 全球贸易格局重构 - 多国开始挑战美国单边主义,寻求公平互利合作[4] - 巴西转向中国等新贸易伙伴,减少对美依赖[3][12] - 美国制造业空心化加剧,盟友联合反抗趋势显现[17] - 美国累计对巴西贸易顺差4100亿美元的事实削弱其加税合理性[10]
特朗普对全球划红线,谁敢支持金砖“反美”政策,就加征10%关税
搜狐财经· 2025-07-14 13:03
特朗普关税威胁 - 美国前总统特朗普威胁对支持金砖国家政策的国家加征10%额外关税 [1] - 此举正值金砖峰会召开之际,暴露美国对全球霸权衰落的焦虑 [1] - 威胁被解读为美国单边主义霸权的无力宣示而非有效经济制裁 [1] 金砖国家发展态势 - 金砖国家在经济、政治领域成就显著,推动全球治理格局向公平公正方向发展 [3] - 中俄等国崛起客观上削弱美国全球影响力,加速其霸权地位收缩 [3] - 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等举措形成美国难以阻止的趋势 [5] 美国霸权衰落特征 - 特朗普"反美政策"定义模糊,核心实质是反对多极化世界秩序 [3][5] - 关税威胁无法阻止其他国家与金砖国家合作,策略与全球发展潮流相悖 [5] - 金砖国家崛起被视为不可逆转的历史潮流,标志美国单极霸权时代终结 [5]
特朗普狂收100亿“保护费”,韩国跪了还是掀桌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00
美韩军费争议 - 特朗普要求韩国将美军驻军费用从2024年的11.3亿美元大幅提升至每年100亿美元 否则威胁撤走4500名驻韩美军 [1][3] - 韩国舆论强烈反弹 认为现有费用已过高 新要求形同"抢钱" 并提及费用足以购买首尔半数资产 [1][3] 经济施压手段 - 美国计划自8月1日起对韩国半导体 汽车 化妆品等关键出口商品加征25%关税 除非韩国进一步开放市场 [3] - 特朗普声称韩国烤肉店 泡菜厂 夜店等商业受益于美军存在 应计入军费分摊范围 [3] 军事战略调整 - 拟撤出的4500名驻韩美军可能转移至关岛 强化针对台海的军事部署 但关岛反导系统尚未完善 战时存活率模拟显示不足40% [3][5] - 美国国防部计划分散部队至天宁岛 塞班岛等第二岛链基地 降低被集中打击风险 [3] 地区连锁反应 - 韩国国内出现自主核武研发讨论及反美游行 首尔出现"美军撤离"标语 [5] - 日本加速研发高超音速导弹 菲律宾与澳大利亚签署新防务协议 显示盟友对美国承诺的信任度下降 [5] - 朝鲜可能借机进行核试验 韩国统一部警告半岛或陷入新军备竞赛 [5] 地缘政治意图 - 美国试图迫使韩国在半导体 5G领域完全倒向美国 遏制中国技术发展 [5] - 通过激化日韩矛盾及朝韩对立 阻碍RCEP区域自贸协定对美元霸权的挑战 [5] - 驻韩美军调动被视为未来干预台海冲突的兵力铺垫 同时胁迫韩国在相关议题上保持沉默 [5] 战略前景评估 - 韩国面临两难选择:支付巨额费用换取不确定保护 或承受美军撤离后果 [7] - 分析认为美国霸权衰落导致其依赖胁迫手段 可能加速亚太盟友体系瓦解 [7]
金砖11国或被全球孤立?特朗普摊牌之后,中俄去美元化已无退路
搜狐财经· 2025-07-08 22:59
金砖国家峰会成果 - 金砖国家第十七次领导人会晤发表《里约热内卢宣言》,聚焦全球南方团结合作,反思现有国际秩序不合理之处[1][3] - 宣言谴责未经联合国授权的单边强制措施,暗指美国制裁套路[3] - 金砖国家首次就去美元化达成共识,将以新开发银行为基础启动独立于美元体系的投资平台[16] - 印度罕见投赞成票支持联合声明,显示金砖内部协调增强[16][25] 特朗普政府反应 - 特朗普威胁对与金砖"反美政策"结盟的国家额外征收10%关税,已签署12国关税通知信[5][9] - 此举旨在孤立金砖国家,特别是遏制中国影响力[6] - 特朗普此前曾威胁若金砖国家搞新货币替代美元将征收100%关税[8] - 行动背景与90天关税暂缓期即将结束有关,目前仅有少数国家与美国达成贸易协议[18] 金砖国家应对 - 中国强调金砖是开放包容的合作平台,不搞阵营对抗[11] - 俄罗斯表示金砖机制不针对第三方[12] - 金砖已扩展为"11+10"机制,新开发银行和本币结算等合作不断落地[13] - 中国与39国签署4.2万亿本币互换协议,优先在能源粮食贸易中启用[27] 去美元化进展 - 金砖国家推动本币结算,俄罗斯伊朗油气出口已采用本币[27] - 巴西总统卢拉呼吁各国与美元切割,称去美元化进程无退路[27] - 计划建立独立支付清算体系,推进区块链央行数字货币系统[27] - 尝试大宗商品去美元定价,中国考虑稀土出口采用本币支付[27] 国际格局变化 - 印尼等国家采取平衡策略,同时参与金砖合作和美国投资[15] - 印度威胁对美国汽车零部件征收对等关税[25] - 多国支持世界多极化,美国单边主义政策面临挑战[23] - 金砖机制为世界提供更公平合理的国际秩序选择[31]
支撑美国霸权的四根支柱,被中国降维打击了教员:“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
搜狐财经· 2025-07-05 22:50
人民币国际化 - 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兴起,速度快、成本低,可绕开美国金融监控体系,对SWIFT形成实质性替代[5] -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越来越多接受人民币结算,全球能源和大宗商品交易中人民币使用比例提升[5] - 云南瑞丽等边境地区已出现边民用人民币替代美元结算的日常实践[3] 科技国产化 - 美国科技封锁刺激中国自主创新,华为5G、鸿蒙系统、麒麟芯片实现突破[10] - C919大飞机、新能源产业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进展,形成国产替代路径[10] - 技术壁垒被逐步突破,从芯片到AI基础模型实现"降维打击"[13] 高端制造业 - 军事工业领域取得显著进展,东风-17高超音速导弹突破防空系统[14] - 055型驱逐舰和山东舰、福建舰双航母形成常态化战力[14] - 航空航天领域实现自主化,C919大飞机代表高端装备制造能力[10] 基建与经济增长 - 中国GDP保持持续正增长,疫后经济复苏速度快于全球平均水平[17] - 基建发展迅速,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形成全球示范效应[17] - 实体经济韧性增强,通过制造业升级形成结构性优势[22]
别了美国兵,别了美利坚,别了美元霸权,让我们送美国人回家啦
搜狐财经· 2025-06-29 16:45
美国全球霸权体系 - 美国霸权依赖三大支柱:军事力量(全球80多国拥有750个军事设施,常驻17万军人)、科技领先优势、美元作为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4][6] - 通过石油美元体系掌控世界经济命脉,军事基地网络覆盖关键地缘节点(如尼日尔驻军曾达1000人,占非洲美军20%)[1][6][9] - 军事行动具有显著利益导向特征,中东等地区行动引发广泛争议[1][6] 军事霸权收缩趋势 - 2024年国防预算达8950亿美元(占全球军费40%),但资金效率低下,主要用于维持基地而非装备升级[9] - 从非洲战略撤军(尼日尔撤出价值1.1亿美元无人机基地,乍得撤走100名驻军),反映非核心利益区战略收缩[9][10] - 军事效能下降:阿富汗战争失败,40年未赢得重大战争,中国055型驱逐舰等装备已形成技术反超[9] 美元霸权面临挑战 - 美国利用美元潮汐机制收割全球:2023年联邦债务33万亿美元,2024年升至35万亿美元(占GDP122%)[12][14] - 多国推进去美元化:中国推动人民币原油期货,欧洲尝试卢布/欧元能源结算,东盟研究区域货币合作[14] - 债务风险加剧:美债抛售可能引发收益率飙升,威胁美元信用体系稳定性[12] 国内结构性危机 - 政治极化导致政策瘫痪:2024年两党在乌克兰援助等议题僵持,议长罢免动议频发[18] - 经济失衡加剧:基尼系数0.485(二战以来最高),1%富人掌握38.6%财富,50%贫困人口仅占2.4%财富[20] - 产业空心化严重:制造业GDP占比从2008年12%降至2024年不足10%,2024年爆发2000次罢工涉及500万人[20] 新兴力量崛起 - 中国军事技术突破:055型驱逐舰、815A侦察舰超越美军,第六代战机研发可能实现军力反超[9] - 全球格局转变:多国主动脱离美元体系,美军战略收缩显示霸权体系松动[3][14]
中国免税名单公布,53国欢呼,只有一国被剔除!红线问题不容商量
搜狐财经· 2025-06-24 00:07
中非经贸合作升级 - 中方宣布对53个非洲建交国实施100%税目产品零关税政策,覆盖全部税目商品,显著降低非洲商品进入中国市场的门槛 [1][2] - 中国连续16年保持非洲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对非投资达133亿美元,支持总额超1500亿美元 [2] - 2025年1-5月中非进出口额达963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零关税政策将进一步推动非洲对华出口增长和产业升级 [2] 斯威士兰被排除原因 - 斯威士兰因长期与台湾当局维持"邦交"被排除在免税名单外,是非洲唯一未获零关税待遇的国家 [4] - 斯威士兰自1968年起与台湾建交,多次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并接受台当局5000万新台币等"金元外交"支持 [4] - 中方强调一个中国原则,任何国家与台湾保持"邦交"均违背国际共识 [4] 中非合作成果对比 - 中非合作项目成效显著: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创造5.5万个就业岗位,东方工业园区出口额达3500万美元 [6] - 中国在民生领域提供实质性支持,如帮助卢旺达修建200多口水井解决10万人饮水问题 [6] - 美国对非政策缺乏实质支持,未降低关税且发起全球贸易战,对非洲加征至少15%关税 [6] 中非合作未来影响 - 零关税政策直接冲击美国在非洲的经济影响力,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团结合作 [8] - 中非合作论坛和"一带一路"将持续深化,为非洲提供更多发展机遇并促进公平贸易体系 [8] - 《长沙宣言》点名批评美国贸易举措,表明中国将坚定维护多边主义和全球南方国家利益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