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水表
搜索文档
炬华科技的前世今生:2025年三季度营收行业第四,高于行业平均,毛利率43.36%高于同类8.69个百分点
新浪财经· 2025-10-29 20:22
公司基本情况 - 炬华科技成立于2006年4月6日,2014年1月21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 [1] - 公司注册地和办公地均位于浙江省杭州市 [1]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能源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核心业务覆盖智慧计量、智能电力终端等物联网产品及综合能源服务 [1] - 公司主营业务涵盖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智能电力终端及系统、物联网智能水表等物联网产品和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1] 经营业绩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亿元,在行业中排名第4/14,高于行业平均的11.44亿元和中位数5.82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科陆电子营收为35.86亿元,第二名海兴电力为33.69亿元 [2] - 公司主营业务构成中,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收入7.1亿元,占比80.26% [2] - 2025年三季度公司净利润为4.88亿元,行业排名第4/14,高于行业平均的2.3亿元和中位数1.2亿元 [2] - 行业第一名海兴电力净利润为7.3亿元,第二名开发科技为5.54亿元 [2] 财务健康状况 - 2025年三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为14.42%,低于去年同期的16.98%,且远低于行业平均的30.70% [3] - 2025年三季度公司毛利率为43.36%,虽较去年同期的47.96%有所下降,但高于行业平均的34.67% [3] 股权结构与股东情况 - 公司控股股东为杭州炬华集团有限公司,实际控制人为丁敏华 [4] - 董事长杨光,1970年生,中国国籍,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工程师,其2024年薪酬为150.62万元,2023年为96.09万元,同比增加54.53万元 [4] - 截至2025年9月30日,A股股东户数为2.82万,较上期减少0.74% [5] - 户均持有流通A股数量为1.77万,较上期增加0.74% [5] - 十大流通股东中,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位居第六,持股756.74万股,相比上期减少780.31万股 [5]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位居第九,持股328.86万股,相比上期减少4.57万股 [5] - 华夏中证1000ETF(159845)位居第十,持股195.61万股,为新进股东 [5] 行业前景与机构观点 - 华鑫证券指出,公司上半年扣非业绩下滑,但国内电表业务稳健 [5] - 国网电表年内第三批招标启动,新标准有望带来积极影响 [5] - 华鑫证券预测公司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17.9、21.5、24.8亿元,EPS分别为1.23、1.49、1.67元,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5] - 华泰证券指出,交付节奏或影响收入确认,费用率同比有所下降 [5] - 国内电表处于替换周期高位,新标有望带来量稳价升 [5] - 公司推进全球化布局,积极拓展需求侧能源物联网业务 [5] - 华泰证券下调公司25-27年归母净利润至7.18/8.13/9.07亿元,对应EPS为1.40/1.58/1.76元,给予目标价18.15元,维持"增持"评级 [5]
炬华科技10月22日获融资买入2271.94万元,融资余额4.61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3 09:31
公司股价与融资融券交易 - 10月22日公司股价下跌1.52%,成交额为1.27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2271.94万元,融资偿还2299.43万元,融资净卖出27.49万元 [1] - 融资融券余额合计4.61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5.78%,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均处于近一年90%分位的高位水平 [1] 公司基本情况与财务表现 - 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6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主营业务为物联网产品和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2]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是公司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26% [2] - 202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减少12.88%;归母净利润3.44亿元,同比增长1.00% [2]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87万,较上期增加1.58%;人均流通股17451股,较上期减少1.56% [2] 股东结构与分红历史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64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537.05万股,较上期减少334.7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512100)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33.43万股 [3]
炬华科技10月20日获融资买入1743.45万元,融资余额4.53亿元
新浪财经· 2025-10-21 09:31
股价与交易表现 - 10月20日公司股价上涨0.39%,成交额为1.18亿元 [1] - 当日融资买入额为1743.45万元,融资偿还额为2404.41万元,融资净买入为-660.96万元 [1] - 截至10月20日,公司融资融券余额合计为4.53亿元,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的5.65%,超过近一年90%分位水平,处于高位 [1] 融资融券情况 - 10月20日融券卖出800股,卖出金额1.25万元,融券余量为2.01万股,融券余额为31.36万元,超过近一年70%分位水平,处于较高位 [1] - 当日融券偿还0股 [1] 公司基本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6年4月6日,于2014年1月21日上市,主营业务涵盖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智能电力终端、物联网智能水表等物联网产品和综合能源服务解决方案 [2] - 智慧计量与采集系统是公司核心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的80.26% [2] 财务业绩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4亿元,同比减少12.88% [2] - 2025年1月至6月,公司归母净利润为3.44亿元,同比增长1.00% [2] 股东与分红信息 - 截至9月30日,公司股东户数为2.82万,较上期减少0.74%,人均流通股为17727股,较上期增加0.74% [2] - 公司A股上市后累计派现11.57亿元,近三年累计派现6.64亿元 [3]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为第四大流通股东,持股1537.05万股,较上期减少334.79万股 [3] - 南方中证1000ETF为新进第九大流通股东,持股333.43万股 [3]
水务黑科技问世!珠水科技智能水表斩获计量界“上岗证”
南方都市报· 2025-05-21 13:51
产品技术 - 公司自主研发的LXSYW系列物联网智能水表通过国家《计量器具型式批准证书》认证,核心技术参数达国际先进水平[1] - 产品搭载高灵敏度传感技术,最小可计量1升水流,配合独创气泡智能过滤算法,确保测量数据精准可靠[1] - 采用可插拔通讯模块设计,故障模块替换仅需3分钟,实现用户"零感知"和服务"零中断"[3] - 运用NB-IoT无线传输模块支持远程实时数据采集与监控,推动管理数字化升级[3] - 电子模块环氧树脂全灌封工艺提升防水性能,使设备在高湿、腐蚀环境下稳定工作,大幅降低故障率[3] 试点成效 - 珠海香洲区某小区试点111台智能水表,数据采集成功率100%,实时监测全覆盖[1] - 漏损预警响应时间从人工巡检的3天缩短至分秒级,管网漏损率降低40%[1] - 用户满意度达100%,智能计费透明度获一致好评,实现服务"零投诉"[1] 战略规划 - 公司通过"端-管-云"全链条升级实现水资源智慧管理,为城市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5] - 未来将聚焦节约水资源、提升供水效率、保障用水安全的技术研发,推动智慧水务普惠化[5]
新天科技(300259) - 300259新天科技业绩说明会、路演活动等20250429
2025-04-29 17:22
行业现状与前景 - 2024年度行业整体增速略有放缓,因部分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致项目建设延后,但行业市场空间巨大,智能表是民生刚需产品,国家政策推进智慧化改造,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开辟发展空间 [2] - 随着5G、物联网等新技术应用及人工智能崛起,数字化技术发展快,公司所处行业前景广阔 [4]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数字经济发展使全社会推进数字化转型,智慧城市、数字乡村和智慧农业发展带动公司产品需求 [5] - 下游客户管理模式变革,传统能源管理模式不适应需求,管网高漏损问题受重视,智能表及智慧水务产品可解决痛点,带动公司产品应用 [5] - 公司技术研发创新实力强,设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研发人员技术积累深厚,累计取得专利、软件著作权数百余项,多项产品和技术列入重大专项和计划,主导或参与制定50余项标准,确保竞争地位 [6] - 公司是业内产品技术种类丰富的物联网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形成软硬件系统解决方案,在智慧供水、节水领域有全方位方案,通过AI智能语音助手赋能,产品获广泛应用,巩固行业龙头地位 [7]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年外部环境复杂,地方财政压力影响部分项目推进,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9,011.56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8.07%,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9,161.17万元,较上年同期下降10.49% [7] - 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背景下,基础设施智能化升级受关注,智慧供水等领域获政策支持,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发展有信心 [7]
新开普2024年实现净利润1.10亿元 智慧校园龙头地位稳固
证券时报网· 2025-04-24 11:20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业收入9.84亿元,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0亿元,同比增长2.51%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1.05亿元,同比增长3.97% [1] - 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2.72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26.64% [1] - 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0.80元(含税) [1] 校园业务 - 校园信息化产品市场占有率超过40%,业务覆盖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千余所高校 [1] - "码卡脸"一校通平台新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香港城市大学(东莞)等近40所高校客户 [1] - 老客户升级改造项目近50所 [1] - 在生物识别支付(如北京科技大学掌纹消费场景)、信创"一校通"等细分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1] 非校园业务 - 智慧政企解决方案收入占比达15.08%,新增中韩石油化工、福耀玻璃等行业龙头客户 [2] - 智慧农业业务收入同比增长43%,在山西孝义、河南伊川等地打造智慧灌溉、水肥一体化标杆项目 [2] - K12及中职市场新增客户超1100所,"1+3"数字食堂监管平台覆盖700余所中小学 [2] 研发投入 - 2024年研发投入1.86亿元,占营业收入18.89% [2] - 在上海设立AI研究院,推出教育垂直领域大模型"星普大模型"及智能体创作平台"星工场" [2] - 已在湖南科技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院校落地AI迎新、智能问答等场景 [2] 硬件产品 - 智能终端设备销售规模化增长,智能节水控制器发货超16万台 [2] - 物联网智能水表在郑州人才公寓项目供应近6万支 [2] - 智能门锁、支付终端等标准化产品在高校及政企场景渗透率快速提升 [2] 政策与战略 - 《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发布,推动教育信息化持续投入 [3] - 星普大模型实现校园私域数据本地化训练,降低高校算力投入门槛 [3] - 信创领域完成全场景可信支付覆盖,适配国产化技术体系 [3] - 未来将持续加大在智慧校园和政企解决方案领域的投入力度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