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独居石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铀业深主板IPO过会
证券时报网· 2025-09-05 21:40
我国天然铀保障供应的国家队中国铀业深主板IPO过会。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铀业是2024年新"国九条"发布后,首批获受理的IPO企业,也是2024年当年深市首家获受理的IPO企业。 招股书显示,中国铀业是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矿业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从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 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中国铀业是我国天然铀保障供应的国家队、主力军,是我国核工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天 然铀产业发展的重要参与者、建设者和推动者,先后攻克多层矿协同开采、"三高"(高钙、高铁铝、高矿化度)铀矿浸出、零散矿体回收等采铀难题,形成了 以CO2+O2第三代地浸采铀技术为标志的复杂砂岩铀矿地浸开发技术体系。 中国铀业表示,通过实施"中核内蒙古矿业有限公司内蒙古纳岭沟铀矿床原地浸出采铀工程"等四个国内天然铀项目,将推进公司国内天然铀产能规模实现大 幅度增长,在显著提升自主供应保障水平的同时,收入规模和盈利水平将实现大幅提升。通过实施"中核沽源铀业有限责任公司水冶综合技改项目"等三个放 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公司将实现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产业规 ...
中国铀业主板IPO9月5日上会
北京商报· 2025-09-01 10:18
北京商报讯(记者 马换换 实习记者 李佳雪)近日,深交所官网显示,深交所上市审核委员会定于9月5 日召开2025年第16次上市审核委员会审议会议,审核中国铀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铀业")首 发事项。 据了解,中国铀业是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的矿业公司,报告期内主要从 事天然铀资源的采冶、销售及贸易,以及独居石、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公司主板IPO于2024年6月20日获得受理,2024年7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 本次冲击上市,中国铀业拟募集资金约41.1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公司将按轻重缓急用于天然铀产能 项目、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补充流动资金。 ...
盛和资源: 盛和资源控股股份有限公司2025年半年度报告
证券之星· 2025-08-29 20:18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61.79亿元,同比增长13.62%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77亿元,同比大幅增长650.09% [2] - 基本每股收益为0.215元/股,上年同期为-0.0391元/股 [2] - 总资产增长18.14%至183.14亿元,净资产增长19.71%至104.55亿元 [2] 业务运营与战略布局 - 公司主要从事稀土矿采选、冶炼分离、金属加工及锆钛矿选矿业务,产品包括稀土氧化物、稀土金属、锆英砂、钛精矿等 [3] - 经营模式涵盖国内外双重布局,参股冕里稀土、美国MP公司、澳大利亚ETM公司等国内外矿企 [4] - 成立非洲中心加强资源整合,推动收购Peak稀土公司100%股权,并完成江阴加华、淄博加华并购项目 [6] - 锆钛业务年处理能力200万吨,坦桑尼亚Fungoni项目已产出近2万吨毛矿,预计9月达10万吨年产能 [6] 技术创新与产能建设 - 报告期内获得16项专利及软件著作权授权,牵头实施省级重大科技项目 [7] - 全南新资源完成高纯氧化镱生产线改造,晨光稀土金属工厂技改提升反应转化率与收率 [7] - 在建项目包括晨光年产12,000吨稀土金属智能化技改项目(一期已投产)及乐山盛和1.5万吨/年抛光粉项目 [10] 现金流与负债情况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72.62%至1.16亿元,因加大稀土原料采购力度 [8] - 总负债增长14.09%至66.78亿元,应付票据大幅增长451.98%至3.36亿元 [9] - 境外资产占比25.52%,主要分布于新加坡、越南等地的子公司 [9] 行业环境与市场地位 - 稀土是战略性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新能源、军工、电子信息等领域,中国为全球最大生产与出口国 [5] - 锆钛资源需求增长,但中国依赖进口,公司通过海外矿权储备增强资源保障能力 [5][6] - 稀土产品价格回升带动营收增长,公司通过成本管控及产业链协同应对市场波动 [6][11] 公司治理与股东回报 - 董事会及管理层完成换届,修订公司章程及制度以强化合规管理 [7][12] - 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0.05元(含税),分红比例占半年度净利润23.25% [1][12] - 控股股东综合研究所持股14.06%,股东承诺维持其控股地位且不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11][14]
中国铀业主板IPO披露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北京商报· 2025-08-08 21:55
公司IPO进展 - 中国铀业主板IPO于2024年6月20日获得受理 2024年7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深交所关注关联交易 期后业绩 毛利率等问题 [1] - 拟募集资金约41 1亿元 用于天然铀产能项目 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1] - 主要业务包括天然铀资源的采冶 销售及贸易 以及独居石 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1]
矿业资本赋能 *ST亚振锚定小金属战略标的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5 14:41
政策背景与市场动态 - 2024年9月证监会发布《关于深化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市场改革的意见》,旨在发挥资本市场在企业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 [2] - 2024年首次披露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项目达130家,交易规模达3,554.89亿元 [2] *ST亚振战略转型 - 公司于2025年4月17日公告控制权变更,家居行业老兵迎来矿业资本域潇集团入主 [2] - 2025年8月2日公告拟出资5,545万元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布局锆钛选矿业务 [2] - 广西锆业建设产能60万吨/年,2025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亿元,满产后营收有望进一步扩大 [2] 域潇集团资源与产业链优势 - 集团手握莫桑比克1亿吨锆钛矿资源储备,业务覆盖24个大型项目,涉及采矿、物流、深加工等多领域 [3] - 集团净资产规模突破百亿元,控股上海域潇稀土并投资澳大利亚北方矿业公司,形成"资源控制+资本运作"双轮驱动 [4] 锆钛矿行业格局与需求 - 锆钛矿为战略性关键矿产资源,广泛应用于高端制造、航空航天等领域,全球储量分布不均 [3] - 中国锆矿储量占比不足1%,进口依赖度超90%,钛矿进口依赖度长期维持在50%以上 [3] - 2024年中国进口锆矿砂及精矿177.06万吨(同比+13.78%),进口钛矿砂及精矿504.90万吨(同比+18.75%) [4] 转型模式与估值重构 - "矿业资本+上市公司"模式推动*ST亚振从传统家居制造向资源型平台转型 [3][4] - "资源+制造+资本"三维联动模式有望打破传统制造业市盈率天花板,对标稀有金属产业链估值体系 [5]
实控人变更后跨界布局 *ST亚振拟收购广西锆业51%股权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22:44
公司股权收购 - *ST亚振拟以5544.9万元收购海南锆钛持有的广西锆业51%股权 [2] - 公司主营业务为中高端家具业务,近年来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面临增长瓶颈 [2] - 公司控股股东于5月30日将29.99996%股份以每股5.68元转让给吴涛及其一致行动人,实际控制人变更为吴涛 [2] - 吴涛为域潇集团法定代表人,该集团注册资本2亿元,净资产超100亿元,主营锆钛、稀土等矿产资源开采 [2] 收购标的分析 - 广西锆业主营锆钛选矿业务,建设产能60万吨/年 [3] - 公司从境外进口锆钛毛矿进行分选,产出锆英砂、钛精矿等产品 [3] - 2024年处于建设期无收入,2025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亿元 [3] - 业绩承诺期为2025-2027年,三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500万元 [3] 交易战略意义 - 交易旨在顺应国家战略产业发展趋势,保护股东利益 [3] - 通过拓展至锆钛选矿领域改善经营状况,提升盈利能力 [3] - 实现主营业务适度多元化布局,分散经营风险 [3]
*ST亚振: 关于现金收购广西锆业科技有限公司51%股权的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8-02 00:35
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方式收购海南锆钛持有的广西锆业51%股权,交易价格为5,544.8985万元 [1] - 交易价格以评估基准日2025年5月31日广西锆业全部权益价值的评估值10,872.35万元为基础,相比标的资产账面价值增值率为3.44% [2] - 本次交易不构成关联交易和重大资产重组,尚需股东大会批准 [1] 交易背景 - 公司主营中高端家具业务,近年受房地产市场调整、原材料价格波动等因素影响面临增长瓶颈 [3] - 标的公司主要从事锆钛选矿业务,行业发展良好,2025年1-5月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2,731.50万元 [8] - 交易旨在拓展业务至锆钛选矿领域,改善经营情况并提升盈利能力,实现多元化战略布局 [3] 标的公司情况 - 广西锆业主要从事锆钛选矿业务,建设产能60万吨/年,产品包括锆英砂、钛精矿、独居石、金红石等 [8] - 2025年1-5月主营业务收入构成:锆英砂2,939.48万元、钛精矿6,874.51万元、独居石2,342.46万元、金红石575.04万元 [9] - 2024年中国进口锆矿砂及其精矿177.06万吨,同比增长13.78%;进口钛矿砂及其精矿504.90万吨,同比增长18.75% [9] 财务数据 - 截至2025年5月31日,标的公司资产总额27,187.45万元,负债总额16,676.90万元,净资产10,510.55万元 [10] - 2025年1-5月营业收入12,889.67万元,净利润-2,506.75万元 [10] - 标的公司处于运营初期,受产能未完全释放及固定折旧摊销金额较大影响,盈利规模尚未体现 [10] 评估情况 - 采用资产基础法评估值为10,872.35万元,增值率3.44%;收益法评估值为11,127.22万元,差异率2.34% [12][16] - 最终选用资产基础法评估结果作为结论,主要因标的公司处于初创阶段,历史业绩不稳定,收益法预测存在不确定性 [13] 交易条款 - 支付安排:分两期支付,交割后30日内支付3,000万元,180日内支付2,544.8985万元 [20] - 业绩承诺:2025-2027年累计净利润不低于6,500万元,若未按期交割则顺延至2026-2028年 [21] - 管理层安排:交割后3名董事由公司提名,总经理由转让方提名,董事长和财务总监由公司提名 [24]
多家中国企业赴坦桑尼亚 启动Mkuju铀矿项目
证券时报· 2025-06-26 02:16
项目背景与战略意义 - 由疆亘资本、中核集团旗下和建国际及核工业二〇八大队联合组成的工作组于2025年6月启动坦桑尼亚Mkuju铀矿勘探项目 [1] - 铀作为核电站核心燃料,在第四代核电技术发展背景下战略价值凸显,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1] - 项目将推动坦桑尼亚核能资源开发,强化中国核原料多元化供给能力,提升能源安全水平 [1] - 工作组同步勘探独居石矿产资源,其富含的钍元素在第四代核电技术中可提升核燃料效率和反应堆安全性 [1] 项目资源与技术优势 - Mkuju铀矿位于坦桑尼亚南部,矿权面积约300平方公里,地理位置优势显著 [1] - 核工业二〇八大队是中国铀矿勘探先驱,曾发现大量铀矿资源,技术实力雄厚 [1] - 和建国际董事长表示将以高标准推进项目,深化中坦合作 [1] - 疆亘资本强调项目肩负国家战略使命,致力于保障关键矿产资源供应 [2] 市场前景与行业趋势 - 截至2024年底中国核电在运在建规模全球第一,2035年在运规模目标1.8亿千瓦 [2] - 中国铀需求预计增至3.6万吨,将成为全球第一大天然铀消费国 [2] - 国际原子能协会预测2030年全球铀需求达6.1万至7.7万吨,需求持续上涨 [2] - 海外寻铀将成为支撑国内核电发展的主力,收购与合资是保障核能安全发展的关键 [2] 国际合作与战略布局 - 项目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积极响应,深化中坦技术、人才、资源合作 [2] - 项目秉持合作共赢理念,为坦桑尼亚创造就业机会并提升技术水平 [2] - 通过全球资源开发优化中国能源结构,助力清洁能源产业链全球布局 [2]
海南矿业收购莫桑比克锆钛矿项目延期 交易各方承诺继续推进
证券日报· 2025-06-11 18:40
交易进展 - 海南矿业公告收购莫桑比克锆钛矿项目因境外股权重组及尽调程序复杂未能在规定期限内发出股东大会通知 但交易各方仍在积极推动相关工作 [2] - 公司于2024年12月15日公告拟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ATZ Mining 68 04%股权及Felston 51 52%股权 从而获得两处在产锆钛矿项目 [2] - 已完成独立财务顾问 法律 审计等中介机构聘请 正协调各方推进标的公司审计评估等工作 将择机重新召开董事会审议 [2] 标的资产 - 两处在产锆钛矿项目位于莫桑比克 收购后将丰富公司现有铁矿 油气 锂矿之外的战略性金属矿产类型 [2] - 项目产出的重矿砂精矿可进一步加工为钛精矿 锆英石 独居石 金红石等 为高端制造业及新能源产业提供关键原材料 [3] 战略意义 - 交易符合公司聚焦战略性资源的业务布局 通过新增锆钛矿品种强化金属矿产多元化结构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