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开发

搜索文档
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签约21个重点项目
中国新闻网· 2025-08-26 01:33
核心观点 - 第三届国家向北开放经贸商洽会现场签约21个重点项目 总投资652.94亿元人民币 [1] - 内蒙古作为国家向北开放重要桥头堡 在对外贸易、双向投资和国际物流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1] 签约项目 - 现场签约21个重点项目 涵盖跨境服务贸易、矿产资源开发和新能源技术合作等领域 [1] - 总投资金额达652.94亿元人民币 [1] 国际合作 - 来自中国、蒙古国、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16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商界代表参会 [1] - 蒙古国在能源、矿产、农业及基建等领域提供多元化投资机会 与中国20余个省市区有煤炭出口合作 [1] - 中蒙跨境铁路联通工程正在建设中 涉及港口至货运中转站连接 [1] - 蒙古国在稀土、再生资源和文旅产业创造新投资机会 [1] 政策规划 - 发布《中蒙二连浩特—扎门乌德经济合作区共同发展总体方案》 涵盖空间布局、产业发展和监管体系等核心内容 [1] - 规划国际物流、进出口加工、跨境旅游和现代服务等基础设施建设和重点产业布局 [1] 区域经济数据 - 2025年1-7月内蒙古招商引资到位资金3314.3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3.4% [2] - 同期口岸货运量达7421.3万吨 同比增长7.6% [2]
中矿资源: 中矿资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内幕信息知情人登记管理制度(2025年8月修订)
证券之星· 2025-08-21 19:18
内幕信息管理制度框架 - 制度旨在规范内幕信息管理 加强保密工作 防范证券违法违规行为 依据《证券法》《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制定 [1] - 内幕信息管理工作由董事会负责 董事长为主要责任人 董事会秘书负责登记和报送事宜 [2] - 证券事务部承担内幕信息知情人的建档 登记 汇总 申报等日常工作 [2] 内幕信息定义与范围 - 内幕信息指涉及公司经营 财务或对证券价格有重大影响的未公开信息 包括《证券法》规定的重大事件 [5] - 具体范围涵盖经营方针变化 重大投资行为(1年内购买出售资产超总资产30%或主要资产抵押质押出售报废超该资产30%) 重要合同订立 重大债务违约 重大亏损 外部条件变化等 [6] - 还包括持股5%以上股东变化 股利分配计划 重大诉讼 涉嫌犯罪调查 资产重组 证券发行 股份回购等 [4][6] 内幕信息知情人范围 - 知情人包括公司董事 高级管理人员 实际控制人 持股5%以上股东及其管理人员 [8] - 涵盖控股公司相关人员 业务往来人员 证券服务机构人员 监管机构工作人员等 [5] - 包括因亲属关系或业务往来知悉内幕信息的其他人员 [5] 登记备案流程 - 内幕信息发生时知情人需第一时间告知董事会秘书 证券事务部负责登记备案 [9] - 登记内容包括姓名 单位 职务 身份证号 知悉时间 方式 信息内容 所处阶段等 [13] - 重大事项需制作进程备忘录 记录关键时点 参与人员 决策方式等 [15] - 档案自记录之日起至少保存10年 [14] 信息披露与报送要求 - 内幕信息依法公开披露后5个交易日内 需向证监会和交易所报送重大事项进程备忘录和知情人档案 [17] - 重大资产重组需在首次披露时报送知情人档案 方案重大调整时需补充提交 [18] - 需通过交易所网站在线报送信息 并提交董事长和董事会秘书签署的书面承诺函 [19] 保密管理措施 - 内幕信息知情人需签订保密协议或承诺书 否则不得披露内幕信息 [20] - 信息未公开前不得泄露 不得利用内幕信息谋利 [21][22] - 控股股东 实际控制人不得要求公司提供内幕信息 [23] - 保荐机构 股东等需签署保密协议明确义务 [24] 责任追究机制 - 内幕信息泄露或利用内幕交易造成损失的 公司将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 [26] - 追究形式包括通报批评 行政处分 调离岗位 追缴收益 赔偿损失 解除劳动合同等 [17][26] - 违规买卖股票需在2个工作日内将处理结果报送监管机构 [29]
贵州加快构建矿业全产业链生态
中国经济网· 2025-08-21 15:20
行业发展战略 - 贵州以"富矿精开"为关键抓手 深入推进精确探矿 精准配矿 精细开矿 精深用矿 加快形成资源精深加工基地"1+3+5"发展格局 初步构建原料—材料—元器件—部件—系统—终端产品的产业发展生态 [1] - 推进"富矿精开"建设全国重要的资源精深加工基地 近10年矿业经济对贵州GDP贡献率稳定在45%左右 成为支撑贵州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产业之一 [1] - 通过完善矿产资源勘查多元投入与激励机制 借助大数据 云计算 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 新发现一批重要矿产地 资源保障能力持续增强 [1] 资源勘探成果 - 2022年以来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磷矿找矿取得重大突破 探获磷矿资源量6.5亿吨 [2] - 在黔中地区圈定全隐伏大型铝土矿矿体1个 探获铝土矿超过5000万吨 取得黔中地区铝土矿找矿近30年来重大突破 [2] 产业转型升级 - 加大精深加工产业扶持力度 推动产业结构不断优化 强化科技研发投入 在矿产勘查 开采 加工等领域斩获多项科技创新成果 [1] - 将深化"聚智赋能"平台建设 推动矿业向高端化 智能化 绿色化转型 强化科技支撑 推广绿色勘探 智能开采 资源高效综合利用技术 [2] 可持续发展 - 制定绿色矿山建设标准与规范 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 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成效明显 [1] - 坚持绿色发展 安全发展 严格落实矿产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推进要求 加快绿色矿山建设 推广先进采选技术和工艺 [2] - 推动矿业向绿色化 智能化 集约化方向发展 推广先进安全管理体系与技术装备 [2] 行业挑战 - 面临资源环境约束趋紧 转型升级亟待提速 安全生产须万无一失 绿色低碳任重道远 产业链价值尚待攀升 人才梯队亟须夯实等挑战 [2]
中国铀业主板IPO披露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北京商报· 2025-08-08 21:55
公司IPO进展 - 中国铀业主板IPO于2024年6月20日获得受理 2024年7月18日进入问询阶段 [1] - 公司披露了第二轮审核问询函回复 深交所关注关联交易 期后业绩 毛利率等问题 [1] - 拟募集资金约41 1亿元 用于天然铀产能项目 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项目 补充流动资金 [1] 主营业务 - 公司专注于天然铀和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业务 [1] - 主要业务包括天然铀资源的采冶 销售及贸易 以及独居石 铀钼等放射性共伴生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产品销售 [1]
南平矿业权审批难问题“破冰”,将完善登记许可、优化管理服务
第一财经· 2025-08-08 10:40
矿业权审批问题改善 - 南平市矿业权审批难问题开始出现"破冰"迹象 南平市承诺完善矿业权登记许可制度并优化管理服务 同时建立矿业权退出机制推动矿业转型升级[1] - 自然资源部调研组指出南平市矿产资源管理存在三方面不足 包括矿山"多、小、散"格局 矿业权审查程序复杂 以及矿业权退出机制不健全[1]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研究部署下一步矿产资源管理工作 将完善矿业权登记许可制度 严格矿业权出让登记程序[2] 矿业转型升级措施 - 南平市将关闭退出未在有效期内申请延续、资源枯竭或达不到安全环保标准的矿山 升级改造保有资源储量较大但智能化水平不高的矿山 整合重组中小型矿山[2] - 邵武市提出构建以大中型矿山为主体的开发模式 计划2025年内将萤石矿山大中型比例提升至25%以上 对存量矿山、停工停产矿山、新增矿山实施分类处置[4] - 邵武市现有在册矿山22家 其中9家暂不处置 其余13家将分类处置 包括2家关闭退出 6家升级改造 5家整合重组 顺昌县也对6家矿山进行分类处置[5] 政策执行与规划 - 自然资源部建议福建省自然资源厅督促南平市完善矿业权登记许可制度 依法依规解决矿业权人用林用地需求 科学编制矿产资源规划实行分类管控[2] - 南平市自然资源局表示将积极听取企业诉求 加强矿业权保障和服务指导 有序推进矿业秩序健康发展[3] - 邵武市强调平衡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 建立健全退出机制分类处置历史遗留问题 同时优化矿权管理服务保障矿业权人合法权益[4] 地方行动与进展 - 南平市各级政府陆续召开加强矿产资源管理工作会议 邵武市传达自然资源部调研精神并提出分类处置初步意见[4] - 邵武市会议设置座谈环节 相关部门解答矿山企业问题并提出建议 强调吸取云南省昆明市五华区自然资源局违规问题教训[5] - 南平市矿业协会表示矿业权审批难问题已开始破冰 希望政策措施尽快落实到位以实现矿业经济复苏和高质量发展[6]
11亿蹊跷贷款,兰州银行、华明装备等3家A股公司卷入局中局
凤凰网财经· 2025-08-01 21:48
核心观点 - 文章揭露了一起涉及11亿元贷款的复杂资本局,牵涉兰州银行、国城集团、三维汇成等多方主体,通过壳公司贷款、关联担保、债权转让等手段进行隐蔽操作 [3][4][9][21][46] - 事件暴露出银行风控缺失、公司治理缺陷、信息披露违规等多重问题,形成完整的"壳公司输血-关联担保-接盘美化-选择性追责"链条 [46] 壳公司贷款操作 - 2017年5月兰州银行通过3家支行向杭州荷修、杭州都昂、杭州木东3家壳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期限3年,由16个担保方提供担保 [9] - 3家壳公司均存在异常:注册资本低(50万/3万/2.68亿)、社保缴纳为0、注册地址虚假或空置 [10][13][15][17] - 贷款名义用途为流动资金和建新集团重组,实际资金流向与国城集团关联密切 [18][20] 担保网络与关联方 - 担保方包括3家上市公司(*ST天成、*ST银河、华明装备)和2家退市公司,以及多名自然人 [9][26] - 国城集团虽未直接出现在贷款方或担保方名单,但通过壳公司、资金流向、人员关联等方式深度介入 [20][30][31] - 未被起诉的担保方包括银帝集团等与国城集团关系密切的主体 [27] 债权转让与IPO关联 - 2020年12月三维汇成从兰州银行原价受让11亿元不良债权,不同于同期其他不良资产2.5折的转让折扣 [22][23] - 转让时正值兰州银行IPO关键阶段,被质疑用于调节不良贷款率 [21][25] - 证监会曾就类似原价转让行为对兰州银行提出质询 [24] 银行风控问题 - 兰州银行向壳公司放贷、原价转让不良债权、向关联方克州亚星发放10亿元贷款等行为不符合正常商业逻辑 [39] - 2024年底不良贷款率1.83%为A股上市城商行最高,可疑类贷款迁徙率高达95.17% [41] - 关联授信余额达170.81亿元,多名大股东股权被质押或冻结 [42] 资本运作与重组背景 - 贷款最初与建新集团破产重整相关,国城集团作为重整方最终获得建新矿业(后更名国城矿业) [18][21] - 国城集团正筹划将国城实业(预估值55亿元)注入国城矿业,但面临资金和质押问题 [36][37] - 兰州银行与建新集团历史渊源深厚,曾为前十大股东 [18]
11亿蹊跷贷款,3家A股公司卷入局中局
凤凰网· 2025-08-01 15:34
核心事件概述 - 兰州银行于2017年5月向三家杭州贸易公司(杭州荷修、杭州都昂、杭州木东)发放总额11亿元贷款,贷款期限均为3年[6] - 贷款由12家企业和4名自然人提供担保,涉及3家上市公司(兰州银行、国城矿业、华明装备)及2家退市公司(*ST天成、*ST银河)[6] - 2020年12月,三维汇成置业以原价受让兰州银行11亿元债权,并于2024年发起诉讼追讨欠款[5][19] 贷款主体分析 - 三家借款公司均为空壳公司:杭州荷修实缴资本50万元且社保人数0人,注册地址虚假[7];杭州都昂实缴资本3万元且社保人数0人,注册地址为医院[11];杭州木东未显示实缴资本,注册地址为虚拟办公点[13] - 三家公司共用同一联系电话(151****0723),且工商登记邮箱与国城集团关联企业浙江宝闰通汇一致[15][18] - 贷款资金流向与国城集团高度关联:杭州荷修提款经办人鲍根青为国城集团董事,资金转入国城关联企业杭州舞蔻[16];部分还款利息来源宁波泽广机电的法代曾任国城矿业副总[17] 担保网络与诉讼策略 - 16个担保方包含银河天成系企业(*ST天成、*ST银河等)及建新集团实控人刘建民等自然人[6][24] - 三维汇成选择性起诉担保方:仅起诉9家银河系企业,未起诉刘建民、银帝集团及银帝地产[24][25] - 被诉担保方质疑选择性追责违反《担保法》,可能导致责任承担失衡[26][27] 资本运作与重组背景 - 贷款用途与建新集团破产重整相关:杭州木东2亿元贷款明确用于建新集团重组[15] - 国城集团2018年以成立3个月主体操盘建新集团重整,最终收购其上市平台建新矿业(现国城矿业)[18] - 国城集团通过关联方深度参与资金流转:控股企业克州亚星与杭州荷修法人代表重合[16];银帝集团(与国城实控人关联)为贷款担保但未被起诉[24] 银行风控与监管问题 - 兰州银行不良贷款率持续高企:2024年末达1.83%,居A股上市城商行之首[38] - 关联授信风险突出:2024年末关联法人授信余额170.81亿元,前十大股东中多家存在股权质押冻结[39][40] - 可疑类贷款迁徙率急剧恶化:2025年3月末达95.17%,较2024年末的16.01%大幅攀升[38] - 监管处罚记录显示存在贷款"三查"严重不尽职、EAST数据质量问题[41] 特殊交易行为 - 三维汇成原价受让不良债权缺乏商业合理性:对比兰州银行2019年曾以2.5折转让不良资产包[20] - 兰州银行在贷款到期后向关联方发放新贷款:2020年12月向国城关联企业克州亚星发放10亿元5年期贷款[31][33] - 华明装备低价处置资产:以100万元出售2018年3.98亿元收购的长征电气,原因系其涉诉担保未披露[3][4] 上市公司资本运作 - 国城矿业推进关联资产注入:拟以现金+承债方式收购国城实业不低于60%股权(预估值不低于33亿元)[35][36] - 标的资产国城实业100%股权已质押,且9.2%股权被司法冻结,交易存在债务障碍[36]
11亿蹊跷贷款,3家A股公司卷入局中局
财联社· 2025-08-01 15:24
核心观点 - 文章揭露了一起涉及11亿元贷款的复杂资本运作事件,牵涉多家上市公司、银行及关联方,暴露出银行风控、公司治理及信息披露的严重漏洞 [5][6][51] - 事件核心围绕兰州银行向3家空壳贸易公司发放贷款,后通过债权转让及选择性诉讼等手段掩盖风险,形成完整利益输送链条 [9][23][36] - 国城集团作为隐形操盘方深度参与贷款资金流向,与银行、担保方存在多重关联关系 [20][35][39] 贷款背景与结构 - 2017年5月兰州银行通过三家支行向杭州荷修、杭州都昂、杭州木东三家贸易公司发放11亿元贷款,期限3年,由16个担保方提供担保 [9][10] - 三家贸易公司均为空壳公司:杭州荷修实缴50万元且无社保记录,注册地址虚假;杭州都昂实缴3万元且注册地为医院;杭州木东注册资金2.68亿元但无实缴记录,注册地址为虚拟办公点 [11][14][16] - 三家公司共用同一联系电话(151****0723),工商登记邮箱与国城集团关联企业一致 [18][22] 资金流向与关联方 - 贷款名义用途包括流动资金借款和建新集团重组,后者为破产重整的矿产资源企业,曾为兰州银行前十大股东 [20] - 杭州荷修2亿元贷款经办人鲍根青为国城集团董事,资金全部转入关联企业杭州舞蔻;还款利息来源宁波泽广机电前法人为国城矿业高管 [21] - 国城集团通过上海石沣实业控制克州亚星51%股权,后者2020年获兰州银行10亿元5年期贷款,利率仅5.4% [37][39] 债权转让与诉讼 - 2020年12月三维汇成原价受让11亿元不良债权,而同期兰州银行其他不良资产包转让折扣低至2.5折 [24][25] - 三维汇成发起三起诉讼追讨本金(2亿、3亿、6亿),但选择性起诉担保方:未起诉刘建民、银帝集团等与国城集团关联密切的担保方 [29][30] - 担保方质疑选择性追责违反《担保法》,导致责任承担失衡 [31][33] 银行角色与风险 - 兰州银行在IPO关键期(2020年)完成债权转让,此前证监会已关注其类似原价转让不良资产的行为 [26][27] - 该行不良贷款率持续高于同业:2024年末1.83%为A股上市城商行最高,可疑类贷款迁徙率2025年一季度骤升至95.17% [45] - 关联授信风险突出:2024年末关联方授信余额170.81亿元,前十大股东中多家存在股权质押或冻结 [46] 资本运作链条 - 国城集团通过控制壳公司获取银行贷款→资金用于建新集团重组→取得国城矿业控制权→启动新一轮资产注入(国城实业预估值55亿元) [20][40][41] - 兰州银行配合完成"发放贷款→转让债权→新增授信"循环,向关联方克州亚星发放10亿元低息贷款 [37][39] - 整个链条涉及虚假信息披露、关联交易非关联化、贷款三查失职等违规行为 [47][51]
甘肃加强矿业权出让管理
中国自然资源报· 2025-07-23 11:33
矿业权出让暂行管理办法核心内容 - 甘肃省自然资源厅印发新规,明确矿业权协议出让范围、方案评审职责及空白区块出让流程,强化过程监管 [1] 协议出让范围规定 - 已设采矿权周边零星资源协议出让需满足:毗邻已设采矿权、面积小于其30%、边界距离≤300米 [1] - 夹缝区域资源协议出让条件:矿业权属同一主体且在有效期内,矿业权间最远距离≤300米 [1] - 井巷工程或露天剥离范围超出矿区时,可协议出让超出部分纳入原采矿权范围(需主管部门审查意见) [1] 方案评审流程 - 涉及协议出让或整合矿山的地质报告及"三合一"方案评审:由市级上报核查意见/整合方案→省厅审查→委托省级评审中心按意见执行 [1] 空白区块出让分类管理 - 空白区分为三类:采矿权周边空白区、已知成矿带空白区、其他空白区,需开展市县核查和处室协查 [2] - 已知成矿带及其他空白区核查流程:省厅委托单位核查地质/物化探异常/采矿遗迹→结合周边矿业权评价→符合条件者由省厅组织出让 [2] 其他规定 - 新规涵盖勘查投入审核、出让底价及熔断价格等细则 [3]
新疆宝地矿业股份有限公司 关于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相关主体买卖股票情况自查报告的公告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7-16 11:34
交易结构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购买葱岭能源82%股权,并通过现金方式购买JAAN INVESTMENTS CO LTD持有的葱岭能源5%股权 [2] - 交易同时计划向包括控股股东新矿集团在内的不超过35名特定投资者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 [2] 内幕交易核查 - 自查期间为2024年7月6日(停牌前6个月)至2025年6月19日(重组草案披露前一日)[3] - 核查范围涵盖公司及关联方董事/监事/高管、标的公司管理层、中介机构经办人员等14类主体 [4] - 中国结算查询结果显示核查期间相关股票买卖行为不构成内幕交易 [5][14] 异常交易说明 - 自然人刘远新承认在电话获知交易信息后误判合规性买入股票,承诺上交收益并加强法规学习 [6] - 刘建平、刘震等5名自然人声明其交易基于公开信息独立判断,配偶均出具无内幕交易承诺 [7][8][10][11][12][13] 中介机构结论 - 独立财务顾问申万宏源确认核查范围内未发现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行为 [15] - 法律顾问德恒律所认定个别人员交易不影响重组合法性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