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电脑针织横机
icon
搜索文档
年内两次跨界并购都折戟 慈星股份频繁资本运作难掩主业疲软
第一财经· 2025-08-05 14:28
并购失败 - 公司在三个月内两次并购失败 包括终止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权和武汉敏声控股权 [2][3] - 两次并购失败原因均为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顺义科技涉及国防科技领域 武汉敏声主营射频滤波器产品 [3] - 两家被收购方此前均有独立IPO计划 武汉敏声2021年筹划上市 顺义科技2024年启动上市辅导 [3] - 顺义科技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亏损1177 69万元 业绩呈现恶化趋势 [3] 主业困境 - 公司主营电脑横机业务占比高达86% 2024年营收22 18亿元中该业务贡献超19亿元 [4] - 电脑横机设备生命周期5-8年 市场需求呈现周期性特征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4][5] - 2025年一季度营收6 08亿元同比仅增2 73% 净利润7610 96万元同比暴跌66 46% [5] - 行业受关税政策和终端消费需求影响 下游订单滞缓 利润空间被压缩 [5] 历史并购问题 - 公司自2014年起多次高溢价并购 包括文泰凯捷 苏州鼎纳等 部分交易导致商誉大幅减值 [6] - 2016年以6亿元和4亿元收购优投科技和多义乐 溢价率分别达45 31倍和32 81倍 [6] - 两家公司业绩承诺期后盈利急转直下 2019年多义乐净利润仅807 74万元 优投科技4056 45万元 [6] - 2019年计提商誉减值约6 26亿元 跨界军工领域尝试进展不顺 [2][6] 资产处置困境 - 2021年以1 4亿元收购北方广微35%股权并承接7082万元债务 涉足红外探测器领域 [5] - 2022年拟转让该股权给控股股东宁波裕人 但工商变更因股权冻结迟迟未完成 [6] - 截至2024年仅收到首期2500万元股权款 第二笔2000万元承诺在2024年底前支付 [6] 财务表现 - 公司2012年上市以来累计净利润仅1 66亿元 显示长期盈利能力薄弱 [5] - 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同比下滑66% 反映主业周期性困境加剧 [2][5]
慈星股份召开半年度销售会议,部署下半年销售工作,为完成全年销售计划打基础
证券时报网· 2025-08-04 15:23
公司业绩与战略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召开销售会议,总结市场拓展、产品研发、团队建设等方面成绩与不足,并制定下半年目标[2]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08亿元,环比增长40.19%[2] - 2025年一季度归母净利润7610.96万元,环比增长395.62%[2] - 公司积极探索多元化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两次尝试重组但均失败[3] - 公司股价在重组失败后早盘跌幅不足5%,扛住利空影响[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电脑横机行业受关税政策及终端消费需求影响,下游企业订单量短期内滞缓[3] - 横机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企业整体利润空间不断压缩[3] - 行业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3] 公司市场地位与规划 - 公司是国内横机行业领军企业,致力于提升针织机械技术水平[2] - 公司占据较高市场份额,市场需求呈现周期性规律[3] - 公司急需实现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构建第二增长曲线[3] - 未来将积极探索转型升级新曲线,寻找新业务增长点[3]
601606涨停,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12:45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分化 上证指数上涨0.2% 深证成指下跌0.28% 创业板指下跌0.49% [1][3] - 军工、银行板块上涨 创新药、CPO等板块回调 [1][3] - 银行股集体走强 农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4] - 青岛银行涨幅达3.74% 沪农商行涨幅2.43% 浦发银行涨幅2.32% [5] - 慈星股份下跌4.53% 总市值61.95亿元 [9][10] 军工与商业航天 - 军工、商业航天板块大涨 长城军工、国机精工涨停 爱乐达"20CM"涨停 [1] - 商业航天组网进度加速 星网实现"三天两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1] - 中金公司认为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车道 建议关注卫星制造、发射及下游应用 [3] 银行板块 - 5家上市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净利润增速全部正增长 其中4家达两位数 [5] - 中泰证券预计银行行业利润维持正增长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5] - 财政部、税务总局恢复征收债券利息增值税 银行或增加高股息资产配置 [6] 机器人板块 - 机器人、减速器概念延续强势 中马传动2连板 [7]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举办 200余家企业参展 首发新品超100款 数量为去年近2倍 [8] - 人形机器人商业化加速 松延动力、优必选等企业公布订单消息 预计迎来量产元年 [8] - 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2029年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近半份额 复合增长率近15% [8] 慈星股份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的交易 [11] - 今年以来第二次终止并购资产 此前终止收购武汉敏声新技术控股权 [11] - 主营电脑针织横机 在细分领域市场份额较高 [12]
601606,涨停!历史新高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12:41
市场表现 - A股市场震荡分化 上证指数上涨0.2% 深证成指下跌0.28% 创业板指下跌0.49% [1][2] - 军工板块大涨 长城军工、国机精工涨停 爱乐达"20CM"涨停 [1] - 银行股集体走强 农业银行股价创历史新高 青岛银行涨幅达3.74% 沪农商行涨2.43% [3][4] - 机器人概念延续强势 中马传动2连板 [6] - 慈星股份下跌4.53% 总市值61.95亿元 [7][8] 行业动态 - 商业航天组网加速 星网实现"三天两发"高密度组网节奏 创我国低轨卫星星座连续发射新纪录 [1] - 中金公司认为商业航天产业进入快车道 建议关注卫星制造、发射及下游应用投资机会 [2]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将举办 200余家企业参展 首发新品超100款 人形机器人是热门领域 [6] - IDC预测2029年全球机器人市场规模超4000亿美元 中国市场占近半份额 复合增长率近15% [6] 公司业绩 - 5家上市银行发布2025年半年度业绩快报 净利润增速全部正增长 4家增幅达两位数 [4] - 中泰证券预计银行业利润维持正增长 资产质量总体平稳 拨备释放利润能力仍强 [4] 政策影响 - 财政部、税务总局公告自8月8日起恢复对国债、地方政府债券、金融债券利息收入征收增值税 [5] - 分析认为银行、保险机构可能增加高股息资产配置占比 [5] 公司事件 -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 因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9] - 这是公司年内第二次终止并购 1月曾终止收购武汉敏声新技术控股权 [10] - 公司主营电脑针织横机 在该领域市场份额较高 [10]
慈星股份年内二度跨界重组折戟
北京商报· 2025-08-03 23:43
公司跨界并购动态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顺义科技75%股份 交易双方就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意见 [1][3] - 顺义科技主营国防科技领域装备健康管理系统等产品 公司原计划借此切入国防科技行业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3] - 此前1月公司曾拟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射频滤波器产品) 但筹划半月后终止 两次跨界并购均告失败 [3] - 终止武汉敏声收购后首个交易日(2月6日)公司股价大跌13 16% 本次终止交易后8月4日股价表现受关注 [3][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收22 18亿元(同比+9 16%) 归属净利润2 84亿元(同比+148 82%) [5] - 2024年电脑针织横机贡献营收12 47亿元(占比56 2%) 一线成型电脑横机占比12 64% [5] - 2024年一季度营收6 08亿元(同比+2 73%) 但归属净利润7610 96万元(同比-66 46%)呈现增收不增利 [5] 行业竞争格局 - 针织机械行业进入存量竞争阶段 国内纺织产能过剩压制设备更新需求 东南亚市场价格战激烈压缩利润空间 [6] - 电脑横机产品同质化严重 高端市场突破受国际品牌壁垒限制 人工成本上涨削弱客户投资意愿 [6] - 传统"卖设备"模式难持续 需向数字化服务 柔性制造等新场景转型突围 [6]
慈星股份终止并购 顺义科技75%股份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3 20:53
并购终止事件 - 公司终止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 因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这是公司2024年以来第二次终止并购资产 此前5月19日曾筹划并购同一标的顺义科技 [2] - 更早的2月5日 公司终止了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的计划 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 [3] 标的公司背景 - 顺义科技是从事装备健康管理系统 智能检测设备等研发的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曾启动IPO辅导 [2] - 武汉敏声与赛微电子共建的8英寸射频滤波器生产线2023年7月量产 月产能2000片晶圆 为国内最大BAW滤波器生产基地 自有产线总投资30亿元 预计2026年达产后年产值超30亿元 已量产10余款BAW滤波器 出货超1亿颗 [4] 公司战略动机 - 公司主营针织机械业务面临5-8年设备更新周期 作为电脑针织横机龙头企业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 亟需通过并购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
300307,终止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13:49
公司动态 - 慈星股份终止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的交易 因部分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 - 此前曾于2025年1月筹划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 但因交易条件未达成而终止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长2.73% [5] - 归母净利润7610.96万元 同比大幅下降66.46% [5] 行业现状 - 电脑针织横机行业2025年一季度平稳开局 但下游订单短期滞缓 [3] - 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企业利润空间持续压缩 [3] - 行业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韧性与压力并存 [4] 公司战略 - 亟需向新质生产力方向转型升级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4] - 继续夯实主业 开发手套机/织领机等细分机型 聚焦智能针织设备 [5] - 探索智能可穿戴/医疗织物领域 寻找新业务增长点 [5] 标的资产 - 沈阳顺义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装备健康管理系统/智能检测设备 [3] - 产品覆盖电子/机械/液压等多领域监测系统 并向低空经济/能源/医疗等民用领域拓展 [3]
300307,终止重组!
中国证券报· 2025-08-02 13:03
公司重组事项终止 - 公司终止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并募集配套资金的计划 因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根据相关规定 公司承诺自公告披露后一个月内不再筹划重大资产重组事项 [1] - 此前公司曾于1月14日筹划购买武汉敏声新技术控股权 但2月5日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而终止 [3] 行业现状与公司业绩 - 电脑针织横机行业2025年一季度实现平稳开局 但受终端消费需求影响 下游企业订单量短期内滞缓 [2] - 横机行业同质化竞争加剧 企业整体利润空间不断被压缩 行业发展格局面临深度调整 [2] - 公司2025年一季度营业总收入6.08亿元 同比增长2.73% 归母净利润7610.96万元 同比下降66.46% [3] 公司发展战略 - 公司亟需实现新质生产力方向的转型升级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 [2] - 将继续夯实主业 开发手套机、织领机等细分机型 聚焦智能针织设备行业 [3] - 探索拓展智能可穿戴、医疗织物等领域 积极寻找新的业务增长点 [3] 交易标的情况 - 沈阳顺义科技是专业从事装备健康管理系统、智能检测设备等研发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 产品涵盖多个技术领域 [2] - 顺义科技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 业务正向多个民用领域拓展 [2]
针织横机龙头慈星股份年内并购二度折戟 终止收购顺义科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01 22:21
慈星股份终止并购顺义科技 - 公司公告终止并购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 因与部分交易对方就商业条款未达成一致 [1] - 这是公司2024年内第二次终止并购资产 此前5月19日曾公告筹划该交易并停牌 [2][3] - 顺义科技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国防科技领域的智能检测及仿真设备 客户包括军工单位及科研院所 [3] 并购战略背景 - 公司主营针织机械(电脑横机) 市场份额已居行业龙头 但设备更新周期5-8年导致业绩周期性波动 [3] - 公司明确需通过并购实现新质生产力转型 构建第二增长曲线以突破行业瓶颈 [3] 年内首次并购失败案例 - 2月5日公司终止收购武汉敏声控股权 该交易1月刚启动停牌 因交易条件未达成一致 [4][5] - 武汉敏声为BAW滤波器厂商 2023年联合产线月产能2000片晶圆 自有产线总投资30亿元 目标2026年实现年产值30亿元 [5] 标的公司业务亮点 - 顺义科技曾启动IPO辅导 客户结构稳定 武汉敏声已量产10余款滤波器 供货30余家客户 累计出货超1亿颗 [3][5]
慈星股份加速布局国防科技领域,开启转型升级新征程
证券时报网· 2025-06-03 20:24
交易概述 - 公司拟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沈阳顺义科技75%股份,交易对方包括李英顺、中兵国调等10名 [1] - 发行股份价格定为7.16元/股,不低于定价基准日前120个交易日股票交易均价的80% [1] - 交易锁定期为12个月,业绩承诺方还需结合业绩补偿要求设置进一步锁定安排 [1] - 交易预计不构成重大资产重组、关联交易、重组上市,完成后标的公司将纳入合并报表范围 [1] 战略转型背景 - 公司主营电脑针织横机业务面临市场需求周期性波动和行业技术成熟带来的挑战 [2] - 作为行业龙头企业已占据较高市场份额,但需构建第二增长曲线突破发展瓶颈 [2] - 国防科技领域因国家政策支持具备抗周期性特征,成为公司转型升级战略方向 [2] 标的公司情况 - 标的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深耕装备健康管理领域十余年 [2] - 已形成健康管理、智能检测、维修保障、仿真训练四大核心板块 [2] - 产品主要应用于国防科技领域,未来将拓展工业、石化、电力等民用领域 [2] 行业机遇 - 国防现代化建设加速推进带动装备健康管理、智能检测等细分市场需求增长 [3] - 民营企业进入国防科技领域的空间广阔 [3] - 公司通过此次收购有望在国防科技领域实现突破,为长期发展注入新动力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