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驱动齿轮

搜索文档
东吴证券晨会纪要-20250509
东吴证券· 2025-05-09 12:01
核心观点 - 我国居民消费率低主要因消费倾向低,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是促消费重要选择;美联储择机降息难度增大,市场全年3次降息预期或向下修正;转口贸易对二季度出口增长支撑存不确定性;降准和降息落地后,债券市场短期利多出尽,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不变;看好头部第三方智驾供应商突破机遇;居住产业链2025Q1公募基金持仓仍处低位,建筑、建材低配比例缩小;房地产行业有望随政策出台和利率下调逐步企稳;通用设备需求筑底待复苏,可挖掘机器人和FA自动化等机会;食品饮料行业需求筑底,各细分板块有不同表现和投资机会;锦江酒店业绩承压,关注整合改革效果;福达股份新能源和机器人业务有望带来增量;百普赛斯营收利润逐季提升;宏景科技算力租赁业务助力业绩反转;飞龙股份传统热管理业务转型打开第二增长曲线 [1][2][3][5][6][8][9][10][11][12][13][15][16][17][18][21][22][23][25][27][28][30][32] 宏观策略 基于38个国家的比较:为何我国消费率偏低 - 中国居民消费率37.2%,比38国平均水平低16.6个点,主要因消费倾向偏低,2022年我国居民消费倾向62%,38国平均为92.3% [16] - 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比重60%,略高于38国平均水平,初次分配收入占比低于38国平均,主要因财产净收入水平偏低 [16] - 我国居民财产收入形式单一,依赖存款利息,企业分红低,二次分配净收入偏高主要因税负轻 [16] - 中高收入者存在“有钱不花”现象,多数居民有消费意愿但缺能力,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很有必要 [1][16] - 提高居民个税和财产税税负并增加转移支付给中低收入者,可在居民总收入不变时增加消费、提高消费率和倾向 [1][16] 关税迷雾深,联储降息更难择机——2025年5月FOMC会议点评 - 5月FOMC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Powell担忧经济前景不确定性和滞胀风险,关税使美联储在就业与通胀目标抉择更具挑战,降息难度增大 [2][17] - FOMC声明强调经济扩张稳健但净出口有扰动,前景不确定性增大,失业率与通胀风险提升 [17] - Powell认为经济现状不错但关注调查指标恶化,关税通胀不确定且有上行风险,带来滞胀风险,货币政策抉择难,不急于降息 [17] - 市场降息预期乐观,美债利率有上行风险 [17][18] 转口贸易能否支撑二季度出口增长——兼论后续关注出口变化的几条线索 - 转口贸易有产成品存储包装和原材料加工组装两种形式,美国或通过原产地规则限制,4月15日启用新核查系统 [18] - 上轮贸易摩擦以来我国转口贸易出口增量约占出口总额8.4%,2024年规模约3001亿美元 [18][19] - 对等关税落地后“抢转口”明显,美方态度松动使航运价格回暖,全年出口有乐观、中性、悲观三种情形 [19] 固收金工 双降之后,债券市场怎么走? - 2025年5月7日央行宣布降准0.5个百分点和降息0.1个百分点,降准为金融市场提供约1万亿元流动性,是货币与财政配合手段 [21] - 降息前置应对关税潜在冲击,当前4月PMI回落、人民币汇率趋稳,降息条件成熟 [21] - 降准和降息后短端利率下行、长端利率上行,长期利率下行趋势不变,当前收益率蕴含20 - 30bp降息空间 [5][21] 行业 AI+汽车智能化系列之十一——以地平线为例,探究第三方智驾供应商核心竞争力 - 看好头部第三方智驾供应商突破,或成二三线车企智驾平权最优方案,潜在市场份额约为全部新车销量50% [6][22] - 本轮智能化中智驾平权是主线、系统降本是暗线,城市级别NOA智驾平权加速,基于国产芯片的智驾方案或为成本最优解 [6][22] - 国产芯片供应商在产品性能、量产验证、客户获取维度比肩英伟达 [6][22] - 第三方芯片供应商先发重要,7nm智驾芯片出货150万片时成本与采购成熟方案打平,“BEV + Transformer”算法使智驾供应商更易跟上技术 [6][22] 建筑材料行业深度报告:居住产业链2025Q1公募基金持仓仍处低位,建筑、建材低配比例缩小 - 居住产业链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占A股比2.03%,环比降0.11pct,超配比例-1.94%,环比升0.16pct,地产、建筑、建材行业持仓均处10年低位,建筑、建材低配比例缩小 [8][23][25] - 居住产业链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占流通盘比0.87%,环比降0.05pct,轻工、家电行业持仓占比环比下降 [8][25] - 建筑、建材行业持仓集中度提升,本季度居住产业链91支股票获重仓,环比减8支 [25] - 本季度居住产业链公募基金重仓持仓总市值前五为保利发展、海螺水泥、中国建筑、鸿路钢构、三棵树 [25] - 按基金重仓持股占流通盘比,滨江集团、三棵树等加仓幅度前五,瑞尔特、志特新材等减仓幅度前五 [25] 房地产行业点评报告:三部委发布会点评: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货币政策支持行业止跌回稳 - 5月7日央行降准、降息、下调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和公积金贷款利率,金融监管总局将完善房地产融资制度 [26][27] - 公积金贷款利率下调有助于解决行业核心堵点,有望带动商业贷款利率下调且幅度或超LPR下调幅度 [27] - 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扩围增效,支持住宅建设交付,后续政策落地执行情况值得期待 [27] - 看好布局核心城市、土地储备充裕的开发房企和经营稳健的物业管理公司,推荐华润置地等,建议关注绿城中国等 [9][27] 通用自动化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总结:通用设备需求筑底静待复苏,挖掘机器人&FA自动化等α机会 - 工业自动化2025Q1需求和业绩改善,推荐工业FA板块,怡合达业绩重回增长区间 [28] - 注塑机行业头部集中,国内市场成熟,海外市场可拓展空间大 [28] - 机床刀具行业看好国产化和出海进程,短期受益于制造业复苏,中长期受益于新品放量和海外市场开拓 [29] - 人形机器人行业发展黄金期,关注灵巧手和轻量化环节 [29] - 投资建议包括人形机器人和通用自动化相关标的 [10][29] 食品饮料行业深度报告:大众品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总结:需求筑底,细分突围 - 乳制品板块盈利向好,上游出清,推荐伊利股份等,建议关注新乳业等 [11][30][31] - 调味品行业需求疲软,成本红利显著,推荐海天味业,关注中炬高新等 [11][30] - 软饮料收入增速放缓,推荐东鹏饮料等,建议关注农夫山泉 [11][31] - 保健品表现分化,建议关注H&H控股等 [11][31] - 港股餐饮建议关注海底捞等 [11][31] 推荐个股及其他点评 锦江酒店(600754):2024年报及2025一季报点评:业绩持续承压,关注整合改革效果 - 锦江酒店2024年和2025Q1业绩承压,系行业需求走弱、直营店和海外亏损影响 [32][33] - 境内有限服务扣非净利同降20%,餐饮业务营收和利润下降 [33] - 2024年净开968家店,25Q1净开97家,大陆门店和房量增长,Q1大陆有限服务RevPAR同降5% [33] - 2025年计划新开1300家店,收回少数股东权益增厚利润,预计营收同增2% - 7% [33] - 基于RevPAR表现下调盈利预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3/12.6/14.4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2][33] 福达股份(603166):曲轴龙头,新能源+机器人打开全新增长曲线 - 福达股份是曲轴龙头,2022年切入新能源赛道,2024年开发机器人减速器产品 [13]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24.34/30.19/33.94亿元,归母净利润3.01/3.85/4.60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 百普赛斯(301080):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24Q4拐点已过,营收利润逐季同环比提升 - 2024年营收6.45亿元,归母净利润1.24亿元,24Q4和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 [13] - 剔除新冠影响后2024年营收6.2亿元,国内和国外营收均增长,毛利率稳定在90%以上 [13] - 24年利润下滑因加强海外布局、加大研发投入和汇兑收益减少,25Q1规模效应显现,期间费用率下降 [13][14] 宏景科技(301396):2025年一季报点评:算力租赁业绩亮眼,算力新秀正当时 - 国内算力租赁需求刚起步,2025年中报或有更多公司体现业绩,H20被禁使需求转向算力租赁和国产算力卡 [15] - 宏景科技是算力租赁头部公司,2025Q1算力租赁业务助业绩反转,上调2025 - 2026年归母净利润预期,预计2027年为4.12亿元,维持“买入”评级 [15] 飞龙股份(002536):新能源热管理细分龙头,非车业务进入爆发期 - 飞龙股份深耕汽零,形成多元产品矩阵,2024年和2025Q1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 [15] - 机械水泵、排气歧管、涡壳三大产品基本盘稳固,受益于混动车型放量 [15] - 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54.47/62.68/69.42亿元,归母净利润4.55/6.31/7.89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5]
福达股份(603166):曲轴龙头,新能源+机器人打开全新增长曲线
东吴证券· 2025-05-07 22:3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8][8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福达股份作为曲轴龙头,新能源+机器人业务打开全新增长曲线,混动放量带来曲轴需求上行,新能源齿轮拓宽成长空间,深度布局机器人赛道带来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5 - 2027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增长,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曲轴龙头发力新能源,机器人打开全新成长曲线 - 公司前身可追溯至1995年,历经多次发展于2014年上市,2022年进军新能源,2024年布局机器人业务,新能源+机器人初现成果 [13] - 公司股权结构清晰稳定,第一大股东为福达控股集团,实际控制人为黎福超,前十大股东中有四位为其子女,构成一致行动人 [16] - 2024年9月发布股权激励计划,向53名激励对象授予800万股限制性股票,业绩考核与扣非净利和新能源电驱齿轮营收挂钩 [17] - 公司产品矩阵丰富,主力产品为曲轴,拥有先进生产线和领先技术,发展高精密齿轮是未来重点 [20][22] - 2022年公司业绩触底反弹,2023 - 2024年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增长,2025Q1受益于混动车型和新客户,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增 [24] - 2024年部分子公司营收和净利润情况:桂林福达曲轴9.43亿元、0.94亿元;桂林福达重工锻造7.88亿元、0.91亿元;桂林福达齿轮0.89亿元、0.06亿元;桂林福达阿尔芬大型曲轴1.12亿元、0.07亿元 [26] - 2024年曲轴为主要营收来源,收入达10.36亿元,占比62.9%,曲轴和精密锻件销量增长,且处于满产状态 [28][33] - 公司盈利能力持续回升,2024 - 2025Q1毛利率和净利率提升,费用管控效果显著,研发投入增加且费用率逐年走低 [35] 混动车型放量重塑曲轴格局,公司乘用车曲轴高速成长 - 曲轴是内燃机核心零部件,作用是将气体压力转变为旋转动力,分为锻钢和球墨铸铁曲轴,汽车柴油发动机多采用锻钢曲轴 [42] - 曲轴精度和工艺要求高,带来技术及资金壁垒,行业玩家多但头部集中趋势明显,福达股份为市场龙头 [47][50] - 近年来混动车型爆发,带动曲轴需求上行,2024年插混车型销量达514.1万辆,渗透率40%,曲轴市场仍有挖掘空间 [51] - 2024年公司曲轴产能满产,募投新建生产线预计25年5月投产,总产能将超300万根,同时推进产线搬迁和新产品开发 [54] - 公司曲轴ASP走低,毛利率领先,与混动头部车企深度绑定,曲轴业务未来可期 [58][60] 新能源齿轮逐步放量,拓宽公司成长空间 - 齿轮是机械系统关键基础部件,具有多种优点,被广泛应用,新能源电驱齿轮是电驱系统核心传动部件 [61][64] - 齿轮性能指标包括精度和强度,加工制造关键在于工艺设定,电动化对齿轮性能与精度提出更高要求,双电机带来量价齐升机遇 [62][67] - 预计2026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齿轮市场空间将达223.1亿元 [69] - 公司2022年成立新能源电驱科技分公司,项目2024年7月投产,确保现有客户供货,力争拓展新客户和项目 [71][72] - 公司将股权激励与新能源电驱齿轮收入挂钩,目标2024 - 2026年收入分别达0.25亿元、1.6亿元、3亿元 [73] 客户+技术协同,公司加速入局机器人 - 公司入局人形机器人有客户和技术协同优势,主业客户和机器人客户协同性强,精密齿轮等产品、设备和工艺与机器人有协同性 [74] - 减速器是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可提高运动精度、增大扭矩、优化动态响应与稳定性 [76] - 公司开发机器人行星减速器产品,2024年7月完成样件,11月通过台架试验,推进搭载验证;3月获长坂(扬州)机器人科技35%股权,计划设立合资公司 [77][80]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曲轴业务增速分别为57.53%、24.02%、13.64%,毛利率分别为30.55%、30.86%、31.17% [81] - 预计2025 - 2027年曲轴毛坯业务增速分别为43.30%、22.48%、11.29%,毛利率分别为21.77%、21.98%、22.20% [81] - 预计2025 - 2027年离合器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为 - 5.00%、 - 5.00%、 - 5.00%,毛利率分别为17.00%、17.00%、17.00% [81] - 预计2025 - 2027年齿轮业务营收增速分别为126.74%、67.11%、20.00%,毛利率分别为18%、18%、18% [82] - 预计2025 - 2027年螺栓业务营收同比分别为 - 5.00%、 - 5.00%、 - 5.00%,毛利率分别为8.00%、8.00%、8.00% [82]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实现营收24.34/30.19/33.94亿元,归母净利润3.01/3.85/4.60亿元,EPS分别为0.47/0.60/0.71元/股,当前市值对应2025 - 2027年PE为38/30/25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6][89]
福达股份深耕新能源汽车零部件研发——超前布局高端智能制造
经济日报· 2025-05-06 06:00
公司概况 - 公司是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发动机曲轴领域的领军企业,深耕汽车核心零部件研发与制造20多年 [2] - 公司通过技术创新、智能制造转型与新能源产业链深度布局,实现产业国际化、管理数智化、产品新能源化 [2] - 公司成立于1995年,现有研发人员300多人,占企业总人数的13%,近10年累计研发投入近8亿元 [4] 技术创新 - 公司自主研发的"轻量化曲轴疲劳强度提升技术"成功将曲轴疲劳强度提高10%以上 [3] - 针对新能源混动曲轴的高精度需求,开发全自动圆角滚压与淬火强化工艺,使产品寿命提升30% [3] - 公司拥有国家级CNAS实验室、国家和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等平台,取得10多项核心技术和300多项专利 [4] - 正在推进"复合圆角加工技术及疲劳性能研究"等项目,以提升曲轴产品性能和国际竞争力 [4] 智能制造 - 公司引入5G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智能制造技术,应用多种机器人和智能设备,实现全流程数字化管控 [6] - 2024年新建产线节拍效率提升80%,产线投入成本降低30%以上 [6] - "新能源汽车混合动力曲轴智能制造项目"投产后将实现年产180万件曲轴的生产能力 [6] - "年新增5万吨高精密锻件项目"帮助提升产能,构建稳定供应链 [7] - "曲轴数字化锻造车间系统"被列为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7] 新能源布局 - 2018年公司全面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2022年投资建设新能源电驱齿轮项目 [8] - 公司掌握新能源汽车两个关键动力部件:混动汽车曲轴与纯电动汽车、混动汽车电驱动齿轮 [8]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进入机器人减速器赛道,加速布局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业务 [8] 国际化发展 - 公司国际客户已遍布美国、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 [9] - 未来将伴随中国整车"出海"的脚步,向海外布局 [9]
福达股份20250427
2025-04-27 23:11
纪要涉及的公司 福达股份、福达二分公司、福达阿尔芬合资公司、长青科技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业绩表现**: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约4.7亿元,扣非净利润6551万元,同比增长112%,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约1.98亿元,同比增幅339%,一季度业绩亮眼且高于汽车行业淡季水平,主要得益于产能扩张和商用车业务好转[2][3] - **业务优化**:出售福达二分公司股权,旨在优化业务结构,聚焦智能网联汽车、新能源汽车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等战略业务,制定了乘用车曲轴、新能源电驱动齿轮和机器人零部件三条战略曲线[2][4][5] - **机器人业务进展**:自主研发行星减速器已完成研发,2025年开始接单出货,面向外骨骼和医疗康养机器人领域;投资长青科技并计划控股,合资生产行星滚柱丝杠,已获国内主流执行器客户采购订单[2][6] - **财务影响**:出售福达二分公司股权预计为2025年利润带来正向影响,交易总额9600万元分两期转让,预计产生超1000万资产负债表溢价和9000多万利润表收益,具体确认节奏取决于合同执行情况[2][7] - **盈利能力**: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达27.1%,销售净利率约14%,盈利能力强劲,归功于产能扩张后生产效率提升和商用车业务改善,产能利用率接近满负荷运转,成本和品质优势显著,客户希望增加订单份额[2][8] - **产能情况**:截至2025年4月底,年化产能达330多万套,预计年底增至420万套左右,新增产能用于满足现有客户需求和拓展市场份额,尤其在混动车型领域,具备快速切换不同客户型号的能力[4][9] - **出口业务**:乘用车曲轴已开始批量出口欧洲市场,2025年出口量预计大幅提升,积极规划海外产能布局,出售部分业务回收资源为海外扩张提供主动性[4][14]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福达阿尔芬合资公司**:去年刚刚实现盈亏平衡,全年盈利约700万元,对公司业绩弹性贡献有限[11] - **业务布局考量**:聚焦主业,因队伍精力和资源有限,且中国制造业竞争激烈,多条战线布局会遇瓶颈,梳理现有业务,将可复用客户渠道业务转型,无法复用的逐步清理或变现[11] - **机器人市场竞争**:人体机器人行业处于早期阶段,技术持续迭代,机加工行业核心竞争力来自成本和品质优势,福达股份在设备端能力强,具备综合竞争力[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