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源苹果
搜索文档
泸州+凉山 探索立体帮扶新机制 是互融,也是共享
四川日报· 2025-10-27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泸州市江阳区与龙马潭区结对帮扶工作队在凉山州盐源县与普格县开展立体帮扶 聚焦产业、教育与民生领域以推动当地发展 [5] 产业帮扶 - 盐源县苹果种植面积超42万亩 当地唯一纸箱生产企业绿色启航科技有限公司为应对苹果外销包装需求 已完成700万个纸箱订单 总订单量为1000万个 [7] - 江阳区投入资金155万元并携手企业援建 为绿色启航科技添置模切机、覆膜机及瓦楞纸板生产线以提升包装箱产能 [7] - 普格县螺髻山乌骨鸡科研选育基地去年发放22万羽鸡苗 其中10万羽成鸡销往外地市场 为当地村民带来400万元收入 [8] - 帮扶工作队在普格县特口村投入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帮扶资金36.95万元 发展近百亩蔬菜种植产业 实现一年三季种植 [12] 教育帮扶 - 江阳区自2020年起派遣11名支教教师在盐源县民族中学组建"泸州班" 在2024年全国高考统考中包揽该校文科本地应届生前三名 [9] - 龙马潭区援建普格县荞窝镇城西村幼儿园 投入帮扶资金1300万元 总建筑面积3200余平方米 设有4个教学班 [9] 民生帮扶 - 江阳区结对帮扶工作队投入66万元实施盐源县梅雨镇虾耙沟村安全饮水工程项目 新建200立方米清水池和20立方米取水池各1口 铺设管道60多公里 解决3300多名村民饮水困难 [11] - 项目使村民生活条件改善 包括建设淋浴房、使用抽水马桶和全自动洗衣机 [11]
助力乡村产业更有韧性、农文旅融合更富活力 浙川牵手 给四川乡间带来了什么?
四川日报· 2025-10-16 07:58
浙川东西部协作模式与成效 - 通过“公司+合作社+基地”运营模式,企业每年向当地村民发放工资上百万元,村民获得土地租金和就地务工收入 [2] - 企业在柏垭镇建成5000多亩油橄榄种植基地,年产值即将突破4000万元,实现企业与地方的共赢 [3] - 5年来,浙川两地通过农产品品牌打造、农业园区建设和乡村资源开发等举措,共同推动四川农业现代化与产业链延伸 [3] 就业促进与技能培训 - 振兴工坊项目已累计投入资金4.6亿元,落地173个项目,预估年产值12.8亿元,带动近2万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助力人均每月增收超2000元 [5] - “蓝鹰工程”在四川省68个县(市、区)推广,今年新增校校结对67对、校企结对88家,培养学生2641人,毕业生就业起薪均超6000元/月 [6] - 依托“天府建筑工”“川菜大师傅”等劳务品牌,累计培育建筑工匠超1万人,带动近百万人就业,创造千亿元级劳务收入 [6] - 今年1至7月,浙江帮助四川实现转移就业5.18万人、省内就近就业0.9万人 [7] 农产品品牌化与市场拓展 - 通过品牌化、市场化管理及共建产业园区,推动金阳青花椒、盐源苹果等凉山州农产品品牌走向全国,例如果园亩产值从不到1万元提升至超20万元 [9][10] - 川西“高山蔬菜”、川南“精品水果”等特色品牌已名声大噪,浙江企业参与共建现代农业产业园区,推动产业从单一走向多元、从生产向全链条发展 [10] - 依托东西部协作,四川推动“川字号”农产品与浙江市场、全国市场深度融合,例如举办茶叶评选、斗茶大赛等茶旅活动 [10] 农文旅融合发展 - 学习浙江德清、开化、缙云等地经验,四川集中发布10条特色旅游线路,并优选41条乡村漫游路线,助力18个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和革命老区县资源融合 [11] - 创新推出“红原大草原雅克音乐季+永嘉楠溪江雅克音乐季”双品牌模式,近五年累计举办相关活动30余场,每年设立不少于200万元文化交流专项资金 [12] - 对25个特色乡村、65个特色点位进行包装推介,打造人文美景体验、美食品鉴、非遗民俗休闲等沉浸式业态 [12]
凉山强“粮”技 粮仓添新粮
四川日报· 2025-10-14 14:45
粮食生产 - 小春粮食播种面积133.7万亩,总产量32.26万吨,较去年增产6400吨,增长逾2% [2][5] - 大春粮食播栽面积606万亩,其中水稻81.5万亩、玉米290万亩、马铃薯196.2万亩 [2][5] - 通过政策扶持、科技赋能、项目带动三项举措推动粮食产能稳步提升 [4] - 西昌市水稻单产有望突破750公斤,德昌县“螺髻香2号”水稻平均亩产597.19公斤,会理市杂交粳稻品种“滇禾优615”亩产达816公斤 [4] - 木里县马铃薯新品种“川凉芋17”和“云薯702”实测亩产分别达到3888.5公斤与4498.8公斤,创下历史新高 [5] 水果产业 - 全州水果种植面积约160万亩,2024年产量达到269万吨 [7] - 会理石榴种植面积40万亩,年产量80万吨,年综合产值超70亿元 [2][7] - 盐源苹果种植总面积43.2万亩,预计年产量75万吨,年综合产值40亿元 [2][7] - 产业坚持错位布局、错时安排、错季应市的发展策略,推动“一村一品”“一镇一特”“一县一业” [7] - 盐源县推广苹果矮砧密植技术,计划5年内完成改造和新植矮化种植苹果面积8万亩 [8] 农业体系与基础设施 - 已建成16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形成“5+2+2+N”农业产业发展体系 [3] - 构建“1个省四星级、2个省三星级、8个州级、2个县级”梯次集群式现代农业产业发展矩阵 [3] - 会理市探索石榴文化与红色文化、古城文化、旅居康养的深度融合,推动“榴园变花园、产区变景区” [7]
“川超”同日赛五场 场内巴巴掌拍得手麻 场外福利接得手软
四川日报· 2025-10-03 09:30
赛事活动与文旅消费联动 - 四川省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川超)于10月2日举行5场比赛,包括南充对阵广安、达州对阵成都、遂宁对阵巴中、凉山对阵眉山、乐山对阵攀枝花 [1] - 乐山主场对阵攀枝花期间,攀枝花市东区将1万个芒果运至乐山,并在乐山大佛等景点开展持续2天的文旅推广活动,活动包括发放芒果福袋及300张景区门票 [1] - 遂宁主场对阵巴中期间,遂宁295家餐饮住宿企业推出打折让利活动,足球嘉年华现场有76家遂宁特色商家布展,并提供观音湖游船、沱牌舍得文化旅游区等免票优惠 [1] 地方特色产品与餐饮促销 - 凉山州西昌市在凉山民族体育场设立农文商市集,设有30个展位展示销售凉山苦荞、会理石榴、会东松露、盐源苹果等特色农产品 [2] - 凉山州推出“川超”赛事+美食优惠模式,持赛事相关证件在指定餐饮商家消费可享受专属优惠 [2] - 南充主场每个比赛日有30余家本地特色美食、老字号和非遗产品进行展示展销,并同步发放总额达125万元的零售消费券 [2] 酒店住宿与综合服务支持 - 达州市商务部门整合首批45家推荐酒店提供房费8折至8.5折优惠及增值服务,并组织50家重点餐饮企业推出“球迷套餐”及满减折扣等优惠 [2]
“苹”安喜乐普惠行 枝繁果硕产业兴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13 17:39
工商银行普惠金融业务发展 - 工商银行持续加大普惠金融供给并创新产品与服务以支持苹果产业发展[1] - 通过"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了解农业企业融资需求[1][2] - 为苹果产业链各环节提供定制化融资解决方案[1][2][3] 陕西铜川苹果种苗产业支持 - 工商银行铜川分行为农业科技公司提供超300万元"经营快贷"支持种苗产能扩张[1] - 企业拥有无融合生殖苹果砧木"青砧"系列等50余项知识产权[1] - 资金用于标准化生产和信息化管理实现种苗规模化繁育[1] 四川凉山苹果种植金融支持 - 工商银行凉山金阳支行为果农量身打造"苹果贷"特色产品[2] - 驱车480多公里上门为盐源县果农提供金融服务[2] - 向种植大户发放近50万元贷款解决化肥采购和人工雇佣需求[2] 山东沂源苹果仓储与销售支持 - 工商银行淄博沂源支行发放近300万元"仓单e贷"支持苹果贸易企业[3] - 贷款用于收购苹果和支付5000吨冷库的仓储费用[3] - 企业辐射周边800多户种植户并集中销售"沂源红"苹果[3] 地区苹果产业发展特色 - 陕西铜川重点发展耐干旱瘠薄的"青砧"系列苹果种苗培育[1] - 四川盐源凭借2300-2800米高海拔地理优势生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2] - 山东沂源以色泽鲜艳清脆香甜的"沂源红"苹果闻名[2][3]
出崖记:从藤梯到钢梯再到楼梯 悬崖村搬出新天地
中国青年报· 2025-07-24 23:14
悬崖村搬迁与生活变迁 - 2020年5月12日悬崖村村民搬迁至昭觉县城安置点 标志着生活方式的根本转变 [1] - 搬迁后形成15分钟生活圈 包含学校、医务室、彝绣工坊等基础设施 [5] - 村民居住条件从茅草房升级为三室两厅楼房 住房安全得到保障 [8] 教育水平提升 - 教师队伍从初中毕业生升级为大学生和研究生 教育质量显著提高 [5] - 家长教育意识增强 出现未达学龄即咨询入学的情况 [5] - 产生悬崖村第二位大学生莫色格服 毕业后返乡投身乡村振兴 [1][11] 就业与收入结构 - 村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包含商铺经营(6000-9000元/月)、网络带货、公益性岗位等 [6][8] - 彝绣产业形成规模 1729名绣娘人均增收2500元 自有品牌年订单达330万元 [9] - 服装加工产业提供就业 零工月收入可达2000多元 [9] - 恒驰服饰二期将新增200余岗位 东西部协作资金6000万元支持15个项目 [11] 产业发展与转型 - 农产品电商发展迅速 抖音账号粉丝超40万 带动山核桃、蜂蜜等特产销售 [6] - 农文旅融合初见成效 悬崖村开发酒店民宿等旅游设施 [11] - 保留山地农业 5亩脐橙年收入约3万元 结合保安工作形成复合收入 [9] 基础设施改善 - 交通条件从藤梯升级为钢梯 最终实现彻底下山搬迁 [1][2] - 社区管理专业化 设立楼栋长负责数据收集、政策宣传等工作 [2] - 医疗条件改善 改变过去生病只能苦熬的状况 [5]
皎平渡口话变迁
新华社· 2025-05-03 21:05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 皎平渡已建成一座长约600米的大桥连接四川会理和云南禄劝,取代了1991年通车的旧桥 [2] - 2022年12月30日德会高速通车,结束会理不通高速公路的历史 [3] - 2024年4月28日金口河至西昌高速公路开工,将结束甘洛、越西、喜德三县不通高速历史 [4] - 西香高速作为交通强国"十四五"重点项目,建成后将结束盐源县不通高速历史 [5] - 凉山州预计到2028年实现"县县通高速" [4] 特色农业与乡村振兴 - 会理市以石榴种植为核心产业,其石榴获"中国驰名商标"和"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 [3] - 凉山州建成种植业基地4251个,带动102.35万人发展特色产业,实现产值193.04亿元 [3] - 皎平渡村发展流水养鱼项目并规划更多停车位以服务游客 [1] 红色旅游与文旅融合 - 2024年春节期间皎平渡接待游客超4万人次,部分摊位日销售额达数千元 [5] - 近三年会理市红色旅游人数及收入增长均超30% [5] - 当地复刻渡江木船并建设红色文化研习小院,推进红色村庄建设 [1][6] 区域经济发展 - 凉山州2024年接待游客6208.39万人次(同比+26.7%),旅游收入651.75亿元(同比+20.08%) [5] - 交通改善后村民出行时间从步行2小时缩短至车程20多分钟,促进跨省旅游活动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