票根
搜索文档
一张票根,激发更多消费可能
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5-09-18 06:22
胡江涛摄(人民视觉) "一张票玩转一座城"。看似不起眼的票根,正成为城市流量的新入口。 与过去使用一次随即失效不同,城市的东道主们正赋予小小票根越来越大的价值:在上海,一张展览票 串联起南京路商圈的百亿元消费;在江苏,一场苏超比赛门票延展出一次次跨城微度假;在河南洛阳, 一张火车票即可打开古城游览的数种优惠方式……在更多城市,票根还随着一场场演唱会、马拉松、艺 术展"漫游"商圈景区,激起消费的圈圈涟漪。 一张票根,可以"乘"出多少消费可能? "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串联起"吃、住、行、游、购、娱",成为探索城市的"邀请券" "等等,看完演出的票根先别丢。" 随着演出游、赛事游走热,越来越多消费者开始发现手中这张票根的"含金量"。享餐饮折扣、门票优 惠、活动礼遇……过去一次性体验的凭证,正成为多元城市体验的"通关卡"。 今年夏季,江西省赣州市推动消费场景创新,借助系列赛 事活动打造"票根经济",吸引八方游客前来旅游观光,带 动消费市场持续火热。图为赣州市章贡区江南宋城历史文 化街区。 不久前,在江苏南通森林野生动物园,南通"苏超"球迷专 属夜公园免费畅玩吸引了众多"苏超"球迷。凡持有江苏城 市足球联赛任意 ...
时评:“小票根”充分释放消费“大能量”
搜狐财经· 2025-08-22 13:08
票根经济的核心概念与模式 - 票根经济指消费者凭借演出、展览、赛事、出行等票务凭证,在后续消费场景中获得折扣或积分兑换等权益,从而刺激更多消费行为并延伸消费链条的新兴经济模式 [3] - 该模式将单一消费行为转化为更长的消费链条,串联起吃、住、行、游、娱、购等多元消费场景,带动形成消费增长新亮点 [1] - 其本质是联动消费,即以票根为纽带串联不同消费领域,实现对消费倾向较高群体的精准锁定 [4] 票根经济对消费市场的影响 - 票根经济推动消费从“单一购买”向“链式体验”转变,提升消费欲望,有效释放市场活力 [3] - 该模式能显著提升复购率与购买量,为商家带来长期收益并提升口碑和用户黏性,尽管短期内单客利润可能被摊薄 [3] - 票根经济是对消费者多元多样需求的深度满足,通过创造新的消费增长点来撬动大消费 [4] 地方政府与企业的实践案例 - 江苏南京推出“1+3”连环消费优惠模式,球迷购买球票后可获得盐水鸭折扣券、商场代金券和酒店入住礼包三重福利 [4] - 浙江绍兴市上虞区在“浙BA”赛事期间,景区实施门票免费政策,餐饮、民宿、景点等推出系列优惠活动 [4] - 重庆市总工会联动四川开展“百万职工游巴蜀”工会文旅活动,整合川渝两地资源,鼓励工会组织为职工购买价值200元的工会文旅年票,职工凭票可省去重庆境内90%以上景区、剧场的门票 [5] 票根经济的运作机制与未来方向 - 该模式要求对市场资源进行高效整合,通过数字化手段打通票根数据与消费场景,以沉浸式体验等形式重塑消费方式,实现消费提质升级 [5] - 票根经济通过推动不同领域消费资源互通互联,实现从单打独斗到协同作战、从区隔分明到资源共享的跨场景融合消费 [4][5] - 行业需持续打造优质内容,以更高水平的演出和更有吸引力的赛事等,让票根经济更可持续,释放更大消费能量 [5]
消费时评 | 票根让单一消费产生乘数效应
搜狐财经· 2025-06-12 10:01
票根经济模式创新 - 票根从单一消费凭证升级为跨场景消费串联工具 通过联动文旅 交通 商业场景将一次消费延伸为消费链[1] - 票根引流具备精准性优势 针对票根消费关联场景促进二次消费 消费概率显著高于传统促销方式[1] - 同类票根消费者共性特征明显 可通过票根实现精准用户画像 引导同类消费群体延伸消费行为[2] 票根经济实践案例 - 上海博物馆"金字塔之巅"特展期间 凭票根享购物餐饮优惠 带动城市综合消费比例达1:30 创百亿级消费规模[2] - 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 凭票根可解锁30多个商圈及1100多个商户优惠 吸引客流7666万人次 带动消费251.7亿元[2] - 具体应用场景包括景区门票联动周边餐厅折扣 纪念品商店专属优惠以及免费专线巴士等跨场景消费激励[2] 行业应用前景 - 票根经济模式为消费领域创新提供新思路 当前主要应用于文旅市场但具备向其他消费领域拓展的潜力[3] - 该模式通过精准引流和场景串联将单次消费转化为持续消费动力 为消费市场注入新增长动能[3] - 在拉动消费提振经济背景下 票根经济作为创新路径对行业具有重要借鉴意义[3]
“票根宠粉”花样上新 “跨界优惠凭证”释放更多消费新增长点
央视网· 2025-06-09 06:41
票根经济兴起 - 票根从消费凭证升级为优惠凭证,串联文旅消费场景并激发二次消费[1] - 电影票、演出票、火车票、飞机票等票根成为消费者"薅羊毛"工具[2] - 根据去哪儿旅行统计,一张门票平均带动1.5-2倍门票价格的二次消费,高铁机票带动40%持票用户增加旅游消费[12] 电影票的多重功能 - 上海虹口将影院与48家周边店铺联合推出"一票回本"套餐[4] - 长春推出"影视剧之旅精品线路"串联多个景点,拓展银幕故事体验[5] - 四川九龙山、理塘等景区凭电影票可免费游览[6] - 电影票打通吃住行游玩购娱,成为跨界优惠凭证[7] 其他票根的联动效应 - 北京簋街音乐节专属套餐使店铺营业额提升15%[8] - 江西机场机票联动优惠使航班客座率提升3%,合作商家客流量和营收增长超20%[9] - 河南洛阳推出《洛书寻迹手册》包含50多张专享券,总优惠超千元[10] 票根经济的成功因素 - 真实惠是关键,多地优惠力度达对折[13] - 各地文旅持续创新,探索"一票玩转一城"模式[14] - 票根从入场券升级为流量支点,推动"文旅+"业态升级[15]
小票根撬动文旅新消费
经济日报· 2025-06-08 06:01
票根经济激活消费潜力 - 票根经济通过将观演流量转化为持久消费留量与增量,演唱会门票消费对当地消费的拉动比高达1∶4.8,83%的演出观众会规划相关旅游行程 [2] - 上海浦东通过"跟着演出游浦东"主题活动,上传票根可获取文旅消费优惠,旨在延长观演人群停留时间 [1] - 截至4月底,浦东举办营业性演出8856场(次),其中万人及以上大型演出44场(次),占上海全市69.84%,吸引观众478万人次,票房收入近5亿元 [1] 票根经济的核心价值与挑战 - 票根经济折射全国消费升级需求在特定场景下的集中迸发,但面临跨行业协同长效性、用户体验流畅度、数据安全防控三重挑战 [2] - 当前活动依赖财政补贴驱动,需建立可持续利益分配机制以维持企业参与热情 [2] - 电子票根流程繁琐可能影响用户积极性,跨平台信息流转需加强隐私保护 [2] 票根经济的升级路径 - 机制上建立动态激励体系,如杭州"文旅消费积分"模式,将票根消费与城市积分挂钩以增强黏性 [3] - 技术上构建统一文旅消费数据中台,整合票务、酒店、景区平台,实现票根信息跨区域流通 [3] - 生态上将票根串联城市文化地标与商业设施,使其成为探索城市的起点而非消费终点 [3] 消费市场竞争趋势 - 未来消费竞争是生态与生态的系统较量,票根有望成为连接供需的数字纽带 [1][3] - 票根经济推动消费市场从规模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型,依赖技术与生态的完善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