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离合器分离轴承
icon
搜索文档
晓数点丨4月十大牛股出炉:联合化学逾159%涨幅问鼎榜首
第一财经· 2025-05-01 10:39
4月十大牛股中涨幅最大的为联合化学,累计涨幅159.09%;其次为国芳集团,累计涨幅117.10%。这10只股票中有3只股票涨幅超过100%。 在剔除最近半年上市的新股后,截至4月30日收盘,4月十大牛股中涨幅最大的为联合化学,累计涨幅159.09%;其次为国芳集团,累计涨幅117.10%。 这10只股票中有3只股票涨幅超过100%。 | 股票名称 | 月度涨幅 | | --- | --- | | 联合化学 | 159.09% | | 国芳集团 | 117.10% | | 红宝丽 | 104.27% | | ST宇顺 | 88.49% | | 中旗新材 | 85.72% | | 林泰新材 | 84.94% | | 万辰集团 | 82.79% | | 安记食品 | 76.69% | | 乐山电力 | 71.69% | | 雷迪克 | 70.20% | | 能 加强 | 敬 | NO.1 联合化学 159.09% 染料概念股联合化学4月有2个交易日录得20%涨停。对于股价的异常波动,联合化学公告表示,公司近期经营情况正常,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 变化,不存在应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项。4月27日,联合化学公告显示 ...
雷迪克(300652):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精密制造基因赋能,人形机器人丝杠新锐
开源证券· 2025-04-30 17:09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汽车轴承核心供应商,从后装 AM 拓展至前装 OEM 市场,主业迎来增长拐点,通过收购丝杠企业、设立机器人子公司等方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轴承优质供应商,拓展 OEM 主业迎拐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深耕汽车轴承配件领域二十余年,早期聚焦 AM 售后市场,2017 年后拓展 OEM 整机市场颇具成效,2025 年拟收购誊展精密部分股权、成立机器人子公司,开拓多元化发展时代 [16]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轮毂轴承、轮毂轴承单元等,待收购誊展精密后有望导入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产品 [17][20] - 公司在汽车轴承领域积累了海内外售后(AM)与前装(OEM)市场的优质客户资源,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利于经营决策 [24][25] -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为 OEM 和 AM 市场,公司早年因产能限制布局 AM 市场,2017 年上市后拓展至 OEM 市场,布局新产能后相继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OEM 市场销量持续提升 [28][29][32] - 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 +14%,归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随着 OEM 市场布局取得成效,有望迎来业绩增长拐点,毛利率长期维持在 30%以上,费控水平良好 [33][35] 轴承与丝杠生产工艺相通,轴承厂商转向丝杠生产具备先天优势 - 国内厂商切入高端丝杠市场面临成熟工艺、设备储备与高质量原材料三大壁垒 [40] - 轴承和丝杠的工艺流程高度类似,部分生产设备可共用,轴承企业在原材料选取和加工工艺上具有丰富经验,具备生产丝杠的先天优势 [52][53][54] - 国内轴承企业正逐步布局丝杠,已初步具备量产能力,能够补齐工艺和设备短板、拥有优质客户资源、大规模量产和降本能力的轴承厂有望脱颖而出 [57][59] - 雷迪克已掌握多类轴承核心工艺,拟收购誊展精密补齐精度短板,有自主配置精密产线能力,共享优质客户资源,产能充沛且持续扩张,在切入丝杠赛道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60][62][63] 整合产业链丝杠资源,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拟收购誊展精密进军丝杠行业,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加强资源整合,誊展精密在精密自动化领域的积累与公司发展方向契合,有望助力公司拓展业务 [70][71][74] - 丝杠是人形机器人价值量最高的零部件,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单机使用多种丝杠,预计人形机器人量产百万台时,丝杠市场规模扩容 230 亿元 [75][79] - 线控底盘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使用滚珠丝杠,线控底盘相关系统渗透率提升以及行星滚柱丝杠对滚珠丝杠的替代将推动汽车用丝杠市场规模扩大,预计 2030 年国内应用于乘用车线控底盘的丝杠市场规模为 2024 年的 3.6 倍 [82][91][9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以汽车轴承为主业,AM 后装市场稳增长,OEM 前装市场有望高速增长,拟布局人形机器人和汽车丝杠业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 [94]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各业务板块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表现,整体营收同比分别增长 50.6%/38.4%/32.1%,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0.0%/24.2%/21.9%,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2025 - 2027 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4][96][99]
雷迪克:公司首次覆盖报告:精密制造基因赋能,人形机器人丝杠新锐-20250430
开源证券· 2025-04-30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6][9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汽车轴承核心供应商,主业迎来增长拐点,第二曲线机器人新业务启航,预计 2025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6] - 公司以汽车轴承为主业,下游早期聚焦 AM 后装市场,近年来发力 OEM 前装市场,拟收购丝杠企业誊展精密部分股权、成立人形机器人子公司,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蓝海赛道,形成“轴承主业 + 丝杠新业务”的业绩驱动力 [94] - 得益于主业 OEM 市场的高速扩容及人形机器人与汽车丝杠业务的增量贡献,公司业绩即将迎来拐点,预计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15/15.43/20.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0.6%/38.4%/32.1%;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0.0%/24.2%/21.9%,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2025 - 2027 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 [9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汽车轴承优质供应商,拓展 OEM 主业迎拐点 - 公司深耕汽车轴承配件领域二十余年,客户覆盖主流车企,早期布局 AM 售后市场,2017 年后拓展 OEM 整机市场颇具成效,2025 年拟收购誊展精密部分股权、成立机器人子公司,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16] - 公司产品主要包括轮毂轴承等,待收购誊展精密后,有望导入滚珠丝杠和行星滚柱丝杠产品 [17] - 公司在汽车轴承领域积累了海内外售后与前装市场的优质客户资源,股权结构高度集中,实控人技术背景出身,利于经营决策 [24][25] - 汽车零部件市场分为 OEM 和 AM 市场,公司早年因产能限制布局 AM 市场,2017 年上市后拓展至 OEM 市场,布局新产能后相继获得多家主机厂定点,OEM 市场销量持续提升 [28][29][32] - 2024 年公司营收同比 +14%,归母净利润同比基本持平,随着 OEM 市场布局取得成效,有望迎来业绩增长拐点,毛利率长期维持在 30%以上,费控水平良好,随着 OEM 市场供应量提升,各费用有望进一步摊薄,净利率有望改善 [33][35] 轴承与丝杠生产工艺相通,轴承厂商转向丝杠生产具备先天优势 - 国内厂商切入高端丝杠市场面临成熟工艺、设备储备与高质量原材料三大壁垒,先进入者凭借成熟工艺抢占高端市场份额,丝杆为重资产行业对设备储备要求高,高端检测设备保障生产良率,设备多被海外垄断,丝杠主体材料对纯度、配方和热处理工艺要求高 [40][43][50] - 轴承和丝杠工艺流程高度类似,部分生产设备可共用,轴承企业在原材料选取和加工工艺上经验丰富,具备生产丝杠的先天优势 [52][53][54] - 国内轴承企业正逐步布局丝杠,已初步具备量产能力,能够补齐工艺和设备短板、拥有优质客户资源、大规模量产和降本能力的轴承厂有望成功切入丝杠业务 [57][58][59] - 雷迪克已掌握多类轴承核心工艺,拟收购誊展精密突破精度瓶颈,具备自主配置精密产线能力,共享优质客户资源,产能充沛且持续扩张,规模量产经验丰富,在轴承企业切入丝杠赛道中具备独特竞争优势 [60][62][66] 整合产业链丝杠资源,战略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 - 公司自 2024 年开始关注丝杠产品,拟收购誊展精密 51%股权,其技术团队具备台系成熟丝杠制造经验,业务与公司发展方向契合,公司还成立浙江雷鸣机器人有限公司,有望拓展至人形机器人、车用底盘丝杠等领域 [70][71][74] - 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单机使用多种丝杠,以行星滚柱丝杠为核心的线性执行器满足其运动要求,预计人形机器人量产百万台时,丝杠市场规模扩容 230 亿元 [75][79] - 线控底盘的线控转向和线控制动系统使用滚珠丝杠,线控制动、线控转向、电子驻车系统渗透率提升以及行星滚柱丝杠对滚珠丝杠的替代将推动汽车用丝杠市场规模扩大,预计 2030 年国内应用于乘用车线控底盘的丝杠市场规模为 2024 年的 3.6 倍 [82][84][9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公司汽车轴承主业中,AM 后装市场稳健增长,OEM 前装市场获多家头部车企定点,订单量产在即,驱动主业加速增长;丝杠业务依托优质客户资源和产能储备,通过内部研发与外延并购补齐短板,有望打开增长空间 [94][97] - 预计 2025 - 2027 年轮毂单元、轮毂轴承业务收入显著提升,圆锥轴承、分离轴承、其他业务稳定增长,公司 2025 - 2027 年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 11.15/15.43/20.39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50.6%/38.4%/32.1%;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56/1.94/2.37 亿元,同比分别增长 30.0%/24.2%/21.9%,当前市值对应 PE 为 48.6/39.1/32.1 倍,2025 - 2027 年估值低于可比公司平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94][96][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