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禾零舒缓系列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德镁医药冲击港股IPO,专注于皮肤治疗领域,以合作研发为主
格隆汇· 2025-05-14 18:01
公司概况 - 德镁医药近期递表港交所 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公司成立于2020年 总部位于海南省海口市 控股股东为林刚(同时为康哲药业867 HK控股股东)[2] - 公司于2021年从康哲药业分拆独立运营 专注于中国境内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业务 康哲药业保留心脑血管/消化/眼科等业务及境外皮肤领域业务[3] - 采用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双轨模式 聚焦皮肤健康领域同类首创(FIC)和同类最佳(BIC)产品开发[3] 产品管线 皮肤处方药 - 已上市3款产品: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益路取 靶向IL-23p19 银屑病维持期每年注射4次)、聚多卡醇注射液(安束喜 静脉曲张硬化治疗)、多磺酸粘多糖乳膏(喜辽妥 皮肤挫伤/静脉炎治疗)[7][8] - 4款临床阶段产品: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复色 中国NDA审评中)、MG-K10(抗IL-4Rα单抗 特应性皮炎III期完成)、Povorcitinib(JAK1抑制剂 海外III期)、CMS-D001(TYK2抑制剂 自主研发I期)[8][9] - 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8种主要皮肤疾病[3] 皮肤学级护肤品 - 禾零舒缓系列:含修护霜/修护乳等4款产品 针对特应性皮炎及敏感肌[9] - 喜辽妥-壬二酸系列:含祛痘精华霜/洁面乳等5款产品 专注痤疮护理修复[10] 行业数据 - 中国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规模2023年达764亿元 预计2023-2035年CAGR为10 6%[10] - 特应性皮炎治疗药物市场规模2024年为123亿元 预计2029年增至247亿元[10] - 行业竞争激烈:截至2025年3月 国家药监局已批准4款靶向IL/JAK的特应性皮炎药物 另有19款同类候选药处于III期或后期阶段[10] 财务表现 - 收入持续增长: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 84亿元/4 73亿元/6 18亿元 主要来自皮肤处方药及护肤品销售[12] - 尚未盈利:同期净亏损分别为5520万元/470万元/1 06亿元 主要因高销售推广及研发投入[12] - 研发投入占比高:2022-2024年研发支出2 91亿元/1 87亿元/2 65亿元 占收入比例76 0%/39 5%/42 9%[15] - 现金流:2024年经营活动现金净流出2 36亿元 截至2025年2月账面现金6 63亿元 可支撑2 8年运营[13][15] 商业化进展 - 销售网络覆盖全国超1万家医院/10万家药房及主流电商平台 商业化团队650人(占员工总数85%)[12] - 核心产品快速放量:聚多卡醇注射液2022-2024年销售额CAGR达54 2% 替瑞奇珠单抗上市1年覆盖超1400家医院[12] - 医保准入:替瑞奇珠单抗2024年纳入医保 多磺酸粘多糖乳膏2020年纳入医保[7][3]
康哲药业分拆德镁医药上市,后者连续三年亏损
新京报· 2025-04-27 21:34
公司分拆上市计划 - 康哲药业宣布将附属公司德镁医药分拆并在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分拆方式为康哲药业以实物方式向股东分派其持有的所有德镁医药股份 [1] - 分拆完成后康哲药业将不再持有德镁医药任何权益 德镁医药不再为其附属公司 [2] 德镁医药股权结构 - 康哲药业目前实益拥有德镁医药90.8%权益 [1] 德镁医药业务概况 - 德镁医药专注于国内皮肤健康业务 涵盖皮肤处方药剂和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发、生产及销售 [1] - 业务模式为研产销一体化 提供从预防到长期护理的全方位皮肤健康解决方案 [1] - 产品组合覆盖银屑病等主要皮肤病领域 拥有三款已上市皮肤处方药 [1] - 皮肤学级护肤品主打禾零舒缓系列和喜辽妥—壬二酸系列产品 [1] 德镁医药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83亿元、4.73亿元、6.18亿元 呈现逐年增长趋势 [2] - 同期净利润为-5517万元、-470.3万元和-1.06亿元 持续亏损且2024年亏损扩大 [2] - 收入增长主要来自皮肤处方药及护肤品销售额增加 [2] - 亏损原因包括新上市产品推广产生高销售开支 以及研发投入扩大产品管线 [2] 分拆上市目的 - 使德镁医药能直接从资本市场融资 支持现有业务及未来扩张 [2] - 改善德镁医药的运营及财务业绩 分拆后其可独立进行筹资活动 [2]
尚未盈利的德镁医药拟赴港IPO 康哲药业持股超9成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6 08:54
公司股权与上市计划 - 康哲药业持有德镁医药90.8%股权,剩余9.2%由两家雇员激励平台持有 [1] - 德镁医药已向联交所递交申请,拟以介绍上市方式在主板上市,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1] - 分拆后德镁医药可独立筹资,康哲药业将集中资源发展核心业务,同时提升双方业务形象与市场地位 [1] - 分拆采用"实物分派+介绍上市"方式,不涉及新股发行融资,股东以分红形式取得股份且股权不被稀释 [4]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德镁医药成立于2020年,总部位于海南海口,业务围绕皮肤处方药及皮肤学级护肤品的研产销 [2] - 产品矩阵聚焦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痤疮等高发皮肤病 [2] - 皮肤处方药领域拥有三款已上市产品、四款临床阶段或后期阶段候选产品及两款临床前候选产品 [2] - 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代表性产品包括禾零舒缓系列与喜辽妥—壬二酸产品系列 [2] - 研发采取合作研发与自主研发双管齐下模式,拥有超650名专业人士的自建商业化团队 [2] - 主要产品替瑞奇珠单抗注射液于2023年5月获批,2024年1月纳入国家医保目录 [2] 财务表现 - 近三年营收合计约15亿元(2022年3.83亿元、2023年4.73亿元、2024年6.18亿元),亏损1.6亿元(2022年-5517万元、2023年-470.3万元、2024年-1.06亿元) [2][3] - 毛利率波动较大:2022年70.1%、2023年76.9%、2024年63.5% [3] - 五大客户收入占比逐年下降:2022年74.2%、2023年64.9%、2024年61.3% [3] - 收入增长源自皮肤处方药及护肤品销售额增加及多款产品推出,亏损因高销售开支与研发开支 [5] - 皮肤处方药销售收入占比从最高97.5%降至2024年87%,护肤品收入三年快速增长(2022年946.6万元、2023年4774.4万元、2024年8027.5万元) [6] 行业趋势与战略定位 - 康哲药业2024年皮肤和医美线销售额6.7亿元(占比7.8%),同比增长18.2% [6] - 分拆后德镁医药专注中国内地皮肤健康业务,康哲药业聚焦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业务 [6] - 分拆有助于优化资产结构,德镁医药上市后将获得更高自主权,提升运营效率并抓住皮肤健康领域市场潜力 [6] - 医药行业大药企分拆热门赛道业务上市案例频发(如科伦药业、药明系、长春高新、华兰生物等) [7] - 分拆现象反映大药企对业务估值的思考与优质在研管线价值的体现 [7]
市值两百亿药企分拆!“皮肤”业务将上市……
IPO日报· 2025-04-25 18:22
分拆上市 - 康哲药业建议将旗下皮肤业务附属公司德镁医药股份分拆并在港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1] - 德镁医药已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独家保荐人为华泰国际 [2] - 分拆将以实物方式向康哲药业股东分派德镁医药股份,德镁医药以介绍方式上市 [3] 公司概况 - 康哲药业2010年9月登陆港交所主板,聚焦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业务 [6] - 公司目前市值约208亿港元(约合人民币195.31亿元) [7] - 2024年营业收入74.7亿元,同比下降6.8%;年度溢利16.1亿元,同比下滑32.3% [7] - 皮肤和医美线销售额6.7亿元,同比增长18.2%,占比7.8% [7] 德镁医药业务 - 德镁医药成立于2020年,是中国专业聚焦皮肤健康的创新型医药企业 [8] - 产品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等主要皮肤疾病 [14] - 拥有653名专业人员的商业化团队,覆盖全国超1万家医院、超10万家线下零售药店 [14]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3.84亿元、4.73亿元、6.18亿元,年复合增长率26.86% [14] - 三年累计亏损超过1.65亿元,主要因推广新产品和研发投入 [14] 市场前景 - 中国皮肤病治疗与护理市场2023年规模764亿元,预计2023-2035年复合年增长率10.6% [14] - 德镁医药在中国创新药企业中,产品覆盖的皮肤疾病适应症数量排名首位 [13] 财务表现 - 德镁医药毛利率2022-2024年分别为70.1%、76.9%、63.5% [15] - 皮肤处方药收入占比从2022年97.5%降至2024年87% [15] - 皮肤学级护肤品收入占比从2.5%增至13%,2024年毛利率74.9%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