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美泰彤
icon
搜索文档
兴证国际:维持康哲药业(00867)“买入”评级 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成为增长新驱动
智通财经网· 2025-09-16 09:28
核心观点 - 兴证国际调整康哲药业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逐年增长并维持买入评级 [1] - 公司2025年上半年业绩稳健增长 收入利润双升且派息比例达40 [2] - 独家及创新产品成为核心增长动力 皮肤健康业务表现突出 [3] - 创新药研发管线进展显著 多款产品处于商业化及审批阶段 [4] - 分拆皮肤健康业务独立上市 以释放其高速发展价值 [5]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0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8 [2] - 归母净利润9.4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3.4 [2] -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毛利率61.7 销售费用率30.3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2] - 中期股息每股0.1555元 合计派息3.76亿元人民币占净利润39.99 [2]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61亿/19.17亿/22.72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2.54/15.39/18.57 [1] 业务板块表现 - 独家及创新产品占总营业额62.1 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 [3] - 心脑血管疾病线营收22.16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0.6 [3] - 消化/自免疾病线营收14.11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4.9 [3] - 皮肤健康线(德镁医药)营收4.9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04.3 [3] - 眼科疾病线营收3.58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17.7 [3] 研发与产品进展 - 5款已获批创新药(益路取/维福瑞/美泰彤/维图可/莱芙兰)加速商业化 [4] - 3款创新药(德昔度司他片/磷酸芦可替尼乳膏/ZUNVEYL)处于中国NDA审评 [4] - 2项自研产品(CMS-D001片/CMS-D003胶囊)IND申请获批 [4] - 新增2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ZUNVEYL/MG-K10) [4] - 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丽真然)2025年7月于中国获批 [4] 战略举措 - 计划分拆子公司德镁医药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5] - 德镁医药拥有3款已上市产品(益路取/喜辽妥/安束喜)及4款临床阶段管线产品 [5] - 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已上市禾零舒缓系列与喜辽妥®壬二酸祛痘产品系列 [5]
兴证国际:维持康哲药业“买入”评级 独家产品及创新产品成为增长新驱动
智通财经· 2025-09-16 09:27
核心观点 - 兴证国际调整康哲药业2025-2027年盈利预测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61亿元 19.17亿元 22.72亿元 同比增长2.54% 15.39% 18.57% 维持买入评级 [1] 2025年上半年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40.02亿元 同比增长10.8%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营业额46.70亿元 同比增长8.9% [2] - 归母净利润9.41亿元 同比增长3.4% [2] -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 毛利率61.7% 销售费用率30.3% 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9.2% 同比提升0.8个百分点 [2] - 派发中期股息每股0.1555元 合计3.76亿元 占归母净利润39.99% [2] 产品线表现 - 独家及创新产品占总营业额比例62.1% 同比提升6.0个百分点 [3] - 心脑血管相关疾病线营收22.16亿元 同比增长0.6% [3] - 消化/自免相关疾病线营收14.11亿元 同比增长4.9% [3] - 皮肤健康线(德镁医药)营收4.98亿元 同比增长104.3% [3] - 眼科疾病线营收3.58亿元 同比增长17.7% [3] - 其他产品营收1.87亿元 [3] 创新产品进展 - 5款已获批创新药(益路取 维福瑞 美泰彤 维图可 莱芙兰)加速商业化 [4] - 3款创新药(德昔度司他片 磷酸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 ZUNVEYL)处于中国NDA审评中 [4] - 2项自研产品(CMS-D001片 CMS-D003胶囊)IND申请获批 [4] - 新增2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ZUNVEYL MG-K10) [4] - 注射用聚左旋乳酸微球填充剂(丽真然)2025年7月于中国获批 [4] 业务分拆计划 - 计划分拆子公司德镁医药于联交所主板独立上市 [5] - 德镁医药拥有三款已上市产品(益路取 喜辽妥 安束喜) [5] - 四款临床阶段管线产品(芦可替尼乳膏 MG-K10 povorcitinib CMS-D001)及多款临床前候选产品 [5] - 在皮肤学级护肤品领域上市两款系列产品(禾零舒缓系列 喜辽妥壬二酸祛痘产品系列) [5]
海通国际:维持康哲药业“优于大市”评级 目标价18.38港元
智通财经· 2025-09-11 09:24
核心财务预测调整 - 海通国际调整康哲药业2025-26E收入预期至83.3亿元和93.0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11.5%和11.6% [1] - 调整2025-26E归母净利润至16.7亿元和18.8亿元 同比分别增长3.4%和12.9% [1] - 采用DCF模型估值 基于WACC7.9%和永续增长率2.0% 对应目标价18.38港元 较原估值方法提升85% [1] 上半年业绩表现 - 上半年实现收入40亿元 同比增长11% 归母净利润9.4亿元 同比增长3% 业绩符合预期 [2] - 毛利率达72% 研发开支5.7亿元同比下降8% 研发费用率5.1%同比下降2.1个百分点 销售费用14亿元同比增长2% [2] - 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收入29亿元 同比增长21% 占总收入比例62.1% 较1H24的56.1%提升 [2][3] 分板块业务表现 - 心脑血管板块收入22亿元 同比增长0.6% [3] - 消化/自免板块收入14亿元 同比增长4.9% [3] - 皮肤健康板块收入5亿元 同比增长104% [3] - 眼科疾病板块收入3.6亿元 同比增长18% [3] - 其他产品收入1.9亿元 同比下降2.3% [3] 研发管线进展 - 3项NDA处于审评中 包括德昔度司他片 芦可替尼乳膏和ZUNVEYL [4] - 约10项中国临床推进中 包括注射用Y-3用于缺血性卒中治疗的III期临床 芦可替尼用于特异性皮炎的III期临床等 [4] - 潜力品种包括MG-K10(长效IL-4Rα) ABP-671(URAT1抑制剂) Povorcitinib(JAK1抑制剂)和CMS-D001(高选择性TYK2抑制剂) [4] 德镁医药分拆计划 - 拟于2025年4月分拆德镁医药在港交所独立上市 通过实物分派方式实现股东直接持股 [5] - 研发管线覆盖银屑病 白癜风 特应性皮炎等皮肤疾病 拥有超650名专业销售人员 覆盖超1万家医院 [5]
康哲药业(00867):1H25业绩回顾:创新产品快速放量,芦可替尼获批后未来可期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9-10 19:34
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OUTPERFORM)[2] - 目标价18.38港元,较现价14.35港元存在28%上行空间[2] 核心观点 - 公司1H25收入恢复正增长,主要受益于创新产品快速放量及集采影响出清[3][4] - 德镁医药分拆上市有望年内完成,将采用实物分派方式,股东直接持股[5] - 估值方法调整为DCF模型(WACC 7.9%,永续增长率2.0%),以更好反映德镁医药管线长期价值[7] 财务表现 - 1H25收入40亿元人民币(同比+11%),归母净利润9.4亿元(同比+3%)[3] - 主要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收入29亿元(同比+21%),占总收入比例提升至62.1%(1H24为56.1%)[4] - 毛利率72%(同比-2.4个百分点),研发费用率5.1%(同比-2.1个百分点)[3] - 分板块收入(药品销售收入口径): - 皮肤健康板块5亿元(同比+104%)[4] - 眼科疾病板块3.6亿元(同比+18%)[4] - 消化/自免板块14亿元(同比+4.9%)[4] - 心脑血管板块22亿元(同比+0.6%)[4] 研发管线进展 - 3项NDA处于审评中: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德镁医药)、ZUNVEYL[5] - 约10项中国临床推进中: - 注射用Y-3(缺血性卒中治疗)III期临床[5] - 芦可替尼(特异性皮炎)III期临床[5] - MG-K10(长效IL-4Rα)哮喘III期临床、过敏性鼻炎II期临床[5] - ABP-671(URAT1抑制剂)痛风及高尿酸血症II/III期临床[5] - 潜力品种包括Povorcitinib(JAK1抑制剂)、CMS-D001(高选择性TYK2抑制剂)[5] 分拆业务 - 德镁医药拥有超650名专业销售人员,覆盖超1万家医院[5] - 研发管线覆盖银屑病、白癜风、特应性皮炎、化脓性汗腺炎等皮肤疾病领域[5] 财务预测 - 2025E收入83.3亿元(同比+11.5%),2026E收入93.0亿元(同比+11.6%)[7] - 2025E归母净利润16.7亿元(同比+3.4%),2026E归母净利润18.8亿元(同比+12.9%)[7]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71-72%区间[10]
佳兆业健康(00876):创新产品持续增长,皮肤健康线表现突出
首创证券· 2025-08-25 20:39
投资评级 - 增持评级 [1][5] 核心观点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0.02亿元同比增长10.8% 归母净利润9.41亿元同比增长3.38% [5] - 创新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20.6% 占总营业额比例提升至62.1%(上年同期56.1%) [5] - 皮肤健康线(德镁医药)收入4.98亿元同比增长104.3% 表现突出 [5] - 拟分拆德镁医药独立上市 有助于皮肤科产品管线价值重估 [5] 财务表现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80.53亿元/94.39亿元/116.51亿元 同比增速7.8%/17.2%/23.4% [5][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85亿元/19.56亿元/24.65亿元 同比增速4.0%/16.1%/26.1% [5][6] - 当前市盈率18.12倍 市净率1.76倍 总市值327.87亿港元 [5] - 2025-2027年预测PE分别为17.7倍/15.3倍/12.1倍 [5][6] 产品管线进展 - 创新药管线持续推进:德昔度司他片NDA处于审评中 注射用Y-3完成临床III期 ABP-671处于IIb/III期 [5] - 新获葡萄糖酸苯加兰他敏肠溶片(2025年7月提交NDA)和MG-K10(哮喘III期/过敏性鼻炎II期)权益 [5] - 皮肤科产品管线包含3款已上市产品(益路取/喜辽妥/安束喜)和4款临床阶段产品 [5] - 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NDA处于审评阶段 [5] 业务亮点 - 集采品种负面影响已消除 [5] - 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肾科等领域构建完善产品矩阵 [5] - 德镁医药覆盖主流院内院外渠道 拥有专业皮肤专科销售团队 [5] - 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驱动收入企稳回升 [5]
康哲药业(0867.HK):蛰伏两年利润企稳转正 静待下半年密集催化
格隆汇· 2025-08-25 18:41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02亿元 同比增长10.83% 归母净利润9.41亿元 同比增长3.38% [1] - 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总营业额比例达62.1% 较上年同期56.1%提升6个百分点 [1] - 研发费用2.02亿元 同比大幅增长91.79% 研发费用率5.06% 同比上升2.14个百分点 [1] 费用结构与盈利能力 - 期间费用率56.75% 同比上升1.52个百分点 毛利率72.26% 同比下降2.41个百分点 [1] - 销售费用率35.59% 同比下降3.19个百分点 管理费用率15.82% 同比上升2.89个百分点 [1] - 财务费用率0.28% 同比下降0.32个百分点 [1] 业务板块表现 - 心脑血管疾病线销售额22.16亿元 同比增长0.6% 占比47.5% [1] - 消化/自免疾病线销售额14.11亿元 同比增长4.9% 占比30.2% [1] - 皮肤/医美线(德镁医药)销售额4.98亿元 同比增长104.3% 占比10.7% [1] - 眼科疾病线销售额3.58亿元 同比增长17.7% 占比7.7% [1] 研发管线进展 - 三款产品处于NDA审评阶段:德昔度司他片(CKD贫血治疗)、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ZUNVEYL(阿尔茨海默病) [2] - 两款自研创新药获IND批准:CMS-D001片(TYK2抑制剂用于银屑病及AD)、CMS-D003胶囊(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 [2] - 注射用Y-3完成缺血性卒中3期临床试验 将于下半年递交NDA申请 [3] - ABP-671(URAT1抑制剂)2b/3期临床有效推进 [3] 国际化与资本运作 - 德镁健康分拆赴港上市推进中 推广团队超650人 深度覆盖皮肤科终端 [3] - 公司完成新交所二次上市 以新加坡为中心推进新兴市场布局 [3] - 芦可替尼软膏在新加坡及中国台湾递交白癜风上市申请 特瑞普利单抗在东南亚多国递交注册申请 [3] 创新药商业化 - 累计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莱芙兰、美泰彤、维福瑞、益路取和维图可 [1]
康哲药业(00867):蛰伏两年利润企稳转正,静待下半年密集催化
华安证券· 2025-08-24 16:5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1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40.02亿元(同比+10.83%)和归母净利润9.41亿元(同比+3.38%)的双正增长 主要得益于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销售额占比提升至62.1%(上年同期56.1%) [4] - 创新研发投入大幅增加 研发费用同比+91.79%至2.02亿元 研发费用率升至5.06% [5] - 皮肤/医美线(德镁医药)销售额同比+104.3%至4.98亿元 眼科疾病线销售额同比+17.7%至3.58亿元 新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6] - 多款创新药处于NDA/IND审评阶段 包括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ZUNVEYL等 下半年催化密集 [6][7][8] - 德镁健康分拆上市推进中 国际化商业体系通过新加坡区域中心加速布局 [9] 财务表现 - 期间费用率56.75%(同比+1.52 pct) 毛利率72.26%(同比-2.41 pct) [5] - 传统业务中心脑血管线销售额22.16亿元(同比+0.6%) 消化/自免线销售额14.11亿元(同比+4.9%) [6] - 预计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83.20/94.54/110.43亿元 同比增长11%/14%/17% [10]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16.28/18.92/22.52亿元 对应估值20X/17X/15X [10] 业务进展 - 5款创新药已商业化(莱芙兰、美泰彤、维福瑞、益路取、维图可) [6] - CMS-D001片(TYK2抑制剂)获AD适应症IND批准 CMS-D003胶囊(心肌肌球蛋白抑制剂)获IND批准 [6][8] - 注射用Y-3已完成3期临床试验 ABP-671(URAT1抑制剂)推进2b/3期临床 [8] - 芦可替尼软膏在东南亚多地区递交上市申请 特瑞普利单抗在马来西亚等5国提交注册申请 [9]
康哲药业(00867)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1亿元 同比增长3.38%
智通财经网· 2025-08-18 21:33
核心财务表现 - 营业额同比增长10.8%至40.02亿元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同比增长8.9%至46.7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7.2%至28.92亿元 按药品收入口径计算毛利同比增长7.2%至28.82亿元 [1] -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1亿元 同比增长3.38% 每股基本盈利0.3892元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55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国家集采影响的三个产品重大负面影响已结束 [1] - 创新及独家/品牌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1][2] - 股权投资收益增加推动溢利增长 [1] - 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占总营业额比例达62.1% 较上年同期56.1%提升6个百分点 [2] 创新研发进展 - 5款已获批创新药加速商业化 包括益路取、维福瑞、美泰彤、维图可、莱芙兰 [2][3] - 3项新药上市申请处于审评中 包括德昔度司他片和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 [2][3] - 2项自研产品IND申请获批 约20项自主研发项目顺利推进 [2] - 约10个项目即将开展/正在推进注册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3] 战略布局与国际化 - 德镁医药已成为中国领先皮肤健康创新制药公司 计划2025年4月以介绍方式在香港联交所独立上市 [2] - 集团2025年7月以介绍方式于新交所二次上市 提升东南亚及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 [2] - 以新加坡为国际化枢纽 构建"研-产-销"全生态链发展 [2] - 新零售、新媒体、消费医疗等多元探索初见成效 [2] 产品管线布局 - 集团已布局约40款差异化创新管线产品 [3] - 5项自主研发项目已进入临床开发阶段 [3] - 新增2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 [2] - 1款消费医疗产品获批 [2]
康哲药业公布中期业绩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1亿元 同比增长3.38%
智通财经· 2025-08-18 21:32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中期营业额同比增长10.8%至40.02亿元 若全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则同比增长8.9%至46.7亿元 [1] - 毛利同比增长7.2%至28.92亿元 按药品销售收入计算毛利同比增长7.2%至28.82亿元 [1] - 期间溢利同比增长3.1%至9.315亿元 公司拥有人应占溢利约9.41亿元(同比增长3.38%) 每股基本盈利0.3892元 [1] - 宣派中期股息每股0.1555元 [1] 业绩驱动因素 - 收入增长主要因国采影响的三个产品重大负面影响结束 同时创新及独家/品牌产品销售持续增长 [1] - 溢利增长受益于营业额增长及股权投资收益增加 [1] - 独家/品牌及创新产品占总营业额比例达62.1%(上年同期为56.1%) [2] 创新研发进展 - 5款已获批创新药(益路取/维福瑞/美泰彤/维图可/莱芙兰)加速商业化 [2][3] - 3项NDA处于审评中(含德昔度司他片/芦可替尼乳膏白癜风适应症) [2][3] - 2项自研产品IND申请获批 约20项自主研发项目推进中(其中5项进入临床阶段) [2][3] - 约10个项目即将开展/推进注册性随机对照试验 [3] - 新增2款合作开发创新产品及1款消费医疗产品获批 [2] 战略布局与国际化 - 德镁医药已成为中国领先皮肤健康创新制药公司 拟于2025年4月以介绍方式在港交所独立上市 [2] - 集团于2025年7月以介绍方式在新交所二次上市 旨在提升东南亚及国际市场品牌影响力 [2] - 以新加坡为国际化枢纽 推动"研-产-销"全生态链发展 把握新兴市场增量红利 [2] - 通过新零售/新媒体/消费医疗等多元探索实现专科聚焦 [2] - 创新管线已布局约40款差异化产品 [3]
康哲药业,以介绍方式在新加坡第二上市
新浪财经· 2025-07-15 15:40
公司上市动态 - 公司于7月15日以介绍形式在新加坡交易所第二上市,不涉及发行新股,中国银河证券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为发行管理人[1] - 公司港股每股报12.94港元,总市值315.67亿港元[1] - 公司新交所开盘每股2.05新加坡元,现报2.27新加坡元[2] 业务布局与战略 - 第二上市旨在深化东南亚业务布局,拓展新加坡成熟投资者市场[1] - 东南亚人口接近7亿,医药需求因经济成长、中产阶级壮大、人口老化及非传染性疾病增加而持续上升[1] - 新加坡已成为公司东南亚及中东业务的区域总部[1] 公司产品与商业化进展 - 公司专注于心脑血管、中枢神经、消化及眼科等专科领域[1] - 已有5款创新药进入商业化阶段,包括治疗银屑病的「美泰彤」、亚甲蓝肠溶缓释片「莱芙兰」等[1] - 3款药物进入国家集采,分别为「波依定」、「优思弗」及「黛力新」[1] 港股市场表现 - 午间收市股价12.94港元,较昨收12.54港元上涨0.40港元(+3.19%)[2] - 当日最高价13.22港元,最低价12.70港元,振幅4.15%[2] - 成交量485.38万股,成交额6304.27万港元,换手率0.20%[2] - 市盈率(动/TTM/静)均为18.32倍,市净率1.80倍[2] - 每股收益0.71港元,股息率(TTM)2.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