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释制冷机

搜索文档
预算9015万元!南京大学近期大批仪器采购意向
仪器信息网· 2025-06-12 14:53
特别提示 微信机制调整,点击顶部"仪器信息网" → 右上方"…" → 设为 ★ 星标,否则很可能无法看到我们的推送。 近日,南京大学发布16项仪器设备采购意向,预算总额达9015万元,涉及三通道波长可调谐飞秒激光器、可旋转高磁 场 稀 释 制 冷 机 、 原 子 层 刻 蚀 ( ALE ) 设 备 、 半 导 体 电 子 测 量 系 统 、 超 导 量 子 干 涉 磁 学 测 量 系 统 等 , 预 计 采 购 时 间 为 2025年5~9月。 | 采购 | 需求概况 | 预算 | 采购 | | --- | --- | --- | --- | | 项目 | | 万元 | 时间 | | 三通道波 | 南京大学拟采购三通道波长可调谐飞秒激光器一台,主要应用于凝聚态超快动力学,分子动力学,超快光学,阿秒光学等领域。主要 | | 202 | | 长可调谐 | 采购需求如下:波长调谐范围:680–1300nm;输出功率:>3W@920nm;脉冲宽度:<160fs;重复频率:78MHz;光束指向 | 160 | 5 年 | | 飞秒激光 | 稳定性:<200μrad;光束质量 M2:<1.2;飞秒激光具有超快的时间分辨能 ...
通信行业2025年中期投资策略:“国产替代+算力升级”双主线
民生证券· 2025-05-20 17:59
核心观点 - 光通信领域国内外巨头算力资本开支预计保持高企,建议聚焦光模块和光器件环节,关注光芯片国产替代加速,如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3][144] - 国产算力方面国产算力芯片性能提升叠加国内互联网厂商加大资本开支,CPO、液冷技术降本增效,关注高澜股份、润泽科技等 [3][144] - 光纤海缆交付旺季启动,政策催化需求,AI算力驱动对空芯光纤需求,关注中天科技、亨通光电等 [3][144] - 商业航天今年卫星应用和商业火箭迎双重产业拐点,低轨地面应用万亿市场启动,关注海格通信、上海瀚讯等 [3][144] - 物联网模组与控制器需求回暖,新兴应用场景贡献增量,E - Call行业政策助力车载智能安全解决方案落地,关注慧翰股份、博实结等 [3][144] - 运营商高股息防御属性突出,算力网络投入加速,分红率提升,关注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 [3][144] 光通信 - 海外巨头CAPEX整体保持良好趋势,Meta大幅上调全年指引,25Q1亚马逊、谷歌、微软CAPEX也有不同程度增长 [7][9] - 国内巨头CAPEX迎来明显加速,25Q1阿里、腾讯单季度CAPEX同比大幅增长 [10][11] - 光模块作为AI硬件侧核心受益环节,25年需求高增长确定性强,1.6T趋势确定性高 [13][14] - AI拉动数据中心间互联需求,2023 - 2028年DCI用光模块市场规模预计年复合增速25% [20][21] - 硅光是重要产业趋势,Lightcounting预计2023 - 2029年硅光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5%的年复合增速 [22][27] - CPO技术受海外巨头重视,其发展将给产业链上下游带来机遇 [28][31]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等 [33] 国产算力 - IDC是A股每股同频共振优质板块,25年全球将有价值约1700亿美元的数据中心资产,预计交易量小幅增长,奥飞数据有项目投资计划 [38][40] - 高功率智算拉动液冷产业链发展,液冷有望成大数据中心主流方案,预计2022 - 2027年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收入CAGR保持8% [41][44] - 维谛技术全球业务布局广泛、业绩增长,产品应用广泛,客户众多 [48] - 量子计算机使用量子比特,其状态可处于0和1的叠加态,量子计算基于量子比特,输入输出采用经典比特 [51][54] - 量子芯片是量子计算机核心,超导量子芯片是重要分支,稀释制冷机为超导量子计算芯片提供低温环境 [59][64]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高澜股份、润泽科技等 [66] 光纤光缆&海缆 -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海洋经济,利好海缆板块 [70][71] - 海内外海风建设向远海风电+风机大型化方向发展,柔直+动态海缆为重要技术发展方向 [72] - 全球海缆进入新旧更迭时期,AI等推动海底光缆建设,预计到2027年海缆市场将达346亿美元 [77][78]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亨通光电、中天科技等 [80] 物联网 - 全球物联网连接数保持高速增长,预计到2027年达297亿,年复合增速16%,我国物联网产业规模也高速增长 [85][90] - AI与物联网融合,推动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边缘计算需求增长,促进AI算力下沉 [91][93] - E - Call系统可提供救援服务,能降低事故社会成本,政策已在多国落地,中国版标准即将实施 [94][105]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慧翰股份、博实结等 [107] 商业航天 - SpaceX星舰六次试飞后V2版本进入舞台,其具有可重复使用、环保等特点 [111][113] - 我国长八甲火箭首飞成功,提升中低轨道卫星组网发射能力,海南商业航天发射场二期建设将支撑卫星组网批量化发射 [114][116] - 我国卫星互联网技术试验星成功发射,将加速手机直连技术验证,手机直连正式星有望明年发射 [117][119]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上海瀚讯、海格通信等 [121] 运营商 - 2025年三大运营商算力资本开支预计将近800亿元,且将根据AI发展和市场供需情况保留资金加码算力投入 [126][127] - 电信业务业绩增速总体放缓,预计全年业绩前低后高,运营商用户基本盘持续增长,新兴业务收入提速 [128][130] - 三大运营商重视股东回报,分红派息持续提升 [131][132] - 工信部强调网络设施升级,运营商和设备商推进5G - A实践,5G - A有新能力和应用领域 [135] - 梳理产业链相关标的,包括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等 [139]
禾信仪器:首次覆盖报告:龙头的下一站,量子计算-20250519
民生证券· 2025-05-19 20: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信仪器,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信仪器是质谱仪国产化龙头,在环境监测领域有品牌优势,财务指标稳健增长,近年短期利润承压,未来有望通过创新业务带来增长拐点 [2] - 量子计算能突破AI算力瓶颈,国内外发展火热,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量羲技术在该领域领先 [2][3] - 禾信仪器拟收购量羲技术进入量子计算赛道,若成功有望发挥协同效应,塑造业绩增长极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质谱仪国产化龙头,深度对接政府采购需求 1.1 深耕环境监测领域质谱技术,探索多场景创新业务 - 禾信仪器集质谱仪研产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深耕多领域,践行国产化产业化道路,拓展新业务领域和产品布局 [11] - 质谱仪产品分环保、医疗、实验室、其他自制仪器四类,各有应用场景和产品系列 [13] - 拓展核心技术衍生服务,输出各类分析报表和建议报告,形成高效工作模式,业务持续性增强 [21] 1.2 下游对接环保局及科研院所,财务指标稳健成长 - 产品聚焦大气环境监测,客户主要是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销售模式结合直售和间售,客户集中度低 [24] - 整体业务稳健增长,技术服务和仪器销售规模扩大,营收2017 - 2024年复合增速12%,2024年营收2.03亿元 [25] - 毛利率近年下降,稳定在40%左右,仪器销售毛利率低于技术服务,毛利额占比呈下降趋势 [28] - 新品研发与销售拓展费用使短期利润承压,2025年Q1基本盈亏平衡,未来创新业务有望推动盈利增长 [31] 1.3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 - 创始人周振持股占比高,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董事长周振和核心技术人员李梅经验丰富 [34] - 坚持自主研发战略,形成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43人,本科及以上占95.35% [35] 2 量子计算厚积薄发,开启稀释制冷机国产化元年 2.1 以收购量羲技术为支点,进入量子计算新赛道 - 2024年10月22日,禾信仪器筹划收购量羲技术控制权,量羲技术产品用于多领域,下游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40] - 收购可绕开技术壁垒,实现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推动质谱仪升级,增厚公司业绩 [41] - 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增长,交易完成后双方整合资源,提升研发能力,巩固领先地位 [45] 2.2 稀释制冷机面临“卡脖子”,技术追赶推动元年到来 -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能将冷却对象冷却到毫开尔文范围,全球市场规模加速增长 [46] - 核心技术被欧美企业垄断,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我国量子产业发展,稀释制冷机出现“卡脖子”现象 [48][49] -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取得温度和功率上的突破,但商业场景不成熟,产业仍有差距 [52][53][54] - 量羲技术领先,若禾信仪器收购成功,有望提升竞争力,2025年或成稀释制冷机元年 [57] 2.3 量子计算突破AI算力瓶颈,国内外发展如火如荼 2.3.1 量子力学颠覆经典计算体系,带来空前加速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具有叠加、纠缠、干扰特性,带来更强并行计算能力和更低能耗 [64][67] - 量子计算运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数量指数级增长,在AI领域潜力大,“量子优势”已被实验验证 [70] 2.3.2 海外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较快,逐步落地 - 英伟达举办“量子日”,布局完善,与多家公司合作,CUDA - Q平台推动量子机器学习进步 [73][74] - 美股量子计算上市公司股价涨幅亮眼,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公司加速研发和商业布局 [77][79] 2.3.3 我国量子计算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 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发展历程久,实现飞跃,“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赋能AI行业应用 [92][93] - 中科大团队“祖冲之三号”再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国盾量子提供整体解决方案 [96][99] -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10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3.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收入分别为2.1/2.3/2.4亿元,同比增长5.1%/7.3%/6.9% [4][104] - 各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预测,环保仪器业务收入有望维持2%增长,实验室仪器收入增速分别为10%/8%/5%等 [104][105][108]
禾信仪器(688622):首次覆盖报告:龙头的下一站,量子计算
民生证券· 2025-05-19 19:0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禾信仪器,给予“谨慎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禾信仪器是质谱仪国产化龙头,财务指标稳健增长,近年短期利润承压,未来有望通过创新业务带来增长拐点 [2] - 量子计算能突破AI算力瓶颈,海外产业发展较快,我国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2] - 稀释制冷机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量羲技术在细分领域领先,禾信仪器收购量羲技术有望切入量子计算领域,塑造业绩增长极 [3] 各目录总结 1 质谱仪国产化龙头,深度对接政府采购需求 1.1 深耕环境监测领域质谱技术,探索多场景创新业务 - 禾信仪器集质谱仪研产销及技术服务于一体,深耕多领域,践行国产化产业化道路,向新业务领域技术突破和产品布局 [11] - 质谱仪产品分环保、医疗、实验室、其他自制仪器四类,各有应用场景和产品矩阵 [13][14] - 拓展核心技术衍生服务,输出各类分析报表和建议报告,形成高效工作模式,业务持续性增强 [21][22] 1.2 下游对接环保局及科研院所,财务指标稳健成长 - 产品聚焦大气环境监测,客户主要为政府部门和科研院所,销售模式结合直间接销售,客户集中度低 [24] - 整体业务稳健增长,技术服务和仪器销售规模扩大,营收2017 - 2024年复合增速12%,2024年营收2.03亿元 [25] - 毛利率近年下降,稳定在40%左右,仪器销售毛利率低于技术服务,毛利额占比呈下降趋势 [28] - 新品研发与销售拓展费用使短期利润承压,2025年Q1基本盈亏平衡,未来创新业务有望推动盈利增长 [31] 1.3 股权结构稳定,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 - 创始人周振持股占比高,核心团队技术背景浓厚,深耕质谱仪技术20年以上 [34] - 坚持自主研发战略,形成研发团队,截至2024年12月31日,研发人员43人,本科及以上占95.35% [35] 2 量子计算厚积薄发,开启稀释制冷机国产化元年 2.1 以收购量羲技术为支点,进入量子计算新赛道 - 2024年10月22日,禾信仪器筹划收购量羲技术控制权,量羲技术产品应用于多领域,下游为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 [40] - 收购可绕开技术壁垒,实现协同效应和资源共享,推动质谱仪升级,增厚公司业绩 [41] - 量子计算市场规模增长,交易完成后双方整合资源,提升研发能力,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45] 2.2 稀释制冷机面临“卡脖子”,技术追赶推动元年到来 - 稀释制冷机性能稳定,是超导量子计算机关键装备,全球市场规模加速增长,欧洲和中国份额较高 [46] - 核心技术被欧美垄断,美国出口管制限制我国量子产业发展,稀释制冷机出现“卡脖子”现象 [48][49] - 国内科研机构和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技术水平由“跟跑”向“并跑”转变,取得温度和功率突破 [52][53] - 商业场景不成熟,产业发展有差距,量羲技术领先,若收购成功有望提升竞争力,2025年或成稀释制冷机元年 [54][57] 2.3 量子计算突破AI算力瓶颈,国内外发展如火如荼 2.3.1 量子力学颠覆经典计算体系,带来空前加速 - 量子计算基于量子力学,基本信息单位为量子比特,具有叠加、纠缠、干扰特性 [64] - 与传统计算相比,量子计算并行能力强、能耗低,运算能力随量子比特指数级增长,在AI领域潜力大 [67][70] 2.3.2 海外量子计算产业发展较快,逐步落地 - 英伟达举办“量子日”,布局完善,与多家公司合作,CUDA - Q平台推动量子机器学习进步 [73][74] - 美股量子计算上市公司涨幅亮眼,2032年全球市场规模将超百亿美元,公司加速研发和商业布局 [77][79] 2.3.3 我国量子计算与海外差距不断缩小 - 中国量子计算领域厚积薄发,“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赋能AI行业应用 [92][93] - 中科大团队成果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国盾量子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整体解决方案 [96][99] - “本源悟空”全球访问量突破2000万次,刷新我国自主量子算力服务规模纪录 [103]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3.1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 - 预计2025 - 2027年分别实现收入2.1/2.3/2.4亿元,同比增长5.1%/7.3%/6.9% [104] - 各业务收入和毛利率有不同预测,如环保仪器业务收入有望维持2%增长,毛利率稳定在40% [104][108]
4月挖机内外销表现亮眼,继续看好全年国内外需求共振(20250505-20250511)
太平洋· 2025-05-12 08:3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未明确提及行业投资评级,但给出行业评级标准,看好为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高于沪深300指数5%以上;中性为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介于沪深300指数 - 5%与5%之间;看淡为预计未来6个月内行业整体回报低于沪深300指数5%以下 [4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月挖机内外销表现亮眼,看好全年国内外需求共振。国内方面,稳增长政策显效且存量设备进入更新期;出口方面,中美贸易争议趋缓,出口有望稳定增长。各主机厂业绩释放预期强 [5][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观点及投资建议 - 4月行业销售挖机22142台,同比增长17.6%,其中国内12547台,同比增长16.4%,出口9595台,同比增长19.3%。看好全年内外销需求共振,国内稳增长政策拉动开工且设备进入更新期,出口因中美贸易争议趋缓有望稳定增长,主机厂业绩释放预期强 [5][12] 行业重点新闻 - 工程机械:4月销售挖掘机22142台,同比增长17.6%,1 - 4月共销售83514台,同比增长21.4%;4月销售装载机11653台,同比增长19.2%,1 - 4月共销售42220台,同比增长16%。5月7日博雷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电动宽体自卸车和装载机出货量增长 [13][14] - 机器人:国产可穿戴仿生手可通过大脑控制;我国研制脑机接口柔性微电极植入机器人;现代汽车将在美国新工厂部署波士顿动力Atlas人形机器人;联想首位人形机器人“硅基员工”亮相;SA750U大型无人运输机完成国内首次无人机多件货物连续自主伞降空投测试;北京科博会展示未来产业成果;我国团队研发出全球首个磁控血液凝胶纤维机器人 [15][17][19] - 半导体设备:日本罗姆和三菱电机推出碳化硅新品,分别用于电动汽车和家用电器领域 [27][28] 重点公司公告 经营活动相关 - 中力股份与永恒力达成战略合作,深化全球化布局 [29] - 精工科技与吉林国兴调整碳纤维生产线合同金额,剩余未执行总金额为8.75亿元 [30] - 恒而达拟850万欧元收购德国SMS公司高精度数控磨床业务 [31] - 恒工精密、夏厦精密、建设机械、矽电股份、中国电研相关人员因个人或工作原因辞职 [32] 资本运作相关 - 秦川机床向192名激励对象授予1268.30万股限制性股票 [34] - 柳工累计回购公司股份35,910,510股,占总股本1.78%,成交总额39,989.91万元 [35] 板块行情回顾 - 5月6日 - 5月9日,沪深300上涨2.0%,机械板块上涨3.8%,在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11。细分行业中,纺织服装机械涨幅最大,上涨7.7%;半导体设备跌幅最大,下跌1.7% [4][36]
太平洋机械日报:未来产业新成果亮相北京科博会
太平洋· 2025-05-12 08:35
2025 年 05 月 09 日 行业日报 看好/维持 机械 机械 太平洋机械日报(20250509):未来产业新成果亮相北京科博会 ◼ 走势比较 (30%) (18%) (6%) 6% 18% 30% 24/5/9 24/7/21 24/10/2 24/12/14 25/2/25 25/5/9 ◼ 子行业评级 相关研究报告 市场表现: 2025 年 5 月 9 日,沪深 300 下跌 0.17%,机械板块下跌 1.15%,在 所有一级行业中排名 23。细分行业看,工程机械涨幅最大,上涨 0.68%;半导体设备跌幅最大,下跌 2.96%。个股方面,日涨幅榜 前 3 位分别为远信工业(+19.99%)、鑫磊股份(+19.82%)、远大智 能(+10.08%);跌幅榜前 3 位为山科智能(-8.56%)、宝馨科技(- 7.97%)、金明精机(-7.79%)。 <<太平洋机械日报(20250508):联 想首位人形机器人"硅基员工"亮 相>>--2025-05-09 <<太平洋机械日报(20250507):博 雷顿在港交所挂牌上市>>--2025- 05-08 证券分析师:崔文娟 电话:021-58502206 E ...
安徽合肥有条“量子大道”(经济聚焦·未来产业看未来)
人民日报· 2025-04-28 06:11
合肥高新区国盛量子科技有限公司实验室内,技术研发人 员在调试量子金刚石探针扫描仪。 黄洋洋摄(影像中国) 合肥高新区知冷低温科技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在组装量子 计算用极低温稀释制冷机。 方 好摄(人民视觉)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壮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其中,特别指出要"建立未来产业投入 增长机制,培育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6G等未来产业"。量子科技有望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 和产业变革,成为科技和产业竞争制高点。 在安徽合肥高新区的云飞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量子"的显著标识,这也让这条路有了一个更为人熟 知的名字——"量子大道"。这条"量子大道"集聚了30余家量子科技龙头企业,涵盖量子计算、通信和测 量三大领域,形成了全国最密集的量子产业生态圈。当前量子产业发展如何?记者来到这里一探究竟。 走进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展厅,映入眼帘即是量子科技的发展历程。实时播放的大屏上, 直观展示了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运行状况。"传统数字加密技术传输信息,在面对大规模算力时 有可能被破解,而量子密钥分发则可以应对算力的提升,有效降低泄密风险。"国盾量子首席科学家彭 承志说。 2009年,国盾量子 ...
国盾量子(688027):技术突破持续赋能 量子通信应用有望加速
新浪财经· 2025-04-02 18:31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 53亿元 同比增长62 30% 归母净利润为-0 32亿元 亏损同比收窄74 30% [1] - 2024年毛利率达55 59% 同比提升8 14pct 保持较高水平 [1] - 24Q4单季实现营收1 53亿元 同比增长85 47% 归母净利润0 23亿元 同比扭亏 [1] 业务发展 - 量子通信板块收入占总营收五成以上 通信加密产业链形成完整生态并加速实用化 [2] - 完成国产小型化偏振编码QKD和时间相位QKD技术攻关 实现量子密钥分发与光传送网深度融合 服务于10余座重点城市量子城域网建设 [2] - 安全应用方面升级量子安全服务平台 研发量子安全一体机 推出国盾密语耳机等创新产品 [2] - 量子计算领域助力"祖冲之三号"量子计算机科研 推出ez-QFridge稀释制冷机 联合研发国内单台比特数最多的"天衍-504"并接入量子计算云平台 [2] - 中标"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项目 为"巢湖明月"提供超量融合系统 推动异构算力融合 [2] - 量子精密测量领域冷原子重力仪实现9台销售 完成国际首次量子重力组网观测 单光子成像雷达突破200km远距成像 核心组件拓展至生物检测、时钟同步等新兴场景 [2] 行业与战略 - 量子科技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持续受到国内外高度关注 国家政策明确支持量子科技发展 [3] - 引入中电信量子集团为战略投资者并成为控股股东 有望推动量子技术融入关键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3] - 公司中长期发展边际改善 2025-2027年营收预测值分别为3 43亿元 4 79亿元 9 47亿元 对应PS为78 27倍 56 05倍 28 35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