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竹餐具
icon
搜索文档
人不负青山 青山定不负人
人民日报· 2025-08-16 06:00
浙江安吉县竹产业 - 浙江安吉县素有"竹乡"之称,全县"七山一水两分田",山坡山脚满是竹林,活跃着超百家"以竹代塑"生产企业,2024年全县竹产业年产值突破190亿元 [1] - 浙江峰晖竹木制品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起初只生产竹竿、竹篱笆等初级加工品,2014年转型后70%产品销往欧美及日本等海外市场,今年产值预计达1.6亿元 [2] - 公司深度开发竹子潜能,拥有竹灯、竹包装、竹餐具等上千款不同规格产品,其中一款竹制粽子礼盒年销50万套 [3][4] - 企业每年投入四五百万元更新自动化设备,重点改进高碳排放工艺,竹材料利用率至少提高了20% [3] - 公司利用竹子边角料制成可降解竹膜袋,抓住"以竹代塑"契机做好"绿"字文章 [4] 湖北黄梅县林业产业 - 湖北黄梅县国有五祖寺风景旅游林场苗圃面积达1600亩,落地苗木市值达5000万元以上 [9][10] - 林场场长徐天治提出"市场+生态"发展思路,通过种植红叶石楠等苗木实现增收上百万元 [10] - 林场山林经营面积由2012年前的8000多亩扩大到8万多亩,成立森林旅游服务公司打造森林康养基地 [11] - 2024年林场总资产达3.1亿元,连续5年年综合收入达2000万元,计划再扩大500亩现代化苗圃 [11] 吉林梨树县农业合作社 - 吉林梨树县凤凰山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集约经营土地1.5万亩,2024年粮食总产量达2200余万斤 [12][14] - 合作社采用保护性耕作技术,土壤有机质含量提升13%,单产提高8%左右,每亩地节约成本约80元 [14] - 合作社带动农民人均年增收超5万元,实现减化肥、省人工、保产量的效果 [14] 菌草技术产业 - 菌草技术发明人林占熺团队选育出巨菌草、"绿洲1号"等品种,在黄河上中下游创建菌草生态治理示范基地 [21] - 菌草种植80天后即可固定流动沙地,减少90.9%的泥沙进入黄河,鲜草产量可达当地青贮玉米产量的约3倍 [21] - 菌草可用于菌料、饲料和生物质材料等,正在探索如何选育多年生优质菌草品种 [22] 防沙治沙产业 - 三北工程累计实施项目415个,完成建设任务1.64亿亩,成效明显 [24] - 科技力量贯穿防沙治沙全过程,创新科技服务形式,组建15支科技特派队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示范 [26] - 适度利用、积极发展沙产业,将"沙害"化为"沙利",中国特色的荒漠化防治技术已在40多个国家和地区推广 [26]
奏响山水富民乐章——“两山”理念发源地浙江安吉走访见闻
新华社· 2025-08-10 21:13
茶产业转型 - 安吉县黄杜村通过白茶种植实现从贫困村到富裕村的转变 安吉白茶品牌价值突破50亿元[1] - 茶旅融合模式成功 茶饮空间结合观光体验 吸引游客消费白茶衍生饮品[1] - 安吉地区生产总值20年内增长近3倍 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从2.09缩小至1.53[1] 竹产业链发展 - 峰晖竹木制品公司开发近2000种竹制品 年产值达1.3亿元[2] - 全县推广竹制替代品 包括竹浆纸吸管和竹餐具 累计减少500万套一次性塑料用品[2] - 竹产业成为生态价值转化典范 覆盖酒店民宿等消费场景[2] 青年返乡创业 - 2022年以来安吉吸引4.3万青年返乡 年均新增常住人口约1万人[2] - 返乡青年开设复合业态店铺 如丁储潇的茶咖文创店年收入超10万元[2] - 861个青创项目落地 催生乡村咖啡 露营等新业态 形成长三角露营天堂等旅游IP[3] 县域经济升级 - 村民旅游收入占比超20% 青年创业带动业态更新与收入结构优化[3] - 政府计划强化创业支持 发展生命健康 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3] - 推动传统产业如生态旅居 绿色家居转型升级 吸引青年人才[3]
“将中国传统生态智慧融入现代化进程的伟大创举”
人民日报· 2025-08-03 06:01
生态转型与绿色发展 - 浙江安吉余村从采矿经济转型为生态旅游和碳汇经济,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实践[1] - 余村闲置空间改造为露营营地、小酒馆、网红民宿等新业态,吸引上海、杭州游客[2] - 安吉县通过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交易平台,将竹林空气转化为经济收益[6] 竹产业创新与替代塑料 - 安吉拥有100万亩竹林和近1000家竹产业企业,2022年参与发起"以竹代塑"倡议[3] - 当地推广竹浆纸吸管、"竹六小件"等产品,累计减少500余万套一次性塑料消耗品[5] - 竹叶黄酮饮品、竹纤维手提袋等创新产品展示生态价值转化路径[5] 青年创业与乡村振兴 - 余村整合3.7万平方米闲置资源打造"青来集"青年创业空间,聚集60多个项目[7] - 青年社区提供共享办公、社群生活和人才服务,吸引四类青年群体("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云乡人")[7] - 配套"5分钟生活服务圈"和余村音乐会等活动满足青年生活工作需求[7] 国际影响与经验输出 - 6国22名官员调研余村,认为中国绿色发展模式对发展中国家具有借鉴意义[1][2] - 安吉"以竹代塑"经验为布基纳法索等竹资源丰富国家提供发展思路[5] - 赞比亚官员计划借鉴中国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理念[5][6]
湖南靖州商贸物流“链”式增长密码:茯苓出山、竹品出海、电商通途
央视网· 2025-07-21 09:27
茯苓产业 - 靖州茯苓贸易大市场2023年交易量11万吨,交易额20亿元,占全国交易量70% [2] - 茯苓产业通过科技创新延伸至保健品、食品、美容品等领域,推出茯苓面、茯苓茶、茯苓面膜等多款产品 [2] - 区块链溯源系统实现茯苓种植、加工全流程可追溯,鲜茯苓通过怀化国际陆港枢纽实现72小时全球鲜达 [3] 竹制品产业 - 辰铭竹业上半年发运出口标柜126个,竹筷单月订单超2万件,物流效率提升节省5天时间 [4] - 领高新材料竹纤维食品包装获美国FDA及欧洲SGS等认证,订单达3.5亿元,物流成本降低18% [4] - 靖州竹产业上半年产值突破30.6亿元,全国首部竹产业单行条例实施后原料运输时间缩短4小时 [5] 电商与物流 - 电商直播间实现48小时全国直达,产品覆盖200多个城市,跨境电商竹制茶具东南亚月销超万件 [7] - 怀化国际陆港海铁联运班列使石油焦运输时间缩短1-2天,成本降低30%,上半年吞吐量35万吨同比翻倍 [8] - 新能源重卡电车实现2小时内货物分拨至湘黔桂三省交界区域,支撑周边四省供应链需求 [8] 区域经济联动 - 靖州通过"铁路+海运"专线连接广州南沙、广西钦州等港口,辐射韩国仁川、日本大阪、美国纽约等国际市场 [4] - 商贸物流体系整合茯苓、竹制品、石油焦等产业,形成"出山、出海、通途"三位一体的全球枢纽格局 [1][8]
“以竹代塑” 让生活多一个“竹选项”(说道)
人民日报· 2025-07-18 05:38
行业趋势 - "以竹代塑"成为治理塑料污染的有效方法,竹制品因其可再生、可降解特性逐渐替代塑料制品 [1] - 国家林草局联合发改委发布《"以竹代塑"主要产品名录(2025年版)》,系统优化竹产品分类并拓展农林业替代塑料的应用范围 [1] 区域发展案例 - 浙江安吉县通过生产竹吸管、竹餐具等产品减少塑料使用量并降低碳排放 [2] - 四川眉山市开发竹纤维环保包装材料,利用其高硬度和耐磨性替代塑料包装 [2] - 贵州赤水市2024年竹产业综合产值突破90亿元,通过竹建材、竹工艺品和竹浆纸产业带动农民增收 [2] 产品应用场景 - 竹吸管、竹纤维餐盒、竹柄牙刷等日常用品加速渗透消费场景 [1] - 竹篮等传统制品重返菜市场,推动消费习惯向绿色生活方式转变 [2] 发展挑战 - 需持续创新生产工艺、优化产品体验并加强市场推广以培育消费习惯 [2]
拓展国内市场、研发环保绿色新产品 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
央视网· 2025-06-11 10:54
外贸企业转型国内市场 - 重庆外贸企业加快转型升级步伐,拓展国内市场成为新选择 [1] - 外贸优品中华行活动吸引30多家重庆外贸企业参加,带来新订单 [3] - 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定位提升竞争力,如绿色环保竹纤维餐具 [4] 产品创新与市场调整 - 摩托车企业为开拓国内市场推出全新造型产品,并投资品牌中心和研发中心 [3] - 竹纤维餐具企业利用自然降解优势,每年销售近4亿套至全球 [6] - 国内一次性餐具市场规模达上千亿,竹餐具因环保政策接受度提升 [8] 供应链与生产调整 - 竹餐具企业培育耐用的新竹种以适应国内饮食文化差异 [6] - 企业调整产线生产不同形状的碗,以匹配国内市场需求 [8] - 重庆忠县商务委调研100多家外贸企业,分类整理转型难题并制定解决方案 [8] 政策与市场机遇 - 国家推行"以竹代塑"政策,推动竹餐具市场增长 [8] - 企业在商务部门帮助下,产品进入重庆大型商超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