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制品加工

搜索文档
江西这座小县城把竹子“玩出”新花样
新华网财经· 2025-09-16 11:07
沿着定江河畔极目远眺,莽莽竹林一望无际,生机盎然。 走进卓越木业公司的产品展示区,镂空的斋月灯笼、食品级别的竹制刀叉、竹制端午摆件……各式各样的竹艺品应接不暇,30多款产品畅销中东、北非等 地。 "竹子的可塑性很高,'以竹代塑'的政策引导下,个性化的定制更受市场和消费者青睐。"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晨航介绍,以镂空雕花工艺的斋 月灯笼内置灯光后炫彩夺目,成为国外开斋节的畅销品,单款年销量超15万件。 截至2024年,铜鼓县拥有67家竹相关企业,形成竹筷、竹签、竹艺品等多元化产业业态。 这里是江西铜鼓县,山林茂盛,依山傍水。得天独厚的自然禀赋造就了这座独特的山水融城。 铜鼓 县风 光 与青山相拥,铜鼓县用52万亩竹林换来一座"金山":2024年,铜鼓县竹产业年产值达12.9亿元,产品远销欧美、中东等地。 这座不太起眼的山区小县城靠山吃山,把竹子"玩出"了新花样。 2025年日本大阪世博会中国馆江西活动日期间,来自铜鼓县的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生产的竹书签亮相。这套竹书签以"梅""兰""竹""荷""菊"为图案,与 世博Logo巧妙融合,保留花木的细节纹理,成为世界了解江西生态发展的窗口。 江西卓越木业有限公司 ...
从矿坑重生到竹业价值再造,安吉实践解码可持续发展“两条路径”
中国证券报· 2025-09-04 23:06
废弃矿坑生态改造项目 - 深蓝计划项目原为300亩废弃矿坑 经改造后成为集悬崖咖啡 露营休闲 窑洞参观于一体的户外生态综合体[2] - 项目采用三步改造法则 第一步生态修复清理垃圾加固边坡 第二步微改造建咖啡馆创造经济效益 第三步通过两入股三收益模式分配收益 村集体持股20% 村民持股29% 公司持股51%负责运营[2] - 咖啡馆单日销量超8000杯 年营收比肩昔日开矿产值 项目两年实现5000万元销售额 带动村集体增收600余万元[2] 竹林碳汇产业发展 - 安吉县建立全国首个县级竹林碳汇收储交易平台 形成资源收储-平台交易-收益返农闭环[4] - 87万亩毛竹林每年碳汇增量达120万吨 按每吨68元碳价计算 年碳汇产值可达2300万元[3][4] - 119个行政村竹林资产均超千万元 村集体靠碳汇交易年均增收85万元 每家农户年均增收4000元[4] 竹产业链价值提升 - 竹产业实现从砍竹卖材到全链增值转型 涵盖竹材 竹笋 竹家具 竹地板 竹钢等高附加值产品[5] - 鸣竹竹业年产竹牙刷2000万支 可替代300吨塑料 年产值1000多万元 产品远销韩国 澳大利亚 日本及欧美市场[5] - 竹钢强度达普通钢5倍以上 可用于高速公路护栏 风车叶片 竹粉可制作医疗用具和土壤改良剂[5] 企业绿色制造实践 - 恒林股份全面引进光伏发电 年发电量约1800万度 相当于年减排二氧化碳2.8万余吨[7] - 公司通过工艺材料革新降低VOC排放 建立数字化能源管理系统使单件产品能耗下降约5%[7] - 企业以智能制造和绿色生产双轮驱动 产品远销欧美日韩市场 在瑞士和越南设有生产基地[7] 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 安吉县探索出生态经济化与经济生态化两条路径 通过制度创新和市场建构使生态资源变现为自然资本[6] - 生态经济化侧重资源变现 经济生态化引导产业向绿色低碳方向发展 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双赢[6] - 竹产业成为绿色支柱产业 竹林固碳能力达同等面积森林1.5倍 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3][5]
重庆忠县竹制品走俏马来西亚
人民日报· 2025-08-12 06:01
行业动态 - 竹纤维环保餐具行业成功进入马来西亚市场 覆盖吉隆坡 新山等主要城市并进入23家当地连锁超市 [1] - 竹纤维环保餐具在马来西亚可降解餐具市场占据15%份额 [1] - 行业推动"以竹代塑"产业高质量发展 从竹林资源培育 竹材精深加工 产品设计制造等多方面入手 [1] 生产规模 - 忠县及周边地区发展10多万亩竹材基地 [1] - 全县年加工竹纤维制品达3亿套 [1] - 超过60%产品出口海外 成为全球竹纤维环保制品领域重要产地之一 [1] 产品类型 - 出口产品包括餐盘 刀叉 筷子 勺子 水杯等多款竹纤维环保餐具 [1]
山水间颜色更亮,百姓日子焕然一新!解码“生态美”滋养“百姓富”转化密码
央视网· 2025-08-11 16:05
浙江安吉县绿色发展转型 - 余村通过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实现产业转型,2024年人均收入达7.4万元[3] - 竹林碳汇模式使村民收入从2000元/年提升至1万元/年以上[11] - "以竹代塑"产业快速发展,相关企业销售额保持两位数年增长[10][13] - 生态旅游带动咖啡产业兴起,单店单日最高售出8000杯咖啡[15][17] 黑龙江伊春市生态经济开发 - 溪水林场农家院数量从2016年1家增长至42家,形成旅游产业集群[24] - 上甘岭溪水国家森林公园夏季气温仅22℃,成为避暑旅游热点[27] - 伊春森林覆盖率83.8%,生态产品总值(GEP)稳定在4240亿元/年[31] - 建立轻基质育苗生产基地,年培育红松苗超300万株[29] 生态经济模式创新 - 安吉首创竹林碳汇交易机制,实现"空气变现"[8][11] - 伊春开发亲子游新业态,鹿苑等场景提升游客体验[26] - 两地均完成从资源开采到生态服务的产业转型[6][20][33]
经济聚焦丨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人民日报· 2025-07-30 13:12
怀化国际陆港发展概况 - 2024年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怀化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 [1] - 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陆港区位优势与物流效率 - 怀化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被赋予"东盟货运集结中心"定位 [3] - 中老班列运输使小农机从湖南到老挝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成本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使西北化工产品到越南时效提升50%,成本降低30% [5] 临港产业爆发式增长 - 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形成37家企业集群,年产值超17亿元 [6]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 [7] - 怀化箱包产业链聚集172家企业,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出口单价达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与政策创新 - 多式联运中心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使企业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10]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国际陆港法务区整合法律、金融调解等外向型经济服务功能 [11] 未来发展规划 - 目标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吞吐量1000万吨、总产值1000亿元的"三个1000"目标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冲刺千亿元级临港产业规模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和数字通道填补服务空白 [11]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
搜狐财经· 2025-07-30 08:11
——2024年,不靠海、不沿边的怀化,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 第一。2022年至2024年,怀化对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其他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 87.23%。 ——今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前5个月,怀化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 长8%,全市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核心阅读 货物往来,列车穿梭。近年来,江河上游、群山环抱的湖南怀化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以打造 国际陆港为契机,持续升级开放平台、优化制度环境,推动箱包、竹制品等临港产业发展,书写高质量 发展的新篇章。 "这段时间竹材价格每吨降到500多元了。"湖南亿欧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行政经理雷振,跟竹木合作社 沟通最新收购价格。 国际局势的变化,海运行情的实时波动,直接影响着湘桂黔交界深山里的楠竹行情。"这种感觉,最近 几年越来越明显。"雷振解释,"之前海运集装箱短缺,带动竹制配件价格大涨,最近短缺情况缓解,竹 材收购价也降了下来。" 一组来自湖南怀化国际陆港的数据,印证了雷振的感受。 走进怀化国际陆港的海关监管区,从一张中国至老挝图定班列的货单 ...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30 06:42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建设国际陆港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 推动外贸高速增长和临港产业集聚发展 实现从"经济通道"向"通道经济"转型 [1][7][8] 外贸表现 - 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 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2022-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5年上半年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生产型企业实现外贸"破零"8家、"倍增"16家 [1] - 2025年上半年班列发运601列 同比增长31% [1] 物流优势 - 中老班列运输时效从传统海运25天缩短至最快5天 [4] - 40尺集装箱运输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散改集"铁铁跨境运输较传统铁海模式提高时效50% 降低物流成本30% [4] - 西部陆海新通道70%货物经怀化运抵东盟国家 [6] 产业集聚 - 会同县箱包产业两年内集聚企业37家(规上企业12家) 年产值超17亿元 [6] - 全市聚集箱包链上企业172家 生产总值突破40亿元 [7] - 2025年上半年箱包出口额2.6亿元 同比增长80.2% [7] - 竹制车厢底板产品获国际汽车企业供应链认证 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基础设施 - 多式联运中心总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 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 [10] - 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调度大楼面积3万多平方米 [10] - 正在修建会同港至园区铁路专用线 实现货物就近"公转铁" [6] 政策创新 - 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 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 [10] - 建设国际陆港法务区 聚集金融纠纷调解等法务业态 [10] - 通过国际认证使企业享受欧盟等市场关税优惠 [8] 发展目标 - 力争2026年实现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 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 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 助推临港产业向千亿元级冲刺 [8] - 建设冷链物流中心 融入数字西部陆海新通道 [10]
深度对接国家战略推动港产城一体化发展 山城怀化何以成功打造国际陆港(经济聚焦)
人民日报· 2025-07-30 05:55
核心观点 - 湖南怀化通过深度融入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推动外贸进出口高速增长,2024年对东盟贸易同比增长28.9%,外贸进出口增速连续3年居湖南省第一 [1] - 怀化国际陆港成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2022年至2024年对RCEP成员国进出口额年均增长87.23% [1] - 2024年上半年怀化国际陆港班列发运601列,同比增长31%,前5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增长8% [1] 陆港连接山海的区位优势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铁海联运和陆路口岸直通东南亚,时效和成本优势显著,中老班列运输时间从25天缩短至5天,40尺集装箱费用从3.2万元降至1.7万元 [4] - 2024年6月怀化国际陆港与宁夏公司合作,将2500吨化工产品运往越南,运输时效提高50%,物流成本降低30% [4] - 怀化被赋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门户城市"和省内唯一东盟货运集结中心的新定位 [3] 临港产业发展 - 怀化会同县箱包产业从零起步,两年内聚集37家企业,年产值超17亿元,2024年上半年出口额达2.6亿元,同比增长80.2% [6][7] - 上海纽恩特实业在怀化投资5亿元建设年产600万只箱包项目,并持续追加投资 [6] - 怀化竹产业通过国际认证,竹制车厢底板出口价达近万元/吨,2024年出口额超2000万元 [8] 产业升级与目标 - 怀化构建"5+10"现代化产业体系,目标到2026年实现港区班列开行1000列以上、货物吞吐量1000万吨以上、总产值1000亿元以上 [8] - 怀化国际陆港多式联运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配备3条铁路专用线和2台智能龙门吊,年吞吐量达10万标箱 [10] - 怀化通过建设冷链物流中心、法务区等举措填补外向型经济服务空白 [10] 政策与制度创新 - 怀化实施陆路启运港退税政策,企业发车即可退税,退税周期缩短5-10天 [9] - 长沙海关推出10项措施促进多式联运无缝衔接,深化通关监管协作 [10] - 怀化国际陆港通过"量价互保""直装直提"等政策降低企业综合成本 [9]
湖南靖州:竹产业项目加速推进 打通出海“快车道”
央视网· 2025-07-28 10:06
公司运营与产能 - 领高新材料总投资12.5亿元 分两期建设 一期年产3万吨竹纤维制品 二期规划年产12万吨竹纤维及13万吨竹木素有机肥[1] - 领高新材料生产线达量产条件 竹制品生产仅需6道工序 每吨产品能耗比传统工艺降低15%[2] - 亿欧新材料年产6万立方米竹卡车地板 每月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发运超20个集装箱产品至欧美日澳等地[2] - 辰铭竹木制品生产线满负荷运转 截至6月接获170余个海外订单 单笔订单价值约20万元 生产计划排至9月[2] 物流与成本优势 - 领高新材料产品经怀化国际陆港铁海联运 较传统物流缩短3天运输时间 运费降低10%以上[1] - 亿欧新材料每月通过怀化国际陆港向海外发运超20个集装箱产品[2] 经济效益与产业带动 - 领高新材料全面投产后可年加工鲜竹60万吨 预计年产值超40亿元 税收超5000万元 吸纳500余人就业[1] - 项目将拉动周边100公里半径内10余个县市300万亩竹林资源开发 带动上下游产业规模超10亿元[1] - 领高新材料已签订国内外客户10余家 预计成交金额3.5亿元[1] 行业规模与发展 - 靖州县拥有竹加工企业40余家 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家 省级龙头企业2家[3] - 2024年全县竹材加工能力达60万吨 竹产业综合产值实现30.6亿元[3] - 亿欧新材料从项目启动到正式投产仅用时8个月 创下"靖州速度"[2] 区域优势与投资环境 - 靖州凭借优质楠竹资源 区位优势和一流营商环境吸引竹加工企业投资[3] - 领高新材料落户因当地楠竹资源丰富 营商环境高效便捷 及怀化国际陆港铁海联运优势[1]
“以竹代塑”产业潜力大
经济日报· 2025-07-22 06:07
青山绵绵,竹海堆翠。伴随着机器的轰鸣,一根根毛竹转瞬间变成几毫米见方的竹屑。这些竹屑将被送 往山外,作为塑料的替代品,加工成精美的餐具。 这里是湖北省蕲春县刘河镇白茆村。刘河镇党委书记陈虎告诉记者,白茆村"以竹代塑"原料加工,是镇 政府去年从外地招商引进的绿色富民项目,6月30日刚刚投产。 大别山深处的刘河镇是"以竹代塑"产业在全国蓬勃兴起的一个缩影。当前,我国"以竹代塑"产业发展形 势如何呢? 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 传统塑料行业对非可再生资源依赖度高、能源消耗大,造成的环境污染已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共识。 据统计,全球每年生产4亿吨塑料废物。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塑料生产国,塑料产量约占全球塑料总产量 的30%。预计到2050年,全球塑料产量将达1.24亿吨。在全球生产的塑料制品中,仅有9%被循环利用, 12%被焚烧,其余79%被填埋或遗弃。预计到2050年,全球废弃塑料将达120亿吨。废弃塑料产生的白 色污染和微塑料污染,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 竹子作为一种环保、可再生、可降解的生物质材料,生长迅速,在世界各地分布广泛,而且竹子也有特 别好的机械性能、碳封存能力,是替代塑料的理想选择。 "以竹代塑"形势喜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