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粘合树脂
icon
搜索文档
大涨344%!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上市
搜狐财经· 2025-08-23 00:41
募资与产能规划 - 拟募资1.6亿元用于30,000吨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2] - 高分子材料项目包括低VOC功能化材料、粘合树脂和功能复合材料[2] - 宁波工厂产能30,000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达113.04%[3] - 赣州工厂产能19,639.5吨,2024年产能利用率为75.94%[3] 财务表现 - 2021-2023年营收分别为5.29亿、5.55亿和5.69亿元[2] - 2021-2023年净利润分别为2414.5万、2186.4万和4980.7万元,2023年增长显著[2] - 2024年营收6.1亿元,毛利率17%,净利润5594万元[2] - 2025年1-6月预计营收3.01亿元(同比增长2.61%),扣非净利润2699.18万元(同比增长3.39%)[2] 产品与技术布局 - 核心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3][8] - 相容剂产品覆盖通用塑料、电缆料、环境友好材料和工程塑料改性助剂[8] - 粘合树脂包括复合膜、复合板和复合管粘合树脂,应用于阻隔包装、轻量化复合材料和光伏组件[9] - 功能复合材料包括光伏胶膜功能母料(除酸母料、抗PID母料)[9] - 在研产品包括尼龙阻燃增韧剂、锂电池隔膜用UHMWPE粉末、改性聚丙烯蜡等[4] 下游应用与客户 - 产品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终端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光伏等[3][8]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近10%)、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企业,以及LG、巴斯夫等全球巨头[2] - 光伏功能母料需求受N型电池技术升级驱动,包括除酸、抗PID、TCO粘接等新型需求[10] 行业地位与战略方向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拥有宁波和赣州生产基地[2] - 重点发展方向为新能源领域,尤其是光伏胶膜功能母料[8][10] - 热熔胶(粘合树脂)下游覆盖光伏胶膜、阻隔包装、建筑建材、新能源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9]
大涨344%!巴斯夫、金发供应商,化工新材料“小巨人”,上市
DT新材料· 2025-08-23 00:04
上市与募资 - 公司于8月22日在北京证券交易所上市,证券代码920056,首日收盘价每股32.04元,较发行价大涨344.38%,市值达25.46亿元 [2] - 本次拟募资约1.6亿元,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研发中心建设及流动资金补充 [4] - 具体募资用途包括: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投资9,116.60万元,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541.85万元,补充流动资金3,350.00万元,总投资额16,008.45万元 [5] 财务表现 - 2021年至2023年营收分别为5.29亿元、5.55亿元和5.69亿元,净利润分别为2414.5万元、2186.4万元和4980.7万元,2023年净利润增长显著 [6] - 2024年营收6.1亿元,毛利率17%,净利润5594万元 [6] - 2025年1-6月预计营业收入3.01亿元,同比增长2.61%,预计扣非净利润2699.18万元,同比增长3.39% [6] - 宁波工厂产能30,000吨,2024年产量33,911.62吨,产能利用率113.04%;赣州工厂产能19,639.50吨,2024年产量14,913.69吨,产能利用率75.94% [7] 产品与业务 - 公司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生产基地位于宁波和赣州 [5] - 核心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材料,应用于改性塑料、复合材料和高分子功能膜等领域 [7] - 产品终端应用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市场 [7] - 粘合树脂产品包括复合膜粘合树脂、复合板粘合树脂和复合管粘合树脂,具有粘接性强、耐候性好等特点 [13] - 功能复合材料包括光伏胶膜功能母料(如除酸母料、抗PID母料),可提高光伏胶膜综合性能 [13] 客户与供应链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临海亚东、万马股份、会通股份、中天科技、亨通光电、中广核技、聚隆科技、万马高分子等知名企业 [5] - 国际客户拓展至LG、博禄、巴斯夫、奥升德和沙比克等全球巨头 [5] - 金发科技是最大客户,年度销售额占比近10%,同时公司向金发科技采购陶氏品牌POE作为原料 [5] 研发与创新 - 在研产品包括尼龙及尼龙合金用阻燃增韧剂、高磁性能粘结磁体母粒、高性能锂电池隔膜用UHMWPE粉末、改性聚丙烯蜡、改性氢化石油树脂、改性APAO聚烯烃、木塑和废塑料相容产品等 [8]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3541.85万元,用于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4][5] - 公司重点发展方向是新能源领域,如光伏胶膜的除酸母料、抗PID母料等 [11] 行业趋势 - 光伏组件从P型电池转向N型电池,对胶膜的除酸和抗PID功能要求更高 [14] - N型异质结电池对TCO粘接和转光母料需求增加,钙钛矿电池需要低水汽透过率的热塑性耐候母料 [14] - 热熔胶行业下游应用以光伏胶膜、阻隔包装为主,覆盖建筑建材、能源基建、新能源、食品医药包装、电子电器、汽车制造等领域 [13]
宁波制造业又添一家上市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8-22 19:38
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9月 总部位于宁波北仑 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公司名称为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 上市情况 - 公司IPO共发行1478万股 发行价为每股7.21元 募集资金总额1.07亿元 [2] - 宁波上市企业总数达148家 其中A股上市企业123家 [2] 产品业务 - 产品线涵盖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多种功能性高分子材料 [4] - 应用领域覆盖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多个终端市场 [4]
能之光北交所上市:高分子新材料领域创新引领者迈向新篇章
搜狐财经· 2025-08-22 18:55
公司上市与技术平台 - 公司于2025年8月22日在北交所上市 标志着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1] - 公司建立三大核心技术平台: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及有机无机功能复合[1] - 掌握熔融接枝反应挤出技术、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及功能母料制备技术等关键技术[1] 研发体系与创新能力 - 由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张发饶博士领导研发团队[3] - 设立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和省级高新技术企业研究开发中心[3] - 已获得51项发明专利授权 承担多项国家级和市级科研项目[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作为国内较早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的企业 填补国内技术空白[3] - 核心产品技术指标国内领先 部分性能媲美进口产品[3] - 相容剂和增韧剂作为关键添加剂 可显著提升材料相容性、粘合性与力学性能[3] 产品开发与市场应用 - 尼龙增韧剂性能达进口水平并实现销售稳步增长[4] - 在光伏胶膜领域推出除酸母料、抗PID母料等系列功能母料 提升组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4] - 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已实现规模化销售[4] 客户网络与政策环境 - 客户涵盖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知名企业及LG、博禄、巴斯夫等国际行业龙头[5] - 产品在国内外市场具有强大竞争力[5] - 高分子新材料被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 政策环境良好[5]
山西证券研究早观点-20250822
山西证券· 2025-08-22 09:22
核心观点 - 能之光是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相容剂市场占比约8.07%,处于领先地位 [5] - 高分子助剂行业全球快速增长,中国市场潜力巨大,预计2026年规模增至97.81亿美元,年均增长4.78% [5] - 公司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光伏等高景气下游领域,推动行业向高性能化、环保化发展 [5] -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发明专利51项,客户包括金发科技、LG等知名企业,营收和净利润持续增长 [5] - 公司发行后市值5.89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10.53倍,较可比公司存在折价 [5] 公司业务与产品 - 专注于高分子助剂和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主要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 [5] - 是较早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的企业之一,其相容剂产品在2024年市场规模中占比约8.07% [5] - 产品线覆盖多品类、多行业,为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光伏组件等领域提供高质量产品 [5] 行业市场与增长 - 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规模达1103亿美元,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21.65% [5] - 2020年中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为73.90亿美元,预计2026年将增至97.81亿美元,年均增长4.78% [5] -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的16.3%提升至2022年的23.6%,但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未来提升空间巨大 [5] 下游应用领域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电子电器、复合建材、阻隔包装和光伏组件等领域 [5] - 在汽车领域助力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满足低VOC环保要求 [5] - 在线缆领域提供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确保火灾中的电路完整性 [5] - 在光伏组件领域功能母料满足新型电池的严苛要求 [5] - 预计未来五年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电器专用料、光伏封装材料等细分领域将保持景气 [5] 公司竞争优势 - 依托高端研发团队,自主研发取得发明专利51项,开发了低VOC聚丙烯相容剂、尼龙增韧剂等高性能产品 [5] - 凭借技术优势和优质服务,赢得了金发科技、普利特、LG、博禄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客户 [5] - 2022-2024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同比增长5.02%、2.44%、7.26% [5] - 2022-2024年实现归母净利润持续增长,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5594.09万元,同比增长-9.45%、127.80%、12.31% [5] 估值分析 - 可比公司中,汉维科技、呈和科技2024年PE分别为85.22倍、25.75倍 [5] - 公司发行后股本为8169.17万股(含超额配售),发行价对应发行后市值(含超额配售)为5.89亿元 [5] - 对应2024年市盈率为10.53倍,相较于可比公司具备一定的折价 [5]
中科院博士掌舵,高分子助剂“隐形冠军”能之光即将登陆A股
梧桐树下V· 2025-08-21 20:33
公司概况与IPO信息 - 宁波能之光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8月22日登陆北交所 股票代码920056 简称能之光 [1] - 公司专注于高分子助剂细分领域 产品包括相容剂 增韧剂 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助剂和材料 应用于汽车 光伏 线缆等新兴产业 [1] - 此次IPO募集资金1.07亿元 用于扩产及研发项目 [1] 行业背景与技术地位 - 高分子助剂作为关键添加剂 通过改善加工性能 提升机械强度 增强功能或赋予新特性对材料应用表现至关重要 [2] - 相容剂作为关键品类 能提升不同材料组分间相容性 改善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加工性及功能特性 应用于电线电缆 汽车部件 包装材料等领域 [2] - 行业发展初期关键相容剂依赖进口 市场被杜邦 陶氏 埃克森美孚等国际化工巨头垄断 [2] - 公司成立于2001年 是国内较早投身相容剂研发的企业之一 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突破 推动国产无卤阻燃电缆护套料相容剂广泛应用 [2] 技术研发与产品创新 - 公司以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为核心 建立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 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 有机无机功能复合三项技术平台 [5] - 获得57项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其中51项为自主研发 [5] - 累计开发300余种不同牌号的高分子材料助剂及功能材料产品 [3] - 开发耐低温增韧剂 满足航空航天 高铁 汽车等行业对材料耐低温 高韧性要求 提升尼龙等材料在-40℃及更低温度下的韧性 [6] - 开发具备除酸 抗PID 抗氧化功能的多功能母料 用于光伏EVA胶膜 改善耐湿热 耐紫外老化及抗PID性能 [6] - 研发低VOC排放的高分子材料 通过调整聚烯烃弹性体生产工艺并添加吸附剂降低VOC释放水平 适用于汽车内饰件 [6] - 通过工艺改进提升产品性能 低VOC聚丙烯相容剂综合性能达到行业先进水平 实现对美国杜邦 以色列普利朗等公司进口产品的替代 [7] - 尼龙增韧剂耐低温性能改善 满足耐-40℃及以下温度要求 进入跨国公司供应体系 [7] 客户资源与财务表现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 普利特 万马股份 会通股份 中天科技 中广核技等国内知名企业 以及LG 博禄 巴斯夫和沙比克等全球龙头集团客户 [8]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563.99万元 56,921.64万元和61,054.19万元 保持稳定增长 [8] - 2022年至2024年每年新增客户数量分别为528家 477家和439家 发生实际交易的客户总数持续增长 分别为912家 1,019家和1,130家 [8] - 各期交易金额超过100万元的客户稳定在100余家 贡献收入占比约70% [8] - 2022年至2024年综合毛利率分别为12.03% 16.85%和17.05% 呈现稳步上行趋势 [9] - 2022年至2024年扣非净利润分别为1,580.02万元 4,318.29万元和5,080.26万元 盈利能力持续释放 [9] 下游需求与募投项目 - 高分子助剂和功能高分子材料行业发展趋势与高分子材料工业发展密切相关 受益于下游需求增长和政策支持 [10] - 政策支持包括国家将高分子新材料 高性能改性塑料等列为重点发展领域 《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4年本)》鼓励共混改性 合金化技术的开发和应用 [11] - 下游应用需求持续拓展 新能源汽车轻量化趋势带动对低VOC 高强度高分子材料的需求 光伏产业向N型电池技术升级扩大光伏胶膜专用功能母料市场空间 线缆行业对低烟无卤阻燃材料的升级要求以及复合建材 阻隔包装等领域的稳定发展共同拓宽市场前景 [11] - 募集资金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增加粘合树脂 光伏胶膜功能母料等高附加值产品产量 缓解产能趋紧状况 匹配下游客户订单需求增长 [1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侧重于实验设备升级和研发团队扩充 围绕超临界流体净化技术 低VOC材料制备等核心技术方向深化研究 增强高端功能材料领域技术储备 [11] - 募资投入促进产能 技术与市场拓展协同发展 产能提升服务现有核心客户增长需求 探索航空航天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 研发能力强化加快开发适配N型光伏电池 生物可降解材料等新兴需求产品 [12] - 公司逐步拓展海外渠道 提升境外收入占比 增强全球市场参与度 [12]
北交新股上市之能之光:聚焦功能高分子材料的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搜狐财经· 2025-08-21 18:38
公司上市与发行情况 - 将于8月22日登陆北交所 发行价格为7.21元/股 IPO打新冻资5645.43亿元 获配比例0.02% [1] 公司业务与技术 - 从事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是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1] - 以高分子材料接枝改性技术为基础 产品包括相容剂、增韧剂和粘合树脂等功能高分子产品 自主研发300多个牌号产品 [1] - 拥有三大技术平台:高分子化学接枝改性、高分子超临界流体净化、有机无机功能复合 [3] - 自主研发取得发明专利授权51项 [1][3] - 是较早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的企业 粘合树脂和功能母料已实现销售 [4] - 在光伏胶膜领域推出除酸母料、抗PID母料等解决行业痛点的系列功能母料 [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5.56亿元、5.69亿元与6.11亿元 CAGR为4.83% [4] - 2025年H1营收为2.94亿元 同比增长0.06% [4] - 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86.49万元、4980.77万元与5594.09万元 CAGR达59.95% [4] - 2025年H1归母净利润为2952.75万元 同比增长10.81% [4] - 高分子助剂是主要营收来源 2024年营收占比95.37% [7][8] - 功能高分子材料营收占比呈上升趋势 从2022年3.02%增长至2024年4.63% [7][8] 客户资源与合作 - 客户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会通股份、中天科技和中广核技等国内知名企业 [8] - 拓展全球龙头客户包括LG、博禄、巴斯夫和沙比克等 [8] 行业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5年中国高分子材料市场规模预计突破2.5万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达7% [10] - 2022年全球聚苯硫醚(PPS)市场规模超过14亿美元 汽车类应用占比超34% 预计2032年市场规模达33亿美元 [10] - 2022年中国医用高分子制品行业市场规模1850.65亿元 同比增长9.43% 预计2023年突破2000亿元 [10] - 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容量约1103亿美元 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65% [11] - 我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16.3%提升至2022年23.6% [14] - 2020年我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73.90亿美元 预计2026年达97.81亿美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4.78% [14] - 2021年我国塑料助剂消费量达757万吨 同比增长2.30% [14] - 我国热熔胶市场规模从2017年172.28亿元增长至2022年253.20亿元 年均复合增长率8.01% [17] 募投项目规划 - 拟募集资金1.07亿元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 [20] - 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投资总额9116.60万元 规划增加功能高分子材料30000吨 [20][21] - 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541.85万元 [21]
中科院博士留学回国创业,相容剂龙头能之光明日上市会如何表现?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1 17:29
公司概况 - 公司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 生产和销售 自主研发300多个牌号产品 产品覆盖家电 汽车 线缆等终端市场 [1] - 公司创始人张发饶于1996年获中国科学院化工冶金研究所博士学位 留学日本期间研究成果受业界瞩目 归国后创办公司并攻克多项技术难关 实现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自主知识产权 [2] - 公司主营收入分为高分子助剂(2024年收入5.75亿元 占比95.37%)和功能高分子材料(2024年收入0.28亿元 占比4.63%)两大板块 高分子助剂收入占比连续三年超90% [2] 财务表现 - 2022年至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5.56亿元 5.69亿元 6.11亿元 同比增速依次为5.02% 2.44% 7.26% [3] - 2022年至2024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22亿元 0.50亿元 0.56亿元 同比增速依次为-9.45% 127.80% 12.31% [3]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94亿元 同比增长0.06% 归母净利润0.30亿元 同比增长10.81% [3] 行业地位与市场空间 - 公司核心产品相容剂市占率约8.07% 处于市场领先地位 是国内较早实现相容剂国产化的企业 [1] - 2024年中国相容剂市场规模预计达71.30亿元 [1] - 2021年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容量约1103亿美元 2013-2021年年均复合增长率达21.65% [2] IPO与募投项目 - 公司IPO发行新股1700万股 募集资金1.225亿元 [3] - 募投资金拟投入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投资总额9116.60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项目(投资总额3541.85万元) [3] 上市表现预期 - 发行市盈率为9.74倍 显著低于可比公司(鹿山新材 瑞丰高材 呈和科技 汉维科技)平均动态市盈率24.1倍 估值优势达147.4% [4][5] - 北交所最近10只新股首日平均涨幅329% 涨幅中位数310% [4] - 发行价7.21元/股处于北交所中等偏低水平 今年以来相近发行价北交所新股首日平均涨幅达334.7% [5]
能之光(920056):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专精特新”小巨人
山西证券· 2025-08-21 15:01
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投资评级(如买入、增持等),但指出公司发行后市值5.89亿元,对应2024年市盈率为10.53倍,相较于可比公司具备折价空间 [5][19][20] 核心观点 - 公司是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领域的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核心产品相容剂在2024年市场规模中占比8.07%,处于行业领先地位 [3][23][39] - 下游应用需求旺盛,覆盖汽车轻量化、线缆阻燃、光伏封装等高增长领域,推动行业向高性能化、环保化方向发展 [3][4] - 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拥有发明专利51项,客户包括金发科技、LG、巴斯夫等国内外知名企业,2022-2024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32.32% [4][13][34] - 估值具备吸引力,2024年市盈率10.53倍,显著低于可比公司汉维科技(85.22倍)和呈和科技(25.75倍) [5][19][21] 财务表现 - 营业收入持续增长:2022年5.56亿元(+5.02%)、2023年5.69亿元(+2.44%)、2024年6.11亿元(+7.26%)[5][7][34] - 归母净利润高速增长:2022年2186.49万元(-9.45%)、2023年4980.77万元(+127.80%)、2024年5594.09万元(+12.31%)[5][7][34] - 盈利能力提升:毛利率从2022年12.03%升至2024年17.05%,净利率从2022年3.94%升至2024年9.16% [7][36][37] - 每股指标:2024年每股净资产6.32元,每股未分配利润3.36元 [2] 行业与市场地位 - 全球高分子材料助剂市场规模2021年达1103亿美元,2013-2021年复合增长率21.65% [3][51] - 中国塑料助剂市场规模2020年73.90亿美元,预计2026年增至97.81亿美元,年均增长4.78% [3][51] - 中国塑料改性化率从2011年16.3%提升至2022年23.6%,仍低于全球近50%水平,提升空间巨大 [3][56] - 公司相容剂产品国内市占率领先,粘合树脂受益于热熔胶市场增长(2017-2022年规模CAGR 8.01%)[39][59][60] 技术与研发优势 - 自主研发取得发明专利51项,开发低VOC聚丙烯相容剂、尼龙增韧剂、光伏除酸母料等高性能产品 [4][41] - 拥有省级企业研究院、国家级博士后工作站等研发平台,董事长为国家级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 [40][42] - 产品性能对标国际同类产品,部分牌号实现进口替代 [23][39] 客户与业务布局 - 客户资源优质且多元化:包括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国内企业,以及LG、博禄、巴斯夫等国际巨头 [4][24][44] - 收入主要来自华东地区(2024年占比65.81%),境外销售占比逐年提升至2024年4.12% [29] - 产品以高分子助剂为主(2024年占收入95.37%),功能高分子材料占比逐步提高 [29] 募投项目与产能规划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功能高分子材料扩产项目(投资9116.60万元)和研发中心建设(投资3541.85万元)[48] - 扩产项目将新增产能3万吨,包括低VOC材料、粘合树脂等功能产品,建设期2年 [48] - 研发中心将深化高分子接枝改性技术应用,建设期3年 [49]
能之光:北交所IPO打新冻资5645.43亿元,获配比例0.02%
搜狐财经· 2025-08-18 18:13
IPO发行结果 - 北交所IPO发行获得70.48万户投资者参与打新,有效申购数量782.99亿股,冻结资金约5645.43亿元,申购倍数达5576.52倍,获配比例为0.02% [1] - 战略配售环节引入10家战略投资者,包括北京煜诚私募基金、中信证券、北京恒德时代私募基金、国金创新投资等机构 [1] - 战略配售股份合计295.6万股,占发行规模的20.00%,发行价格为7.21元/股,战略配售募集资金金额合计2131.28万元 [2] 战略投资者明细 - 北京煜诚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获配55万股,其中50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获配50万股,其中45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北京恒德时代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旗下基金获配50万股,其中45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国金创新投资有限公司获配21.6万股,其中16.2万股为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 中国国际金融股份有限公司获配14万股,全部为非延期交付,限售期12个月 [2] 公司业务与技术 - 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高分子功能材料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也是国内高分子功能改性材料的领先制造商,主营业务为高分子助剂及功能高分子材料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3] - 公司获得发明专利授权55项,其中自主研发发明专利49项,覆盖相容剂、增韧剂、粘合树脂等关键产品,自主研发了300多个牌号的功能材料 [4] - 产品广泛应用于汽车、线缆、光伏组件、阻隔包装等高附加值领域 [4] 研发实力与行业地位 - 公司于2015年成立浙江省博士后工作站,2016年成立院士工作站,2017年产品被认定为宁波名牌,2018年获评市级企业研究院 [4] - 2019年成为中国塑协塑木制品专业委员会理事单位、中国复合材料学会会员,获浙江制造精品荣誉,同年获评浙江省省级企业研究院、浙江省企业技术中心 [4] - 2020年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025年5月与中国塑协达成合作意向,拟在标准制定、成果转化、产业链协同创新等领域开展合作 [4] 客户与业绩表现 - 公司与金发科技、普利特、万马股份等上市公司建立长期合作,覆盖改性塑料、线缆、光伏胶膜等核心领域 [4] - 2022年-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5.57亿元、5.69亿元、6.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13.75万元、5073.75万元、5594.09万元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