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灵G1
搜索文档
引领区五周年,它们如何把产业“玩”出新高度?
国际金融报· 2025-11-03 12:49
智元机器人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不足3年,是浦东具身智能标杆企业 [2] - 构建了“一体三智”核心架构,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协同发展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AI能力 [4] - 产品覆盖工业服务、商业服务、家庭服务、康养等场景,落地八大场景解决方案 [4] 智元机器人技术突破与产品 - 发布行业首个机器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全球首个0代码机器人创作平台“灵创” [2] - 2024年9月建成3000多平方米的数据采集工厂,设置五大真实场景,通过100多台机器人编组训练积累数据资产 [4] - 2024年3月发布通用具身基座模型“智元启元大模型GO1”,具备人类视频学习、小样本快速泛化、一脑多形等优势 [4] - 人形机器人“远征A2”可自如对话、灵活互动 [2] 智元机器人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在上海建立制造工厂,2025年1月第1000台通用具身机器人正式量产下线,实现规模化量产 [4] - 在工业制造、物流分拣等场景常态化应用,如涪陵精工工厂搬箱作业、德马物流自动化分拣 [5] - 消费电子产线中精灵G2机器人胜任柔性制造,发布前斩获数亿元订单 [5] - 商业部署遵循“先工业、再商业、最后家庭”的节奏,预计3到5年后家庭服务机器人规模化落地 [5] 智元机器人生态与创新 - 核心战略为“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 [7] - 推出全球首个0代码、0门槛机器人内容创作平台“灵创”,支持语音演绎、设备联动与群控管理 [7][8] - 灵犀X2机器人已实现量产交付,2025年预计交付数千台 [9] - 启动专注具身智能产业链的创业加速计划“智元A计划”,旨在孵化高潜力早期项目,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10] 畅联股份公司概况 - 公司成立于2001年5月,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国有资产占比近50% [11][14] - 第一大股东为上海市浦东新区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14] - 是专业数智化精益管理第三方物流企业,上海自贸区内规模最大的本土供应链管理企业之一 [11][17] 畅联股份技术能力与运营 - 全面实现全程信息化系统管理与智能化运营,拥有5项发明专利、60项软件著作权及40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 日均与客户信息交互达100万条,搭建支持1000万数量级SKU的操作系统 [14] - 通过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实现物流数据平台化运营 [14] - 已在全国设立38家分子公司,形成覆盖华东、华北、华南等重要区域的全国化服务网络 [16] 畅联股份市场地位与贡献 - 客户覆盖高科技电子、医疗器械、高端消费品等行业,与苹果、碧迪、波科、捷豹路虎等世界500强企业长期合作 [15] - 在上海自贸区服务的进出口贸易总量占自贸区总量近10%,年均缴纳关税逾160亿元,占自贸区全年关税总额近15% [15] - 自成立以来累计分红13.2亿元,占累计税后利润的73%,累计税收贡献达13.8亿元 [16] - 已建成超百万平米的现代化物流仓配中心,精益供应链管理能力辐射全国及东南亚 [17]
智元精灵G2,工业机器人标杆还是资本的新故事?
钛媒体APP· 2025-10-26 19:26
产品发布与定位 - 智元机器人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推出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并称其为“全球标杆” [1] - 精灵G2的前身G1定位为科研教育界通用具身智能机器人,自2023年11月发布后,截至2025年10月16日出货量已超千台 [1] - 精灵G2的升级重点集中在工业适配能力,目标直指“行业标杆” [1][3] 产品技术规格与性能 - 硬件层面搭载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全臂配备高精度关节扭矩传感器,通过关节阻抗控制实现对外力的细腻感知和柔顺反应 [3] - 续航系统采用双电池热插拔技术,配合自主回充功能,以满足24小时连续作业要求 [3] - 软件层面依托自研的GO-1通用基座大模型与GE-1世界模型,支持“听懂一句话完成一整个任务”,并能通过视觉空间预演动作应对复杂任务 [3] - 搭载英伟达JetsonThorT5000芯片,提供2070 TFLOPS本地算力,延迟控制在10ms以内 [3] - 已完成130余项部件及整机极限测试,在-15℃至50℃的高低温环境及静电防护等场景下均能保持稳定运作 [4] - 在演示中展示了安全带锁芯压紧、内存条插接、物流包裹抓取及拟人化导览等多项工业场景下的真实作业能力 [4] 市场订单与客户关系 - 精灵G2披露了来自均胜集团的数亿元订单,此前已获得龙旗科技的数亿元框架订单 [1] - 龙旗科技在2025年3月智元机器人的B轮融资中成为其股东,目前持有0.7394%股权 [1][7] - 均胜集团不仅是G2的采购方,同时也为智元机器人供应零部件,双方存在业务绑定 [1][9] - 2025年4月,均胜电子与智元达成合作,联合研发机器人“大小脑”系统,并合资成立了宁波普智未来机器人有限公司,均胜电子董事长周兴宥兼任合资公司董事 [9][10] - 龙旗科技的订单需在2025年底完成POC(概念验证),2026年一季度才正式部署,实际执行规模可根据产能调整 [7] 公司运营与团队状况 - 智元机器人成立不足三年,已出现多起关键人员离职,涉及联合创始人、灵犀事业部总裁、具身组组长及运动控制组核心骨干等,覆盖机器人本体设计、力控研发、运动控制等核心领域 [5] - 公司已通过内部轮值与外部人才引进的方式填补空缺,例如安排联合创始人彭志辉轮值灵犀事业部总裁,并引进前腾讯RoboticsX成员熊坤 [5] 行业竞争与产品定位分析 - 精灵G2以“通用具身智能”定位,与传统工业机器人和协作机器人形成差异化竞争,其优势在于通过软件训练快速适应不同工位任务的柔性能力 [13] - 在对绝对精度、速度和可靠性要求极高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环节,传统工业机器人巨头(如发那科)的专用解决方案可能仍具优势,例如发那科展示的力控装配技术能实现4µm间隙的精密装配 [13] - 当前工业机器人领域的智能化竞赛焦点集中在解决具体生产痛点的能力上,如3D视觉无序分拣(库卡)和复杂路径的力控打磨(埃斯顿) [15] - 精灵G2采用的轮式基座与人形上身相结合的路线,其移动性优势在当前以固定工位操作为主的工业场景中,能否转化为实际效率增益尚存疑问 [15]
工业场景是具身智能极具潜力的大市场?对话智元机器人姚卯青
观察者网· 2025-10-24 10:00
产品发布与核心特性 - 智元机器人于2025年10月16日正式发布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智元精灵G2 [1] - 精灵G2以工业标准打造,搭载高性能运动关节和高精度力矩传感器,集成空间感知系统,支持快速学习部署和多模态语音交互 [1] - 产品具备工业、物流、导览等多场景通用能力,目前已获得来自均胜电子、龙旗科技等企业的数亿元订单,并开启首批商用交付 [1] - 精灵G2在硬件与智能系统上全面升级,其腕部采用全球首款十字腕力控臂设计,有两个垂直正交的自由度,能更灵活进入狭小空间 [3][5] - 通过全臂扭矩传感器与柔顺控制算法,机器人可感知外界细微力变化并动态调整响应,演示中能用生鸡蛋推动机械臂而保持蛋壳完好 [3] - 拟人化设计还包括可旋转腰部与可折叠下肢,腰部面向导览场景,下肢便于安装、包装和运输 [6] 商业化战略与市场定位 - 公司认为工业场景是极具潜力的大市场,机器人应先落地室内简单、任务明确的场景,靠真机数据驱动迭代 [1][12] - 商业化合作基于三点核心考量:工站与技术匹配度、客户对新技术接纳热情、场景是否具备规模化复制的商业化潜力 [12] - 公司产品主要围绕科研、教育、交互服务及工业作业领域展开,每个领域都存在相对大额的客户订单 [12] - 海外市场是重点,因海外用工成本、管理复杂度高且面临老龄化问题,需求明确且利润率可观 [14] - 公司已启动全球市场布局,建设经销网络并开展本地化运作,期望明年海外市场收入占比达30%甚至更高 [14] - 精灵G2单台定价在50万-60万元之间,官方表示考虑到人力成本等因素,机器人有望在2-3年内收回成本 [18] 行业观点与产品差异化 - 行业内在机器人落地方向上存在明显分歧,一派坚持“工业优先”,另一派主张以场景细分为核心 [8] - 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用于高负载、持续续航、高节拍的作业目前概念性成分更多,双足机器人在工厂高强度作业中难以胜任 [10] - 室外场景对当前人形机器人颇具挑战,其更适合在室内环境、任务明确的场景中部署 [11] - 公司人形机器人的核心优势在于通用具身智能,更换生产产品时无需更换硬件,只需短暂培训即可适配新工作 [17] - 产品并非要平替传统机械臂,而是与人类员工对比ROI,弥补传统机械臂不可复用的短板,为多品类生产提供解决方案 [18]
智元机器人亮相IROS 2025 :国际挑战赛圆满收官,全系产品实战演示圈粉
具身智能之心· 2025-10-22 20:00
公司技术实力与产品展示 - 公司在IROS 2025大会上展示了全系列产品矩阵,包括精灵系列、灵犀X2和远征A2,通过实机演示呈现技术落地成果 [2][3][4] - 精灵G1在物流场景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供包操作,并能通过采集作业数据持续训练“见过即会”的场景泛化能力 [4] - 精灵G2首次线下公开亮相,配备两条7自由度机械臂,额定负载达5kg,可实现亚毫米级高精度力控作业,并具备3自由度腰部和2自由度腿部设计以复刻人类动作 [4] - 灵犀X2展示了高自由度运控能力和多模态交互能力,能准确识别语音指令并配合表情与肢体语言实现自然互动 [6] - 远征A2依托虚拟仿真环境中的学习训练数据,无需预先调试即可实现从感知、决策到执行的端到端闭环作业 [6] 行业生态构建与影响力 - 公司与OpenDriveLab联合主办了首届“AgiBot World Challenge @ IROS 2025”国际挑战赛,设置Manipulation和World Model两大赛道,总奖池高达56万美元 [9] - 赛事吸引全球5大洲、23个国家、431支顶尖战队参赛,覆盖高校及研究机构等创新主体,Manipulation赛道决赛有11支队伍晋级线下对决 [9] - World Model赛道聚焦“让AI预见物理世界”,参赛者基于公司开源的数据集和基线模型探索创新,形成多项技术突破 [11] - 公司通过产品演示和主办国际赛事,以“技术+生态”双轮驱动战略推动具身智能技术的规模化应用和产业融合 [12]
智元精灵G2发布:工业级人形机器人突破多场景应用瓶颈
环球网· 2025-10-16 19:54
【环球网科技报道 记者 张阳】10月16日,智元机器人举办线上直播发布会,新一代工业级交互式具身作业机器人精灵G2正式亮相。作为全球工业级具身作 业机器人标杆产品,精灵G2凭借全维度升级的硬实力、跨场景通用能力及首发前已锁定的数亿元订单,标志着人形机器人从技术验证阶段迈入规模化商业 应用的关键节点,为制造业、物流、服务等多领域自动化升级提供全新解决方案。 全栈技术迭代,铸就工业级 " 全能标杆 " 精灵G2的推出延续了前代产品精灵G1的市场优势。2023年11月发布的精灵G1以"采训推一体"模式登顶轮式人形机器人出货量榜首,其开源数据集已成为业 界核心真机数据源。在此基础上,精灵G2实现硬件性能与软件能力的全面突破,构建起覆盖运动、感知、交互的全场景能力体系。 精灵G2通过130余项部件测试及多项整机极限测试,在-15℃至50℃高低温、静电防护、紧急刹停等严苛环境中保持稳定运行,以工业级标准保障核心模块的 耐久性与安全性,为企业客户提供降本增效的自动化解决方案。目前,该产品已在四大核心场景完成部署验证,展现出强大的场景适配能力。 硬件配置方面,精灵G2搭载高性能关节执行器与多类型传感器,腰部3自由度设计赋予其 ...
智元机器人携手德马科技亮相日本国际物流展
证券时报网· 2025-09-25 19:57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携核心产品精灵G1与德马科技联合参展2025日本国际物流综合展 [1] - 现场呈现基于真实数据驱动的具身智能机器人物流作业场景 [1] - 精灵G1与德马科技飞梭智能分拣机器人实现全程无人工干预的全自动供包与包裹二次分拣 [1] 技术能力 - 解决方案可灵活应对物流场景中快速行走、高效搬运、精准供包等复杂任务 [1] - 实现深度协同的智能分拣与供包操作 [1]
智元斩获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CR认证,编号“001”
IPO早知道· 2025-09-22 20:29
行业标准化与认证突破 - 公司成功获得业内首张人形机器人数据集产品CR认证证书(编号"001"),成为国内首批依据T/SAIAS系列团体标准认证的企业,标志行业在数据集标准化和质量评价领域取得关键进展 [2] - 认证体系全面评估数据集建设的四大核心要素:分类与编码规范、数据标注标准、统一数据集格式要求及全面质量评价准则,涵盖全生命周期管理并确保数据规范性、一致性与可用性 [2] - 认证推动人形机器人数据在采集、处理、管理及使用环节的标准化进程,为行业数据生态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3] 数据集规模与质量优势 - AgiBot World数据集为全球首个基于全域真实场景、全能硬件平台和全程质量把控的真机数据集,长程数据规模较谷歌Open X-Embodiment数据集高出10倍,覆盖从基础操作到复杂长程任务的多组原子技能组合 [3] - 80%任务时长集中在60-150秒,场景覆盖面扩大100倍,数据质量从实验室级跃升至工业级标准,包含抓取、推拉、搅拌、折叠、熨烫、内存条安装及餐具分拣等复杂任务 [3] - 数据集复刻家居、餐饮、工业、商超和办公五大核心场景,包含数百种真实子场景与3000多种真实物品,高度还原多场景任务设计以构建具身智能必要条件 [4] 硬件支撑与质控体系 - 数据采集机器人精灵G1配备8个环绕式摄像头实现360度环境感知,6自由度灵巧手保障动作精准灵活,末端增加六维力传感器和高精度触觉传感器感知微小力变化,全身拥有32个主动自由度以应对复杂任务 [5] - 数据采集全程遵循"多方参与规划-端云双重筛选-逐帧人工审核-算法二次验证"严苛流程,从源头保障数据规范性与可用性 [5] - 公司自建3000多平方米数据采集工厂与应用实验基地,支撑数据集的高质量工业级标准 [4] 行业生态建设与未来规划 - 公司通过认证印证AgiBot World数据集的行业标杆地位,使其成为人形机器人数据集标准化示范范本,助力推动具身智能领域"规范、开放、高效"的数据共建共享机制形成 [5] - 公司计划持续迭代数据集场景覆盖与数据质量,同时开放标准化数据能力,与行业伙伴共建数据生态 [5]
具身智能爆发前夜,人形机器人产业驶入快车道
Wind万得· 2025-08-27 06:26
人形机器人技术进展 - 2025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设置26个赛项,涵盖竞技赛、表演赛和场景赛等类别,共有来自16个国家的500余台人形机器人参与角逐[4]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研发的"天工Ultra"人形机器人以21.50秒的成绩获得100米短跑冠军,成为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百米飞人",并实现完全自主导航能力[4] - 宇树科技H1机器人在1500米比赛中以6分34秒40夺冠,平均速度约3.8米/秒,在400米项目中以1分28秒03夺冠,平均速度约4.5米/秒,创造人形机器人长跑世界记录[5] - 银河通用旗下Galbot人形机器人在医药分拣项目中以336分总成绩夺得金牌,仅用4分25秒完成全流程比赛,远低于20分钟比赛时限[6]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天轶2.0人形机器人在物料整理项目中包揽冠、亚军,基于7自由度机械臂和"慧思开物"平台完成细长物料插装任务[7] - 智元机器人实测数据显示,远征A2人形机器人复杂地形行走通过率达98.6%、精灵G1在工业场景的抓取误差<0.1mm、灵犀X2的多模态对话响应突破1秒级[7] - 谐波减速器国产化率较高,基本实现国产替代,在减速比、输出转速、传动精度等方面和海外品牌差距明显缩小[8] - 昊志机电研发出一体化关节模组,实现机器人核心功能部件全面国产化,成本较进口方案下降50%[8] - 天太机器人即将发布新一代径向/轴向关节模组,价格首次降至三位数(较进口方案低50%),轻量化与动力性能同步提升[8] - 人形机器人在可靠性、稳定性、适应性方面仍存在挑战,如100米短跑决赛中有机器人中途跌倒,100米障碍赛中有机器人摔掉"一颗头"[9] 人形机器人应用前景 - 人形机器人技术路线尚未统一,在运动控制、末端执行器、感知系统等方面存在多种技术路线,如灵巧手技术路线有全驱动方案和欠驱动方案之分,视觉感知技术路线存在3D视觉、2D视觉与多模态感知的分歧[10] - 短期商业化市场以政府/科研机构场景、工业制造与物流仓储场景为主,但当前订单规模仍有限,长期消费端场景如家庭服务、娱乐需求广泛但落地难度大[10]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联合中标中移(杭州)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形双足机器人代工服务采购项目,总金额约1.2亿元(含税),为国内人形机器人产业当前公开的最大单笔招标订单[11] - 优必选中标觅亿汽车的机器人设备采购项目,金额为9051.15万元,刷新全球人形机器人企业单笔订单金额记录[11] - 天太机器人有限公司与战略合作伙伴共同签署全球首个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10000台订单,为全球人形机器人行业迄今数量最大的单笔订单[11] - 智元机器人展示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化解决方案,预计2025年出货量达数千台,2026年达数万台[11] - GGII预测202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销量达1.24万台,市场规模接近64亿元,2035年全球销量超500万台,市场规模超4000亿元[14] - 中国市场2025年人形机器人销量达7300台,市场规模接近24亿元,2035年销量达200万台,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元[15] - 行业认为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发展拐点,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15] 人形机器人投融动态 - 2025年以来国内人形机器人融资事件超80起,融资金额超130亿元,超过2024年总和[16] - 投资逻辑从关注团队实力、技术路线和Demo效果转向更关注量产能力和交付能力[16] - 宇树科技已启动上市辅导,智元机器人通过反向收购上市公司进行资本运作[17] - 优必选作为"人形机器人第一股",股价表现强劲,对整个人形机器人板块估值提升起到积极影响[17]
智元首次集中交卷,三年目标要部署十万台通用机器人
新浪财经· 2025-08-22 10:36
公司战略与定位 - 公司定位具身智能机器人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1] - 公司采取先To B再To C的商业路线 通过与合作伙伴共建垂直生态实现规模化落地 [3] - 公司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项目并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6] 产品与技术进展 - 已形成远征系列(全尺寸人形机器人)、精灵系列(工业商业多场景)和灵犀系列(全智能灵活机器人)三大产品线 [4][5] - 推出"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为本体构建运动智能 交互智能与作业智能三大能力 [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 百万真机数据集及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6] - 当前机器人已具备轻作业能力 未来一两年将从辅助快速过渡到替代人类水平 [1] 商业化进展 - 2024年1月实现1000台人形机器人量产下线 预计全年有数千台产品下线 [2] - 近期获得1.2亿元大订单 近百台远征A2-W进驻富临精工工厂 成为国内首个工业领域规模化商业应用案例 [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2] - 2025年以来近乎每月新增一家上市公司合资伙伴 目前已涵盖博众精工 大丰实业 卧龙电驱 软通动力等企业 [2][3] 合作伙伴生态 - 合作伙伴选择标准侧重渠道能力强的企业及能补充未覆盖领域的专业伙伴 [3] - 通过直接投资布局产业链 过去一年投资15个早期项目 年化收益率达8倍 [3] - 构建分层分销体系 通过明确责权利关系和激励机制降低合作门槛 [6] 技术挑战与规划 - 下一阶段挑战在于技术产品化 标准化与封装 实现各行业快速批量复制 [6] - 作业操作问题比运动控制难度高100倍以上 需持续打磨硬件 算法和数据 [7] - 技术尚未进入收敛状态 未来1-2年内硬件整体优化和软件算法系统优化空间仍很大 [6] 市场扩张计划 - 海外市场分两步推进:北美科研教育合作(借助英伟达 Skill AI及学术界资源)及东南亚 日韩 欧洲商业出海 [7] - 2024年9月 10月将发布更大规模 更多场景的工业应用 下半年有多项技术及行业应用展示 [2] 资本状况 - 现金流储备可支撑三年业务发展 即使在没有收入的情况下 [8] - 融资一直比较顺利 属于想融就可以融的状态 [8] - 收购上市公司上纬新材63.62%股份属于资本层面创新 顺应国家政策导向 [7]
智元邓泰华:具身智能机器人最终能够成为「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
IPO早知道· 2025-08-22 08:49
行业前景与公司愿景 - 全球正处于具身智能大爆发的前夜 人工智能加速向AGI迈进 2025年具身智能机器人将迎来商用拐点 成为继手机和汽车后的下一代海量智能终端[2] - 公司以通用量产人形机器人为牵引目标 梯次推进工业、商业和家居商用场景落地 最终构建通用智能机器平台应用生态[2] - 目标未来三年实现十万台级通用机器人规模部署 支持百种任务自主泛化能力 构建开放可进化自生长的通用机器人生态系统[8] 技术战略与产品布局 - 采用"1+3"全栈技术战略 以机器人本体为基础 构建运动智能、交互智能、作业智能三大核心能力[6] - 拥有远征/精灵/灵犀三大产品系列:远征A2为业界首款规模化商业部署全尺寸人形机器人 实现2000小时+行走测试及中美欧安全认证;精灵G1具备原生数采与采推一体能力;灵犀X2为1.3米全智能灵动机器人[6] - 发布灵犀X2-W轮式双臂机器人原型 具备全向移动底盘、高自由度双臂、占地不足0.5平方米紧凑收纳及低成本等特性 定位为下一代具身智能作业机器人标杆[8] 生态合作与商业化路径 - 生态共建被列为公司核心战略 通过开源、被集成、资本赋能三大路径汇聚全球创新力量[3] - 推行被集成战略 整合行业头部伙伴研发/市场/交付能力 覆盖讲解接待、文娱商演、工业智造、物流分拣等八大场景[3] - 启动"智元A计划"创业加速计划 目标三年孵化50+高潜力早期项目 打造千亿级产业生态 提供技术支持/融资赋能/场景开放等权益[4] 运营进展与竞争优势 - 实现业界唯一全系列全场景产品布局 构建本体-小脑-大脑软硬全栈技术体系[2] - 通过梯次推进不同场景产品落地 持续突破高质量大客户群 保持强劲业务发展势头[2][3] - 开源机器人中间件AimRT、百万真机数据集 推出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灵渠OS" 推动行业标准化规模化发展[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