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远征A2
icon
搜索文档
“秀场”变“职场”!机器人本体性能大进化,正式开启“打工”时代|聚焦2025WAIC
华夏时报· 2025-07-29 14:04
行业发展趋势 - 2024年至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规模化应用的关键转折点,运动精度和任务完成度实现质的飞跃 [1] - 2025年上半年国内人形机器人领域融资事件已超去年全年总和,多家头部企业进入量产阶段并拿下大单 [1] - 行业从"功能验证"阶段进阶到"工业级可靠",灵巧手可完成点胶、焊接等高精度工业动作 [5] - AI大模型与机器人本体深度融合,实现"感知-决策-执行"闭环,行业运动控制延时大幅降低 [6] - 具身智能正在从"展示型"向"应用型"演进,突破"多本体、多场景、多任务自主协同作业"能力 [6] 技术突破 - 魔法原子人形机器人"小麦"可完成"搬运+点胶"等柔性环境作业任务,并具备拟人步态导览能力 [2] - 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展示完整工业场景任务链,智能体机器人自主通报进展并协同工作 [2] - 智元机器人实现"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远征A2具备双语讲解和舞蹈表演能力 [3] -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展示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动态平衡系统实现自主起身 [3]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实现1000+小时平均无故障工作,展示全流程巡检作业能力 [4][5] - 傅利叶"具身智能康复港"整合30多款康复机器人产品,构建五大训练交互模块 [4] 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和智元机器人拿下中国移动超1.2亿元大单,优必选获某车企超9000万元采购项目 [5] - 云深处四足机器人在浙江换流站实现实际应用,完成电力巡检任务 [5] - 傅利叶GR-3通过灵动弹性和温暖触感设计,突破机器人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 [7] - 魔法原子MagicBot Z1可与观众花式互动,响应触摸指令完成扭头、转身等动作 [4] 企业动态 - 宇树科技启动上市流程,智元机器人、魔法原子、云深处等厂商均获得新融资 [7] - 行业头部效应显著,企业梯队分化加剧,未来将面临"智能闭环+量产能力"的竞争门槛 [7] - 魔法原子自研"原子万象大模型"首创快慢双系统架构,实现毫秒级环境响应与长期任务规划 [6] - 智元机器人自由度更高,行走技术更稳定,但量产机型仍缺乏触觉和温度感知能力 [7]
智元机器人王闯:从千万订单到家庭场景 具身智能商业化正在渐进突破
证券时报网· 2025-07-29 12:01
行业发展趋势 - 家庭场景是机器人行业的万亿级市场,但对安全性、成本和技能要求极高,目前仍需渐进式突破[1] - 具身智能的产业化路径遵循"先易后难"原则,从工业场景到商业场景再到家庭场景逐步推进[1][2] - 机器人能力提升的关键在于集成运动智能、交互智能和作业智能的全栈能力[3] 公司产品展示 - 公司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了灵犀X2、远征A2、精灵G1、远征A2-W和四足机器人D1Ultra等产品[1] - 精灵G1具备包裹分拣能力,能自主翻面条码并配合扫码设备完成信息录入[1] - 远征A2-W专注工业场景,具备拆垛周转箱能力,机械臂可实时调整抓取角度[1] 公司业务进展 - 公司与中国移动合作开发全尺寸人形双足机器人用于展厅讲解导览[2] - 公司与奇瑞在汽车场景开展合作[2] - 7月9日工厂机器人作业直播后获得几十台千万级订单,主要用于料箱转移[2] 技术发展路径 - 通过2000多小时的工厂作业数据提升机器人环境交互能力[2] - 通过养老院陪伴经验提升机器人对人类情感的理解[2] - 远征A2已完成2000多小时测试,能自主完成作业任务,进步速度将加快[2] 未来发展方向 - 正在探索家庭轻作业场景,如收衣服、铺床等"轻任务",未来将逐步叠加做饭、洗衣等复杂技能[2] - 计划从工业场景积累数据,以数据反哺算法迭代,最终渗透家庭场景[3] - 手机下单召唤机器人功能即将向用户开放[2]
A股异动!尾盘,突然涨停!发生了啥?
券商中国· 2025-07-28 18:36
人形机器人产业链异动 - 7月28日A股人形机器人概念股集体异动,龙头股上纬新材20cm涨停,自7月初以来累计涨幅接近920%,胜宏科技涨超17%,光电股份、天永智能、鹏鼎控股10cm涨停[2][4]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成为人形机器人展示核心平台,宇树科技展示具备29个关节的G1格斗机器人,智元机器人联合德马科技演示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机器人物流作业[4][5] - 魔法原子首次线下展示双足人形机器人MagicBot Z1及工业场景应用案例,擎朗智能推出全球首款具服务功能的XMAN-F1机器人[5][6] - 上海电气发布工业级人形机器人,身高167cm/50kg,配备38个自由度,可自主完成仓储作业[7] - 工信部官员表示中国人形机器人已实现"站得住、走得稳、跑得快",即将从实验室进入规模化量产阶段[8] PEEK材料概念股大涨 - 7月28日PEEK材料板块指数涨幅超4%,超捷股份涨12%,大洋生物、中欣氟材涨停,新瀚新材涨9%[9][10] - PEEK材料具备耐高温/腐蚀特性,比重较金属轻70%,可应用于人形机器人结构件、传动部件、外壳等核心部件[10][11] - 上海证券测算PEEK材料能降低人形机器人20%-30%能耗,东北证券指出其适用于太空、深海等特殊场景[11] - 东吴证券预测PEEK将率先在"以塑代钢"的机器人核心部件实现应用,山西证券认为其强度可满足负载需求[11][12] 行业发展趋势 - 2025年被视为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突破年,特斯拉通过共享AI研发资源构建"算法-硬件-场景"生态闭环[8] - 腾讯、京东、商汤等企业展示的算力突破与大模型进展,将加速国内"硬件+软件"产业链协同[8] - 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将具身智能纳入未来产业培育目录,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展示品转向实用工具[8]
智元机器人闯关实录:斩获中移动及奇瑞大单后,用开源生态撬动机器人产业|聚焦2025WAIC
华夏时报· 2025-07-28 18:27
商业化落地进展 - 公司与中国移动、奇瑞汽车达成合作,中标中国移动超1.2亿元机器人大单,并透露存在其他千万级订单 [1] - 商业化场景覆盖展示(娱乐/讲解/商演)、工业、家庭三大领域,其中中国移动订单主要用于营业厅讲解接待,机器人可完成客户引导、数据收集及报告生成 [2] - 双足机器人因形态接近人类,在讲解接待场景具备亲和力优势,而工业场景更适用轮式机器人(效率高/能耗低) [2][3] - 家庭场景被视为潜力市场,但当前受限于安全性、成本及技能泛化要求,尚未大规模推广 [4] 技术应用与产品表现 - 人形机器人已实现抓取饮料、插拔插头、参与冰壶游戏、货物分拣等多样化任务 [2] - 精灵G1物流机器人展示数据驱动能力,可处理包裹随机堆叠、卡住等复杂情况,未来将扩展至装卸、搬运等工序 [3] - 海外市场对讲解、文娱场景应用需求旺盛,公司计划推动全球化扩张并设定明确出海目标 [3] 开源生态战略 - 发布业界首个具身智能操作系统"智元灵渠OS",打通硬件驱动至智能服务全链路,旨在整合资源、推动生态融合 [5][6] - 推出世界模型开源平台"Genie Envisioner",提供预测/控制/评测一体化解决方案,支持机器人数字化预演 [6] - 通过"数据集→操作系统→本体"递进开源策略构建开发者生态,行业专家认为此举可能引爆具身智能的"iPhone时刻" [6] 产业链整合与成本优化 - 收购上纬新材被视为构建机器人产业生态的关键步骤,当前产业链成熟度远低于汽车/无人机行业 [7] - 公司自研关节等核心部件并委托代工,驱动成本从10多万元降至1/10-1/20,国产化率显著提升(仅算力芯片依赖海外) [7] - 强调商业化需技术匹配场景需求,区别于标准化产品,需结合环境进行定制化创新 [7]
国泰海通|机械:WAIC 2025在沪召开,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集中亮剑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人形机器人产业观察 核心观点 - 人形机器人成为WAIC2025核心焦点领域之一,产业链从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到整机产品全面展示,产业催化不断且投资机遇显著[1] - 人形机器人是AGI落地的理想载体,具备"硬件载体+场景交互"双重属性,产业协同效应加速落地进程[4] 产品创新 - 本体企业集中展示最新成果:智元机器人展出远征A2/灵犀X2/精灵G1等全系列产品,并联合德马科技完成全球首个端到端具身机器人物流作业直播[2] - 魔法原子MagicBotZ1首秀:配备自研高性能关节模组,24基础自由度(可扩展至50),关节最大扭矩超130N·m,具备高爆发运动能力[2] - 宇树科技打造拳击机器人互动场景,乐聚等企业同步展示场景落地进展[2] 核心零部件 - 产业链覆盖减速器、丝杠、电机、传感器及关节模组等关键组件:禾川科技展出关节执行器与灵巧手,雷赛智能展示灵巧手解决方案,上海机电首次发布一体化关节模组[3] - 制造工艺进步与规模化效应推动成本下降,为量产提供硬件支撑[3] 产业生态 - 特斯拉示范产业协同模式:Optimus共享自动驾驶AI资源(视觉神经网络/Dojo超算/Cortex训练集群),形成"算法-硬件-场景"闭环[4] - 国内生态优势显著:腾讯/京东/商汤/华为展示算力与大模型突破,结合硬件制造与软件算法全产业链,加速商业化落地[4]
人形机器人纷纷出列 “干活”能力助推订单火爆
证券时报· 2025-07-28 01:06
行业动态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展出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为国内人形机器人规模最大的一次亮相 [1] - 人形机器人领域参展企业和产品数量较一年前WAIC有显著增长,智能终端企业集中展示最新技术,人形机器人成为最受瞩目领域 [1] - 机器人进化速度惊人,从去年仅能静态展示到今年已具备行走、干活、跳舞、聊天等能力 [2] - 具身智能机器人开始从"纯炫技"走向"真干活",展示服务生、叠衣服、调酒、爆米花制作等实用技能 [4] - 物流场景被视为具身智能机器人最佳练兵场,智元机器人在WAIC现场完成全球首例数据驱动的端到端物流作业 [4] - 2025年或将成为具身智能机器人量产元年,预计全年将有5万台人形机器人下线 [6] 技术进展 - 宇树科技G1格斗机器人具备29个灵活关节和智能平衡算法,能完成拳击连招、回旋踢等高难度动作,摔倒后数秒内自主起身 [2] - 智元机器人展示"运动、交互、作业"三智能全场景演示,旗下产品包括灵犀X2、远征A2等 [2] - 星动纪元展示具身智能领域"软硬一体化全栈自研"技术实力,通过星动L7等产品实现技术突破到场景落地 [3] - 傅利叶GR-3人形机器人引入柔肤软包覆材设计和全感交互系统,拓展陪伴与情绪交互维度体验 [3] - 具身智能大模型通过海量训练数据使机器人形成自主执行能力,具备泛化通用性而非固定轨迹作业 [5] - 行业三大技术突破:成本大幅降低、"大小脑"技术突破(大模型/VLA技术应用)、重视训练场与数据集建设 [6] 公司表现 - 宇树科技已累计中标订单超100笔,正持续优化硬件本体并重点突破软件方面 [6] - 跨维智能已累计开发上百家客户,落地数十个场景,年营收达亿元级,其Sim2Real技术底座赋能30多个行业 [7] - 智元机器人手握两个大订单:与中国移动合作展厅导览机器人、与奇瑞合作汽车场景应用,另获几十台千万级料箱转移机器人订单 [7] - 千寻智能人形机器人能完成从识别指令到递送饮料的全流程自主操作,由VLA模型实现 [4] - 擎朗智能双足人形服务机器人XMAN-F1可拟人化完成爆米花制作和饮料调制服务 [4]
智元机器人WAIC 2025现场扮演物流分拣员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21:03
技术突破 - 远征A2-W轮式人形机器人实现多项技术突破,包括内置AI大脑、多模态感知系统和启元大模型支持,能实时识别障碍物并动态调整路径 [1] - 机器人具备自主决策能力,在非标准化场景中表现出极强适应性,如人员进入作业区时会主动播报提醒并绕行 [1] - 柔性操作方面攻克物流分拣痛点,能自主翻面条码朝下的包裹,五指灵巧手可动态调整握力以适应不同尺寸快递袋 [1] - 固定轨迹柔性能力的突破解决了物流行业小批量、多品类分拣的长期难题 [1] 性能指标 - 远征A2-W在实战场景中以40秒/箱的节奏连续搬运周转箱,效率略低于人工(30-35秒/箱)但支持24小时作业,综合效能达人工的75% [2] - 公司计划年底将单箱搬运时间缩短至30秒,实现完全替代人工 [2] - 机器人学习新任务的时间从最初3个月压缩至2周,随着数据积累未来新任务训练或缩短至几小时 [2] 商业化进展 - 商业化订单激增,近期获德马科技数十台精灵G1订单用于仓储分拣 [2] - 某中部车企采购数十台远征A2-W替代高危搬运工种 [2] - 中国移动斥资7800万元订购200台远征A2部署于全国营业厅承担导览工作 [2] 行业前景 - 摩根士丹利研报指出2050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达5万亿美元,其中工业与商业场景占比超90% [3] - 具身机器人已率先进入工业应用阶段,从快递分拣到汽车组装等多个领域实现技术突破 [3]
向中国移动供货200台双足机器人,智元称找落地场景要务实
南方都市报· 2025-07-27 16:12
商业化场景拓展 - 公司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展示多种商业化场景应用,包括迎宾接待、击鼓表演、趣味互动、物流分拣、料箱搬运等[1] - 采取"先易后难"原则务实寻找落地场景,明确不同时间节点的推进目标[1] - 已从某中部省份汽车主机厂商获得大额采购订单,并中标中国移动7800万元机器人大单[1] 产品体系与订单情况 - 远征A2双足人形机器人将交付200台至中国移动各省公司,承担讲解接待任务,已在天津、新疆等地试点[1][2] - 灵犀X2小尺寸机器人主打文娱商演、展览讲解等轻量化场景,身高1.3米具有萌系外观[4] - 远征A2-W轮式人形机器人获客户几十台订单,制定出海计划瞄准中东、东南亚、日韩市场[5] 工业场景应用 - 远征A2-W在汽车零部件工厂演示料箱搬运,节拍40秒/箱,比人工慢10秒但作业时间更长[5] - 精灵G1轮式机器人演示快递分拣能力,已向德马物流中心交付数十台[6][7] - 两款工业产品采用不同技术路径:远征A2-W使用小模型编程成功率99%,精灵G1采用数据驱动模型泛化性更高[9] 技术发展路径 - 机器人接待员可自动整理客户咨询数据,相比人工流程更高效[2] - 机器人步态平稳性和内置大模型对话能力提升,使展厅导览工作具备可行性[2] - 已着手零部件组装作业预研,预计未来可拓展场景将快速增加[10] 产品差异化策略 - 大小尺寸机器人组合模式受文娱商用场景客户青睐[5] - 灵犀X2适合非正式可爱风格场景,远征A2设计更严肃适合正式场合[4] - 工业场景采用轮式底盘设计,在效率、噪音控制和稳定性方面优于双足方案[5]
直击WAIC!格斗、倒立、能聊,机器人长本事了!这一展台“人山人海”!
证券时报网· 2025-07-27 12:16
展会概况 - 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在上海举行 展览面积首次突破7万平方米 吸引800余家企业参展 集中发布3000余项前沿展品 [1] - 展品包括40余款大模型 50余款AI终端产品 60余款智能机器人及100余款"全球首发"或"中国首秀"新品 [1] - 智能眼镜成为展会"新宠儿" XREAL Rokid 李未可科技等品牌展台前围满观众 [1][5] 人形机器人发展 - 宇树科技展出格斗机器人G1(1.32米/35公斤) 配备29个关节 展示拳击连招和自主起身功能 [2] - 四足机器人B2演示工业场景应用 Go2机器人通过GPT大模型实现智能对话 [2] - 智元机器人展示灵犀X2 远征A2等产品 实现运动 交互 作业全场景演示 [2] - 机器人进化显著 从去年静态展示升级为具备行走 工作 舞蹈等能力 [3] - 傅利叶即将发布GR-3人形机器人 采用柔肤软包覆设计 专注陪伴交互体验 [4] AR/AI眼镜创新 - XREAL One Pro搭载自研X Prism光学引擎 实现57°视场角和3毫秒延迟 [5][6] - Rokid Glasses整合通义千问等大模型 支持物体识别 实时翻译等AI功能 [7] - 李未可科技推出23克AI音频眼镜 支持180种语言翻译 [8] - 阿里巴巴公布夸克AI眼镜研发进展 小米 华为 联想等巨头纷纷布局该领域 [8] 技术商业化进展 - 宇树科技已启动机器人量产 计划持续优化硬件和软件系统 [2] - 智元机器人通过每2-3个月软件迭代提升产品泛化能力 [3] - XREAL战略聚焦AR眼镜 目标打造百万级爆款产品 [6] - Rokid Glasses量产标志着AR+AI技术从"可用"到"易用"的转变 [7]
直击WAIC | 智元机器人王闯:希望通过商业化尽快盈利
新浪科技· 2025-07-26 21:25
专题: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谈及智元的长期目标,王闯直言,"我们希望通过商业化尽快的去盈利,这肯定是商业公司的目标。" 他表示,"我们商业化的脚步跑得是非常快的,因为公司整体研发和商业化的节奏都比较快,包括前一 段时间智元机器人的订单,也能看到我们的量产能力,商业化的机器人不仅需要技术,还有一部分是需 要很深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技术要跟顾客的场景很匹配。" 王闯还透露,"有几个合作,我们同事在客户那里待得比在我们公司还多,客户说我们的服务能力跟我 们产品的能力一样出彩,完全不是说靠技术就能够取胜的,因为现在这个行业不像手机,一个标准化场 景谁都能够卖,而是需要思考怎么跟环境、产品相融合,需要有创造力。"(闫妍) 新浪声明:所有会议实录均为现场速记整理,未经演讲者审阅,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 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责任编辑:凌辰 新浪科技讯 7月26日晚间消息,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WAIC 2025)于7月26-28日在上海举办,大会 以"智能时代 同球共济"为主题,汇聚全球专家、政企代表等,共话AI发展新机会。 智元机器人通用业务部总裁王闯表示,目前公司正在研发新的人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