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蓝根

搜索文档
“苦”药材变“甜”产业
金融时报· 2025-08-26 10:34
行业政策与金融支持 - 同心县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种业贷款总额25.6亿元 贷款余额18.5亿元 其中中药材贷款2279万元 支持103家中药材市场主体[1] - 中国人民银行吴忠市分行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中药材专属信贷产品 在利率、期限、抵押物方面提供优惠 解决融资渠道单一问题[3] - 当地农商银行通过"小微通"信贷产品为泉蚨种植专业合作社提供90万元流动资金循环贷款 解决100万元资金需求[3] 中药材种植规模与产值 - 同心县中药材留床面积达3.9万亩 其中银柴胡为全国唯一主产区 获农业农村部地理标志认证[2] - 2025年预旺镇规划中药材留床面积2.5万亩 总产值突破3600万元[2] - 2024年预计采挖中药材7600亩 亩均产值5400元 总产值4104万元[4] 产业链发展与企业合作 - 北京同仁堂与同心县签约年采购10吨银柴胡协议 计划建设1000亩标准化种植基地和种质资源基地[2] - 争取闽宁协作资金606万元建成160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 引进河北企业建设初加工生产线实现就地分拣切片[2] - 采用"基地+合作社+农户+金融机构"模式 合作社带动178户参与种植 319户脱贫户发展庭院经济[3] 就业与增收效益 - 马自林家庭农场种植600亩黄芩 解决40户农户就业问题[1] - 预旺镇中药材产业带动350多名群众家门口就业[2] - 合作社示范带动198户种植 户均年增收6000元 380多名群众在14家合作社务工 户均年增收3200元[4] 地理优势与种植特色 - 同心县年均日照3024小时 昼夜温差15℃以上 砂质土壤有机质含量1% 病虫害少无污染[2] - 银柴胡生长期与7-9月集中降雨期高度吻合 形成优质药材生长环境[2] - 黄芩、板蓝根等药材种植形成特色产业 推动旱塬地资源转化[1]
山东鄄城:中药材产业开出增收致富新“药方”
中国经济网· 2025-08-06 15:54
中药材种植模式与收益 - 个人种植户采用轮作模式提升土地效益 芍药20亩 防风5亩 益母草18亩 亩收益最低3000-4000元 高时可达10000元[1] - 轮作模式减少病虫害并平衡土壤肥力 通过板蓝根/丹参/玄参等药材轮作 中草药与小麦穿插种植实现土地高效利用[1] 企业规模化种植与产业链整合 - 农业公司流转900亩土地种植麦冬/黄芩/丹参 亩产收益达5000元 与安国/亳州市场建立订单种植合作[2] - 土地流转费每亩800元 村民年均增收超20000元 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实现双份收入[2] - 加工企业拥有3800亩种植基地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一体化链条 产品出口日本/韩国等国家[2] 区域产业规模与市场地位 - 鄄城县中药材种植总面积达15万亩 涵盖牡丹/芍药/金银花等20余品种 新增种植面积1.8万亩[3] - 建成5处300亩以上高标准种植基地 山东省舜王城市场为全国17家国家级专业市场之一[3] - 上半年市场交易额60.5亿元 获惠农贷款4亿元 形成种植/加工/销售/科研/物流全产业链体系[3]
官宣!李楚源,被“双开”!同时撤销荣誉称号
第一财经· 2025-05-17 16:19
公司高管违纪违法事件 - 广州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楚源因严重违纪违法被"双开"并移送审查起诉 [1][2] - 违纪违法行为包括搞迷信活动、出入私人会所、违规占用农用地、经营同类营业、非法收受巨额财物等 [1][2] - 违反多项党纪法规,包括政治纪律、组织纪律、廉洁纪律和生活纪律 [3] - 被撤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广东省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 [1][3] 公司高管背景信息 - 李楚源在广药集团工作36年,从技术员逐步晋升至董事长 [6] - 曾担任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广州市十二届党委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6] - 获得多项荣誉称号,包括中国十大经济年度人物、广东省十大经济风云人物等 [6] - 2023年当选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 [6] 公司产品与言论 - 李楚源经常在公开场合宣传广药集团产品,如王老吉、金戈、刺柠吉等 [7] - 曾发表"喝王老吉可延长寿命10%"等争议性言论 [7] - 在新冠疫情期间称"白云山的板蓝根一喝,口罩就不用带"引发争议 [7] 公司基本情况 - 广药集团是华南最大的国有医药企业,广州市重点扶持的大型企业集团 [5] - 拥有上市公司白云山及30家成员企业 [5] - 旗下品牌包括王老吉(品牌价值1080亿元)、白云山(品牌价值283亿元)等 [5] - 拥有12家中华老字号企业,包括400多年历史的陈李济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