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米

搜索文档
这可能是全网最全的年中盘点
36氪· 2025-07-16 12:08
中国车市2025年上半年表现 - 国内狭义乘用车零售1090.1万辆 同比增长10.8% 自主品牌市场份额达64% [1] - 比亚迪以214.6万辆销量稳居榜首 吉利同比增速47% 年销目标上调至300万辆 [1] - 新势力阵营格局变化 零跑月销近5万辆领跑 小鹏上半年销量达去年全年水平 [1] - 合资品牌部分回暖 一汽丰田同比增16% 一汽-大众 上汽大众实现正增长 [1] 央国企车企销量表现 - 上汽 一汽 长安年销目标完成率约45% 东风 北汽 广汽完成率低于40% [4] - 上汽累计交付205.3万辆 广汽75.5万辆同比下滑12.5% 唯一负增长传统车企 [4] - 自主品牌占比提升 长安达84.9% 上汽63.5% 东风60% 北汽57% [5][6][7] - 合资品牌分化 一汽丰田增16% 广汽本田下滑25.6% 东风本田下滑37.4% [9] 自主品牌四强竞争格局 - 比亚迪214.6万辆同比增33% 新能源占比100% 海外销量47万辆同比增132% [12][13] - 吉利140.9万辆同比增47.4% 新能源占比51% 银河品牌贡献54.8万辆 [15] - 奇瑞126万辆同比增14.4% 燃油车占比71% 出口55万辆连续22年第一 [12][17][18] - 长城57万辆同比增1.8% 魏牌增75.4% 欧拉下滑52.4% [12][18] 新势力车企动态 - 零跑22.2万辆同比增155.2% 小鹏19.7万辆同比增278.8% [20] - 鸿蒙智行目标100万辆 上半年完成20.4% 问界占销量八成 智界环比跌50.8% [21][23] - 理想20.4万辆同比增7.9% 蔚来11.4万辆同比增31% [20] 海外市场拓展 - 上汽海外销量49.4万辆占比25% MG欧洲交付超15万辆 [10] - 长安海外销量30万辆同比增45% 广汽海外9.9万辆同比增45.6% [10] - 奇瑞出口55万辆 比亚迪海外布局四大工厂 自建滚装船队 [13][18]
东风集团股份(0489.HK):东风破晓 重组赋能
格隆汇· 2025-05-20 16:00
公司业绩与亏损 - 2023年公司亏损39.96亿元,为上市以来首次亏损,收入1002亿元,同比增长6.49% [1][3] - 2024年上半年收入519.14亿元,同比增长12.20%,净利润6.84亿元,同比下滑47.95% [3] - 2017-2022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33.05亿元、118.96亿元、122.59亿元、88.51亿元、104.93亿元、89.86亿元 [2] 管理层与重组动态 - 2023年10月时任总经理杨青升任董事长,2024年3月周治平成为总经理,2025年2月"央企重组"筹划中 [1][4] - 2025年2月周治平调任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总经理,东风汽车总经理职位再次空缺 [4] - 央企重组可能导致控股股东变更,但实际控制人不变,需履行程序并获得批准 [4] 业务转型与结构调整 - 公司打造"4+2"业务模式:四大自主板块(乘用车、商用车、零部件、金融)和两大合资板块(东风日产、东风本田) [2] - 构建"1+N"研发体系(研发总院+13家机构),实现技术统一规划和资源共享 [2] - 2024年实施对赌项目12个,覆盖1100余人次,推行"PM项目管理制"和"双目标考核" [3] 销量与市场表现 - 2024年集团销量248.06万辆,同比增长2.5%,自主品牌销量137万辆,同比增长34.4%,新能源车销量86万辆,同比增长70.9% [4] - 2025年销量目标为重回300万辆,新能源车目标超100万辆,出口目标50万辆 [4] - 2025年1-12月东风累计汽车销量189.59万辆,同比-9.2% [1] 财务与估值 - 截至2025年3月17日,公司PB为0.24X,账上现金及等价物605.61亿元 [1][5] - 2024年经营边际改善,自主品牌和新能源车占比提升 [3] 行业与竞争环境 - 新能源车渗透率快速提升(2024年达31%),传统燃油车市场份额被挤压 [5] - 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企业占据大多市场份额,东风岚图、eπ等品牌转型面临挑战 [5] - 合资品牌东风日产、本田利润下滑严重,2024年销量目标不及预期 [5]
亏转盈,东风发力了
雷峰网· 2025-03-28 21:32
核心观点 - 东风集团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较2023年亏损38.87亿元大幅改善 [2][8] - 岚图品牌成为转型亮点,2024年交付8.57万辆同比增长70%,毛利率跃居行业第二,占集团新能源销量比重提升至22% [3][9] - 公司通过资产瘦身、合资产能转型、与华为合作等举措推动转型,但新能源渗透率20.8%仍低于行业40.9%平均水平 [12][14] - 与小米汽车潜在合作可能成为2025年关键变量,东风在产能和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 [17][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毛利率12.8%提升2.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174亿元同比激增88% [8][9] - 自主乘用车销量43.89万辆同比增长26.4%,毛利率12.9%提升8.4个百分点,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8][9] - 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110.52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9.46万辆同比增长13.4%,占总销量20.8% [8][9] - 税前亏损11.63亿元同比收窄81.3%,盈利依赖32.66亿元政策补助 [8][14] 业务转型 - 岚图梦想家上市后成为新能源MPV市场第一,终端售价39万元,上市20天订单1.8万台 [12][13] - 与华为合作采用"HI模式",岚图和猛士品牌将首批搭载鸿蒙座舱,智能化团队扩至1500人 [12][13][15] - 出售非核心资产并缩减日系合资产能30%-50%,部分转为电动车产线或出口业务 [12][20] - 2025年目标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海外出口50万辆,计划推出7款新乘用车车型 [10][15] 潜在机会 - 小米汽车SU7累计交付18.6万台,锁单量36万台,产能不足可能寻求与东风合作代工 [17][19][21] - 东风武汉云峰基地改造一体化压铸工厂,预计9月投产,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可能服务小米 [21][22] - 东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在武汉本地即可完成整车制造,与小米武汉第二总部地理契合 [20][21] 竞争挑战 - 华为"HI模式"合作伙伴增多(广汽、上汽、长安),东风需差异化竞争 [13][15] - 存货增加9.39亿元反映部分车型库存压力,新能源资本开支177亿元带来未来折旧压力 [14][15]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三大新能源品牌采用不同技术平台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