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高端品牌建设
icon
搜索文档
水羊股份(300740) - 2025年6月20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6-22 19:00
发展战略 - 公司收购美国奢华科学功效护肤品牌 RV 及法国高端院线修护品牌 PA 后,确定“高端化、全球化”发展战略,转型为中国唯一成功管理多个高奢轻奢品牌的美妆品牌管理集团 [2] 品牌建设 EDB 品牌 - 全球新晋高奢美妆品牌定位获认可,今年上半年良性健康增长,天猫渠道平销增长约 40% [2] - 今年 2 月 14 日亚洲首家城堡店上海张园店开业,近半年业绩超预期,国内线下超高增速 [3] - 启动三年中国 50 店计划,预计 2027 年全国开 50 家带 SPA 实体门店 [4] - 全球市场持续增长,网点遍布多国,预计今年构建全球十大城市多店铺形态品牌形象矩阵网络 [4] - 会员 3 年累计二次回购率达 50%,贡献约 80%收入;10%会员三年购买超 6 次;单个客户价值达 5000 元 [6] RV 品牌 - 今年聚焦美国本土,实现平稳交接过渡和品牌全面升级,加大创始人与研发投入 [7] - 中国市场未做大投入,近半年小红书笔记 1000 + 篇,用户自发发布占比 80%,大单品热销,有 8 个超百万直播专场,业绩改善 [7] PA 品牌 - 上半年全渠道同比高速增长,在法国戛纳电影节举办双城溯源活动,在中国区推出 4 款新产品 [8] H&B 品牌 - 今年新加入水羊旗下,定位英伦男士理容,核心单品男士发油,上半年中高端造型品市场占有率攀升,同比超高增长 [10] VAA 品牌 - 5 月升级推出全新 3.0 卸妆膏,首发破千万 GMV,复购占比 36%,上半年预期增长率超 50% [11] - 参与主导制定多项卸妆品类国家行业标准,获多项行业大奖 [11] CP 业务板块 - 公司持续看好 CP 模式,将其作为长期战略性业务 [12] - 科赴回到正常轨道,美斯蒂克良性增长,AMOUAGE 亚太区首家旗舰店开业,上半年翻倍式增长,3LAB 热度持续增长 [12] 研发与组织建设 - 公司拥有长沙、上海、法国、日本等地研发中心,全球化研发赋能品牌 [14] - 加大全球研发团队招聘,推进全球科学家交流计划,引进外部优秀品牌类人员,校招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培养 [14] 主要问题及解答 品牌发展规划 - 御泥坊升级定位“专研东方”,短期聚焦高端品牌投入,长期希望作为东方品牌代表走向世界 [15] - RV 今年业务正常发展,上半年完成去年代理全年业务量,若顺利明年可能在中国更多推广,高奢品牌发展平稳向上 [17] - EDB 有产品储备,rich 面霜下半年推二代,防晒有新动作 [18] - 现阶段聚焦现有高奢品牌,精力主要放 EDB 上,CP 业务机会多但并购周期长 [19] - PA 今年聘请法国 CEO 推动业务恢复,法国工厂升级改造,围绕用户特点做产品,放弃超头主播机制 [19] 组织管理 - 公司设有职能研发部沉淀方法论,管理层等人员每年考试,经验与方法论复用 [22] 收并购 - 公司收购品牌更看重品牌标签和基因,而非业绩 [23] 利润与品牌建设 - 高奢品牌建设可能牺牲一定利润,但有一定利润率,吃掉利润原因包括供应链成本高、研发和市场投入高 [23] SPA 业务 - 公司禁止 SPA 技师推销,设有举报机制 [23] 开店规划 - EDB 有选址、财务、经营三个开店模型,店面第三年是购买高峰,选址根据线上销售情况确定 [24] 运营经验 - 成功美妆集团有基于时代背景和地区的方法论,要抓住时代机会,运用 AI 创造价值,做行业需天赋 [24] 海外市场规划 - 公司主要 EDB 和 RV 涉及国际化业务,本土市场由本土团队经营,本国以外除中国外采用代理模式,EDB 全球实行 10 + 3 战略,RV 结合美国本土特点升级产品 [25] 品牌出售影响 - 科赴出售品牌中与公司相关的城野医生业绩承压,出售对公司影响不大,科赴调整后大宝等品牌增长不错 [26]
水井坊:公司事件点评报告:中档产品带动增长,整体表现符合预期-20250509
华鑫证券· 2025-05-09 14: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公司短期臻酿八号增长,长期推进高端品牌建设,加大对新一代井台消费者培育,聚焦前八大核心市场,打造浓香白酒头部品牌之一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总营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52.17/13.41 亿元,分别同比+5%/+6%;2024Q4 分别为 14.29/2.16 亿元,分别同比+5%/-12%;2025Q1 分别为 9.59/1.90 亿元,分别同比+3%/+2% [5] - 2024 年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83%/26%,分别同比 -0.4/+0.1pcts;2025Q1 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 82%/20%,分别同比+1.5/-0.1pcts [5] - 2024 年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5%/8%,分别同比-1.3/+0.9pcts;2025Q1 销售/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7%/9%,分别同比-7.6/-0.5pcts [5] - 2024 年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 7.44/53.48 亿元,分别同比-57%/-5%;2025Q1 经营净现金流/销售回款分别为-5.76/7.32 亿元,其中 2024Q1 经营净现金流为-1.02 亿元,销售回款同比-21%;截至 2025Q1 末,公司合同负债 9.36 亿元(环比-0.13 亿元) [5] 产品与渠道情况 - 2024 年高档/中档营收分别为 47.64/2.64 亿元,分别同比+2%/+29%;毛利率分别为 86%/63%,分别同比+0.85/-2.41pcts;2025Q1 高档/中档营收分别为 8.51/0.49 亿元,分别同比+6.71%/-34.21%;毛利率分别同比-1.91/-7.55pcts [6] - “水井坊”主品牌聚焦 300 - 800 元次高端价格带,“第一坊”聚焦于 800 元以上高端市场,持续布局中端子品牌“天号陈” [6] - 2024 年新渠道/批发代理营收分别为 5.28/45.00 亿元,分别同比+10%/+2%;2025Q1 新渠道/批发代理营收分别为 2.86/6.14 亿元,分别同比+184.44%/-20.44% [6] - 2024 年国内/国外营收分别为 49.70/0.58 亿元,分别同比+3%/+45%;2025Q1 国内/国外营收分别为 8.98/0.02 亿元,分别同比+4.3%/-84.35% [6] 盈利预测 - 预计 2025 - 2027 年 EPS 为 2.90/3.16/3.50 元,当前股价对应 PE 分别为 16/15/14 倍 [8] - 2025 - 2027 年主营收入预计分别为 53.97/57.59/62.60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3.4%/6.7%/8.7%;归母净利润预计分别为 14.15/15.42/17.05 亿元,增长率分别为 5.5%/9.0%/10.6% [10] 财务指标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毛利率|82.8%|83.9%|84.1%|84.2%| |四项费用/营收|33.6%|33.5%|32.9%|32.4%| |净利率|25.7%|26.2%|26.8%|27.2%| |ROE|25.8%|23.2%|21.7%|20.7%| |资产负债率|43.4%|40.4%|36.2%|33.0%| |总资产周转率|0.6|0.5|0.5|0.5| |应收账款周转率|38.0|243.3|243.3|260.7| |存货周转率|0.3|0.6|0.7|0.7| |P/E|17.1|16.2|14.8|13.4| |P/S|4.4|4.2|4.0|3.7| |P/B|4.4|3.7|3.2|2.8| [11]
亏转盈,东风发力了
雷峰网· 2025-03-28 21:32
核心观点 - 东风集团在2024年实现扭亏为盈,营收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归母净利润0.58亿元,较2023年亏损38.87亿元大幅改善 [2][8] - 岚图品牌成为转型亮点,2024年交付8.57万辆同比增长70%,毛利率跃居行业第二,占集团新能源销量比重提升至22% [3][9] - 公司通过资产瘦身、合资产能转型、与华为合作等举措推动转型,但新能源渗透率20.8%仍低于行业40.9%平均水平 [12][14] - 与小米汽车潜在合作可能成为2025年关键变量,东风在产能和供应链方面具备优势 [17][20][21] 财务表现 - 2024年总收入1061.97亿元同比增长6.9%,毛利率12.8%提升2.9个百分点,经营性现金流174亿元同比激增88% [8][9] - 自主乘用车销量43.89万辆同比增长26.4%,毛利率12.9%提升8.4个百分点,成为主要利润来源 [8][9] - 合资品牌乘用车销量110.52万辆,新能源车销量39.46万辆同比增长13.4%,占总销量20.8% [8][9] - 税前亏损11.63亿元同比收窄81.3%,盈利依赖32.66亿元政策补助 [8][14] 业务转型 - 岚图梦想家上市后成为新能源MPV市场第一,终端售价39万元,上市20天订单1.8万台 [12][13] - 与华为合作采用"HI模式",岚图和猛士品牌将首批搭载鸿蒙座舱,智能化团队扩至1500人 [12][13][15] - 出售非核心资产并缩减日系合资产能30%-50%,部分转为电动车产线或出口业务 [12][20] - 2025年目标销量300万辆,其中新能源100万辆,海外出口50万辆,计划推出7款新乘用车车型 [10][15] 潜在机会 - 小米汽车SU7累计交付18.6万台,锁单量36万台,产能不足可能寻求与东风合作代工 [17][19][21] - 东风武汉云峰基地改造一体化压铸工厂,预计9月投产,年产轻量化部件20万件,可能服务小米 [21][22] - 东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明显,在武汉本地即可完成整车制造,与小米武汉第二总部地理契合 [20][21] 竞争挑战 - 华为"HI模式"合作伙伴增多(广汽、上汽、长安),东风需差异化竞争 [13][15] - 存货增加9.39亿元反映部分车型库存压力,新能源资本开支177亿元带来未来折旧压力 [14][15] - 多品牌战略导致资源分散,三大新能源品牌采用不同技术平台 [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