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组合类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保险资管行业:上半年业绩向好,第三方业务与外资入局成焦点
环球网· 2025-09-17 10:33
行业整体业绩表现 - 五家保险资管机构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总计77.88亿元,同比增长14.78% [1] - 五家机构均已盈利,净利润总计38.84亿元,同比增长30.7% [1] - 国寿资产营业收入35.54亿元,同比增长23.4% [3] - 安联资管净利润1336.24万元,实现扭亏为盈,上年同期亏损651万元 [3] - 人保资产、国寿资产、泰康资产净利润分别为3.9亿元、20.76亿元、13.16亿元 [3] 业绩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红利释放:保险行业保费收入稳步增长,资本市场回暖,资金运用规模扩张 [3] - 业务模式转型:第三方业务占比提升,通过市场化运作吸引银行、养老金等外部资金 [3] - 风控与投研升级:长期固收投资经验积累,叠加AI风控模型应用,提升资产配置效率 [3] 第三方业务发展趋势 - 截至2024年末,中国大资管行业整体资产管理规模约163.16万亿元,保险资金运用余额33.26万亿元,规模位居第一 [5] - 保险资管公司系统内保险资金占比持续下降,第三方资金占比持续上升 [5] - 国寿资产合并管理第三方业务规模超9300亿元 [6] - 泰康资产管理资产总规模超4.5万亿元,其中第三方资产总规模超2.6万亿元 [6] - 第三方业务呈现规模扩张加速和产品创新活跃两大趋势 [6] - 拓展第三方业务核心价值在于实现业务多元化和收入来源分散化,提升市场竞争力 [7] 行业竞争格局与对外开放 - 保险资管行业对外开放深入,保德信保险资产管理有限公司获批开业 [8] - 荷兰全球人寿保险集团和友邦人寿获准筹建保险资产管理公司 [8] - 外资进入带来积极影响,包括推动竞争升级、引入先进经验以及促进监管框架完善 [8] - 外资涌入将推动市场向“竞争-合作-升级”方向演进 [8]
保险业“洗尽铅华”系列一:中国保险资管研究:发展历程、海外镜鉴与未来趋势
西部证券· 2025-08-19 12:21
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超配",前次评级也为"超配",评级变动为"维持" [5] - 保险Ⅱ行业近1个月、3个月、12个月相对表现分别为4.80%、12.77%、43.52%,均优于沪深300指数的4.46%、9.34%、26.29% [6] 核心观点 - 中国保险资管行业历经三阶段发展:2003年起步、2012-2017年多元化发展、2018年后市场化改革加速,目前行业规模持续扩张但集中度下降,资金来源以险资为主(占比74%),专户业务占比70%,偏好固收类资产 [1] - 保险资管产品中组合类产品占比75.3%,债权计划连续三年收缩,股权投资计划与资产支持计划增速显著 [1] - 在大资管行业中,保险资管规模与收益率处于中游,竞争优势包括长期资金管理经验、固收投资能力突出、合规风控严格,劣势为第三方资金占比低、渠道薄弱、权益投资经验不足 [2] - 海外龙头保险资管如安联资管(AUM 2.45万亿欧元)、英国法通(AUM 1.12万亿英镑)普遍三方业务占比高(安联超70%),通过并购扩张实现全球化布局,专业化分工明确 [2] 中国保险资管行业发展现状 历史演进 - 2003年保监会审批设立保险资管公司,行业起步;2012-2017年政策放宽推动业务多元化;2018年后市场化改革加速,竞争力提升 [14][15] - 截至2023年底共成立34家保险资管公司、16家保险私募基金管理人、12家香港子公司 [15] 规模与结构 - 2023年33家保险资管公司收入合计296.6亿元(同比+8.2%),管理规模同比+16.3%,TOP5集中度首次降至60%以下 [18][21] - 专户业务占比70%,保险资管产品中组合类产品占75.3%,债权计划连续三年收缩,股权投资计划和资产支持计划增速显著 [23][30] - 资金来源中险资占比74%,非险资中银行资金占15%、养老金占8% [23][25] 投资偏好 - 偏好固收类资产,2023年债权、银行存款、公募基金增速较高,综合投资收益率集中在2.25%-4.5%(52.4%的机构在此区间) [25][28] 大资管行业竞争分析 行业格局 - 2023年中国大资管行业规模超131万亿元,保险资管占比不足10%,公募基金、私募基金增速较快 [61] - 保险资管收益率处于中游,底层为银行存款(无风险),上层为私募基金(高收益高风险) [66] 优劣势 - 优势:长期资金管理经验(险资久期长)、固收投资能力突出(2025年可转债产品平均收益10.43%)、合规风控严格 [71][72][73] - 劣势:第三方资金占比仅32%(海外超50%)、渠道薄弱(主要依赖银保通)、权益投资经验不足(股票仓位仅13.1%) [76][78] 海外龙头镜鉴 安联资管 - 2024年AUM 2.45万亿欧元,三方业务占比超70%,通过收购PIMCO(固收)和AGI(多元资产)形成模块化投研体系,管理费率0.31% [79][81][89] - 固定收益类资产配置占比76.7%,资管业务营业利润占集团20.2% [81][84] 英国法通 - 2024年AUM 1.12万亿英镑,聚焦养老金业务,LDI策略管理资金占比26.7%(2022年前超40%),集团内部保险、养老金、资管高度协同 [94][102][107] 安盛集团 - 曾采用AB(主动投资)与AXA IM(固收+另类)双平台,2019年后逐步剥离资管业务聚焦保险主业,2024年AXA IM管理资产8790亿欧元 [113][117][120] 未来发展趋势 资金端拓展 - 当前第三方资金占比仅32%,重点拓展养老金(个人养老金全周期服务)、银行(长周期稳健配置)、企业(定制化服务) [135][137] 投资能力建设 - 加强权益研究能力,2025年险企举牌21次(超2024年全年),聚焦高股息资产;另类投资投向绿色能源、科技创新等领域 [141][144][147] - 三批长期投资试点共2220亿元,如"鸿鹄基金"锚定大盘蓝筹,服务新质生产力 [144][146] 海外经验借鉴 - 通过并购整合与专业化分工(如安联模式)、加强集团协同(如法通模式)、数字化建设提升效率 [3][89][132]
权益基金投资者占比持续提高 京东财富锚定高质量发展
中金在线· 2025-08-14 20:33
核心观点 - 中国证监会推动公募基金行业向投资者回报转型 京东财富积极响应监管要求 平台基金用户数和交易活跃度显著提升 [1] - 平台从基金销售向资产配置服务商转型 聚焦权益基金布局、专业能力建设和投顾化转型三大方向 [2] 投资者结构与偏好 - 25-35岁投资者占比约40% 18-25岁投资者占比约20% 年轻投资者合计超半数 [1] - 权益主动类基金和指数基金占比达68% 稳健债基与固收+产品合计占比20% 形成进取为主稳健托底的配置格局 [1] 业务表现 - 截至2025年7月底 平台基金新增用户数同比增长58% 基金交易用户数同比增长47% [1] - 投顾类产品或组合类产品总占比超过12% [2] 战略方向 - 强化权益基金布局 将权益类基金保有规模及占比、投资者盈亏与持有期限、定投业务规模列为核心展业指标 [2] - 构建覆盖近千个细分赛道的评价矩阵 将投资者盈亏、业绩基准达标情况、投研能力纳入基金公司评价体系 [2] - 引导投资者从关注单品转向组合改善 从重视选品转向配置长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