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绿电(风电
icon
搜索文档
三峡能源(600905):短期业绩承压下滑,储备项目丰富支撑远期成长弹性
华创证券· 2025-09-03 16:11
投资评级 - 首次推荐评级,目标价4.9元,较当前价4.26元存在约16%上行空间 [1][6] 核心观点 - 短期业绩承压但储备项目丰富,支撑远期成长弹性 [1][6]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5.48%,Q2同比下降15.41% [6] - 装机规模扩张驱动发电量增长,但消纳问题及市场化电量比重提升导致绿电收益承压 [6] - 采用相对估值法,给予2025年20.5倍PE,高于可比公司17倍均值,因公司为全国性新能源运营商龙头且有三峡集团背景 [6]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47.36亿元,同比下降2.19% [6] - 2025年上半年毛利率47.06%,同比下降8.62个百分点 [6] - 预计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8.8/73.8/78.4亿元,同比增速12.5%/7.3%/6.2% [2][6] - 对应2025-2027年PE为18/17/16倍,PB为1.3/1.3/1.2倍 [2][12] 经营数据 - 2025年上半年总发电量393.1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8.85% [6] - 风电/光伏/独立储能发电量分别为250.61/139.11/3.42亿千瓦时,同比+8.69%/+10.25%/+84.86% [6] - 截至2025年6月底,控股装机容量4993.66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独立储能权益装机容量分别为2297.02/2590.55/106.10万千瓦 [6] - 2025年上半年新增并网装机218.07万千瓦,风电/光伏分别新增53.81/164.26万千瓦 [6] 项目储备 - 在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1381.78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抽水蓄能/独立储能分别为533.35/478.43/360/10万千瓦 [6] - 待建项目计划装机容量2696.49万千瓦,其中风电/光伏/储能分别为1143.13/1543.36/10万千瓦 [6] 市场表现 - 总市值1217.83亿元,每股净资产3.10元 [3] - 12个月内最高/最低价分别为4.91/4.05元 [3]
高温“压力测试”凸显能源转型成效
证券日报· 2025-07-10 00:10
电力系统高温挑战 - 全国最大电力负荷达到14 65亿千瓦 较6月底上升约2亿千瓦 创历史新高 [1] - 江苏 山东等多省电网负荷接连刷新纪录 [1] 火电清洁化转型成效 - 北仑电厂一期8号机组采用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技术 供电煤耗显著优于行业标准 污染物排放远低于国家标准 [1] - 清洁火电项目在高温保供中稳居电力供应主力地位 [1] 新能源发展突破 - 风电和光伏发电累计装机容量突破16 5亿千瓦 超越火电装机容量 [2] - 海南风电发电量同比激增456% 福建 四川 湖南三省光伏发电量同比增幅分别达83% 51%和49% [2] - 湖南军信环保每日向国家电网输送约400万度绿电 可满足超100万名居民家庭用电需求 [2] 储能系统应用 - 江苏省93座新型储能电站集中放电 最大放电功率达714万千瓦 实现我国最大规模新型储能集中调用 [3] - 储能在顶峰保供 平抑新能源电力波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 [3] 特高压电网建设 - 国家电网跨区跨省输电能力提升至2亿千瓦以上 [3] - 已建成39项特高压工程 其余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3] - 特高压电网促进能源资源优化配置 为新能源跨区消纳提供基础保障 [3] 能源体系演进路径 - 从火电深度清洁化到新能源全面规模化 从储能市场化应用到特高压网络全国化覆盖 [4] - 产业链上市公司持续为能源结构转型注入动能 [4]
金开新能(600821):绿电持续扩容 “绿电+算力”新模式积极拓展
新浪财经· 2025-04-23 20:26
财务业绩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36.12亿元 同比增长8.55% 归母净利润8.03亿元 同比增长0.05% [1] - 24Q4单季度营收7.82亿元 同比增长5.75% 归母净利润0.56亿元 同比下降13.13% [1] - 2024年毛利率同比下降1.88个百分点至55.11% 主要受电价下行和减值计提影响 [1] 运营数据 - 2024年发电量79.05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60% 售电量77.57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0.82% [1] - 风电售电量34.73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12.34% 对应上网电价0.434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1.92% [1] - 光伏售电量42.4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9.67% 对应上网电价0.447元/千瓦时 同比下降6.12% [1] 资产与减值 - 24Q4计提资产减值1.26亿元 信用减值0.36亿元 对净利润造成扰动 [1] - 截至2024年底并网容量555.4万千瓦 同比增长24% 其中光伏391.3万千瓦 风电151.4万千瓦 [2] - 光伏装机同比增长81.6万千瓦 风电装机同比增长25.7万千瓦 [2] 发展布局 - 增量项目集中布局在电力消纳能力强、资源条件优越地区 电价降幅相对有限 [2] - 在手核准装机容量746.8万千瓦 为未来绿电装机扩展提供稳健动能 [2] - 通过全资子公司与无问芯穹签署人工智能算力技术服务合同 涉足新能源与智算中心一体化项目 [2] 业务拓展 - 推进"绿电+算力"融合发展模式 开辟"算力+电力"协同新方向 [2] - 积极关注"绿电+高载能行业"及"绿电+煤化工"领域潜在机会 稳步推进技术路径和业务模式 [2] 盈利预测 - 2025年长协电价落地 各地区电价均有不同程度下行 [3] - 下调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至9.01亿元和11.08亿元 新增2027年预测12.29亿元 [3] - 对应EPS分别为0.45元、0.55元和0.62元 PE为12倍、10倍和9倍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