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装机
搜索文档
华电国际(600027):成本改善驱动业绩提升 新增机组贡献长期成长
格隆汇· 2025-10-31 05:02
华电国际发布2025 年三季报,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8.72 亿元,同比-9.72%;归母净利润64.37 亿 元,同比+15.87%。 成本改善带来业绩同比高增。公司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8.72 亿元,同比-9.72%;归母净利润64.37 亿元,同比+15.87%;其中,3Q25 实现营业收入359.2 亿元,同比-10.92%;归母净利润25.33 亿元,同 比+20.32%。 机构:招商证券 +0pct/+0.12pct/+0.01pct/-0.36pct。公司实现投资收益30.78 亿元,同比+0.16%,其中Q3 实现投资收益 5.97 亿元,同比-30.12%。截至9 月底,公司资产负债率为60.41%,较2025 年6 月底下降2.29pct。 研究员:宋盈盈/卢湘雪 盈利预测与估值。公司于6 月1 日并表江苏公司、上海福新、上海闵行等8家公司,当前控股装机容量达 到7744.46 万千瓦,较2024 年底提升29.5%。 煤电电量下滑,度电利润环比提升。前三季度公司实现上网电量1892.43 亿千瓦时,同比-5.94%。其中 Q3 煤电上网电量491.26 亿千瓦时,同比-8.02% ...
华电国际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958.7亿元
证券日报网· 2025-10-29 19:46
财务业绩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业收入958.7亿元,同比下滑9.72% [1]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4.37亿元,同比增长15.87% [1] 运营数据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2013.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5.87% [1] - 公司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1892.4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5.94% [1] - 公司前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约为509.5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2.76% [1] 行业与运营背景 - 发电量及上网电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 [1]
电投能源(002128):煤铝盈利改善业绩符合预期 关注扎铝二期投产进展
新浪财经· 2025-10-29 18:32
公司2025年三季度业绩表现 - 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41.18亿元,同比下滑2.82亿元,降幅为6.4% [1] - 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13.31亿元,同比下滑1.24亿元,降幅为8.5%,但环比增加1.04亿元,增幅为8.5% [1] - 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符合预期,环比提升主要受煤炭补量释放以及第三季度铝价季度环比涨价影响 [2] 煤炭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家能源局启动超产核查,托底修复国内煤价中枢,公司三季度煤炭销售价格相对平稳 [2] - 公司煤炭核定产能4800万吨,2025年上半年实际生产原煤2263万吨,不足年度目标50%,因此第三季度有补量释放,煤炭业务盈利环比改善 [2] 电解铝业务分析 - 2025年第三季度国内电解铝平均售价为20711元/吨,环比上涨516元/吨,涨幅2.6%,同比上涨1149元/吨,涨幅5.9% [2] - 公司电解铝业务盈利受益于铝价上涨而有所增厚 [2] 电力业务分析 - 随着年内新增新能源装机释放量增,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发电业务盈利或延续同比增长 [2] 其他财务影响因素 - 2025年第三季度受碳排放交易影响,公司营业外支出为0.83亿元 [2] - 由于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目录调整,母公司不享受西部大开发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导致公司2025年前三季度所得税率约为18.3%,同比上升2.9个百分点 [2] 未来成长性与估值 - 公司2025年仍有在建风光及电解铝产能,且前期公告拟注入白音华煤电资产,该资产包含煤炭产能1500万吨、火电装机262万千瓦、电解铝产能40.53万吨,若注入将使得公司未来业绩成长性突出 [3] - 2024年公司现金分红比例达到35.67%,按2025年全年57亿元业绩测算,截至2025年10月24日公司2025年预测股息率为3.7%,估值为9.59倍市盈率 [3] - 随着公司在建项目逐步完成,资本开支减少后未来分红率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不考虑资产注入,预计公司2025-2027年业绩分别为57亿元、63亿元、63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9.59倍、8.69倍、8.65倍 [3]
华电国际(600027):成本改善助力利润增长 永续债规模同比压降
新浪财经· 2025-10-29 16:27
核心财务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58.72亿元,同比减少9.72% [1][2][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归母净利润为64.37亿元,同比增长15.87% [1][2][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为62.11亿元,同比增长20.74% [2]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归母净利润为25.33亿元,同比增长20.32%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2.73%,同比增加1.87个百分点 [2]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基本每股收益为0.54元/股,同比增长22.73% [2] 营收与利润变动原因 - 营业收入同比下降主要受上网电量及电价下降影响 [1][3] - 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主要因动力煤价格下行带动燃料成本改善 [1][3] 发电量与上网电量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累计完成发电量2013.2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5.87% [1][4]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完成上网电量1892.4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约5.94% [1][4] - 上网电量同比下降主要系所处区域新能源装机增长挤压火电出力空间 [1][4] 分电源类型上网电量与电价 - 公司火电实现上网电量1813.3亿千瓦时 [4] - 公司水电实现上网电量79.1亿千瓦时 [4] - 公司前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为509.5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2.76% [4] 成本与费用分析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管理费用率为1.47%,同比增加0.12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率为2.52%,同比下降0.18个百分点 [3]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财务费用为24.14亿元,同比下降15.6% [3] 投资收益与永续债 -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投资收益为30.78亿元,同比下降约2.1% [3] - 截至2025年9月末公司永续债规模约为210亿元,同比减少40.2亿元,下降幅度约为16.1% [3] 行业环境与未来展望 - 近期动力煤市场价格有所反弹,但综合考虑能源保供政策与下游需求,动力煤上涨空间有限 [1][4] - 公司火电盈利能力有望维持,经营业绩有望稳健增长 [1][4]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5.33亿元、78.48亿元、81.28亿元 [1][4] - 预计公司2025年至2027年扣除永续债利息后每股收益分别为0.61元/股、0.63元/股、0.66元/股 [4]
国电电力(600795):火电发电边际大幅改善,五站连投在即水电成长可期
申万宏源证券· 2025-10-28 13:15
投资评级 - 对国电电力维持“买入”评级 [2][7] 核心观点 - 火电业务受益于发电量增速回升及燃煤成本下降,盈利能力持续改善,夯实公司业绩基本盘 [7] - 水电业务环比改善,四季度“五站连投”有望支撑明年起水电电量快速成长 [7] - 公司精益成本管控,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显著下降,进一步增厚业绩 [7] - 根据2025-2027年现金分红规划,公司承诺每年现金分红不低于当年归母净利润的60%,按承诺下限及当前股价计算,股息率不低于4.14% [7]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52.05亿元,同比下降6.47%;归母净利润67.77亿元,同比下降26.27% [7] - 单三季度归母净利润30.90亿元,同比增长24.87% [7]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3.32亿元、82.77亿元、92.48亿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13倍、11倍、10倍 [6][7]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739.73亿元、1815.82亿元、1918.63亿元 [6] 火电业务 - 2025年1-9月公司上网电量3321.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0.74%,逆转上半年下降趋势 [7] - 1-9月火电上网电量2549.31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17%,但第三季度火电上网电量同比增长6.93%,发电景气度显著回升 [7] - 第三季度公司火电控股装机容量增加266万千瓦 [7] - 第三季度秦皇岛5500大卡动力煤现货均价为672元/吨,同比下降176元/吨,成本下降助力火电度电盈利能力保持正增长 [7] 水电业务 - 2025年1-9月水电上网电量449.2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8%,但第三季度发电增速为-2.38%,较上半年-6.44%有所改善 [7] - 第三季度四川省水电上网电量184.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96%,但降幅较上半年收窄 [7] - 四季度双江口、金川、枕头坝二级、沙坪一级、绰斯甲五座水电站将同步投产,支撑水电电量成长 [7] 新能源业务 - 第三季度公司新增新能源控股装机容量42.58万千瓦,总装机量达2899.78万千瓦 [7] - 第三季度风电上网电量40.70亿千瓦时,同比下降2.23%;光伏上网电量69.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05.86% [7] - 看好大渡河水风光一体化多能互补清洁能源基地建设提速 [7] 成本费用 - 2025年1-9月公司管理费用13.28亿元,同比下降23.39%;财务费用43.64亿元,同比下降7.69% [7] - 公司把握利率下行机遇,提升整体成本管控水平 [7]
东吴证券:9-10月储能超预期、风电招标向好、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
智通财经网· 2025-10-22 07:19
行业整体态势 - 国内储能行业景气度旺盛,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招标102GWh,同比增长30% [1][4] - 2025年1-8月国内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但8月单月新增装机7.36GW,同比下降55.29% [2] - 2025年1-8月风电装机58GW,同比增长72% [5] 光伏产业链价格与供需 - 多晶硅面临产大于需压力,2025年9月社会库存总量预计44万至45万吨,N型料周度均价51.7元/kg [3] - 硅片价格出现回升,9月24日182单晶硅片均价1.35元/片,月环比上涨8.00% [3] - 电池片价格稳中有升,9月24日182mm双面TOPCon单瓦价格为0.31元,月环比上涨5.08% [3] - 组件价格微增,9月26日182mm双面TOPCon组件价格约0.69元/W,月环比上涨1.17% [3] 海外市场需求 - 2025年8月光伏组件出口25.02GW,环比增长29.7%,同比增长21.6% [2] - 2025年1-8月光伏组件累计出口166.09GW,同比下降3.03% [2] - 美国市场2025年第二季度光伏新增装机7.5GW,同比增长9.83% [2] - 2025年1-8月出口至欧洲、澳洲、非洲的逆变器金额分别为24.0亿、2.6亿、4.4亿美元,同比变化分别为+4.5%、+56.0%、+30.4% [4] 储能市场发展 - 独立储能模式开始接力新能源配储,容量电价政策陆续配套出台 [1][4] - 美国储能市场2025年1-8月累计装机8043MW,同比增长33%,对应25.1GWh,同比增长46% [4] - 储能电芯供需趋紧,设备价格顺价传导,中标价已筑底反弹 [1][4] - 澳洲户储政策补贴于7月开始执行,7、8月中国出口澳洲逆变器金额环比实现高增长 [4] 风电市场展望 - 2025年第三季度海陆风交付环比继续向上 [5] - 2025年1-9月陆风机组招标79GW,同比增长7%,海风招标8.3GW,同比增长9% [5] - 江苏与广东海风项目进展顺利,深远海发展具有成长性 [1][5] 政策与行业动态 - 9-10月国内光伏重心在于各省依据国家136号文落地细则并开始第一次竞价 [2] - 国家标准委完成多晶硅能耗强制性国标修订,存量标准进一步趋严 [2]
储能超预期、风电招标向好、光伏反内卷持续推进 | 投研报告
中国能源网· 2025-10-21 09:11
国内光伏市场 - 2025年8月国内新增光伏装机7.36GW,同比下降55.29% [1][2] - 2025年1-8月国内累计光伏装机230.61GW,同比增长65% [1][2] - 9-10月国内光伏重心在于各省依据国家136号文落地细则并开始第一次竞价,以及通过国家标准修订破除“内卷式”竞争以实现高质量发展 [2] 海外光伏市场 - 2025年8月光伏组件出口25.02GW,环比增长29.7%,同比增长21.6% [1][2] - 2025年1-8月光伏组件累计出口166.09GW,同比下降3.03% [1][2] - 美国2025年第二季度光伏新增装机7.5GW,同比增长9.83% [1][2] 光伏产业链价格与供需 - 2025年9月多晶硅产量约13万吨,社会库存总量预计44万至45万吨,N型料周度均价51.7元/kg,行业产大于需 [3] - 2025年9月24日182单晶硅片均价1.35元/片,月环比上涨8.00% [3] - 2025年9月24日182mm单晶PERC/双面TOPCon单瓦价格为0.039美元/0.31元,月环比持平/上涨5.08% [3] - 2025年9月26日182mm双面TOPCon组件/210mmHJT双玻组件价格约0.69/0.83元/W,月环比上涨1.17%/持平 [3] 储能市场 - 美国2025年1-8月储能累计装机8043MW,同比增长33%,对应25.1GWh,同比增长46% [4] - 国内独立储能接力新能源配储,容量电价政策配套出台,2025年1-9月国内储能招标102GWh,同比增长30% [4] - 2025年1-8月我国出口至欧洲、澳洲、非洲、巴基斯坦的逆变器金额分别为24.0亿、2.6亿、4.4亿、2.6亿美元,同比变化+4.5%、+56.0%、+30.4%、-24.3% [4] - 澳洲户储政策补贴于7月开始执行,7、8月我国出口澳洲逆变器金额环比实现高增 [4] 风电市场 - 2025年1-8月风电装机58GW,同比增长72%,第三季度海陆风交付环比继续向上 [4] - 2025年1-9月陆风机组招标79GW,同比增长7%;海风招标8.3GW,同比增长9% [4] - 海风方面,江苏/广东项目进展顺利,深远海发展存在催化预期 [4]
华电国际电力股份: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201.33百万兆瓦时 同比下降约5.87%
智通财经· 2025-10-20 17:09
发电量表现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发电量201.33百万兆瓦时,同比下降约5.87% [1]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完成上网电量189.24百万兆瓦时,同比下降约5.94% [1] 业绩变动原因 - 发电量及上网电量下降主要由于新能源装机容量持续增加,导致煤电机组利用小时数下降 [1] 上网电价情况 - 2025年前三季度平均上网电价约为人民币509.55元/兆瓦时,同比下降约2.76% [1]
建信基金:夏去秋来,投资“换季”正当时!
新浪基金· 2025-10-10 17:42
消费板块 - 气温转凉推动消费者需求“换季”,市场活力在政策与“金九银十”传统旺季推动下加速释放 [2] - 消费市场整体保持稳健增长,1-7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其中餐饮收入增长3.8%、商品零售额增长4.9% [3] - 《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自9月1日起实施,旨在降低消费信贷成本,进一步打开市场增长空间 [6] - 换季经济升温,秋装、保湿修复类护肤品、热咖啡、养生茶饮及火锅等季节性商品关注度和需求提升 [5] 医疗板块 - 季节更迭导致温差波动,流感、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进入高发期,居民健康防护需求显著上升 [8][9] - 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显示,每年约有10亿例季节性流感病例,其中包括300万至500万例重症病例,凸显医疗健康赛道机遇 [9] 农业板块 - 秋收季节到来,2024年全国秋粮播种面积87951.2千公顷,单位面积产量6008.3公斤/公顷,总产量达52843.4万吨 [15] - 农业板块近期表现上行,近一个月万得农业行业概念指数涨幅超过6% [18] - 在“粮食安全”战略背景下,种业振兴、农业现代化等主线被视作具备长期投资价值 [14][18] 能源板块 - 入秋后进入施工黄金期,凉爽天气利于基建、地产户外施工,拉动钢铁、水泥、有色等高耗能行业及工业用电需求 [21][22] - 北方地区启动冬季能源储备,煤炭、天然气等传统能源采购需求上升,带动产业链活跃度提升 [23] - 气温适宜提升新能源发电效率,光伏和风电进入高效运营期;截至7月底,全国太阳能发电装机容量达11.1亿千瓦,同比增长50.8%,风电装机容量5.7亿千瓦,同比增长22.1% [24] - 展望全年,8-12月新能源装机预计仍有153-223吉瓦的增长空间 [24]
同比激增2424%!装机数据引爆港A风电股,超级风口已至?
格隆汇· 2025-09-26 14:49
板块表现 - 港A风电板块于9月26日集体走强 A股风电设备板块领涨 威力传动20CM涨停 吉鑫科技和明阳智能涨停 多只个股跟涨[1] - A股风电设备板块自4月9日触及年内低点后持续走高 年内累计涨幅接近60%[2] - 港股风电股同步活跃 瑞风新能源涨8.00% 中国高速传动涨6.67% 金风科技涨4.60% 龙源电力涨2.84% 东方电气涨2.54%[3][5] 行业数据 - 截至8月底全国发电装机容量达36.9亿千瓦 同比增长18.0% 其中风电装机容量5.8亿千瓦 同比增长22.1%[4] - 1至8月风电新增装机5784万千瓦 同比实现2424%爆发式增长[4] - 风电装机增速显著高于火电的5.5% 太阳能发电装机同比增长48.5%达11.2亿千瓦[6] 政策支持 -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推动海上风电规范有序建设[7] - 工信部等三部门印发《电力装备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明确加快推进陆上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及海上风电建设[7] - 中国提出2035年非化石能源消费占比达到30%以上 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目标为2020年的6倍以上 力争突破36亿千瓦[6] 市场预期 - 摩根士丹利上调中国风电行业评级 预计"十五五"期间年均新增装机超110GW 2028-2030年提升至约120GW[8] - 伍德麦肯兹预测未来5年全球年均风电新增装机突破170GW 2034年达峰值200GW[8] - 2025年上半年中国新签风机订单规模达80GW 2024年中国风电企业中标海外项目26.14GW 2024年上半年中标海外风机订单19.5GW[8] 企业出海 - 中国风电企业加快海外拓展 2024年中标海外风电项目订单26.14GW 2024年上半年中标海外风机订单19.5GW[8] - 财信证券看好风电设备出口竞争优势 建议关注在出海方面具有领先优势的标的如东方电缆 大金重工 中际联合[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