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

搜索文档
上半年绿债发行增93.82%;天津发布绿金案例|绿色金融周报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4 22:13
绿色债券市场 - 2025年上半年中国境内绿色债券发行规模达4858.51亿元,同比增长93.82%,发行数量247只,同比增长23.50% [1] - 绿色中期票据发行数量占比40.89%,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占比59.28%,主导市场 [1] - 碳中和债券发行69只,规模732.85亿元,占绿色债券市场15.08%,同比下降8.96% [1] - 市场整体活力和发展潜力强劲,绿色中期票据和金融债表现突出 [2] 天津绿色金融案例 - 渤海银行天津分行发放10亿元EOD模式贷款支持生态建设 [3] - 国寿财险天津市分公司为1300余亩绿化林区提供1300余万元风险保障 [3] - 中国信保天津分公司与中国银行天津市分行支持1.5亿元"一带一路"绿色建设项目融资 [3] - 兴业金租以7500吨碳排放权为质押提供1.8亿元资金,创新盘活碳资产 [3] - 案例覆盖生态建设、风险保障、产融结合与机制创新,展现多元化探索 [3] 碳市场行情 - 全国碳市场上周最高价73.69元/吨,最低价72.27元/吨,收盘价环比下跌1.72% [4] - 上周总成交量2,491,249吨,总成交额182,246,887.80元 [4] - 2025年1-8月累计成交量50,811,809吨,成交额3,790,355,900.89元 [4] 绿色金融实践 - 首单央企天然气发电公募REITs华夏华电清洁能源REIT上市,募集规模18.945亿元,认购资金超1700亿元 [5] - 底层资产为杭州华电江东天然气热电联产项目,具备区位优势和技术先进性 [5] - 京东科技发行首单"绿色家电"主题ABS,规模5亿元,投向节能家电贸易应收账款 [6] - 京东科技发行市场首单绿色个人消费金融ABS,规模10亿元,用于节能家电采购 [6] - 两单ABS为绿色家电市场和绿色消费注入资金活力 [6]
聚焦金融“五篇大文章”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重磅文件和典型案例
证券时报网· 2025-06-30 21:40
上海金融法院《若干意见》核心内容 - 《若干意见》分为总体要求、具体举措、配套保障三大部分,共计18条,旨在提升司法保障新能级,服务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1] - 提出35类新类型纠纷案件裁判理念和规则,21项具体金融司法保障机制,打造裁判规则新集群,为金融交易划定合法边界[4] - 发布10件典型案例,集中反映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堵点和潜在风险问题,践行五大领域案件审判理念[9] 科技金融领域 - 重点完善科创板案件专项审理机制,加强与先行赔付等制度衔接,规范第三方专业机构损失核定程序,促进科创板上市公司"轻装上阵"和投资者快速获赔[1][6] - 典型案例反映创投市场融资困境:对赌回购义务方多为创始股东、条款严苛、回购条件易触发,金融供给存在堵点[9] - 金融司法保护投资方合理收益同时调控融资成本,避免过高负担影响科技企业发展,对潜力企业采取最小影响执行方式[9] 绿色金融领域 - 协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探索碳排放配额执行新模式,保障碳交易产品变现价值最大化[7] - 将《民法典》绿色原则贯彻到金融审判,以可持续发展理念拓宽绿色金融边界[7] - 典型案例创新长三角"跨域协同+示范调解"模式,加大源头解纷力度[10] 普惠金融领域 - 助力健全守信激励和信用修复机制,为符合条件企业提供涉诉信息说明服务,促进小微企业融资[7] - 典型案例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提示格式合同中"异常条款",规制隐藏实际执行利率等行为[9] 数字金融领域 - 依法认定数据产权登记存证效力,探索数据资产确权、权益分配、价值评估等审判规则,支持数据资产证券化[4][5] - 深化案例测试机制,针对再保险交易数据跨境传输等前沿问题进行法律压力测试[7] - 敏锐捕捉数据资产金融应用、跨境流动、区块链证据效力等关键问题,为全国提供"上海方案"[5] 配套保障措施 - 完善金融审判执行机制,支持临时仲裁,建设专项团队,加强执行协同,打造国际金融纠纷解决优选地[8] - 凝聚治理合力,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及风险防范报告,平衡创新与风险防范[8] - 打造国际金融司法中心,加强人才培养,提供公正高效司法服务[8]
上海金融法院:服务保障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
证券日报网· 2025-06-30 21:03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若干意见》及典型案例 核心观点 -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若干意见》及10件典型案例,旨在为金融"五篇大文章"(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提供司法保障,推动金融高水平改革开放和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 [1][2][6] 具体举措 科技金融 - 依法审理涉科技创新公司证券类纠纷,深化对涉科创板证券侵权执行案件直接责任人的先予保全和先予执行工作机制,支持投资者向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索赔 [2] - 明确重大性、交易因果关系、损失因果关系等民事责任构成要件认定标准,保护科技创新类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积极性 [2] - 完善科创板案件集中管辖及专项审理机制,加强与先行赔付、行政当事人承诺制度衔接,规范第三方专业机构损失核定程序 [3] - 依法审理涉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等纠纷案件,尊重风险投资特点与市场规律,畅通基金募投管退各环节 [2] 绿色金融 - 依法审理涉绿色证券、绿色基金等纠纷案件,打击涉碳排放数据造假等环境信息虚假陈述行为 [3] - 规范涉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加强基础资产真实性司法审查,遏制资本市场"洗绿""漂绿"不法行为 [3][4] 普惠金融 - 发挥投资者保护机构作用,加大证券纠纷示范判决和代表人诉讼机制适用力度,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3] - 规范基金市场发展,打击管理人背信失范行为,满足多元化财富管理需求 [3] 创新亮点 - 实现审判理念新拓展:针对五个金融改革重点领域明确总体审判理念 [3] - 打造裁判规则新集群:前瞻性研判纠纷,树立裁判规则,如明确数据产权、未来债权、知识产权等新型担保品效力 [4] - 提升司法保障新能级:创新和优化司法保障机制,如完善科创板案件专项审理机制 [4] 典型案例特点 - 集中反映涉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发展堵点和潜在风险问题,如科技金融领域对赌回购义务方常为创始股东、条款严苛等 [6] - 践行五大领域案件审判理念,如普惠金融领域典型案例引导金融机构充分提示说明格式合同中的"异常条款" [6] - 体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有机统一,如绿色金融典型案例通过创新长三角"跨域协同+示范调解"模式实现源头解纷 [6]
《上海金融法院服务保障金融“五篇大文章”发展的若干意见》发布 提出打造裁判规则新集群
快讯· 2025-06-30 21:03
金融司法创新 - 上海金融法院发布《若干意见》旨在打造裁判规则新集群 通过前瞻性研判为金融交易划定合法边界 [1] - 在科创企业融资担保纠纷中明确数据产权 未来债权 知识产权等新型担保品效力以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1] - 针对绿色证券纠纷加强基础资产真实性司法审查 打击环境信息虚假陈述行为 规范绿色资产证券化产品发展 [1] - 在数字金融纠纷中依法认定数据产权登记存证效力 探索数据资产确权 权益分配 价值评估等审判规则 [1] 金融监管强化 - 通过树立裁判规则遏制资本市场"洗绿""漂绿"等不法行为 [1] - 促进数据产品经营权资产化和资本化进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