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控释肥料
搜索文档
“三小步”迈向“大减碳”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10-10 10:48
文章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正处于主动进行绿色低碳转型的历史关口,以实现未来生存与竞争力 [1] - 化工企业可通过过程管理、产品研发和循环利用三个步骤实现减碳目标 [1][2] - 行业转型是广泛而深刻的系统性工程,需以战略眼光、创新驱动和精细管理来推进 [3] 过程管理举措 - 公司将环保作为企业基石,成立专职管理部门并制定科学的环保标准化考核制度 [1] - 环保降碳目标被自上而下层层分解,细化到个人,形成明确的责任体系 [1] - 通过相互监督、协同共治的工作模式,使环保降碳成为员工的自觉行动 [1] 绿色产品研发 - 公司在土壤环境修复与改善、绿色稳定性肥料研发方面持续发力 [2] - 针对土壤污染、酸化等问题,推出了中性肥料、生物肥料、缓控释肥料等产品 [2] - 通过合作将ARC生物耦合技术用于作物专用肥,从源头阻控黄曲霉毒素污染,实现花生、大豆等作物大幅增产增收 [2] 循环利用与产业链延伸 - 公司系统研究副产物磷石膏的源头减量、过程净化及终端应用全链条 [2] - 将磷石膏应用于水泥缓凝剂、建筑墙体材料、路基填料及盐碱土壤改良剂等多个领域 [2] - 2024年将无害化处理的磷石膏用于废弃矿坑修复,实现废弃资源增值利用和生态环境修复的双赢 [2]
丰收季里“化”担当
中国化工报· 2025-09-23 10:19
农资保供稳价 - 石油和化工企业全面强化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生产供应,出色完成农资市场保供稳价任务 [1] - 中煤鄂能化公司提供2500吨平价化肥并给予价格优惠让利于民 [4] - 湖北宜化坚决落实保供稳价要求,确保化肥产品足量供应、价格平稳 [3] - 晋能控股装备制造集团灵活调整产品结构,确保生产系统满负荷运行,保证化肥生产供应 [4][5] 产品创新与研发 - 新洋丰研发包括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料、稳定性肥料、水溶肥料、有机类肥料等产品序列 [1] - 祥云股份推出虾青素系列等四大创新肥种,其中虾青素抗逆肥可助力盐碱地产能提升30% [2] - 心连心集团重点研发以腐植酸系列肥料为代表的新型高效产品,新型尿素利用率达43.8%,较普通尿素35%的利用率显著提升 [2] - 鲁西集团增加不同含量的化肥品种几十种,大力支持高效肥料的研发与生产 [3] - 湖北宜化打造四大核心产品系列,适配不同作物的营养需求 [3] - 住商肥料开发多个品牌系列复合肥、缓控释肥、功能性特种肥等,具有肥效持久、吸收率高等优点 [5] 农技服务与解决方案 - 新洋丰每年斥资4000多万元打造专业农技服务团队,“新洋丰农服种植万里行”今年上半年开展20000余场农技服务活动 [1] - 祥云股份派出百名业务及农艺师驻村指导,建立“测土—配肥—追溯”全链条服务体系,打造数字农服平台实现精准施肥 [2] - 金正大针对30余种作物开发了600多套作物区域解决方案 [2] - 利民股份与天禾股份联合推出“水稻飞防方案”,对水稻常见病虫害表现出良好防效 [3] - 湖北宜化组织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现场解答农户种植难题 [3] - 云天化积极构建农化服务体系,38个科技小院扎根田间地头帮助农户 [5] - 住商肥料提供从测土配肥、种植指导到售后跟踪的全程精细化服务 [5] 生产优化与效率提升 - 山东华鲁恒升通过装置大修优化运行,保证各类化肥装置满负荷生产,满足当地百万亩耕地施肥需求 [1] - 心连心集团建设智能水肥一体化系统,在减肥15%~20%的情况下仍能增产3%~5% [2] - 天业集团自主研发的大口径输水管材节水率超10%,输水效率大幅提升,其“暗管排水控盐”技术节水40%~50%,农作物增产30% [5] - 云天化坚持“安稳长满优”的管理理念,让生产装置在秋播关键节点马力全开 [5]
原管理人员侵占资金可能增加,董事对半年报不保真,002538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9-02 22:55
公司治理与信披违规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2] - 两名董事对2025年半年报真实性提出异议 因原管理人员涉嫌虚构交易可能影响财务报表[3] - 原管理人员黄席利等涉嫌通过虚构成本费用方式套取公司资金 案件尚未侦破[3][4] 财务数据异常与审计问题 - 2023年及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 因职务侵占案件影响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3][7]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0.95亿元 同比下降43.60%[3][8] - 2023年净利润追溯调整后为1.31亿元(原1.22亿元)同比下滑75.79% 2024年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37.79%[7] 业务与资产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8] - 总资产63.26亿元较期初下降0.92% 净资产53.06亿元较期初下降0.11%[9] - 公司主营磷复肥、缓控释肥料等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1年深交所上市[4] 子公司风险事件 - 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与多家公司存在虚构工程交易及台车掘进业务 原管理人员串通舞弊虚增成本费用[5] - 2021-2023年贵州路发与劳务公司及陕西某建设集团业务往来不真实 导致定期报告披露不准确[5] - 涉案金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公司需根据最终结论调整以往年度财务数据[4]
原管理人员侵占资金可能增加,司尔特再因信披违规被立案
第一财经· 2025-09-02 19:39
立案调查与股价表现 - 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调查 股价在公告次日大幅下跌7.71%至5.03元/股 总市值42.93亿元 [1] - 立案调查具体事由未在公告中详细披露 但公司称已在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中进行特别提示 [2] 财务造假事件详情 - 原管理人员黄席利等涉嫌通过虚构成本费用方式套取公司资金 涉及2021年至2023年期间全资子公司贵州路发与多家公司的虚假业务往来 [3] - 虚构交易包括与劳务公司及陕西某建设集团的工程交易和台车掘进业务 导致成本费用核算不符合会计准则 虚增成本费用并少计应缴税款 [3] - 案件由公司原管理人员串通舞弊破坏子公司内控监管造成 目前尚未侦破 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 [2][3] 审计与董事异议情况 - 2023年和2024年年报被审计机构出具非标意见 因案件尚未侦破无法获取充分审计证据判断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4] - 两名董事对2025年半年报提出异议并投弃权票 无法保证报告真实性 因认为可能存在其他未发现的虚构交易影响财务报表 [4] - 董事异议原因与年报非标意见原因一致 均与原管理人员涉嫌职务侵占案件尚未侦破有关 [1][4] 财务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21.83亿元 同比增长7.15% 但净利润0.95亿元同比下降43.60% 营业利润1.26亿元同比下降40.92% [5] - 2023年净利润经追溯调整后为1.31亿元 同比下滑75.79% 2024年净利润3.11亿元同比增长137.79% 业绩波动较大 [5] - 截至2025年6月底总资产63.26亿元较期初下降0.92% 净资产53.06亿元较期初下降0.11% [5] 公司背景与事件时间线 - 公司成立于1993年 专业从事磷复肥等肥料研发生产与销售 2011年在深交所上市 [2] - 2024年初公告原审计部副部长黄席利等涉嫌职务侵占犯罪 在拒不配合调查后公司已向公安机关报案 [2] - 2025年4月安徽证监局出具行政监管措施决定书 要求公司追偿被侵占资金 [3]
涉嫌信披违法违规,司尔特被立案调查
证券时报网· 2025-09-01 20:50
公司立案调查事件 - 公司于2025年9月1日收到中国证监会立案告知书(编号:证监立案字0232025004),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立案 [1] - 公司已在2024年年报和2025年半年报中进行特别提示,称涉案数额可能进一步扩大,需根据最终结论调整财务数据 [1] - 公司强调生产经营活动正常,立案事项不会对生产经营产生重大影响,将积极配合调查并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1] 公司业务与财务表现 - 公司是专业从事磷复肥、缓控释肥料研发生产的现代化高科技企业,拥有安徽三大生产基地和两座矿山,形成"一主两翼"产业格局 [2]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83亿元,同比增长7.15%,但净利润9518万元同比下滑43.6% [2] - 净利润下滑主要因国际硫磺价格持续攀升,国内硫磺、硫酸采购价同比大幅上涨,钾肥采购价亦有较大涨幅,导致磷肥产品成本上升毛利率下降 [2] 公司市场数据 - 截至2025年9月1日公司股价报5.45元/股,总市值46.52亿元 [3]
“碳路先锋”要“三箭齐发” | 大家谈 如何当好“碳路先锋”
中国化工报· 2025-07-22 10:11
核心观点 - 化工行业在双碳目标下需通过技术改造、循环利用和淘汰落后设备实现绿色转型 公司作为行业代表提出三箭齐发战略并已取得实质性减排成效 [1][2] 技术改造 - 公司对合成氨生产线实施数字化改造后装置运行平衡率达99% 吨蒸汽煤耗降低2.17% 年效益达900万元 [1] - 硫酸生产线采用零手动自动控制技术 通过实时监控和优化算法减少能源浪费并提升生产效率 [1] 循环利用 - 能源端部署厂房屋顶光伏年发电量达1654万千瓦时 利用余热发电年发电量2.16亿千瓦时 年减碳约11万吨 [2] - 生产端推动装置热联合与物料互供 投入超10亿元处理磷石膏废渣 形成年700万吨磷石膏综合利用能力 [2] - 产品端研发专用复合肥/缓控释肥/水溶肥等高效环保新型肥料 助力农业增产增收 [2] 设备更新 - 需建立高耗能设备清单并制定阶梯式淘汰计划 明确设备服役年限与能效等级 [2] - 置换设备需达到国家一级或领先能效标准 从根本上消除高耗能机电设备的碳排放问题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