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环

搜索文档
博物馆的“黄金平替”首饰,被年轻人抢疯了
搜狐财经· 2025-07-06 07:29
黄金消费趋势 - 金价飙升背景下,消费者转向更具性价比的黄金替代品,老铺黄金等传统黄金品牌与博物馆文创首饰形成消费分层 [3] - 预算有限的年轻人放弃保值属性,选择100-200元价位的博物馆铜镀金首饰,替代数千元的黄金项链 [3][5] - 部分消费者将博物馆首饰视为"黄金平替",如北漂消费者以700元购置国博黄金花项链+手镯组合,实现"黄金花臂"效果 [13] 博物馆文创首饰市场特征 - 价格带集中在100-200元区间,如国博耳钉100元/副、项链200元/条,全身搭配仅需数百元 [5][15] - 产品设计源自文物复刻,如苏州博物馆吴王夫差剑手镯(卡地亚平替)、扬州博物馆萧皇后18K金镀凤冠首饰、湖北博物馆越王勾践发簪等 [7][9] - 材质多为铜镀金,但通过博物馆IP背书提升附加值,消费者认为"虽不保值但价格透明" [9][15] 消费者行为洞察 - 职场新人将博物馆首饰作为"时尚弹药库",认为其文化底蕴能抵消材质劣势,且可大方承认非纯金属性 [17][22] - 文化价值成为核心卖点,如敦煌研究院五路财神手串含佛教元素,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仕女图衍生设计,提供差异化谈资 [26] - 部分高消费群体也被吸引,如佩戴老铺黄金的贵妇青睐国博黄金花项链(花瓣可开合设计),质疑传统珠宝工艺费合理性 [19] 产品功能延伸 - 除装饰外,红色系文创首饰被用作"气血感滤镜",能提升佩戴者气色,搭配基础款服装即可显精致 [28] - 低价产品线覆盖更广人群,如100元级冰箱贴项链(隋唐公主李静训同款),满足预算敏感型消费者 [20] - 故宫博物院早期推出的如意锦鲤系列(200元级)成为伴手礼爆款,较周大福联名款(4-5万元)更具价格优势 [24]
金价大跌销量反冷?周六福店员剪价签拒称重,投诉解决率垫底?
搜狐财经· 2025-07-04 17:31
金价下跌与销售表现 - 黄金价格持续下跌至6月以来新低,深圳水贝黄金交易市场商家反映销售额比金价上涨时减少约30% [1] - 消费者呈现"买涨不买跌"心理,商家促销降工费效果不明显 [1] 黄金消费投诉激增 - 2024年黄金珠宝行业投诉量达8,544件,同比激增13628%,涉诉金额超9,523万元 [3] - 2025年上半年投诉量已达3,832件,按趋势全年或突破7,000件 [3] - 虚假宣传(占比2282%)、价格纠纷(1905%)、退款难(1635%)为三大消费痛点 [5][7] - 00后首次超越90后成为投诉主力群体,占比4518%,90后+00后合计占比近九成 [12] 品牌投诉表现分化 - 老凤祥以9408%的投诉解决率居首,周大生(9210%)、潮宏基(5938%)次之,周六福解决率仅1507% [7] - 中国黄金以1974%的投诉占比居总量榜首,周六福(2,774件)、老凤祥(1,775件)分列二、三名 [7] 典型投诉案例细节 - 周六福门店被投诉隐瞒克重信息,22K金项链作价1,990元,旧金耳环按839元/克回收,换购后消费者发现实际克重差达15克(原6克换得35克) [9][12] - 商家拒绝退货并剪掉标签,消费者核算发现换购后金价高达2,000元/克,远高于市场价 [12] 消费者画像与地域分布 - 女性投诉用户占比8602%,为男性的62倍 [12] - 广州市以554%投诉占比居全国第一,东莞(420%)、上海(372%)紧随其后 [15] 行业专家建议 - 建议消费者购买前要求称重并拍照留证,拒绝模糊销售话术 [17] - 需详细核算工费、损耗费等隐性成本,保存购买凭证作为维权依据 [17]
重庆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公示送达2025年度第二批未妥投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的通告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3 15:02
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 - 重庆市市场监管局对2025年度第二批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进行公示送达 部分标称生产单位因地址不详或拒绝签收导致未妥投 [3] - 涉及产品包括照明灯具 卫浴洁具 珠宝首饰 塑料制品 鞋类 汽车零部件等共23批次 [3] - 标称生产单位可在通告发布15日内提出书面异议申请 逾期未申请视为认可检验结果 [3] 照明电器行业抽查情况 - 佛山市银利达照明电器有限公司两款LED灯具被抽查 包括48W超薄直发光平面灯和60W办公灯 [3] - 江门云博照明科技有限公司的博尔美品牌LED吸顶灯被抽查 型号为BRM500-ZM2001 [3] - 广东世林照明有限公司的32W LED节能球泡被抽查 [3] 卫浴洁具行业抽查情况 - 佛山市恒洁卫浴有限公司的非饮用水嘴被抽查 型号为HMF2600-15 [3] - 南安市晓芈洁具厂的陶瓷芯水龙头被抽查 商标为晓芈XIAOMI [3] - 索邦集团的建筑排水用PVC-U管材被抽查 规格为D50×2.0B*400 [3] 珠宝首饰行业抽查情况 - 深圳市百年中金黄金有限公司的足银手镯被抽查 银含量999 9‰ [3] - 香港金六福金银珠宝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三款产品被抽查 包括1 76g足金金Au750 S925耳环和S925项链 [3] - 深圳市六六福珠宝首饰有限公司四款银饰被抽查 包括S925吊坠 情侣戒指 时尚戒指和时尚吊坠 [3] 其他行业抽查情况 - 丰城市鸿运包装耗材有限公司的非食品直接接触塑料购物袋被抽查 规格为700mm×(450+180)mm×0 025mm [3] - 晋江路可鞋业有限公司的贝尔耐品牌旅游鞋被抽查 尺码为39 41 42 [3] - 大趾王鞋业有限公司的男鞋被抽查 型号为二型半(2 5) [3]
“以前结婚是买房难,现在连买金镯子都成了奢望!”
搜狐财经· 2025-07-03 14:06
一场由黄金引发的婚恋危机"以前结婚是买房难,现在连买金镯子都成了奢望!" 2023年开年,国际金价突破600元/克大关,较三年前涨幅超40%。当黄金从"避险资产"变成"婚恋拦路 虎",备婚青年们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消费焦虑。在社交媒体上,"金价太高结不起婚"话题阅读量突破5 亿,无数网友晒出被金价"腰斩"的婚庆预算单:有人将三金预算从5万砍到2万,有人用"租金饰"替代真 金白银,更有人直接宣布"不要三金只要真心"。这场由贵金属引发的婚恋革命,折射出的是当代年轻人 对传统婚俗的集体反思,更是社会变迁下婚姻成本的重构之战。 第一章:黄金暴涨背后的婚恋账本 "三金"变"三座山":传统婚俗遭遇现实暴击在山东某三线城市,26岁的准新娘小林正对着手机计算器发 愁。按照当地习俗,男方需准备"三金"(金项链、金手镯、金戒指)和"五金"(增加金耳环、金吊 坠),总价至少3万元。但金价飙升后,同样克重的黄金要多花1.2万元。"这相当于多出半辆代步车的 钱!"小林苦笑,"婆婆说要不换成银饰,可亲戚们会怎么看?" 数据揭示残酷真相: 备婚焦虑年轻化:某婚恋平台调查显示,90后因婚庆开支与伴侣发生争执的比例达67%,其中85%的矛 盾与 ...
茅台失宠,泡泡玛特封神!中国新消费品牌为何能征服世界?
搜狐财经· 2025-06-30 13:27
消费趋势转变 - 限量版LABUBU毛绒玩偶拍卖价达108万元(薄荷色)和82万元(棕色),超越82年茅台价格,成为明星追捧的社交货币[3] - 茅台散瓶价从3000元以上跌破2000元,海外业务收入停滞在40亿~50亿元(占主营业务3%),而泡泡玛特海外收入占比达38.9%[5][7] - 新消费品牌(泡泡玛特、蜜雪冰城、老铺黄金)通过盲盒、奶茶、古法黄金抓住年轻人,替代传统白酒的"旧体面"符号[5][12] 新消费三姐妹表现 - **泡泡玛特**:LABUBU成为全球IP,海外门店覆盖20多国(美国超37家),韩国明星、泰国公主等自发传播[7][30] - **蜜雪冰城**:市值千亿,海外门店突破5000家(覆盖越南、印尼等12国),4元柠檬水策略穿透消费疲软[9][18][19] - **老铺黄金**:2024年营收98亿元(同比增166%),净利润14.7亿元(同比增254%),毛利率41.3%居行业首位[9][26][27] 成功因素分析 - **情绪价值**:泡泡玛特构建IP闭环生态(盲盒稀缺性+社群运营+二级市场流通),满足年轻人"可触摸的上头情绪"[16] - **普惠基因**:蜜雪冰城以极致质价比(对标日本优衣库)和稳定品质扩张,瑞幸、库迪等本土品牌以半价对标星巴克[19][20][21] - **文化叙述**:老铺黄金融合明代花丝镶嵌与现代设计,国潮元素推动营收增长,直接挑战Tiffany等国际品牌[24][26][27] 行业结构机会 - 全球化成为增量:泡泡玛特海外门店快速扩张,蜜雪冰城深入东南亚,霸王茶姬4年海外门店从零增至1300家[30] - 年轻化需求共性:Z世代偏好轻松社交与个性表达,推动新消费品牌增长,而白酒传统商务场景吸引力下降[11][28] - 文化自信崛起:老铺黄金等高毛利品牌证明年轻人愿为"有故事、能升值"的国货支付溢价[26][27]
从竹编手包到爆款潮玩,非遗如何紧跟市场与潮流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25 22:34
杨昌芹的公司从以前的工坊到现在的公司化运营,每年的营收在2000万元左右,还建成了竹编非遗展示 基地、展示中心以及非遗工坊,带动了当地108人固定就业、200多人的灵活就业,民族村的村民也实现 了年终分红。 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来源:国新网(徐想摄) "非遗+产业",让竹编手艺人走上了致富路,而"非遗+跨界",让小竹编融入大市场。为了让竹编更快和 一线市场接轨,杨昌芹先后跟二十余家企业洽谈,谈成合作,拿到了订单。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比如 像赤水是全国的优秀旅游城市、竹乡,围绕吃竹、用竹、赏竹、玩竹下功夫,打造了一系列"竹旅游"研 学精品线路,也让更多到赤水旅游的游客走进竹编工坊、竹编展示中心和基地,体验竹编文化,把竹编 产品带回家,每年有2万人左右来到基地。 6月25日,国新办举行"新征程上的奋斗者"中外记者见面会,请文化和旅游部推荐的基层代表围绕"推动 文化和旅游高质量发展丰富人民美好生活"与中外记者见面交流。 这些年来,随着文旅消费越来越热,"文旅+非遗"的模式也越来越受游客喜欢。 在见面会现场,贵州省赤水市牵手竹艺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昌芹作为一名非遗传承人,展示了自己戴 的耳环、 ...
探访世界唯一金属绣——苗族锡绣:古朴又时尚
中国新闻网· 2025-06-19 22:39
贵州剑河苗族锡绣行业 - 贵州剑河苗族锡绣是世界上唯一的金属绣,制作工艺复杂,涵盖纺线、织布、刺绣、铺花、补花、上锡等工序 [1][2][3][4][5][6][7] - 锡绣纹饰采用几何图纹,色彩以金属"锡"为主色调,辅以黑、红、蓝等彩色暗花,兼具古朴与时尚感 [1][2][3][4][5][6][7] - 2006年苗族锡绣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1][2][3][4][5][6][7] 传承人与创新应用 - 龙女三九是苗族锡绣国家级传承人,其女儿陈艳正在学习技艺并将锡绣创新应用于耳环、吊坠等饰品 [1][2][3][4][5][6][7] - 工作室已尝试将锡绣与耳饰结合,并通过裁剪工艺制作饰品吊坠,推动传统技艺的现代化表达 [6][7]
材美工巧 国风饰品成为心头好(文化中国行·这些美 很中国)
人民日报· 2025-06-18 06:10
图①:采用染色鹅毛、鹦鹉羽毛等制作的羽毛镶嵌火烈鸟耳坠。 图②:采用鹦鹉羽毛等制作的点翠正凤簪。 花丝工艺中的掐丝填丝步骤。 潘 妙供图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明孝端皇后九龙九凤冠。 胡志超摄(影像中国) 湖北省博物馆藏明金镂空凤纹坠。 鲁 黎供图 甘肃武威市博物馆藏唐镶螺钿绿松石八宝纹骨梳。 侯雅丹摄 饰演杜丽娘的昆曲演员在佩戴点翠头面。 以上图片均为王圣临提供 湖北省博物馆藏明金镶宝石镯。 鲁 黎供图 南京博物院非遗馆展示的绒花作品。 陈晓蓉摄(影像中国) 插发簪、戴手串、佩璎珞……当前,融合传统文化元素和现代设计理念、以传统工艺制作的国风饰品成 为许多年轻人的心头好。与此同时,饰品背后那些独具匠心的中华传统工艺,也吸引越来越多人走近、 探寻、热爱。点翠、花丝镶嵌、螺钿工艺、绒花制作等老手艺走入日常、进入生活,在古与今、用与美 相结合的创新创造中,绽放出夺目的时代光彩。 ——编 者 剧场里,杜丽娘从昆曲《游园·惊梦》中款款走来,华丽的点翠头面随着步伐微微摇曳。这套头面的设 计者、90后珠宝设计师王圣临坐在观众席间,凝望着灯光下的点翠,蕉月、湖色、靛青,莹润多变,流 光闪烁。 社交平台上,王圣临时常发布自己设计制 ...
“湘”遇非洲|记者探馆第四届非洲经贸博览会
央广网· 2025-06-17 13:29
中非经贸博览会盛况 - 第四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主题为"中非共行动、逐梦现代化",展览总面积达10万平方米,共有26个非洲国家和23个国内省区市设立形象展位 [1] - 展会现场气氛热烈,人流如织,涵盖智慧装备、手工艺品、咖啡等多个领域,展现中非合作的多元与活力 [3][6][7] Kilimall的非洲电商生态 - Kilimall作为东非电商龙头,深耕非洲市场11年,成功破解物流慢、支付难、信任低的"出海三关",打造了集电子交易、移动支付、跨境物流于一体的成熟生态 [4] - 平台在肯尼亚注册用户过千万,成年人口渗透率超30%,复购率近70%,通过自建海外仓网络和本地化物流实现订单最快24小时送达 [4] - Kilimall将数百万种中国商品引入非洲,同时孵化了上万名非洲本土创业者,覆盖网店运营、仓储物流、网红分销等岗位 [5] 茵浪体育的非洲市场拓展 - 茵浪体育通过赞助尼日利亚青运会橄榄球队、国家队及职业俱乐部,捐赠肯尼亚青少年装备,以及在坦桑尼亚开设直营旗舰店等方式深化非洲市场布局 [5] - 公司与尼日利亚前职业球员桑尼合作,借助其影响力建立与非洲体育事业的紧密联结,并成功打入非洲足球装备市场 [5] 中非经贸合作亮点 - 智慧装备区展示国产机械狗等创新产品,吸引非洲客商询价,体现中国智造在非洲市场的潜力 [7] - 非洲手工艺品和咖啡等特色产品受到观众热烈关注,如赞比亚姑娘尼瓦的串珠耳环和乌干达咖啡的试饮活动 [6][7] - 展会整体呈现中非在数字贸易、体育文化、特色商品等领域的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现代化合作愿景 [7]
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新华网· 2025-06-15 22:11
新华社长沙6月15日电 题:签约金额超百亿美元!中非经贸博览会非一般 新华社记者邹多为、刘芳洲、张玉洁 历经70多年的岁月洗礼、风雨考验,中非经贸已是怎样一番景象,又将携手打造怎样的未来?6月12日 至15日在湖南长沙举行的第四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无疑为我们呈现了一个合作共赢的"样本"。 经组委会审核发布,本届博览会签约项目176个、金额113.9亿美元,较上一届,项目数量增长45.8%。 截至15日12时,主展馆内观展人次已突破20万、较上届翻倍。现场成交或意向成交额预计将达25亿元人 民币。 数字的跃升,折射出双方经贸合作不断向更深层次、更宽领域拓展。本届博览会广泛涉及建筑制造、电 力能源、交通运输、信息服务、文化卫生等多个领域,不论是丰富多彩的展品品类,还是氛围热烈的主 题论坛,中非合作在一场场"双向奔赴"中日益精彩。 ——"湘"约精彩 "这是干柠檬,泡在茶里很香;这种芝麻颗粒饱满,含油量比普通品种更高……"13日,面积达10万平方 米的主展馆长沙国际会展中心刚刚开门迎客,索马里国家馆里的工作人员便开始滔滔不绝地介绍起自家 产品。 不远处的布隆迪展区,当地原料制造的辣木籽油、辣木籽身体香膏也吸引着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