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股票增值权
icon
搜索文档
三花智控: 第八届监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决议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7-11 00:21
公司监事会会议审议事项 - 公司第八届监事会第四次临时会议于2025年7月10日以通讯方式召开,应出席监事3人,实际出席3人,符合《公司法》和《公司章程》规定 [1]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调整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价格至9.05元/股,原因系2024年半年度和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1] - 2022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三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满足,同意为1,265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667.20万股 [2]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调整 - 调整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回购价格至11.40元/股,原因系2024年半年度和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3] - 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第一个解除限售期条件已满足,同意为1,844名激励对象解除限售725.25万股 [4] 2022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调整 - 调整2022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至9.05元/股,原因系2024年半年度和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5] - 2022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第三个行权期条件已满足,同意为31名激励对象行权13.20万股 [6] 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调整 - 调整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行权价格至11.40元/股,原因系2024年半年度和年度权益分派实施 [7] - 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第一个行权期条件已满足,同意为41名激励对象行权13.80万股 [8] 股票增值权注销事项 - 注销2022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中6名离职激励对象4.60万股及1名未达标激励对象0.40万股 [9] - 注销2024年股票增值权激励计划中10.00万股,合计注销15.00万股股票增值权 [10]
一文看懂 逾2900家公司5600余份股权激励计划“含金量”
证券时报· 2025-06-05 01:40
股权激励总体情况 - A股市场累计已有超5600份股权激励计划落地,涉及上市公司超2900家,近4年每年均有超650份计划实施 [1] - 股权激励计划有效推动公司业绩增长,提振中长期股价走势,实现人才、企业与股东的三方共赢 [1] - 已完成股权激励计划的公司数量占最新上市公司总数比例超54%,涉及的激励计划超过5600份 [2] 股权激励定义与作用 - 股权激励是指上市公司通过授予关键人员股票或期权,将员工利益与公司长远发展紧密绑定,主要形式包括限制性股票、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等 [2] - 股权激励能够有效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提升员工工作积极性,优化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 [2] - 股权激励实施后,公司营收增长的企业占比接近88%,净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达到76.88%,ROE同比增长的企业占比接近93% [7] 行业与板块分布 - 实施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科技成长板块,机械设备、电子、医药生物等行业均有超过300家公司,计算机、电力设备等行业则有超过200家公司 [2] - 创业板公司近900家已实施股权激励计划,沪深主板实施公司总数超过1500家 [3] - 科创板公司积极性最高,已有414家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占比超过七成;创业板公司超64%已推行股权激励计划 [3] - 民营企业是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主力军,超过2100家民营上市公司已实施相关计划,占全部实施计划公司总数的比例超过72% [3] 股权激励新趋势 - 实施股权激励的公司数量逐步增长,2021年至2022年均有超过750份计划实施,2023年至2024年每年都有650份以上 [4] - 民营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积极性显著提升,2024年占比突破81%,创19年来新高,今年以来占比超过85% [4] - 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已成主流激励工具,2024年选择该工具的公司占比超过53%,达到历史峰值 [4] - 业绩考核指标趋向灵活化多元化,部分公司加入市值指标、研发能力等特色指标 [5] - 多期激励计划渐成市场常态,美的集团、用友网络等8家公司均实施10次及以上股权激励计划 [5] - 激励股占比下降,2015年以前激励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中位数均在2%以上,2025年以来中位数为1.5% [5] 股权激励对股价与业绩的影响 - 股权激励预案公布后120天、一年及两年,相关公司股价涨跌幅中位数分别为2.77%、4.16%和5.83%,分别跑赢沪深300指数3.39个、4.92个、7.18个百分点 [6] - 央企实施股权激励的超额收益更为显著,预案发布后两年股价涨幅超越沪深300指数近19个百分点 [6] - 高成长行业股权激励短期内对股价提振突出,有色金属、社会服务、通信等行业超额收益均超过4个百分点 [7] - 长期来看,通信、煤炭、非银金融和有色金属等行业超额收益居前,石油石化、商贸零售和房地产等行业超额收益为负 [7] - 股权激励效果随时间推移减弱,实施第五年时营收增长的企业占比不足73%,净利润增长的企业占比不足64% [8] 投资者关注的高成长公司 - 近一年内实施股权激励的25家公司机构一致预测今年、明年及2027年净利润增速均超20% [10] - 景业智能等公司考核目标为2025年至2027年营收同比增长率触发值不低于30%,目标值不低于50% [10] - 金沃股份等公司考核目标为2024年至2027年净利润增长率目标值分别为30%、69%、119.7%和185.61% [11] - 上述25家公司年内平均上涨超15%,锦波生物大涨近128%,金沃股份涨近96% [11]
股权激励助力“两创”板块企业构建竞争优势
证券日报· 2025-06-04 00:22
股权激励计划 - 北新集团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拟授予限制性股票总量上限为1290万股 激励对象包括董事 高管及核心骨干人员 [1] - 2023年以来已有260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 激励对象总数达26953人 [1] - 创业板与科创板公司占实施股权激励企业总数的60%以上 [1] "两创"板块偏好股权激励的原因 - 高科技属性企业依赖技术研发人员和高端管理人才 股权激励可实现人才与企业长期利益绑定 [2] - 政策支持包括股权激励个税优惠延期至2026年底 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税收优惠 [2] - 监管部门对"两创"板块给予更大政策灵活性 121家"两创"公司采用第二类限制性股票 [3] 市场竞争驱动因素 - 新兴产业技术迭代快 股权激励成为争夺顶尖人才的核心手段 [3] - 股权溢价吸引稀缺人才 长期绑定机制抵御行业挖角风险 [3] - 头部企业通过股权工具加速技术迭代和市场扩张 推动行业集中度提升 [4] 资本市场连锁反应 - 股权激励形成"人才集聚-业绩增长-资本涌入"正向循环 提升投资者成长预期 [4] - 行业呈现优胜劣汰效应 落后产能企业加速出清 [4] - 资源优化配置推动全产业链提质增效 [4]
中国A股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年度实践报告
和君· 2025-05-28 09: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股权激励已成A股上市公司“必备品”,2024年虽受环境影响公告与实施公司数下滑,但累计实施公司占比提升 [4][10][17] - 员工持股计划在A股上市公司逐步渗透,未来覆盖范围有望扩大 [124][127] - 不同板块、行业、区域、市值、所有制的上市公司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计划的实施上存在差异 [21][33][41] 各部分总结 一、A股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一)股权激励总览 - 公告数量:2005 - 2010年为探索阶段,2011 - 2021年为爆发阶段,2022 - 2024年为调整阶段,2024年公告610个,较2023年降约9.0%;2016 - 2024年首期公告年复合增长率10.5%;2022 - 2024年多期公告数量超首期 [8][10][11] - 公司数量:2010 - 2021年实施公司数量和占比攀升,2022 - 2024年下滑,2024年为597家,占比11.1%;截至2024年底累计3,071家,占比57.0% [14][15][17] (二)分布与渗透率 - 板块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沪深主板、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分别为198、219、156、24家;截至2024年底累计实施公司分别为1,656、930、420、65家;“双创板块”数量与占比持续提高;科创板渗透率约72.3%最高,北交所约24.8%最低 [22][24][29] - 行业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实施股权激励行业TOP5为电子、机械设备等,合计占56.2%;截至2024年底累计TOP5相同,约占49.3%;计算机等行业渗透率超60%,金融和资源类偏低 [33][35][38] - 区域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区域TOP5为广东、江苏等,合计占68.3%;截至2024年底累计集中在前述五省市,合计占约64.0%;广东渗透率69.3%最高 [41][44][47] - 市值分布与渗透率:A股上市公司市值呈金字塔分布,实施股权激励公司市值分布类似;100 - 300亿元市值区间渗透率约62.4%最高 [49][52][53] - 所有制形式分布及渗透率:2024年民营上市公司实施数量占83.6%居首;截至2024年底累计民营占73.0%;民营渗透率约64.0%高于国有约38.9% [56][58][62] (三)关键要素分析 - 激励方式:2024年第二类限制性股票占比49.2%最多,“双创板块”倾向采用 [65][67] - 激励人数:2024年激励对象人数占比各分位值较2023年降低;科创板各分位值高于其他板块 [71][74] - 权益数量:2024年单次授予权益数量占总股本比例各分位值较累计数据下降,受政策、收益预期、财务成本影响 [77][80] - 股份来源:2024年定向发行占比约49.2%最多,定向发行可募资且减轻现金压力,回购可稳定控制权和进行市值管理 [81][82] - 定价方式:2022 - 2024年自主定价比例下降,自主定价成本高 [84][85] - 时间周期:2024年超一半公司选“1 + 3”模式,需综合考虑企业情况 [87][88] (四)国有上市公司的股权激励 - 公告数量:2016 - 2021年增长,2022 - 2024年回落,多期股权激励占比相对低 [92] - 激励人数:2024年激励人数占比25分位值最大,50分位值最小,75分位值居中 [94] - 激励方式:2024年当年以第一类限制性股票为主,占64.3%;历史累计第一类占60.7% [97][99] - 权益数量:2024年当年国有各分位值高于民营,历史累计民营略高于国有 [102][105] - 股份来源:2024年定向发行占比50.0%,低于累计的87.4%,国有倾向定向发行 [109] - 定价方式:2024年95.2%选常规定价,民营自主定价占比10.8% [112] 二、A股上市公司的员工持股计划 (一)员工持股计划总览 - 公告数量:2014年为元年,2015年爆发增长,后趋于理性,2019 - 2023年多期公告占比超一半 [117][118] - 公司数量:2016年起大部分年度开展公司数量上升,约占5%;2021 - 2024年超200家;截至2024年底累计1,281家,占23.8% [121][123][124] (二)分布与渗透率 - 板块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沪深主板实施169家占62.4%居首;截至2024年底累计主板884家占69.0%;主板渗透率约27.8%最高,北交所约4.6%最低 [128][129][134] - 行业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行业TOP5为医药生物等,合计占50.6%;截至2024年底累计TOP5约占44.0%;纺织服饰等传统行业渗透率超30%,金融和资源类偏低 [137][140][141] - 区域分布与渗透率:2024年区域TOP5省市合计占超65.3%,广东最多;截至2024年底累计集中在前述五省市,合计占约62.0%;福建渗透率33.7%最高 [145][148][149] - 市值分布与渗透率:市值分布呈金字塔式;300 - 500亿元市值区间渗透率约33.7%最高 [154][155] - 所有制形式分布及渗透率:2024年民营占87.5%;截至2024年底累计民营占77.7%;集体企业渗透率约38.9%最高,国有约14.2%最低 [159][161][164] (三)关键要素分析 - 激励人数:2024年激励范围收缩,上市公司倾向激励核心人才 [167] - 权益数量:2024年各分位值较2023年有升有降,受激励额度等因素影响 [171][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