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注射液

搜索文档
通化东宝上半年净利润同比扭亏为盈 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量增长显著
证券时报网· 2025-08-25 19:52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3.73亿元,同比增长85.6% [1]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18亿元,上年同期为-2.3亿元 [1] - 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2.21亿元,上年同期为-2.29亿元 [1] - 基本每股收益0.11元 [1] 收入增长驱动因素 - 胰岛素类似物产品销量显著增长带动国内销售收入提升 [1] - 上年同期因胰岛素集采续标前商业公司控制库存导致发货减少 [1] - 海外市场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近187% [2] 集采与市场策略 - 2024年胰岛素集采续标全线产品以A/A1类中标 [2] - 协议签约量较首次集采大幅增长近2000万支 [2] - 迅速推进医院准入扩大覆盖范围,为产品放量奠定基础 [2] 国际化进展 - 与健友股份合作进军美国胰岛素市场 [3] - 人胰岛素原料药生产设施通过欧盟EMA现场检查,符合GMP法规 [3] - 精蛋白人胰岛素混合注射液(30R)在乌兹别克斯坦获批上市 [3] - 精蛋白人胰岛素注射液在尼加拉瓜获批上市 [3] - 甘精胰岛素和门冬胰岛素在发展中国家开展注册申请 [3] 产品研发与产能建设 - 利拉鲁肽注射液国内获批上市,并与科兴制药合作推进海外17个新兴市场注册 [3] - 已完成多国注册申请文件提交,并通过埃及GMP现场审计 [3] - 门冬胰岛素新增生产线获国家药监局批准并投入生产 [3] - 利拉鲁肽/德谷胰岛素共线生产基地工程项目达到可使用状态 [3]
通化东宝: 北京德皓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关于对通化东宝2024年年报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
证券之星· 2025-07-11 18:12
核心观点 - 通化东宝药业2024年业绩由盈转亏,归母净利润从预计4053万元下调至-4272万元,主要受商标侵权诉讼赔付6131万元及研发项目转让递延所得税资产冲回5274万元影响 [1][2] - 公司胰岛素产品在集采续标中全线A类中标但价格平均下降10-43%,导致收入减少8.93亿元,利润总额减少8.42亿元 [7][11] - 研发投入资本化率达77.95%,主要涉及12个在研项目累计投入9.48亿元,其中超速效赖脯胰岛素等3个项目计提减值901万元 [33][36] 诉讼事项 - 与甘李药业商标侵权案历时5年,涉及"长舒霖"商标无效宣告、行政诉讼及6000万元赔偿民事诉讼,2024年12月终审维持原判 [1][2] - 公司原按3000万元计提预计负债,终审后补提3131万元,导致净利润下调4967万元 [2][3] - 会计师认为各时点会计处理符合会计准则,未发现前期计提不充分 [6][15] 研发项目转让 - 子公司杭州紫星3个研发项目以3.49亿元转让给母公司,产生收益2.11亿元,原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5274万元 [4][6] - 因专利变更等手续未完成冲回递延所得税资产,直接导致净利润下调5438万元 [6][9] - 项目评估值低于账面价值901万元,主要因可溶性甘精赖脯双胰岛素项目终止导致资产组用途受限 [26][28] 集采影响 - 门冬胰岛素价格降幅最大达43%,甘精胰岛素降18.8%,人胰岛素系列降10-13% [7] - 集采执行前销量环比降58%,执行后销量回升107%,全年销量波动导致收入减少7.4亿元 [9][11] - 公司通过A类中标新增医院准入9400家,重点拓展门冬胰岛素在3000家医院覆盖 [12] 研发投入 - 94.77亿元开发支出中,超速效赖脯胰岛素投入3.52亿元(占比37%),痛风治疗项目合计1.55亿元 [35] - 资本化政策以取得临床批文为节点,10个进入临床阶段项目平均研发周期4.2年 [32][34] - 同行业资本化率63-75%,公司77.95%的差异主要源于糖尿病领域研发管线集中度高 [37] 费用管控 - 销售费用10.71亿元同比增17%,其中市场开发费3.21亿元(占30%)用于新增9400家医院准入 [17][19] - 销售人员1396人增35人,薪酬支出增6082万元,主要系集采中标后绩效考核调整 [21][22] - 在建工程超预算1.37亿元,主要因进口离心机采购价差1559万元及增值税进项转出3559万元 [24][25]
健友股份20250513
2025-05-13 23:19
纪要涉及的公司 健友股份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业务发展与成长曲线**:公司从肝素原料药起家,发展到依诺肝素钠注射剂、小分子注射液,再到大分子生物类似物,构筑三段成长曲线,产业链等方面协同性显著,实现终端利润增值[2][4] 2. **出海业务预期**:中美关税缓和使公司出海业务预期修复,虽税率无显著变化,但解除了情绪上对远期业务影响及估值的压制,利于出海业务发展[3] 3. **主要业务情况** - **肝素制剂**:市场规模自然增长率约 5%,2024 年全球市场规模 60.5 亿美元,2034 年预计达 100 亿美元左右,国内集采风险基本出清,非肝素制剂通过集采持续放量[5][25] - **大分子生物类似物**:阿达木单抗预计 2025 年销售收入 3000 万美元,已获 75 万只利拉鲁肽订单,预计 2025 年销售 100 万只,计划 10 个月内完成高浓度阿达木单抗品种审批;白蛋白紫杉醇有望 2025 年获批上市;格拉替雷仿制难度高,公司积极推进[14] - **小分子注射剂**:业务稳健增长,公司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和产能优势,拥有 12 条通过美国 FDA 审核的注射剂生产线,预计 2026 年底至 2027 年产能利用率达 80%-90%[2][21] 4. **产业链协同优势**:从肝素原料药制剂到甘精注射剂纵向延伸,掌握终端赚取高附加值利润;有自主生产能力,稳固行业龙头地位,保证产品质量和掌握定价权;开发肝素注射剂积累的无菌注射剂生产能力可复制到其他品种[6] 5. **技术和生产协同优势**:从甘肃注射剂扩展到其他小分子注射剂,实现无菌生产高壁垒下品类横向扩张,丰富产品管线,降低单个产品单位成本;是国内少数掌握全封闭隔离技术及多品种配液技术的企业,在无菌环境及工艺稳定性要求高的情况下具备显著优势[7] 6. **渠道共享协同优势**:早期布局海外制剂,通过并购等建立强大直销网络,服务多个注射剂品种,降低单品种销售成本,提高整体盈利能力,巩固竞争壁垒并扩展至其他小分子注射剂型领域[8] 7. **美国市场发展情况**:深耕美国多年,通过丰富申报经验缩短新产品审批流程和上市时间,建立品牌叠加效应,制剂收入超 70%,海外制剂占比约 54%,品牌影响力提升利于新产品渗透率提高[9] 8. **未来业绩飞跃原因**:历史上经历多次转型提升估值,当前市值受集采政策影响调整,但业绩韧性强劲;美国关税调整后估值与股价处于底部,大分子生物类似物进入放量元年,将成未来业绩主要驱动引擎[10] 9. **生物类似药市场背景和趋势**:原研创新药专利集中到期,美国通胀削减法案重构医保支付结构;2023 年全球生物制药市场达 5600 多亿美元,占全球市场 39%,预计 2028 年达 8000 亿美元,份额达 40%;2024 年生物类似药市场规模预计最低 300 亿美元,最高 355 亿美元,2032 年可能超 1200 亿美元[11] 10. **美国通胀削减法案影响**:提升医生开具生物类似药处方利润,激励处方行为;Part D 部分取消覆盖间隙阶段并设置患者自付上限,提高保险公司在拒赔阶段支付比例,迫使保险公司选择成本更低的生物类似药;要求对高价原研药进行价格谈判,凸显生物类似药低价优势[13] 11. **仿制药和生物类似药技术优势和前景**:仿制药合成工艺复杂,FDA 对多肽仿制药审批标准严格;公司是唯一披露研发格拉替雷的企业,预计 2025 年下半年获批;与通化东宝合作开发三款胰岛素注射液,全球胰岛素市场规模稳步提升,胰岛素产品出海仍有较大利润空间[18] 12. **创新转型及储备管线**:向创新方向转型,储备管线中的培非司亭、菲格司亭及其类似超级抗生素——注射用磷霉素有较高潜力;取得 XTMA B - 16 的 FDA 孤儿药资格认证并进入临床二期阶段,创新品种预计 2027 年或 2028 年体现销售额[19][20] 13. **美国无菌注射剂市场竞争格局及公司优势**:市场竞争格局良好,长期短缺,印度企业无先发优势,FDA 监管要求高且获批上市数量少,头部企业占主导;公司具备强大商业化能力,小分子注射剂业务增长确定性强,产能利用率预计提升,可超负荷运转并计划新增产线[21] 14. **非肝素制剂领域战略布局及表现**:战略布局包括产线扩展、产能提升、与 GPO 合作及强大注册申报能力,推动矩阵集群效应;在售仿制药注射剂超 66 种,有庞大直销网络,降低单品种销售成本和单位成本,高附加值小儿注射剂产品预计贡献业绩增量[24] 15. **肝素原料药业务情况**:价格受生猪养殖周期、疫病风险和下游客户需求库存影响,目前处于历史低价区间,预计 2025 年价格筑底企稳;公司进行两次大规模存货减值计提,释放价格风险,预计 2025 - 2026 年收入增速有保障,毛利率提升至 28%左右[28] 16. **公司财务表现及预期**:预计 2025 - 2026 年收入分别达 55 亿和 70 亿,归母净利润 11.50 亿 - 15 亿之间;高毛利产品推动整体毛利率上升至 40%以上,海内外业务综合收入增速预计 30% - 34.8%;销售费用率预计下降,研发费用稳定,管理费用恢复;当前估值偏低,市值空间提升潜力巨大,被给予买入评级[29]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白蛋白紫杉醇优势**:通过高压技术制成纳米颗粒,与传统紫杉醇类抗癌药相比,具有更强靶向性、低毒性、适应症广泛以及给药时间短等优点,在乳腺癌等治疗中广泛应用,美国仅有三家公司的仿制白蛋白紫杉醇获批上市,竞争格局良好[15] 2. **利拉鲁肽竞争格局**:美国仅有 Sanistal 一家同规格利拉鲁肽获批上市,在研企业少,竞争格局良好且放量潜力巨大,健友股份已获 75 万只订单,预计 2025 年销售 100 万只并贡献 4000 多万美元毛利,2026 年目标 200 - 300 万只毛利翻倍[16] 3. **格拉替雷仿制难度**:由四种氨基酸随机聚合而成的多肽类医用产品,结构复杂导致仿制难度非常高[16] 4. **印度企业无法竞争原因**:无菌环境要求高,美国 FDA 对印度生产信任度低,美国本土硬件设施及人力成本高,本土化成本远高于预期[22] 5. **Mihoyo 公司助力**:总部位于芝加哥,专注选品开发及对接美国 GPO 公司,高管来自进阶、辉瑞等公司,帮助健友深耕美国渠道,销售收入长期保持 15%以上增长速度,为健友提供强大商业化支持[23] 6. **国内业务情况**:国内肝素及非肝素制剂业务进入稳健增长阶段,肝素制剂集采风险基本出清,非肝素制剂通过集采持续放量,公司核心 7 个制剂产品在集采中标,扩大了依诺肝素钠制剂市场份额[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