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能效项目融资产品
icon
搜索文档
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可持续金融发展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长征
江南时报· 2025-10-27 21:09
兴业银行可持续金融实践 - 公司较早探索可持续金融,已有二十年发展历程,走出了一条“寓义于利、点绿成金”的发展道路 [1] - 公司绿色融资余额接近2.5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57% [1] - 绿色金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大类资产、优质资产和压舱石资产,对战略转型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 公司治理与ESG表现 - 公司在董事会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努力将环境优势向社会和治理领域延伸 [2] - 公司明晟ESG评级连续七年获得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 [2] 可持续金融发展新机遇 - 中国宣布2035年“1+3+3”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2] - 新阶段的可持续金融应把服务低碳转型作为着力点 [2] 对产业界的建议 - 企业应加速低碳转型,在意识上更加重视ESG体系建设 [2] - 企业应在技术上重视新技术应用,在数据上重视流转共享,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2] 对金融业的建议 - 中国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绿色投资、资管、保险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金融业需继续发力,不仅要提供金融服务,也要着眼实体企业需求提供非金融服务 [3] 对碳市场的建议 - 应加快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丰富交易产品以提升市场流动性 [3] - 此举有助于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与价格发现,为企业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动能 [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 建议进一步提高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以更好发挥激励引导作用 [3] - 建议适当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更准确反映其实际风险,提升银行积极性 [3]
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新阶段的可持续金融应把服务低碳转型作为着力点
证券日报网· 2025-10-16 20:52
公司战略与业务发展 - 兴业银行在国内率先探索绿色金融业务,推出我国银行业首个能效项目融资产品,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战略引领再到拓展深化的三个阶段 [1] - 目前公司绿色融资余额接近2.5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57% [1] - 绿色金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大类资产、优质资产和压舱石资产,对战略转型起着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 [1] - 公司在董事会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努力将环境优势向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领域延伸,明晟ESG评级连续七年获得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 [2] 行业机遇与政策背景 - 中国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宣布了2035年“1+3+3”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打破了碳达峰后将经历较长平台期的历史认知,为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2] - 当前中国绿色贷款、绿色债券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绿色投资、绿色资管、绿色保险等方面还有很大提升空间 [3] - 服务于碳减排的金融创新数量较多但规模不大,需要金融业继续发力 [3] 未来发展建议 - 产业界需发挥需求牵引作用,企业要加速低碳转型,在意识上重视ESG体系建设,在技术上重视新技术应用,在数据上重视流转共享 [2] - 金融业需守正创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不仅要高度重视金融服务,也要着眼实体企业需求积极提供非金融服务 [3] - 需加快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丰富交易产品,激发市场流动性,以更好地进行资源配置与价格发现 [3] - 建议监管部门进一步提高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并适当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以提升商业银行开展绿色融资业务的积极性 [3]
兴业银行行长陈信健:我行绿色贷款余额超万亿,不良率0.57%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20:21
公司业务与战略 - 兴业银行较早探索可持续金融并在国内率先开展绿色金融业务,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战略引领再到拓展深化的三个阶段 [1] - 公司绿色融资余额接近2.5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57% [1] - 绿色金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大类资产、优质资产和压舱石资产,董事会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明晟ESG评级连续七年获得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 [1] 行业机遇与建议 - 中国宣布2035年“1+3+3”的国家自主贡献目标,为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3] - 金融业需守正创新,中国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绿色投资、绿色资管、绿色保险等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当前金融创新数量多但规模不大 [3][4] - 建议加快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丰富交易产品以提升流动性和资源配置效率 [4] - 建议监管部门提高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并适当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以提升商业银行积极性 [4]
陈信健:可持续金融发展是一场关乎未来的长征,需要全社会通力合作、共谱新篇章
中金在线· 2025-10-16 18:50
兴业银行的可持续金融实践 - 公司较早探索可持续金融,经历了从初步探索到战略引领再到拓展深化的三个阶段 [1] - 公司绿色融资余额接近2.5万亿元,其中绿色贷款余额超过1万亿元,绿色贷款不良率仅为0.57% [1] - 绿色金融已成为公司重要的大类资产、优质资产和压舱石资产,实现社会责任与经营效益相辅相成 [1] - 公司在董事会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明晟ESG评级连续七年获得中国银行业最高评级 [2] 可持续金融的发展机遇与建议 - 中国宣布2035年NDC目标,为可持续金融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 [2] - 中国绿色贷款和绿色债券规模已位居全球第一,但在绿色投资、资管、保险等领域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3] - 建议金融业守正创新,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务,并积极提供非金融服务以满足实体企业需求 [3] - 建议加快推动金融机构参与全国碳市场交易,丰富交易产品以提升流动性和价格发现功能 [3] - 建议监管部门提高碳减排支持工具的资金支持比例,并适当降低绿色融资的风险权重 [3] 产业界在低碳转型中的作用 - 企业作为降碳主体,需加速低碳转型,并在意识上更加重视ESG体系建设 [2] - 企业需在技术上重视新技术应用,在数据上重视流转共享以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2]
金融践行“两山”理念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样本调研:“快”与“新”双支撑
中国经营报· 2025-09-24 10:53
绿色金融业务发展背景 - 2025年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周年和绿色金融纳入国家战略10周年 绿色金融成为银行业工作重点 [1] - 公司是国内绿色金融最早探路者之一 2006年推出首个能效项目融资产品 [1] - 截至2025年6月末 公司绿色贷款规模和承销绿色债券规模均居股份制银行首位 是境内唯一连续六年获得明晟ESG最高评级的银行 [1] 业务规模与增长 - 截至2025年6月末绿色贷款余额达10756亿元 较2020年末累计新增7562亿元 累计增幅237% 近5年年均复合增长率31% [2] - 2024年累计落地碳减排等可持续挂钩贷款213亿元 碳资产质押类产品25亿元 [8] - 2025年以来推广碳金融产品82亿元 包括碳减排挂钩贷款65.52亿元 碳资产质押贷款4.9亿元 绿色电力证书开发贷款11.42亿元 [8][9] 服务体系与创新产品 - 建立"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三层级产品服务体系 [1][6] - 2025年上半年落地绿色金融创新产品超340笔 金额超259亿元 [6] - 创新气候挂钩贷款模式 将贷款利率与气候生态友好型项目赋分挂钩 满分12分分四个评级档次 [6][7] 组织架构保障 - 建立从董事会战略与ESG委员会到总分行绿色金融部的完整组织体系 [4][5] - 董事会设立战略与ESG委员会制定可持续发展规划 高管层成立绿色银行战略推动工作组 [5] - 2022年推动企业金融条线改革 将绿色金融部与战略客户部合署办公 [5] 数字化建设 - 2017年研发国内首个金融机构自主开发的绿色金融IT平台"点绿成金"系统 [5] - 2023年推出银行业首个双碳管理综合服务平台 具备AI项目识别和碳减排量自动计算功能 [5] - 数字化平台集中管理资产数据 助力环境信息披露和提升管理效率 [5] 专业服务案例 - 为华峰集团再生纤维项目提供金融支持 通过绿色审批通道快速放款 贷款利率较其他银行下降约20BP [2][3] - 创新"效能挂钩贷款利率"机制 将融资成本与企业环保绩效绑定 [3] - 福清龙江治理项目审批用时不足一个月 累计投放贷款2.17亿元 采用建设期信用免担保模式 [3][4] 行业解决方案 - 聚焦六大产业领域:节能环保 清洁生产 清洁能源 生态环境 基础设施绿色升级 绿色服务 [8] - 为企业提供ESG咨询和双碳战略规划等非金融服务 依托总行及碳金融研究院研究力量 [8] - 莫干山旅游项目发放贷款2.45亿元 创新采用"气象+金融"服务模式 [6]
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 兴业银行“点绿成金”探索实践之路
中金在线· 2025-08-15 20:31
兴业银行绿色金融发展历程 - 2006年与国际金融公司合作推出国内首个能效项目融资产品并引入贷款本金损失分担机制 [2] - 2007年成为国内首家推出碳金融业务的银行并参与国际绿色金融交流合作 [2] - 2009年设立业内首家绿色金融专营机构可持续金融中心 [2] - 2012年将可持续金融中心升级为总行一级部门提升战略地位 [2] - 2010年联合北京环境交易所推出国内首张低碳主题信用卡 [3] - 2013年首家推出水资源利用和保护综合解决方案支持浙江省"五水共治"项目108个信贷投入288亿元 [4] - 2015年将绿色金融作为集团核心规划业务之一 [5] - 2016年提出打造一流绿色金融综合服务提供商的目标 [5] - 2019年底提前实现绿色金融融资余额突破1万亿元和客户突破1万户的"两个一万"目标 [5] - 2021年全国碳市场启动首日落地碳排放配额质押融资业务 [6] - 2023年落地全国首批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项目开发挂钩贷款 [6] - 2022年将绿色金融部与战略客户部合署形成新格局 [8] - 2023年上线自主研发的"双碳管理平台"帮助客户算好减碳账 [7] 绿色金融业务规模与成效 - 截至2025年6月末绿色融资规模达2.4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46.07% [1] - 绿色金融客户数8.65万户年均复合增长率52.87% [1] - 绿色贷款支持项目可实现年减排二氧化碳2745.32万吨 [1] - 截至2025年6月末投向高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领域融资规模超2300亿元 [11] - 截至6月末"降碳"领域绿色融资余额超5800亿元"减污"领域超14400亿元 [12] 产品与服务创新 - 构建"集团多元产品+双碳服务专业产品+重点行业解决专案"的绿色金融产品与服务体系 [1] - 创新推出绿色金融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绿色金融债券等产品 [3] - 推出合同能源管理专项融资产品排污权综合金融服务 [3] - 加快推广复制碳挂钩贷款碳配额质押贷等碳金融产品 [6] - 落地气候友好型债券中欧共同分类目录绿色债券等创新产品 [11] - 首家推出"节水贷"项目支持水源地保护和水环境修复 [11] 战略布局与行业支持 - 围绕"双碳"战略将重心从治污转向协同服务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6] - 服务全国碳市场建设探索降低资产碳排放量推进自身绿色低碳运营 [6] - 围绕美丽中国建设持续拓宽绿色金融服务范围内涵 [9] - 支持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长江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绿色发展 [10][11] - 布局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产业新机遇 [11] - 支持传统产业低碳转型助力企业节能降碳改造和能效提升 [11]